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在国内「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大会」上,雷军和何小鹏各有自己的算盘

By: 芥末
1 April 2025 at 09:00


在刚刚去过的周末,各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车企高层们一起聚在北京开了场论坛,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未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由于整个论坛持续的时间很长,又分成了「高层论坛」、「国际论坛」和「圆桌会」等形式进行,信息十分分散,所以董车会收集整合了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的部分,整理成了「主机厂」「供应商」和「观点与趋势」三个方面的省流版供大家参考。

主机厂们

小鹏——押注「低空经济」

全球汽车一年差不多有10万亿美金的市场,飞行汽车可能有2万亿美金的市场,这在未来的 20 年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在近两年是一个公认的巨大「风口」,小鹏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在这方面布局,据说已经累计投入了超百亿资金和 1400 多名研发人员。

何小鹏在这次高层论坛上提到小鹏汇天目前在规划的飞行汽车有两款——一款是主要面向旅游观光等短途出行市场的「陆地航母」,另一款则是在研发的长续航「倾转旋翼」飞行汽车,这款飞行汽车续航将超过 500 公里。

同时,小鹏的飞行汽车制造基地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规划产能将达到 10000 台,预计在 2026 年开启大规模交付。

小鹏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之前在社媒上已有多次露出,目前看来还是以陆游观光等短途出行市场为主,在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上目前还没看到太多可能。

小米——构建整车智能生态

欢迎大家共享资源,我们一起把智能汽车的生态建起来,让消费者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各种各样的、比较完美的智能体验。

雷军是第一次参加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发言中除了讲到小米 SU7 的喜人成绩外,还注重提到了整车生态的构建。

在雷军看来,软件之外的「硬件生态」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另一个关键支点。小米汽车配套开发了智能香氛机、对讲机、智能表盘、底盘灯等电子周边,同时鼓励行业伙伴共享标准接口,实现生态件互联互通。

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希望将手机、智能家居、汽车打通,实现无缝连接。「希望同行们共享资源,共建统一标准」,雷军在演讲中多次强调开放协同的重要性。据悉,目前已有多家车企与小米达成生态共建共识。

雷军在发言中坦言,当小米宣布进军汽车行业时,外界普遍质疑其「来得太晚」,但站在今天回望,雷军认为,「今天看来可能是刚刚好」。

蔚来——开放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

李斌重点讲了讲蔚来自研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强调 NX9031 是一颗「满血版」,其性能和英伟达 Thor-X 相近,说今年率先上车的 Thor 芯片都是「残血版」Thor-U,NX9031 是市面上第一款量产装车的 5nm 智驾芯片。

李斌介绍说,从性能上讲,一颗神玑 NX9031 至少等于现售车型的 4 颗 Orin-X 芯片性能,而且自研芯片的投入非常巨大,研发芯片的投入,大概和建设 1,000 座换电站的投入相当。

并且,蔚来对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持开放态度,李斌说:「如果想用我们的芯片或者我们的操作系统,直接找我们就行。」

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蔚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李斌也承认说,蔚来在管理经营上有很多要提高的地方,交了很多学费,也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钱。

我自己在这方面要继续成长,我们整个团队还要继续成长,但是在研发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不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奇瑞——去更高挑战性的市场

奇瑞在这次百人会上的发言可以概括为——期望以技术创新引领未来。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强调说,奇瑞决心打破市场技术垄断,将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到6万人民币级别的车型上,推动“油电平权”和“全民智驾”的愿景。同时和科大讯飞、地平线、华为等科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补全自己的短板。

另外,奇瑞在这次发言中也提到了自己对于全球化的重视。奇瑞在 2024 年创造了 114 万辆的出口量,同比增长 21.4%,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奇瑞在全球化的战略设计上也不仅仅依赖于产品出口,而是更加注重技术标准、品牌价值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供应商们

地平线——智驾平权最优解

到终局,我认为自动驾驶也是「二八开」——20% 的车企自研,80% 找最强合作伙伴。 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最重要的功能价值点,但难以差异化。 车企自研与否并不重要,核心是要达到目标,最快的跟上行业演进的速度。

地平线的余凯在百人会上做了大胆的判断,认为智驾在 5 年内将实现闭眼开,同时建议车企们把用户时间和数字消费抢到车上,认为这才是未来智能化战略的核心。

言外之意几乎是在说地平线有信心占据智驾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但地平线这两年的技术进展和商业成就,确实也相当不错。

据余凯说,2024 年地平线第一次在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占有率获得中国第一,超过了 30% 的份额。也就是说,去年推向市场的每三台带辅助驾驶 L2 级以上的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是搭载地平线的方案。

同时从今天开春以来,各大厂商都在提「智驾平权」,在这轮浪潮中地平线则逐渐成为了 奇瑞、吉利、长安、广汽等车企背后唯一或者唯二的供应商。

京东——汽车售前售后是两个「四万亿」的大市场

京东也参加了这次的百人会,主要的发言更集中在汽车服务生态上。

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提到,在产业狂飙突进的同时,我们的汽车用户依然还有很多的需求痛点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是,在购车环节,需要让用户有更加省心的全渠道购车体验,从而能够用提升转化率。

二是,在售后环节,优质的维修和保养服务供给依然是不足的,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全国已积累了超过 600 万存量车主的售后履约难题,用户需要更专业有保障的车后服务。

三是,在置换环节,虽然国家补贴政策大幅拉动了消费,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金融、保险能力为用户创造价值提升效率,仍然值得优化。

最后,缪钦谈到,京东汽车将加速整合自身技术与供应链能力,联动行业打造开放、高效的汽车服务共赢生态。

宁德时代——车电分离或是趋势

当车电分离的模式与电池银行生态逐渐成熟,未来电池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投资的产品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释放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宁德时代 CTO 高焕在发言中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消费者面临动力电池售后的困局,如过快衰竭、维修困难、更换电池难等。同时,电池安全问题备受公众关注与担忧。而将车和电池进行价值分离,由电池银行持有电池资产,相应用户售后体验相信会大大提升。

同时在新的电池产品上,宁德时代也有提到,他们未来会在麒麟、神行、逍遥、天行等各品牌的产品上持续迭代,也在预研钠离子电池、 M3P、固态电池等技术和适配舰船、低空经济等新场景。

观点和趋势

新能源革命,不止于车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论坛上预测说,2030 年将可能进入中国新能源革命的爆发期,伴随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钙钛矿光伏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生产力革命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生产关系革命的双重历史机遇。

今后十到三十年,将中国催生五个十万亿级的大产业,分别是:新能源基础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交通全面电动化产业、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绿色氢能产业。

今年有望迎来无人驾驶的 ChatGpt 时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其发言中判断说,Waymo 在美国的业务顺利推进,百度在中国在武汉的运营持续向好,文远、小马等企业也稳步发展,那么今年有望迎来无人驾驶领域的 ChatGPT 时刻。然而,要实现无人驾驶的规模化普及,还需要更长时间。预计到 2030 年,10% 的新车将具备 L4 级无人驾驶能力,那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无人驾驶的 DeepSeek 时刻来临。

Robotaxi 自有自动驾驶技术也来一直就是不同于乘用车智驾的另一条路线,也被很多人视为汽车出行的终极形态,但由于其技术难度过高和前期难以盈利等现实,全球的 Robotaxi 企业目前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国内的Robotaxi 企业也仍都处于技术试点阶段,商业化也都还在摸索和起步阶段。

推进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

当然在产业结构方面,最受关注的发言可能来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

在政策上,国务院国资委将坚定不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央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启动实施「央企产业焕新-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另一方面,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同时他也强调到,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加速变化与重塑的关键时期,要稳步推进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推动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支持中央汽车企业高质量 “走出去”,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
在具体策略上,国务院国资委将针对中央汽车企业出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方案,将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并充分考虑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重点考核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率提升等情况,支持企业放开手脚,加力追赶。

目前,三大汽车央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销量、营收和利润下滑带来的难题。在此前,东风股份和长安汽车都有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整治汽车行业无序竞争乱象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在这次百人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的竞争。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严格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社媒上经常有人调侃说「xxx 正在下一盘大棋」,看完这次论坛后,董车会确实觉得,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真有点「棋局」的味道,虽然大家都在做电车,推动着这个大趋势,但仔细一看,每个厂商的利益和想法、策略和方向都不太一样 。

不过,就像古人常说「君子和而不同」,也正是各家在目标、路线上的博弈、竞争,才创造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独特竞争力。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17.68 万元起,新款小鹏 G6 发布,Model Y 和乐道 L60 压力大了

By: 芥末
14 March 2025 at 13:56

小鹏汽车最近称得上是「新势力的王」。

这家广州车企不仅超越了理想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第一,还跻身全品牌销量前十,已然跃升为「主流厂商」。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又将迎来一次销量大涨——

 

今晚,小鹏汽车发布了 G6、G9 的改款车型。

这次改款远超一般小改款的规格,两款车型在外观、内饰、智能驾驶及性能上都实现了全面升级,产品力可谓大幅提升。

通过整治内部采购贪腐,并借助大众之力优化供应链成本管控,小鹏在 G6 和 G9 的定价策略显得格外进取,G6 那 17.68 万元的起售价格,几乎让小鹏在 20 万以下车型中建立了压倒性的产品优势。

随着这两款新车上市,小鹏很可能将继 Mona 和 P7+ 之后,迎来第三次重要突破。

更好看、更智能的全新 G6

作为小鹏汽车的明星产品,G6 自 2023 年 6 月上市以来,凭借卓越性能和合理定价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近 10 万台的可观销量。

这次改款,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这款车,首先,必须技术依旧领先,让所有的车主感到前瞻和自豪;其次,听取鹏友们的反馈和建议,认真打磨细致修改。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如此阐述改款目标。

2025 款小鹏 G6 提供了 625 长续航 MAX 科技版/旗舰版、725 超长续航 MAX 旗舰版三个版本。

小鹏汽车表示,新款 G6 进行了 81 项设计和功能升级,其中一级总成件更新比例达到 34%。

最容易感知的变化自然在于外观造型。

新 G6 采用了贯穿式前灯带设计,转向灯区域在智驾状态下将可变为蓝色。车尾新增了鸭尾后扰流,配备全新 20 英寸五辐轮辋。

车身颜色方面,新 G6 共有星暮紫、云贝米、暗夜黑、星阙灰、新月银、星云白六种选择。


车身尺寸和老款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新 G6 的长宽高为 4758mm、1920mm、1650mm,轴距为 2890mm——仅加长了 5mm,其他尺寸保持不变。

新款 G6 在保留了现款车型优越空间表现的同时,对内饰进行了全面升级。

中控屏、空调出风口和氛围灯的设计焕然一新,新增了流媒体后视镜和电容式方向盘。内饰材质全面提升,采用了 Microfiber 超纤绒顶棚,前排无线充电区域也升级为软包处理。

为打造静谧空间,新车配备了 36 处声学包、20 处声学空腔阻断及双层夹胶玻璃,为驾乘者营造出更加宁静的乘坐环境。


内饰配色方面,小鹏提供了气宇灰、深空灰、扶摇绿三种主题选择。

在空间上,全新小鹏 G6 后备箱最大可拓展 1752L 容积,并支持了后排座椅靠背的 12 档调节,最大角度可达 11.4°。

底盘系统采用小鹏自研的舒适底盘,投资 2 亿元重新开发。配备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挂系统、HRS 液压回弹减振、太极衬套矩阵和浮鲸仿生级偏频设计。

小鹏汽车表示,这套系统能实现「红绿灯刹停不点头、过减速带不颠簸、起伏路段不抛跳、过坑洼路更平缓」。

动力上,新 G6 的单电机最大能够提供 218 千瓦的功率;电池则有两种规格:68.5kWh 和 80.8kWh,均为磷酸铁锂电池。入门版与老款 66kWh 版本基本持平,而高配版则从之前的 87.5kWh 调整为 80.08kWh。两个版本的电池质量分别为 560kg 和 631kg,整车质量达到 2030kg 和 2116kg。

至于续航,新款 G6 的低配车型实现了 625 公里续航,高配车型则达到 725 公里。

此外,小鹏还声称该车型与第三方充电桩的兼容率超过 99.5%。

根据小鹏官方公布的充电数据显示,在理想环境下,车辆从 10% 充至 80% 电量仅需 12 分钟,10 分钟内即可补充 450 公里续航里程。

智驾方面,新款 G6 标配免费的图灵 AI 智驾系统,采用纯视觉感知方案,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连续智能驾驶体验。智驾系统全面整合了小鹏自研的 X-GPT 大模型,并升级搭载高通骁龙 SA8295P 芯片,强化了交互体验的推理能力。


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最后公布价格时,何小鹏铺垫了许久,甚至把特斯拉焕新 Model Y 拉出来对比了一番,让董车会一度以为小鹏给 G6 定了一个高价。但最终,这辆基础配置更高,智驾功能也不用额外付费的小鹏 G6 售价只要 19.88 万元,即便对比不带 FSD 版本的 Model Y 也便宜了接近 6 万块。


总的来说,新款 G6 在延续原有优势的同时,通过优化配置和成本结构,显著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外观设计更新契合当代消费者审美,而且在性能、配置和价格三个维度上达成了理想的平衡。

更豪华、更好开的全新 G9

小鹏 G9 是一款行业少有极其优秀的产品,唯一遗憾的是,当时我们没有能力让更多人知道它。

老款 G9 曾是小鹏的意难平,发布后因销量低迷(1 月仅过千台)疯狂官降,如今新款直接「砍价换量」。

2025 款小鹏 G9 定位为「巅峰科技 AI 旗舰SUV」,提供了 625 长续航 Max、725 超长续航 Max、680 超长续航四驱 Max 三个版本。

车辆外观整体沿用现款车型的主体设计,同时对细节做出升级。


车漆上,小鹏 G9 提供了星辰蓝、星云白、星际绿以及黑武士四款颜色。内饰上则提供了月影咖、气宇灰、晨辉棕、星夜黑四种颜色。


高配版本还配备了电动吸合门、感应尾门和全新 20 英寸五辐式轮圈。

尺寸方面,新车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 4891×1937×1670mm,轴距 2998mm。

车内配备了三块显示屏,10.25 英寸液晶仪表盘延续了家族设计风格,中控区域则采用双 14.96 英寸联屏设计,搭载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


新 G9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也有诸多升级,不仅配备 MicroFiber 超纤绒顶棚,还采用了三层镀银隔热防晒天幕,且全系标配前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以及后排座椅角度电动调节功能。

底盘系统则全系标配了德国 Vibracoustic 威巴克 100mm 的双腔空气悬架和倍适登 DampTronic 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提供了 9 种驾驶模式、5 档高度调节和 3 档软硬调节,并且适配了自动记忆功能。

三电系统小鹏 G9 也全面进行了升级,整合了5C AI 电池、全域 800V 高压 SiC 碳化硅平台和 S5 液冷超充技术。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款小鹏 G9 同样全系标配图灵高阶智驾系统,配备算力达 508Tops 的双 NVIDIA DRIVE Orin 智驾芯片和 26 个感知硬件。

小鹏汽车表示,新款 G9 的视觉感知距离比上代提升 125%,识别速度提升了 40%。

最重要的是价格。

老款小鹏 G9 发布时价格为 26.39 万至 35.99 万,版型也非常混乱。这次小鹏痛定思痛,给出了还算有诚意的价格,应该能挽回一些「意难平」的老粉。

既要技术领先,也要极致细节

2025 年到 2027 年是淘汰赛,淘汰赛意味着我们面临的都是生死战。

何小鹏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如是说道。

过去,小鹏不断追求技术领先,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只有武器的先进程度。

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来自于指挥官的运筹和决策,同样,一家公司的上限,也往往取决于一号位的理念和特质。

小鹏汽车从 ICU 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何小鹏个人蜕变的过程。

小鹏汽车用两年时间「刮骨疗毒」:整肃供应部门、裁撤 10 名高管、与大众汽车联合采购严控成本,由此换来如今连续数月销量破 3 万台,财务表现也日渐明朗。

而何小鹏本人,也从雷军口中「不想当 CEO」的老好人,变成了一位「杀伐果断」的一把手。

这次小鹏 G6 和 G9 精简了 SKU,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在供应链端也更好操盘,有效的降低了采购成本,这都是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的宝贵营养。

但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国内新势力虎视眈眈自不必说,丰田们反扑的号角也已隐隐吹响,小鹏能否守住来之不易的优势?

没人能预测未来,但战争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既能掌控全局,又能打赢每场巷战的部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蔚来现在最缺的,是信心

By: 刘学文
17 February 2025 at 17:11

已经有很多人对造车新势力三大代表「蔚小理」的命名有异议了,以销量和股价来说,目前都是理想居首,小鹏次之,蔚来殿后,但命名却是反过来的,甚至还有人说,在销量榜上,理想和小鹏之外,还有零跑、问界、极氪、小米等比蔚来卖得好的品牌存在,「蔚小理」已经似乎过去式,大有「他乔峰大好男儿,你慕容复不配相提并论」的意思。

类似的事情还出在此前的 BAT 命名上,数年前国内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分别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但是后来百度在业绩和股价上逐渐掉队,加上字节跳动、美团和滴滴等企业的崛起,很多人呼吁,BAT 可以保留,但是 B 应该是 ByteDance(字节跳动)。

也许蔚来车主和蔚来管理层还有信心,但对于大众来说,已经肉眼可见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怀疑态度。

不久前,财经媒体晚点 LastPost 专访了小鹏汽车创始人&CEO 何小鹏,其中相当大的篇幅谈到了何小鹏如何抓内部蛀虫,清除不称职管理层,如何抓供应链成本,如何降低新车售价提升市场竞争力。

▲ 晚点 LatePost 与何小鹏专访节选

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过往的不少弯路和低谷,和他个人不深入到管理细节,没抓好供应链相关。

于是,不少人就评价:

句句没提蔚来,句句都在说蔚来。

因为这些人认为,小鹏过往存在的问题,就是蔚来现在存在的问题,且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比如相比于其他新势力门店成本高得多的蔚来中心 NIO House,是否有存在必要?

蔚来官网介绍说,全球共有 181 家蔚来中心,全球 NIO House 都设在城市地标处,非常方便用户到达,是家的延伸,致力成为蔚来所有用户心中的地标。

选址核心,面积巨大,装修精美,服务多样的蔚来中心背后,是巨大的持续成本支出,这部分的成本,会反馈的汽车的价格,以及财务报表的亏损上。

▲ 位于西湖畔的 NIO House

这当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正面看,蔚来中心对塑造蔚来高端形象,以及维系用户忠诚度自然益处多多,反面看,蔚来中心是锦上添花,还是拆东补西要打个问号。或者说,蔚来没有用坪效或者盈利等数据,来证明 NIO House 的合理性,但苹果证明了 Apple 直营店的合理性。

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为什么乐道的交付能力还是没上去?为什么蔚来的智驾硬件能力这么高,但实际体验掉队了?为什么换电站的建设进度低于计划?为什么 ET9 发布完,就没声儿了?

在何小鹏以坦诚和轻松的姿态接受专访,并让很多人联想到蔚来的几乎同时,蔚来内部会议的信息也被挖掘出来。

这场内部会议聚焦的核心问题也非常明确:提销量。

实际上,提销量就是提信心。

为什么大家对小米从怀疑到充满信心?因为小米依靠一款车就能连续单月破 2 万月销,街头巷尾,城市乡村处处能看到小米 SU7,那多几款得猛成啥样?

为什么大家对小鹏也是从怀疑到充满信心?也是因为小鹏依靠 MONA03 和 P7+ 两款爆品就能从月销 1 万多跃升到 3 万多,并且手上还有持续性的未交付订单。

为什么现在大家对蔚来信心不足,还不是蔚来品牌在新势力销量榜单上开始吊车尾,被寄予厚望的乐道还上不了榜,至于萤火虫的亮相,更像是天崩开局,一片群嘲。

把「销量」作为第一关键词,可以认为是李斌开始直面关键问题了,没销量,就没一切,这是车设计得再好看,NIO House 建得多豪华,直播得多勤快都没法弥补的问题。

一见 AUTO 的报道指出,李斌在内部会上表示:

即所有人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都要想「我现在做的这件事,跟卖车、销量有没有关系」。

围绕销量,李斌还阐述了蔚来今年的产品和市场节奏,以配合蔚来 44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 ET5/ET5T、ES6、EC6 等主力车型换代
  • 乐道将在下半年发布大五座 SUV、6-7 座中大型 SUV
  • 萤火虫国内今年二季度上市
  • 累计进入全球 25 个国家和地区

▲ 蔚来或小鹏相关文章下面评论的主旋律,就是呼吁严查供应链

此前广大网友呼吁的,蔚来需要抓蛀虫减成本的建议,这次内部会也有相关的表述:盈利计划提前到 2025 年第四季度,而非此前预定的 2026 年;同时,降本行动在去年早已开始,有所成效。

一年多以前,我们写过《我们还是希望蔚来能成功》,大意是蔚来对于品牌塑造、设计、美感、细节体验和生活方式上的重视和尝试,是国内汽车品牌里的佼佼者,这在竞争激烈,卷来卷去的中国汽车市场里十分珍贵。

大家对于蔚来的建议和批评,大多还是基于一个前提,希望这样一家企业能够经营变好,高端化成功。

但是在建立大众信心这件事情上,蔚来的进度,确实不如理想和小鹏,还有小米。

股价是反映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预期。

▲ 蔚来股价走势

现在蔚来股价徘徊在 4-5 美元之间,相比于 2021 年高点的 66.99 美元,仅剩零头还不到,虽然小鹏和理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太尽如人意,但近来的起伏和趋势都相对积极。

以小米为例,蔚来集团的两个品牌的合计销量大概是两三万一个月,小米也差不多的量级,但是小米自造车开始,股价从 13 元涨到 40 以上,市值增加 7000 多亿港币,在小米手机等基本业务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这些增长可以理解为小米汽车业务的市值。

这个股价表现,意味着外界对于小米汽车未来的预期:单靠一款纯电轿车就能有这个成绩,那后面还有中大型 SUV,全尺寸 SUV,增程车型等等。

被寄予厚望的乐道 L60 呢?

在销量榜单上排名第 14,月销 5912 辆,是蔚来集团排名最高的车型,后面是排名 28 名的蔚来 ES6 和第 32 名的蔚来 ET5t。

这就是蔚来集团目前在销量上的现实情况:乐道品牌期待中的爆品不够爆,车型众多的蔚来品牌能称之为销量中坚的车型又很少。

如果说前些年新造车运动还在小组赛阶段,大家都有机会,也会存在诸如「零跑」这样的黑马的话,那么现在则已经到了淘汰赛阶段。

竞争转变的标志可以认作是像极越这样背靠吉利和百度的品牌的突然倒塌,希望不大的意思其实就是没有希望。以及吉利对几个品牌的整合动作:极氪和领克合并,几何和星愿划归吉利银河……

而能留在榜单上的品牌都不是无名之辈,要么是蔚小理加零跑这样从刀山火海杀出重围的,要么是腾势、阿维塔、岚图、极氪这样背后大型汽车集团的,还有就是小米和华为(鸿蒙智行)这样巨头转行过来的。

可以说,看似对手少了,其实竞争更激烈了,对产品力以及企业经营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或者说,2025 年,已经到了该兑现愿景的时候了,毕竟去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 47.6%,今年会超过 50%,新能源成为了主流,新势力也不再新了,市场不会继续基于「新」更多的宽容了。

而信心,也真的愈发稀缺,更像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了。

稳中向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