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基本常识|巴拿马的港口如果“丢了”,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By: unknown
31 March 2025 at 10:15
CDT 档案卡
标题:巴拿马的港口如果“丢了”,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3.30
来源:基本常识
主题归类: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关于李嘉诚卖港口话题的讨论中,最核心的也最基础的一个问题是:

如果巴拿马的两个港口经营权从李嘉诚的长和公司转给一家美国公司,对中国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网络上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是,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港口一旦被美国掌握,就可以随时禁止中国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又一次卡住中国的脖子。

这个说法因为非常幼稚,所以理解门槛极低,所以相信的人特别多。很显然,它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港口不等于船闸,通过巴拿马运河必须经过船闸,但不一定要停泊港口,而船闸是由巴拿马政府控制的。一条船能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和港口由哪家公司运营没有丝毫关系。

然后,巴拿马运河两端有5个主要港口,除了李嘉诚长和公司运营的两个之外,还有新加坡、中国台湾还有美国的公司分别运营另外几个港口,不存在别无选择的情况。因为有竞争存在,某个港口对中国船只歧视性收取更高费用也是无稽之谈。

最后,如果港口由A国家的公司运营就能任意卡B国家的脖子,那之前这些年,中国有没有通过李嘉诚公司运营的码头卡美国的脖子呢?

归根到底,中国船只能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能不能停靠巴拿马的港口,只取决于中国与巴拿马的国际关系(背后会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有没有破裂,具体港口由哪家公司运营是不相干的因素。

那这么说,这两个港口由李嘉诚公司运营或者由美国公司运营,就毫无区别了吗?那也不是,还是有区别的。

这里的区别主要体现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常规商业船只停靠港口没有区别,但那些带有灰色目的甚至黑色目的的船只停靠港口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如果运营港口的是“自己人”,或者是关系良好的外国公司,理论上就可以对这些灰色或者黑色的船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遇到巴拿马政府的检查也可以尽力帮忙打掩护。

但是,这种“国家利益”是没办法摆上台面来说的,也不一定符合“群众利益”。

第二,军事舰艇的补给和停泊会有很大影响。虽然民用港口不能直接作为某国的海军基地,但港口在“自己人”手上运营时,停泊和补给的便利性会大大提高。

但是要注意,这里说的便利性仅限于和平时期,也仅限于军事舰艇常规训练、短期经停等场景。一旦相关国家进入敌对或战争状态,那么军事舰艇能不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能不能在巴拿马的港口停泊,则完全是由巴拿马政府(以及背后有巨大影响力的美国政府)说了算。

有这种便利性当然挺好,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刻”那是一点都指望不上的,就算让中国的国企去运营港口也没用。

第三,对于持续经营与巴拿马政府的关系有着显著影响。

一个很好理解的道理,两个长期有生意往来的国家更容易取得互信,更容易建立良好关系。港口的经营权握在手上一天,相关公司以及公司背后的国家就能持续和巴拿马政府产生合作联系,能够持续结交巴拿马政府有影响力的负责人。

平时处好关系,有需要时能找到人帮忙说得上话,这个道理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这项工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又要说但是了。中国和巴拿马的关系之中,最大的变数其实是美国。如果中国和美国关系良好,巴拿马完全没理由去为难作为大客户的中国。反过来,如果中国和美国关系不好,巴拿马政府也很难亲近中国。

在很多人设想的“极端情况”和“关键时刻”,巴拿马是不可能站在中国这一边的,在那有一百个港口也没用。因为美国在军事方面对巴拿马施加的影响力是中国不可能追得上的,别说6代机,12代机也没用。

因为中国离巴拿马太远,而美国离巴拿马太近。

【404文库】“建议最爱国的华为公司或者鸿星尔克公司去找李嘉诚竞价”(外二篇)

By: elijah
30 March 2025 at 04:49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建议最爱国的华为公司或者鸿星尔克公司去找李嘉诚竞价”(外二篇)
来源:建设性意见兽爷捉刀漫谈max

主题归类:李嘉诚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近期,被普遍认为是中共的“喉舌港媒” 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将巴拿马运河经营权转卖给美国财团。

file

香港大公报对长江和记港口交易的口诛笔伐引发墙内外网民的热烈讨论。许多墙内网民将矛头对准李嘉诚,指责他是典型的汉奸卖国贼,是“押宝中美对抗美国会赢”。而一些墙外网民则调侃李嘉诚嗅觉敏锐,总是在关键时刻政治避险、全身而退,并对大公报所谓的“黎明”持怀疑态度。

目前,中文互联网上关于李嘉诚的讨论仍在持续,但其中部分文章遭到审查删除。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与此事件有关的三篇404文章。

一、建设性意见|李嘉诚犯了什么错

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作者项栋梁发布文章,详细说明李嘉诚“并未犯错”。在这篇被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稍微复杂一点来说,李嘉诚卖港口的事情是这样的:

1.李嘉诚执掌的长和公司近日发布公告,拟出售旗下3家控股公司的股权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两家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全球23个国家共43个港口的经营权,李嘉诚准备卖掉长和公司持有权益的80%。最受关注的是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2个港口,李嘉诚计划出售90%的股权给贝莱德财团。

image
长和公司在全球经营的港口业务分布

2.这笔交易计划中,不包括任何位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的港口经营权。

3.上述港口的主权、所有权均归属所在国家,根据法律不同,有些港口是永久经营权,有些是限期经营权。同时,上述港口的经营行为全部都需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规定,与控股公司的国家无关。

4.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历来都是国际资本合作的前沿。不仅巴拿马的港口有外国公司的股权,中国的一些港口也有外资股权。

5.李嘉诚出售巴拿马两个港口的经营权,可能有规避“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风险的考虑。一旦巴拿马运河主权发生变化,那么港口对应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也发生了变化,港口背后的政商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美国真的“拿下巴拿马运河”,那么李嘉诚原先在这里经营的政商关系就将付诸东流。

相应的,如果是一家中国公司买下这两个港口的股权,也将面临这样的风险。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李嘉诚计划出售的对象是美国财团,而不是中国公司。中国公司不是买不起,而是没人去买。

至于其他港口的业务出售,可以理解为李嘉诚不再看好港口码头这门生意,所以把资产卖掉回笼资金,投入别的领域,或者用来享受生活,都有可能,都很常规。

所以,总的来说,李嘉诚出售港口业务大概率是一个政治避险操作,其中可能也涵盖了业务结构调整的考虑。

由于没有中国公司洽谈购买上述股权,实际上李嘉诚只有“卖给外国公司”和“自己继续持有”两种选择。

按照《大公报》的道理,李嘉诚错就错在没有拿长和公司的资产去赌一把:

赌赢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不变,李嘉诚的生意照做。

赌输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变了,李嘉诚的生意承担损失。

反正《大公报》作为“爱国媒体”横竖是不会亏的。

一点建设性意见:

建议最爱国的华为公司或者鸿星尔克公司去找李嘉诚竞价,用同样的价格把那些港口的经营权都买下来,别让美国佬抢走了。

img

二、兽爷|夹缝中的李嘉诚

img

微信公众号“兽爷”发布的一篇遭到删除的文章中也写道:

特朗普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很大程度上来自华尔街巨鳄拉里·芬克的怂恿。拉里·芬克,正是贝莱德的CEO。

特朗普刚一上台,拉里·芬克就主动上门推销收购巴拿马的生意:

只要贝莱德买下一头一尾的港口,甚至都不需要动刀动枪,就能直接拿下巴拿马运河。

多年来,拉里·芬克一直觊觎和记,在此之前,他认为和记的股价不到账面价值的三分之一:

太适合抄底了。

这场世纪交易谈判进度极快,李嘉诚亲自出山,长子李泽钜共同参与谈判,各方仅通过视频会议和电话,就在几个星期内达成了228亿美元的交易。

长和手里原本有52个港口,除了巴拿马2个港口,还有墨西哥、西班牙、英国、荷兰、印尼、马来、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的港口,连上海和宁波的泊位也一起卖了。

最后只保留了规模最大的香港和深圳盐田几个码头。

贝莱德开出的价格,让李家无法拒绝。

228亿美元,几乎和现在整个长和的市值差不多了,是长和2024财年港口业务预计收益的13倍。

李家不仅能直接拿到将近200亿美元的现金,更重要的是,从特朗普的冲击风险中脱身了。

大洋彼岸,李嘉诚自然而然成了出卖民族利益的人,在“别让李嘉诚跑了”之后,他又一次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连公司的业绩会都不敢公开了。

3月13日到17日,香港大公报连续发表三篇评论,从“商业版图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到“企业家应有家国担当”,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甚至直言:若再不回头,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评论里为李嘉诚指明了出路:

那些在民族史册上熠熠发光的伟大的企业家,无一不像伟大的将军,坚定勇敢地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大义。

唯一的问题是,李嘉诚并不愿意被写在民族史册上。

在李嘉诚眼中,港口只关乎商业。在中国做地产,在英国做自来水生意,都是同样的逻辑;他的每次腾挪,也只是卖高买低。

但现在,世界早已分岔。那个“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理想社会,早已没有,甚至可能从来没有存在过。

三、捉刀漫谈max|李嘉诚若把港口卖给俄罗斯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捉刀漫谈max”则是以假设李嘉诚把港口卖给了俄罗斯的方式对中文互联网上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进行讽刺。

img

在这篇遭到审查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如果李嘉诚把港口的经营权卖给俄罗斯,还会遭遇道德的审判吗?难道一边夸普大帝有圣人风范,一边批李嘉诚卖国求荣吗?

当人们要求把“道德经”摊在股东大会的会议桌上,把“忠君赋”变成财务报表的唯一注脚,这场从商鞅变法延续至今的荒诞剧,终于迎来了最魔幻的章节。

当人们对企业的要求不再是守法经营,不再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是忠君爱国与道德表演。那么,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自然就会换成《演员的自我修养》。

某大佬挥毫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而登堂入室,却扭头打起了公摊的主意。某手机品牌把民族脊梁写进了广告词,售后服务却学会了三十六计走为上。某位热衷cosplay的企业家,把爱国税改写成了研发投入,用口号分贝替代了技术创新。某个餐饮企业,用情怀广告取代了明厨亮灶,把爱国表演当成了最好的营销文案。他们刚才还在镜头前大呼天下为公,扭头就登上了飞往加拿大的飞机。

他们能把“道德经”的第八章倒背如流,却永远记不住《劳动法》的第三十八条。他们能把忠君赋朗诵得催人尿下,却对《食品安全法》的第四章选择性失明。

可悲的是,世人在这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戏里,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就像是一群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他们挥舞着道德的打分牌,敲击着爱国的计算器,却从不过问产品的质量。他们吃着黄焖鸡为老板的百万豪车鼓掌,他们品尝着地沟油给企业的爱国营销点赞。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