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端传媒夺得香港摄影记者协会《前线·焦点2023》五奖

2 June 2024 at 07:33

端传媒摄影组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举办的《前线‧焦点 2023》新闻摄影比赛,于2024年6月1日晚公布得奖名单,端传媒夺得五个奖项。

端传媒摄影记者陈焯煇凭《演习台湾,战争阴影下的连场预演》获得图片故事组冠军。台湾,一座长期被战争阴影笼罩的岛屿,随著2022年乌俄战争爆发,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中国政府展开环台军演,台湾政府与民众的国防意识逐渐攀升。进入2023年,整座岛屿举办各式演习,以应对两岸紧张局势。摄影记者一年间走访台北、台南、金门、马祖等地,捕捉不同演习活动的画面,进入民防训练场地,拍摄两岸对峙下台湾的备战情形。

端传媒摄影记者林振东凭《歌舞升平》,夺得图片故事组季军,2023年的香港,在官方叙事中,终于走出了三年大疫和政治乱局,落实“爱国者治港”,香港正从“由乱入治”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整年下来,香港政府先后宣布亲自筹办“你好香港”、“开心香港”、“香港夜缤纷”等活动,以求大家每晚多消费共创繁华。摄影师以影像纪录这个烟花特别多的2023年。

另外,摄影记者林振东亦凭一辑中国烟草的“囚徒”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优异奖。该系列以影像纪录整个烟草生产链条上最脆弱的烟农,吸烟流行并未惠及他们,一张张在艰苦沉闷劳作中的沧桑脸容,配合烟民的吞云吐雾,共同构建中国烟草行业的现实。

此外,摄影记者陈焯煇于高雄拍摄缺雨而干旱的池塘,获自然与环境组优异奖。摄影记者林振东亦凭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的人物照﹐夺得人物组优异奖。

本次比赛的2023年度图片,由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所拍摄,尊子在烈日下手持雨伞却不遮荫,有一种乐于接受一切的感觉,气氛积极,故最后选出路透社萧文超拍摄的尊子人物相片作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镜头下笔名“尊子”漫画家的人像照片获评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镜头下笔名“尊子”漫画家的人像照片获评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今届比赛一共收到84名参赛者,合共1000张相片及56辑图片故事,参赛人数及作品较去年相若。《前线.焦点》新闻摄影比赛为一年一度全港最大型的新闻摄影比赛,最早于1993年开始举办,为本港同类比赛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今届评判主要来自新闻摄影界及学术界持份者。包括: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主席郑子峰、 摄影记者郭浩忠、资深摄影记者陈木南、摄影媒体《显影》创办人刘东佩、WMA总监林亦凌、光影作坊主席罗淑敏与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专业应用副教授潘蔚林。

【图片故事组】冠军 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汉光演习,联合反登陆作战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汉光演习,联合反登陆作战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6月15日,基隆,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6月15日,基隆,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9月21日,新竹,“壮阔台湾联盟”参与国家防灾日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9月21日,新竹,“壮阔台湾联盟”参与国家防灾日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25日,金门烈屿乡,对岸为厦门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25日,金门烈屿乡,对岸为厦门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台北,亲子防灾暨民防意识推广园游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台北,亲子防灾暨民防意识推广园游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3月10日,新竹,一个公园内展示一架退役的战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3月10日,新竹,一个公园内展示一架退役的战机。摄:陈焯煇/端传媒

【图片故事组】季军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 “潮玩夜市Chill Night Market”在九龙城亚皆老街球场举行,大会安排多场潮汕文化表演。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 “潮玩夜市Chill Night Market”在九龙城亚皆老街球场举行,大会安排多场潮汕文化表演。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12日,两只近18米高的黄色橡皮鸭(Rubber Duck)在维港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展出,吸引大量市民到场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12日,两只近18米高的黄色橡皮鸭(Rubber Duck)在维港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展出,吸引大量市民到场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大坑舞火龙”在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大坑舞火龙”在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1日,渔民团体联会“由治及兴新阶段 一国两制新航程”七一渔船巡游。。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1日,渔民团体联会“由治及兴新阶段 一国两制新航程”七一渔船巡游。。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5月26日,“佛诞浴佛蔬食文化嘉年华2023”维园举行,现场活动包括人间佛教文化廊、蔬食飨宴及释迦族巡游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5月26日,“佛诞浴佛蔬食文化嘉年华2023”维园举行,现场活动包括人间佛教文化廊、蔬食飨宴及释迦族巡游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香港旅发局在湾仔海滨举行“乐聚维港嘉年华”。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香港旅发局在湾仔海滨举行“乐聚维港嘉年华”。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7日,湾仔海滨举行 “海滨艺游坊”,大卖香港百年老经典情怀,提供怀旧美食,亦有怀旧工作坊,体验占卜风水命理、麻雀雕刻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7日,湾仔海滨举行 “海滨艺游坊”,大卖香港百年老经典情怀,提供怀旧美食,亦有怀旧工作坊,体验占卜风水命理、麻雀雕刻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8日,第57届工展会,一连24天在香港维园举行,今年口号是“品牌万千,缤纷耀工展”。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8日,第57届工展会,一连24天在香港维园举行,今年口号是“品牌万千,缤纷耀工展”。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因疫情停办3年的“大坑舞火龙”复办,并到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因疫情停办3年的“大坑舞火龙”复办,并到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图片故事组】优异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9月11日﹐中国深圳一间卖烟的店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9月11日﹐中国深圳一间卖烟的店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烟农将烟草挂进烤房中烤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烟农将烟草挂进烤房中烤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烟农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取下。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烟农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取下。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29日,中国北京西站高铁月台,一名乘客登上开往河北的高铁前,抽最后一口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29日,中国北京西站高铁月台,一名乘客登上开往河北的高铁前,抽最后一口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人物组】优异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0月7日,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在家中﹐忆起因抑郁自杀身亡的丈夫吴翰林。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0月7日,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在家中﹐忆起因抑郁自杀身亡的丈夫吴翰林。摄:林振东/端传媒

【自然与环境组】优异 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投票喇!输入Email即可免费接收英国大选资讯

31 May 2024 at 17:50

「英国大选将于7月4日举行,你准备好了吗?」

2024年5月22日,在伦敦唐宁街10号外,英国首相辛伟诚向媒体发表讲话,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摄:Toby Melville/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5月22日,在伦敦唐宁街10号外,英国首相辛伟诚向媒体发表讲话,宣布将于7月4日举行大选。摄:Toby Melville/Reuters/达志影像

喂喂喂,投票喇!

英国首相辛伟诚早前出人意表地宣告大选将于7月4日举行。届时下议院的650个席位将全部改选,在大选中获得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通常会被英国君主邀请组建政府,并被任命为首相。根据近日民调,保守党14年的执政很可能终结,下一位入主唐宁街的,很可能是工党党魁施纪贤(Keir Starmer)。

今届大选,超过10万名拿著BN(O) 护照签证入境的移英港人,只要在6月18日前登记选民,就可以用英联邦公民的身分,跟英国公民一起投票,决定英国的未来。但英国的议会政制由于历史悠久,层级又多,一点都不好懂:选票一打开比手臂还长,小党一大堆,也少有统一资讯源。到底谁说过甚么,谁又为香港议题做过甚么?谁对英国政治﹑经济未来的想像和你最相近?

如果想了解的话,就可以注册接收端传媒英国大选限定新闻信,在邮箱里收到关于大选的懒人包,以及各种资讯、报道与分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2024台湾新闻摄影大赛 端传媒夺六奖

By: 陈焯煇
28 May 2024 at 07:00

端传媒摄影组

2023年7月30日,台北,跨性别女性小宇。22 岁的台湾大学生小宇,在步入成年的那一刻起,独自在心里做了个重要决定:成为一名跨性别女性,也就是从男性变成女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台北,跨性别女性小宇。22 岁的台湾大学生小宇,在步入成年的那一刻起,独自在心里做了个重要决定:成为一名跨性别女性,也就是从男性变成女性。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新闻摄影协会“2024台湾新闻摄影大赛”公布得奖名单,端传媒获得六个奖项。

端传媒摄影记者林振东凭一辑中国烟草的“囚徒”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冠军。该系列以影像纪录整个烟草生产链条上最脆弱的烟农,吸烟流行并未惠及他们,一张张在艰苦沉闷劳作中的沧桑脸容,配合烟民的吞云吐雾,共同构建中国烟草行业的现实。

端传媒摄影记者陈焯煇凭一辑台湾原住民拳击青年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季军,亦凭一名年轻跨性别人士的肖像,夺得肖像类冠军,同时凭一名经历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人物肖像,获肖像类优选奖。另外,他于高雄拍摄缺雨而干旱的池塘,获自然环境与科技类优选奖。

此外,端传媒摄影记者黎家威则获网路影音新闻类季军,影片拍摄一名香港严重智障儿与母亲的日常,展示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困境和母子间的感情 。

本届台湾新闻摄影大奖由五位评审评选,包括:影像工作者连慧玲、资深影像工作者黄子明、电影及纪录片导演黄建亮、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系助理教授吴政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王雅伦。

【系列照片冠军】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系列照片季军】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9月10日,新北南靖部落,原住民孩子与部落内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9月10日,新北南靖部落,原住民孩子与部落内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3日,新竹,全中运期间,一名原住民拳击选手准备上台比赛。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3日,新竹,全中运期间,一名原住民拳击选手准备上台比赛。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对打练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对打练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7月16日,新北,两名原住民孩子在家内弹唱。
2022年7月16日,新北,两名原住民孩子在家内弹唱。
2022年8月27日,新北南靖部落,孩子在丰年祭期间牵手跳舞。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8月27日,新北南靖部落,孩子在丰年祭期间牵手跳舞。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2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练习时汗流夹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2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练习时汗流夹背。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一名原住民青年与其拳击教练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一名原住民青年与其拳击教练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8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练习后躺在地上休息。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8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练习后躺在地上休息。摄:陈焯煇/端传媒

【肖像类优选】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14日,景美人权园区,陈钦生在曾囚困他的牢狱内。 陈钦生绰号“生哥”,是一位出身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出狱后积极从事人权运动与人权教育至今。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14日,景美人权园区,陈钦生在曾囚困他的牢狱内。 陈钦生绰号“生哥”,是一位出身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出狱后积极从事人权运动与人权教育至今。摄:陈焯煇/端传媒

【自然环境与科技类优选】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网路影音新闻类季军】黎家威/端传媒

支持华语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限时特惠,畅读会员月付9折| 畅读会员年付8折|尊享会员7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加州端小聚预告:自己的新闻自己做,看到你身边的世界,端传媒北美报导分享

By: 端传媒
22 May 2024 at 22:00

「期待和生活在加州的朋友、读者、创造者建立直接的联系,了解大家的个体和社群新闻需求,一起看到更复杂也更真实的北美社会。」

端传媒

图:Mantha Mok / 端传媒

时间来到2024年,新闻里的世界和世界上的新闻都在极化。身在加州,也许对这种拉扯格外熟悉——种族议题、移民身份、劳工经济、性别政治,更不必说永远缠绕著我们的中美关系。除了在日常实践和观察中熟悉理解不断崩塌的世界,我们也需要更加可信、贴地的媒体报导我们身边的新闻,还有看似遥远但也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新闻。

端传媒的北美报导正处在这样重要的媒介生态位,我们想要在华语新闻景观中,搭建出及时、可信,服务于华语社群的新闻制作和传播生态。过去一年来,我们为此做了诸多尝试:我们从地面和网络追踪流动在华语社群志中的人群 、信息 、媒介、语言,理解华人的政治期待、经济需求和私人欲望如何在此时此刻的北美生长、变化和妥协,也通过我们的报导来连结北美、中港台乃至更大世界的议题。

这次在湾区文化沙龙和洛杉矶文化沙龙,端传媒的总编宁卉和资深编辑杨静,会来和大家分享她们和同事操作北美选题的具体方法和视角, 也期待和生活在加州的朋友、读者、创造者建立直接的联系,了解大家的个体和社群新闻需求,也借助大家的经验和视角,看到更复杂也更真实的北美社会。

自己的新闻自己做,欢迎对华语媒体、华语信息生态感兴趣的你前来,我们一同讨论,相互分享,一步步做出和我们相关的新闻,有价值的新闻。

📌时间与地点:
湾区,2024年6月9日,周日,5-8PM(Los Altos)
洛杉矶,2024年6月15日,周六,6-8PM(San Gabriel)

📌分享:
宁卉,端传媒总编辑,新闻播客“端闻”主持人
杨静,端传媒资深编辑,新闻播客“端闻”主持人

📌报名:
湾区报名点击此处
洛杉矶报名点击此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在以哈炮火和反战浪潮中,普立兹新闻摄影奖公布

By: 难分
11 May 2024 at 00:52

「普立兹奖委员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冲突的记者在艰难处境下报导,非常多记者更在过程中殉职。」

特约撰稿人难分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袭击了学校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医院在担架上尖叫。摄: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袭击了学校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医院在担架上尖叫。摄: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自去年10月爆发后,反战声浪在美国持续升级。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声援巴勒斯坦的学生,于4月17日占领校园,在草坪上搭建起称为“加沙团结营地”数十个营篷,要求校方从以色列撤资。

警方先后两次进入校园清场,共计超过230人被捕,部分参与学生被停课,引起国际关注,反战示威,从哥大蔓延至美国及世界各地多所学校。各地媒体和学生记者投入报导抗争活动。哥大改以网上为主的混合式授课,当局派警员驻守,校方周一(6日)宣布,把大型毕业礼取消。

同一天,新闻业界最高殊荣“普立兹奖2024”公布得奖名单,该奖项正好由哥大统筹。据新闻学院 Poynter 网站 指出,原来在校园内举行的评审环节,因示威关系,改于借用美联社纽约办公室进行。

今年,路透社摄影团队凭加沙冲突报导夺得“突发新闻摄影奖”,而美联社美洲难民潮的图片则得到“特写新闻摄影奖”。

长达7个月的以哈战争,同样于周一迎来转机,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以色列却认为提议未达到以方要求,继续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驾驶一辆以色列军车在加沙街道上巡逻。摄: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驾驶一辆以色列军车在加沙街道上巡逻。摄: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名妇女在躲避哈马斯火箭袭击后前往邻居家。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名妇女在躲避哈马斯火箭袭击后前往邻居家。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尸体散落满地。摄: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尸体散落满地。摄: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场葬礼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报声中寻找掩护。摄: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场葬礼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报声中寻找掩护。摄: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从以色列阿什凯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铁穹反飞弹系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火箭。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从以色列阿什凯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铁穹反飞弹系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火箭。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袭加沙走廊后,巴勒斯坦人在寻找伤亡人员。摄: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袭加沙走廊后,巴勒斯坦人在寻找伤亡人员。摄: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妇女的尸体。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妇女的尸体。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路透社夺“突发新闻摄影奖”

大会形容路透社报导,“这些影像来得原始且及时,记录了去年10月7日起,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撃,及以哈战争最初几个星期的情况。”

以色列妇人神情悲伤地站在邻居的家中,房子被哈马斯火箭袭撃至破烂不堪;“铁穹”飞弹防御系统划过天际造成的光轨;巴勒斯坦难民营地面被以军炸出大洞,满地铁枝和瓦砾。

去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份子袭撃以色列开始,造成1200人身亡。以色列其后发动报复式袭撃,加沙走廊至少34000人死亡,包括儿童,230万人流离失所。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加沙近半人口,处于饥荒状态。

得奖团队成员包括摄影师 Mohammed Salem、Ahmed Zakot、 Amir Cohen、Ammar Awad、 Evelyn Hockstein、Anas al-Shareef、Ibraheem Abu Mustafa、Ronen Zvulun和特约摄影师Yasser Qudih。

其中 Salem 拍摄加沙妇女拥抱5岁姪女尸首的照片,同时夺得世界新闻摄影“年度图片”奖项。

路透社总编辑 Alessandra Galloni 称,团队中许多摄影师,本身亦痛失家园和亲友,冒住生命危险报导。她提到,去年10月,该社视觉摄影师 Issam Abdullah,在黎巴嫩边境采访时,死于以色列军队坦克炮火之下。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纳赛尔医院的停尸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岁侄女的的尸体。摄: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纳赛尔医院的停尸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岁侄女的的尸体。摄: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大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战争记者

这年,普立兹奖委员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冲突的新闻工作者,指他们在艰难处境下报导,有非常多记者在采访现场中殉职。

“突发新闻摄影奖”以外,还有两个奖项颁发给相关报导。《纽约时报》团队,报导10月7日哈马斯袭撃、以色列情报失误、以色列造成大量伤亡的军事回应,摘下“国际新闻报导奖”。

美国作者和记者 Nathan Thrall, 用详尽亲密的笔触,撰写于以列色占领下,巴勒斯坦西岸人民生活的《Abed Salama 的一天:剖析耶路撒冷悲剧》,则夺得“一般非虚构书籍奖”。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走廊进行军事行动,摄: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走廊进行军事行动,摄: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劫持为人质后获释,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挥手致意。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劫持为人质后获释,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挥手致意。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离开加沙地带,前往南部寻求庇护。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离开加沙地带,前往南部寻求庇护。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队从以色列内蒂沃特向加沙地带发射砲弹,一名士兵躲在掩护下。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队从以色列内蒂沃特向加沙地带发射砲弹,一名士兵躲在掩护下。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两个侄子,正在寻找以色列袭击加沙一栋住宅楼的受害者。摄: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两个侄子,正在寻找以色列袭击加沙一栋住宅楼的受害者。摄: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纳赛尔医院,一名空袭幸存者躺在遇难者的尸体上。摄: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纳赛尔医院,一名空袭幸存者躺在遇难者的尸体上。摄: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美联社夺“特写新闻摄影奖”

美联社团队凭美洲移民潮报导勇夺“特写新闻摄影奖”。该社加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新闻总监 Eduardo Castillo 表示:“移民不只是数字,更关乎人,他们离开自己国家的故事,背后原因”。

美墨边界,妇人伏在地上,将幼儿递过带刺的铁丝网;夜色之中,大批移民挤身在墨西哥货运火车上,一路向北开往美国边界;移民用灌木和树叶搭建而成的临时营地休息;路轨旁,委内瑞拉女士听到丈夫的话掩面大笑,他摘了几棵路边野花送赠给她。

团队花了2023年整年采访,聚焦在这场全球性移民故事里,人性的一面。照片记录了移民在漫长旅途上的经历,内心的焦虑、心碎,还有短暂的快乐和希望。大会形容:“这些照片让人动容,记录了前所未见的大批移民,从哥伦比亚到美国边界的艰辛旅程。”

得奖团队成员包括摄影 师Greg Bull、 Eric Gay、Fernando Llano、Marco Ugarte 、Eduardo Verdugo、特约摄影师Christian Chavez、Felix Marquez 和 Ivan Valencia ,当中六人来自加丁美洲,两人来自美国。

普立兹奖于1917年创立,以美国报纸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命名,他捐赠遗产,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新闻学院,创立新闻奖项。普立兹奖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新闻业界最具威权性的奖项。

2023年5月9日,海地难民涉水从哥伦比亚穿越达连峡前往巴拿马,希望抵达美国。摄: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海地难民涉水从哥伦比亚穿越达连峡前往巴拿马,希望抵达美国。摄: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内瑞拉难民拿著解鲜花,与丈夫一同沿著铁路线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韦韦托卡向北行驶的货运列车。摄: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内瑞拉难民拿著解鲜花,与丈夫一同沿著铁路线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韦韦托卡向北行驶的货运列车。摄: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难民乘坐拖拉机前往美国,被墨西哥国民警卫队成员拘留。摄: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难民乘坐拖拉机前往美国,被墨西哥国民警卫队成员拘留。摄: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难民在晚间乘坐北行货运列车。摄: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难民在晚间乘坐北行货运列车。摄: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美联社执行编辑 Julie Pace 说道:“我们利用专业和足迹遍及全球的摄影师,报导变化迅速的重要故事。跨国移民潮是过去几年本社的重点报导,普立兹奖对美联社肯定,尤其令人振奋。”

美联社拉丁美洲故事与摄影执行总监 Ricardo Mazalán 认为,需要身处多国的摄影师合力报导,怀著同理心,才能把捕捉亲密的时刻。摄影师 Bull 称:“我想感谢在路上遇到的移民,在生命里困难时候,愿意让我们与他们待在一起,信任我们来诉说他们的故事。”

过去5年,超过1000万移民抵达美国边境,许多来自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这两个国家从前并非热门的移民来源地。美联社于拉丁美洲、美墨边界的摄影师,持续报导这些地区的贫穷、暴力、迫害、天灾等驱使移民离开本国的原因。

2023年5月13日,委内瑞拉难民在墨西哥的格兰德河用布覆盖自己发短信。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3日,委内瑞拉难民在墨西哥的格兰德河用布覆盖自己发短信。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沿著格兰德河穿过铁丝网。摄: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沿著格兰德河穿过铁丝网。摄: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城市圣地牙哥的难民等待庇护,领取墦地义工分发的衣物。摄: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城市圣地牙哥的难民等待庇护,领取墦地义工分发的衣物。摄: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气床垫从墨西哥马塔莫罗斯穿越布拉沃河进入美国。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气床垫从墨西哥马塔莫罗斯穿越布拉沃河进入美国。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难民在越过边境后在美国加州雅库巴的临时露营地睡觉,等待申请庇护。摄: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难民在越过边境后在美国加州雅库巴的临时露营地睡觉,等待申请庇护。摄: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来自墨西哥华雷斯城的难民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摄: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来自墨西哥华雷斯城的难民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摄: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端传媒获亚洲出版业协会“卓越新闻奖”12项提名

By: 端传媒
4 May 2024 at 14:47

「SOPA共收到来自全球超过700份参赛作品,由135位前任、现任记者和新闻学者进行评审,得奖名单将于6月20日宣布。」

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5月3日公布“2024年度卓越新闻奖”入围名单,端传媒荣获12项提名,为所有参赛媒体之冠。

亚洲出版业协会成立于1982年,旨在维护新闻自由、表扬亚太区杰出新闻工作。“卓越新闻奖”至今踏入第26届,为表彰亚太地区内杂志、通讯社及网络出版刊物中的杰出代表而设,涵盖共21个奖项类别,被视为区内出版业界最负盛名的奖项。

SOPA今年共收到来自全球超过700份参赛作品,由各地的135位前任、现任记者和新闻学者进行评审,将于6月20日宣布得奖名单。

支持华语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限时特惠,畅读会员月付9折 | 畅读会员年付8折 |尊享会员7折

端传媒入围名单:

插画:Rosa Lee
插画:Rosa Lee

《性、权力及体制背叛下的台湾MeToo系列》入围“卓越女性议题报道奖”

《性平之夏:台湾反性骚扰30年后,为何学生又站了出来?》

《为什么难以说出口?十多年后,她要为16岁的自己走上性平申诉》

《“过去的我已经消失,新的自己仍在熟悉”——被性侵未遂后,她如何重拾自我?》

2022年5月1日,程展纬穿著港铁清洁工的制服,外面套上写有标语的黑色垃圾胶袋,在大围港铁站站了两个多小时“默站等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2年5月1日,程展纬穿著港铁清洁工的制服,外面套上写有标语的黑色垃圾胶袋,在大围港铁站站了两个多小时“默站等人”。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工运的现在与未来:劳工权益报导系列》入围“卓越人权报道奖”

《迟来10年的公义︰被单车链毒打、熨斗烫面,在港被虐移工获赔逾121万元》

《重伤车手细数香港外卖平台压榨操控︰“我想为那些再也不能说话的人鸣冤”》

《艺术家/清洁工程展纬专访——五一劳动节,谈一个人的劳工运动》

一个6岁孩子和父亲在雨林艰苦跋涉四天后,乘船到达达连隘口的出口处,当地人把他抱出竹筏。摄:Shawn Yuan/端传媒
一个6岁孩子和父亲在雨林艰苦跋涉四天后,乘船到达达连隘口的出口处,当地人把他抱出竹筏。摄:Shawn Yuan/端传媒

《为了润,他们在拉美长征四千公里》入围“卓越专题特写奖”

2023年3月24日,中国宜昌,手机上显示“文心一言”的画作。
2023年3月24日,中国宜昌,手机上显示“文心一言”的画作。

《揭秘文心一言,AI时代的智能写作利器》入围“卓越科技报道奖”

2021年9月9日,香港,警察拘捕四名支联会成员后到六四纪念馆带走民主女神纸牌等证物。
2021年9月9日,香港,警察拘捕四名支联会成员后到六四纪念馆带走民主女神纸牌等证物。

《香港审讯进行时: 国安法庭报导系列》入围“卓越解释性报道奖”

《香港民主派47人初选案:控方第一证人区诺轩如何供述“35+计划”?》

《立场新闻案庭审:36天作供,17篇文章,一场煽动定义和媒体责任的争论》

《支联会拒交资料案判4.5个月——邹幸彤︰我们用行动给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回答》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LCT/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LCT/端传媒

《中国烟瘾系列》入围“卓越经济报道奖”

《1.4万亿人民币如何绑架政府?》

《中国控烟博弈中国烟草专卖体制的“囚徒”:种烟如下赌注,利润却似针尖削铁》

《中国烟草,不只在中国、不只是烟草业|数洞》

《老去的中国:30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入围“卓越数据图像奖”

2023年9月8日,香港,消防员在暴雨中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市民。摄: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8日,香港,消防员在暴雨中救助被洪水围困的市民。摄: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香港世纪暴雨系列:海绵城市的未来》入围“卓越突发新闻奖”

《“海葵”致香港破纪录暴雨多区水浸,深圳严重内涝,水库排洪》

《四问香港暴雨水浸:无关深圳排洪?防洪系统怎设计?能否挡极端气候?》

《政府缺位下的黑雨香港:劳工抢修、小店互助,淹没的花田和生还的狗》

2023年10月28日,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的故居前放满鲜花。摄:The Yomiuri Shimbun/AP/达志影像
2023年10月28日,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的故居前放满鲜花。摄:The Yomiuri Shimbun/AP/达志影像

《合肥故居献花现场:他们为心目中的好人李克强,开一场民间追悼会》入围“卓越突发新闻奖”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海战争阴影下的连场预演》入围“卓越摄影奖”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LCT/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LCT/端传媒

《中国烟草的“囚徒”》入围“卓越摄影奖”

2023年1月5日,中国北京,一名长者在医院的急症室内接受静脉注射。
2023年1月5日,中国北京,一名长者在医院的急症室内接受静脉注射。

《中国式解封》系列入围“卓越调查报道奖”

《核酸治国是如何失效的?一场没有回头路的表演》

《中国没有药神:缺乏监管、假药频现,人们为何抢购Covid仿制药?》

《田禾:中国清零积弊给无序放开造成的困局,未来还能如何弥补?》

SOPA 2024完整入围名单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端传媒获2024人权新闻奖调查报导奖

By: 端传媒
3 May 2024 at 16:06

「以表彰亚洲区人权新闻报导的“人权新闻奖”于世界新闻自由日揭晓,端传媒包揽中文调查报导两个奖项。」

端传媒

访问里李亦豪一直平静抑压,直至提到和丈夫生前逛过的旺角宠物用品店,吴翰林最爱吃的斋卤味。摄:林振东/端传媒
访问里李亦豪一直平静抑压,直至提到和丈夫生前逛过的旺角宠物用品店,吴翰林最爱吃的斋卤味。摄:林振东/端传媒

今日(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由人权观察(HRW)、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华特・克朗凯特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台湾外国记者会(TFCC)和泰国外国记者俱乐部(FCCT)联合主办的“人权新闻奖”今日揭晓

“人权新闻奖”共分调查报导(中文)、调查报导(英文)、摄影、多媒体、纪录片、播客和流亡新闻编辑室七个类别。

端传媒包揽了调查报导(中文)两个奖项:《白纸周年》系列报导摘下首奖,《“生不能同住,死不能合葬”——香港同志在法庭的未竟之路》系列报导获荣誉奖。

人权新闻奖的目标是加强对人们基本权利的尊重,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自由的威胁上,同时也旨在表彰和鼓励在大众媒体上对重要议题做出的优秀、调查性和原创的报导。

人权观察执行长蒂拉娜・哈桑( Tirana Hassan)说,“在这个新兴威权主义催生出独裁领袖和大规模不实资讯的年代,记者揭发真相的角色较以往更为关键。我们很荣幸能向这些大无畏的报导者们致敬。”

得奖报导简介

《白纸周年》系列报导

白纸后这一年,“不被恐惧牵著走,我们可以牵著恐惧”

白纸落地之后

被困在白紙的人

写在白纸后

《白纸周年》调查报导系列充分纪录了年轻的中国社会行动者,即“白纸一代”,所面临的迫切人权危机,和他们在中国与海外华人社群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持续努力。 2022年冬天,中国见证了由年轻一代领导的“白纸运动”,后来许多参与者被捕、监视、骚扰和监禁。即使那些成功逃过即时危险的人也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中。

2023年11月是白纸一周年,端传媒组建了专题团队,报导“白纸一代”的当前状况。 这一系列报导是在回答以下关键问题,“白纸运动”结束了吗?白纸运动的能量是否被延续?转移到了哪里?我们报导生活在恐惧中的行动者如何和恐惧共存,润往海外的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政治和个人困境,内地和香港的被捕行动者经历的深刻创伤,新成立的抗争组织遇到的内部与外部挑战,以及“白纸一代”希望传达的深刻信息。

调查报导系列《白纸周年》体现了人权新闻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和理念:加强对人们基本权利的尊重,并关注对这些自由的威胁。

Nick 与 Ken二人房中放著一只等身高的巨大Baymax公仔,是他们刚刚搬进来时,Nick在街上看到,因为Ken喜欢,不惜叫了一辆小型货车运回家,然后再耗费三天时间清洗。“有空间,才可以让事情发生。”
Nick 与 Ken二人房中放著一只等身高的巨大Baymax公仔,是他们刚刚搬进来时,Nick在街上看到,因为Ken喜欢,不惜叫了一辆小型货车运回家,然后再耗费三天时间清洗。“有空间,才可以让事情发生。”

《香港同志在法庭的未竟之路》系列报导

香港同志配偶住屋权的未竟之路:“如大家仍有希望,我便去承受”

专访同志平权案主李亦豪:丧夫后,我要捍卫“我们是家人”的事实

2023年,香港高等法院驳回房委会和政府的两宗上诉——即男同志吴翰林、Nick Infinger 各自入禀后合并的同志配偶居住权案,以及吴申请的同志遗产继承案。吴翰林亡夫及官司替代人李亦豪希望官方承认歧视、让诉讼止息,律政司却决定申请上诉至终院。端传媒分别专访两位司法覆核申请人 Nick Infinger、李亦豪,了解他们几年以来在法庭奔走,为自己与及香港性小众争取基本人权的路途。

诉讼在香港同志生命中造成的创伤斑驳未愈,但他们的法庭仍路漫漫。在主流媒体减少关注同志权益的当下香港,端传媒持续跟进同志法庭专题,与同志群体之间的信任,使我们得而记录他们的权益现况、思考和想法,提醒社会大众留意。

***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支持华语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限时特惠,畅读会员月付9折 | 畅读会员年付8折 |尊享会员7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线上端小聚】召集端的美国读者,我们想听到你的声音

By: 端传媒
26 April 2024 at 22:00

「两场线上讨论和一份简单的问卷——我们需要你的参与,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美国报导。」

端传媒

图:Mantha Mok、郭瑾烨 / 端传媒

一直以来,端有著非常多元的读者社群,我们也一直希望能够更加了解读者们的声音和需求。今年开始,我们会陆续在“端小聚”的线上活动中,与生活在中港台或世界各地、且相互深刻联结的读者们,展开讨论。本期端小聚,便是一场针对我们生活在美国的读者的焦点小组讨论。

中国“走线人”葬身墨西哥海岸
美国国会通过TikTok禁令
纽约政客学会用微信争取华裔选票
“零元购”是真是假
美国治安真的坏透了吗?

⋯⋯

如果你身在美国,这一次端的读者焦点小组,我们想听到你的声音:

一直以来,端都有关注和报导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议题。最近两年以来,随著新的移民潮,还有中美脱钩及相关地缘政治变动,发生在美国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和华语读者息息相关。

我们非常希望在制作新闻产品、报导新闻选题的同时,能够听到来自美国本地的声音,看到我们尚未发现的社群、议题和人,帮助我们提升美国报导的质素,也更好的服务于端在美国和全球各地的读者。

我们非常需要你的反馈和建议,也想更好地了解你对中文媒体的需求和习惯。

因此,这一期的端小聚,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和两场线上讨论会,邀请生活在美国的读者参加讨论,和我们的编辑见面,聊聊你的新闻需求和对我们的期待。

两场讨论会的时间是:

2024年5月18日,周六,美东1400-1500/美西1100-1200
2024年5月19日,周日,美东1400-1500/美西1100-1200

如果因此种种原因,你无法参加小聚,我们也非常希望你能填写问卷,告诉我们你的意见和想法。

非常感谢你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共创华语新闻的良性生态。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可怜的东西》:如何制造女性虚假意识

By:
23 April 2024 at 06:59

「而寻找答案,毫无疑问要回归到原著与电影之间。」

《可怜的东西》剧照。
《可怜的东西》剧照。

【编按】:本文原发于公号“Kongfu Girls”,端传媒获授权转载。

奥斯卡颁奖尘埃落定,《可怜的东西》满载而归。然而,由这部国际电影节“宠儿”所引发的争议,时至今日,仍然在各类媒体与公共讨论中沸反盈天……

《可怜的东西》电影改编自苏格兰作家阿拉斯代尔·格雷(Alasdair Gray)的同名小说,由执导过《狗牙》(2009)、《龙虾》(2015)、《宠儿》(2018)等电影的希腊籍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Lanthimos)掌镜。透过极富邪典色彩的影像叙事,电影张扬着女主角Bella的快乐、欲望、冒险、暴力,演绎了女性“弗兰肯斯坦”的一种可能性。

让我们回看向话题本身:《可怜的东西》中的“性解放”是女性自我赋权吗?它是不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可怜的东西》如何继承和改写了由玛丽·雪莱开创的“弗兰肯斯坦”原型?

而寻找答案,毫无疑问要回归到原著与电影之间。

一、在“错置”中再造弗兰肯斯坦

显而易见,《可怜的东西》是一部超越了大众视觉经验的、“错置感”十足的作品。它以黑白镜头开场,屏幕上胶片的颗粒细节清晰可见。创作者这里开启了全新电影语言的探索——同时运用超广角和鱼眼镜头,矛盾地制造出无限开阔或无限拥挤的意味,构建起兼具婴儿与成人身份的Bella的双重世界。

画框之内,错置仍然是视觉编码的主轴:我们看到维多利亚时期伦敦街头出现带有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风格的塑性建筑,里斯本城市上空穿行着宫崎骏动画中的机械飞船……在这些富有想象力的美学融合之外,“性别”是另一条无法忽视的明线。戏服设计师Holly Waddington从维多利亚时代夸张的服装轮廓中汲取灵感,为Bella设计了带有孔口、中间斜线和褶皱花边的一件“阴道衬衫”和一件“阴蒂衬衫”,以及在巴黎妓院的场景中Bella经常穿着的、象征安全套的斗篷。她刻意混搭不同年代、风格,以庄重的衬衫搭配灯笼睡裤等等手法,保持Bella古怪的“不得体感”。

可以说,《可怜的东西》基于蒸汽朋克结合复古未来感的整体视觉设定,以精致高调的视觉景观重构了常规的“赛博格”(Cyborg,又称“生化人”或“半机械人”)图谱。同时,它缝入了女权主义艺术家有关女性生殖器的奇妙灵感,最终在大银幕上塑造出了与主流科幻电影最大、最令人惊喜的视觉差异。

这镜语并非漂浮无依,相反,它深植于“弗兰肯斯坦”原型。19世纪末,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发表了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描绘了一位被男性科学怪人(即弗兰肯斯坦)制造出的外表丑陋但本性善良、渴望亲近人类的雄性怪物,讲述其被以貌取人的人类屡屡拒绝、伤害后决定报复自己的创造者,复仇后自焚而死的故事。近百年间,电影中的弗兰肯斯坦神话被一再改写。卡罗琳·琼·S·皮卡特(Caroline Joan S. Picart)指出,《弗兰肯斯坦》不仅仅是一部作品,它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被称之为“弗兰肯斯坦式魅影”(Frankenstein Cinemyth)的影视类型。在这一类型中,人造人的未知性被赋予了诸多不同的表象,用以颠倒我们惯常熟知的人类分类和性别关系。

阿拉斯代尔·格雷(Alasdair Gray)于1992年发表的《可怜的东西》小说,在“弗兰肯斯坦”神话原有的身份属性基础上进行了再一次再造,借由性别的调换、错置,创造出了一个同时处于现实真空、又构建文本现实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主角Bella Baxter可以被视为玛丽·雪莱在文本中的再生。玛丽·雪莱的父亲是激进哲学家威廉·戈得温(William Godwin),而在《可怜的东西》中,复活Bella、后来以父爱的情感对待她的人正是Godwin。玛丽·雪莱的母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是女权主义先驱之一,著有女权主义最早的理论作品之一《女权辩护》,她因与丈夫的婚外情、婚外孕和分居婚姻而被指淫乱。而Bella的母亲维多利亚·布拉辛顿(Victoria Blessington)同样被其丈夫称为“性亢奋的”(sexual hysteric)。除了父与母的形象复制,主角Bella还承袭了与玛丽·雪莱类似的“谋杀母亲”的女儿身份: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生下玛丽·雪莱后不久便由于产褥热不幸离世,而Bella的诞生即源自于母亲的死亡。母亲的缺席,遗留下了女性成长中的巨大紧张。

在《弗兰肯斯坦》中,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既是妄想僭越上帝造人权利的魔鬼,又是开创人类世纪的亚当化身。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象征意义上的夏娃,其象征性就表现在弗兰肯斯坦“造人术”和夏娃生育能力之间的类比关系。这种魔鬼、亚当与夏娃的“三位一体”身份特征,也正是玛丽·雪莱的——女性的天然生育能力使她成为夏娃;而写作中的女性对男性权力的僭越,使她无异于造反的魔鬼;而她创造一个莫须有的科学怪人世界,更让她成为了开创者亚当、成为了在创造世界后第六日造人的神。

《可怜的东西》剧照。 
《可怜的东西》剧照。 

电影《可怜的东西》在弗兰肯斯坦神话原有的身份属性基础上进行了再一次嵌套。具有儿童的大脑和成年女性的身体的Bella是活人、亦是亡者;是人、亦是怪物;是母亲、亦是女儿;是亚当、亦是夏娃;是纯净天使、亦是堕落恶魔;是贝拉·巴克斯特、亦是玛丽·雪莱。在人类这一主体之外,电影还添加了诸如猪头鸡身、鸭头狗身的“拼接动物”奇观,探索了由残肢拼凑起来的“类生物”“多重生物”的可能性。《圣经》创世神话漫漶之外,Bella最终将羊脑植入生父的“弑父”,在隐喻意义上将希腊神话中的母羊怪物“奇美拉”(Chimera)调转性别,制造出了“公羊奇美拉”。

渎神的多位一体身份之外,Bella更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性别酷儿。原著小说与电影都没有明确交待被移植大脑的胎儿的性别,这暗示:在观念预设的女婴之外,Bella的“灵与肉”间的关系也可能是男性/间性大脑被移植到了成熟女性身体。相对明确的文本事实则更便于理解,尽管拥有女性的生理性别,但Bella并不具有通常意义上的连续完整的女性生命经验,而ta的性经历同时表明自身的性取向并不局限为异性恋。大脑与身体的错置、认知能力与身体属性的脱节,都使得Bella处在了人类社会的古怪夹缝中,可以说,这种位置正是性别酷儿的。

弗兰肯斯坦中隐喻女性社会身份的男怪物被重写为具有女性身体的酷儿,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怪物则被调转为男性。《可怜的东西》在弗兰肯斯坦神话的延续和再塑造中汲取了神话文本的复杂性,以此捏造了不从属于任何已知类别的身份及其实践、如一艘日新月异的忒修斯之船般的“新弗兰肯斯坦”。其错乱颠倒的性别,不仅对传统性别观念提出了挑战,更瓦解了神话与科幻、人类与动物、正常与疯狂、理性与暴力的边界,指向了一个更趋向后人类主义的、赛博格的世界。

二、原著精神中的女性主义状貌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对女性性欲的刻画,对二元性别、确定的身体边界与身份的挑战,《可怜的东西》具有了多重的女性主义与性别解放意味。若要剖析电影《可怜的东西》改编之后的女性主义内核是否真实,我们必然要回到原著的创作年代,并结合不同时代背景的反父权实践与女性主义思潮进行探讨。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反父权实践

《可怜的东西》的故事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1830年代至1900年代)晚期的英国。在主流宗教为基督教的世俗国家框架内,随着宗教威权的世俗化演进,英国社会的性表现规范再也不仅是宗教上的问题,而是生活中的秩序问题。

在此时的社会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天生性冷淡,而男性则天然受到性驱使。女性被期望表现得淡然无欲,犹如孩童般纯真无邪,对性行为产生快感的女性,会被视为患有性欲亢进的疾病。在医学上,19世纪的妇产科医生甚至采用切除阴蒂的方式来治疗女性的所谓“歇斯底里”“色情狂”。

该时代的艺术中有大量描绘女性裸体的作品。崇尚圣洁的宗教主题与世俗意义的煽情作品,不可思议地共谋出了“不画阴毛”的规范,以此来规避画作可能面对的色情批评——因为没有阴毛的身体,会被认为是尚未性成熟的“贞洁”之身,所以并不猥亵;反之,有阴毛的身体则显示其已拥有性成熟的特征,而这样的“成熟”,则会让人引发猥亵的联想。 也就是说,对于19世纪的英国女性来说,性交应当是一件令人厌恶的、残忍的和短促的事情。而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抱持着颠倒错置的欲望,隐秘地或公开地爱恋着装扮成幼儿的成人女性。

《可怜的东西》剧照。 
《可怜的东西》剧照。 

这一时代的女权运动围绕争取女性教育、财产权、选举权蓬勃发展。在各方压力和女权主义者持续斗争之下,英国第一所女子大学学院剑桥大学格顿学院于1869年创立,英国议会随后于1870年通过了《已婚女性财产法》。

如此社会背景之上,《可怜的东西》中Bella丝毫不受性羞耻制约、享受性,对荡妇/妓女羞辱嗤之以鼻,反抗生父欲对生母身体实施的女性割礼;在巴黎妓院时期旁听医学解剖课,在Godwin死后继承其财产,尝试进入几乎由男性垄断的医生职业……就性实践与个人权利而言,Bella堪称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

而众多男性角色对Bella的情欲诉求,不仅仅是个人欲望的体现,更巧妙反讽了父权制下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制造出的普遍厌女与恋童欲望。巴黎妓院时期,法国男性“嫖客”对于英国白人“妓女”Bella的渴望,更是对长期以来英法关系摩擦的象征性呈现:在持续的政治角力中,女性往往成为了父权制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承受着民族国家政治与父权制掠夺的双重压力。

(二)原著中的女性主义议题演绎

1990年代初,阿拉斯代尔在写作时,承接和回应了从他捕捉到了彼时讨论最激烈的女性主义议题:女性性解放与反色情之争。

20世纪60年代末,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批评建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反对色情;到20世纪70世纪中期,在对女性主义日益强烈的文化反挫中,女性主义者开始将色情确认为父权制的关键所在。到1990年代,以凯瑟琳·麦金农(Catharine MacKinnon)和安德里亚·德沃金(Andrea Dworkin)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提出了系统的反色情宣言。她们强调是父权制塑造了我们当前所知的性行为,性并不是某种原生的、前政治的既定事实,而应将其视为政治的影响,一种极轻易就可以被伪装成天生的东西。

在这漫长的女性主义反色情运动中,“摆脱性羞耻”与“抵制性剥削”的立场总在左右互搏。女性主义者激烈讨论:女性的性实践可能以何种方式成为一种既性别平等、又解放人类欲望的实践?是否存在真正的性自主、性自由?

阿拉斯代尔对如上提问的回应,是将性议题放置到虚构故事中,尽可能将其表现为纯粹的人类本能、生活中的“佐料”。

正如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对于Bella来说,性行为仅是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她忙于在敖德萨的赌场、在船旅中与浩大的外部世界互动,思考旅途中的种种奇趣、困惑,观察和学习语言、人际交往、文化惯习和社会秩序,并且还要抽出宝贵时间照顾“巨婴”Duncan。这些被浓缩在她的生命时间中的经验,制造出了文本中心的一个又一个漩涡,读者不断被卷入其中,与她一起,重溯自己童年里那些吉光片羽的求知喜悦。Bella将性行为称作“wed”,性即娶/嫁,性行为就是“wed wed wed wed”——而在现实里,婚姻恰恰可以被概括为“sex sex sex sex”。

阿拉斯代尔以他俏皮趣味的写作,揭露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被动的客体地位,并在文本中表达了对于父权制社会厌女式迷恋(美丽性感的成年女性身体叠加脆弱的儿童心智)的反对。

显然,1990年代的小说,无法对于21世纪的第四波女性主义浪潮核心关注作出有力回应。那么,电影是否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

《可怜的东西》剧照。 
《可怜的东西》剧照。 

三、“虚假意识”下的“性自由”摹写

在2012年开始的第四波女性主义浪潮之中,性同意成为了围绕性议题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者倡导借由整合海量的大众文化印刷品、新闻与社交媒体平台,替女性发声、对抗滥用权力者,以寻求女性权益的提升、对抗性侵害、性骚扰和寻求身体自主权。

从交叉性女性主义讨论中,女权主义者提炼出了在性自由话语之下的“虚假意识”——所谓“虚假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原指无产阶级成员系统地误解了他们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中的真正利益和实际社会地位,从而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平等、压迫和剥削。正如任何雇佣关系的改良都可能被资本主义抽空革命意义、并被重新吸收,父权制同样无时不刻不在吸纳和腐化女性主义的革命性主张。于是,女性主义借鉴了这一概念,并定义了女性主义范畴内的“虚假意识”—— 在被父权制挪用的身体自主权、女性的个体能动性的旗帜之下,女性误判了自己与男性的关系或在父权制中的位置,采取了对自己不利的立场——本以为性解放可以为自己赋权,结果更加物化了自己,反而服务于父权制的利益。

小说文本的核心是Bella的自我发现。而在电影中,这一系列近乎超验的情节,却都被置于性之下。电影删去了意味更深刻的、几乎每个男人都向Bella表达过的恋童癖情欲,代之以男性角色的粗暴扁平刻写:与Bella的性有关的男人无一不是粗鄙可笑的,与性无关的男人(比如船旅途中的Harry)则以对话给她带来智力启迪。

Bella以幼儿的心智水平给出了极其危险的“性同意”,在她的认知水平和权力地位与她所选择的男性极端不平等的情况下“解放自我”。在性解放的女性的种种想象中,电影仅仅停留在了“妓女”想象。即便加上Bella为改善性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而做出的机智努力,以及她通过要求妓女对嫖客的选择实际上要求了一种重塑社会关系的权力等等情节的增色,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谈不上“解放”。面对复杂的性议题,《可怜的东西》电影仅仅达成了一种讽刺性的完美——完美地通过Bella危险的“性解放”,浓缩了女性主义“虚假意识”。

电影在性自由议题上的落败,同样延续到了物质女性主义和赛博格女性主义维度之上。在小说中,作者通过Godwin道出了Bella作为一个科幻女性人物的设定。因为拥有一具成年女性的身体,Bella从被“复活”的第一天起就进入了月经周期。 在Bella诞生的最初几年中,Godwin在带着Bella环球旅行的途中,让一个维也纳女人教会了Bella如何避孕。身体对于大脑而言的“性早熟”、过早以阴茎崇拜为本位的社会主体性行为展开的性教育、Godwin最初的恋童欲望,都导致了Bella以一种比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更惊骇的速度坠入了由父权制建构的性秩序之中,而电影却对此毫无表达。

21世纪,女性主义理论在“语言转向”后,又迎来了“物质转向”(the material turn)。这一转向中,科幻文本的女性形象分析涌现出了赛博格女性主义。哈拉维在其名作《赛博格宣言:20世纪后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中明确指出:“赛博格(Cyborg)是指称人与动物、人与机器、物质与精神等界限崩塌后的一个新本体”。哈拉维试图借由赛博格概念,建构一个多元的、边界模糊的、可能彼此冲突的、非本质的本体论。该理论强调,在认同话语对于性别建构的基础上,也不能舍弃具体的、物质性的身体。

电影《可怜的东西》尽管强调了连接身体与身体的欲望是内在于物质与自然的动态,但是在改编过程没有选择将女性生命经验中的月经、避孕、初次性教育等等作为内容核心保留,最后呈现的结果是,没有体毛、月经状况未知、避孕手段未知的Bella的性探索——这些对于银幕前的女性观众来说极度不真实。Bella所扮演的并非全然解放的非男非女的赛博酷儿,而是被主流话语所框定的女性形象。

《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人不过是在表演一个主流话语权力所定义的男性:他用他的愤怒掩盖了他错乱紧张濒临崩溃的神智和无能为力的脆弱,并且按照传统的美满家庭模式与一个自己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的伴侣结合。在空洞的性解放之后,Bella同样没有拒绝落入传统的异性恋一夫一妻制婚姻,并且同样选择了与自己并不存在浪漫爱情感的伴侣进行经济理性结合。而这根本背离了赛博格在男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反叛位置,赛博格并不梦想一个以有机家庭——没有俄狄浦斯计划的有机家庭——为模型的社群。

《可怜的东西》剧照。
《可怜的东西》剧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怜的东西》在创造新的赛博格叙事的过程中,却也背离了基础的身体、悬置了女性现实。这部电影最深刻的女性主义意义,就是以游移又不充分的视角讲述了一则脆弱的“女性主义寓言”——它既不够如梦似幻,又无法维持它与女性现实之间的脆弱平衡,在观影过程中,它不断再生产着女性对自身客体性的强烈感受。在其中,仅仅充斥着关于女性和女性主义的谎言,以及无穷无尽的有关男人的暴力、脆弱与欲望的真相。

银幕之外,针对电影的女性主义批评,则向我们抛出了更多的问题:父权制对女性欲望的规训对于女性来说究竟意味着怎样的处境?反规训的实践何以可能?我们可以如何想象一种“解放的性”“自由的性”?

我们希望女性主义能够审视欲望的来源,但不应有荡妇羞辱、假正经或自我否定。应当被不断规训、批评的,并不是单个女性的欲望,而是严格限定了什么样的情欲是“好的”、“正常的”、“符合男权社会的期待”的父权制政治力量。正是这种父权制政治力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可怜的东西》电影是混合了科幻、反神话、后人类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主流话语对女性解放图景想象力的有限性,同时也映照着镜中世界之外,女性解放的无数种可能。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书摘|《文化的困境》序:文化的困境,也是文化的超越

By: 方怡洁
20 April 2024 at 23:35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犹豫的历史。」

方怡洁

2016年11月8日,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一名女子坐在展览前观看作品。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2016年11月8日,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一名女子坐在展览前观看作品。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编按】:本文为左岸文化出版社的新译作《文化的困境》的序言。这本书是人类学家弗里德曼的作品,《文化的困境》、《路径》、《复返》三部曲是他的一系列反思,谈及当代原民社群在世界主义与全球现代性的过程中所涉及有关现代跨国活动、殖民经验、政治记忆与文化身分等议题,并且透过实用主义手段与全球化势力,周旋于各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和特定的国家霸权。端传媒获授权转载。

(方怡洁,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框定的研究对象,其所使用的主要概念“文化”曾为人类学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加上强调骨架、血肉、精神三者缺一不可的田野调查法,让人类学家被赋予了研究“文化”的民族志职权(ethnographic authority)。但当现代化、全球化、殖民、资本主义、国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带给“文化”诸多冲击与挑战,“文化”的困境,是否仍旧能以研究“文化”的方法来解决呢?当这些概念与我们面对的研究对象的日常经验再也无法匹配时,现在的我们如何使用过去发展出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来完成研究的任务?现在的我们又该如何去框定甚至指认我们研究的对象为何?文化是什么?当群体都已经碎裂、跨越、跨在“之间”的今日世界,到底我们多大程度还能言之凿凿地指称“××文化”是什么,而没有一丝怀疑或不安?

詹姆士.克里弗德在本书中一步步细腻检视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的权威来源。在场、理解、同步、循迹、学习,这些理念在某些时代脉络下的田野实践过程中,曾带来了希望——仿佛我们因此可以得到一些其他学科不能得到的洞见,但在世界变化后,也一样带来痛苦与困境——到底,我们在做什么?我的理解是什么样的理解?在知识生产与知识的谱系中,人类学式的知识、了解与明白,是有意义的吗?应该被摆在什么样的位置?越真诚面对这些困境,就越拉扯、越痛苦,我们该以什么态度面对文化的困境,以及面对文化的困境是否等同面对自身“明白”的困境?这些都是深不见底的大哉问,平常鲜少有人愿意临渊履薄一探究竟,而《文化的困境》一书直接面对著这些问题。

对我而言,人类学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一直勇于(甚至是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反复检验、挑战、修正自己学科的根基,这种倾向让我即使在当了很久很久的人类学学徒之后,仍然会感到赞叹——有些人类学家能边拆掉自己走过的来时路,边走出一条新路;一边瓦解立论的前提,一边重新找到定位,犀利地看穿世界。他们能细细拆解掉一个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定见,透过灵活绵密的旁征博引,一步步说服、引导你走上一条无人走过也不知尽头的小路,让你读得绞尽脑汁,不时要停下来思考,有时随著他赞叹路边不曾看过的风景,突然之间,一个全新的世界展开在面前,使你全然忘记来时的疲惫。

克里弗德一开始就探问人类学最根本也最棘手的问题:现代性发生后的文化是什么?或说,不曾本质化/去本质化的文化如何再现?克里弗德把人类学这门学科地基中的预设给问题化了,让读者一打开这本书就必须跟他一起面对“纯粹产物已然疯狂”之后的世界(那个世界还有我们曾经以为存在的“文化”吗?)。但好在他并没有把我们遗弃在大而沉重的质疑中,让罪恶感与焦虑吞噬我们,而是率先勇敢地迈向那黑黝黝的黑洞,带我们无重力飞翔,跟著去看他在一切与一切都瓦解之后找到的天地。

《文化的困境》书籍。
《文化的困境》书籍。

面对不再纯粹的现代世界

本书分成四个部分,分别题为“话语”、“移转”、“收藏”与“诸多历史”。在导论中,克里弗德以理解的口语捕捉了边缘族群在“进入现代世界”之后的困境——独特历史迅速消失,卷入资本主义与各种进步科技所支配的洪流中,失去创造自身在地未来的能力,即使他们的独特之处仍然紧紧依系著传统,但却无力创造新的结构。这种现象影响的不只边缘族群,更让西方世界中心的布尔乔亚阶级社会整个被扰动,人们陷入困惑,被一种名为“濒危的本真性”推入失去根源、无法言喻的混乱之中:像一个年轻医师看著来自肯塔基州、带著印地安血统的女孩被“抛弃”到纽约郊区的中产阶级家户中,在厨房与洗衣间打扫家里和照顾小孩时所涌起的极度混杂的情绪;也像李维史陀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看到拿著派克钢笔头戴羽毛装饰的印地安人时产生的不适感。

这种因为现代化而失去过去、失去本真性、失去一切有价值的事物的悲观情绪弥漫在李维史陀《忧郁的热带》中,但却不在《文化的困境》里。克里弗德反而一开始就坚定地告诉我们:现在还在追求纯粹本真性的本质是疯狂的,相反地,它为正在穿越现代性的特定路径创造了空间。过去、灭绝、遥远社会,不需要被哀悼、喟叹,也不必搜集、记录、珍藏、以其为师,这些濒临灭绝的真品,正在重建自己。他引威廉斯的说法:“面对新的事物形态如同面对现实本身……进入一个新世界,并且拥有移动以及新意的自由”。原先以为传统的生活形态,注定会融入“现代世界”之中,但差异性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新颖的方式,重新宣告。西方现代性的愿景,无法包容并解释这些并存著过去、现在与各种可能的未来的复杂主体,所以让人不适、失序、混乱,而克里弗德企图以本书来迎战这个挑战:打开/抛弃西方现代性预设的(过去与)未来,以及这个轴线同时安放著的他者与自我,评估并正视许多种可能性。

要打开/抛弃西方现代性预设的过去与未来,首先要理解人类学曾经经历的“那个拥有为他者日常(或是历史)‘发声’的特权,而不用担心矛盾的时代”是如何面对文化、书写文化,再为这个年代已经成为过去了之后,当“无家可归的身分成为一种普遍状态时”,人类学家该如何面对文化、书写文化,腾出讨论的空间。

2023年10月10日,德国,一名男子经过波鸿鲁尔大学的走廊。摄:Oliver Berg/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10月10日,德国,一名男子经过波鸿鲁尔大学的走廊。摄:Oliver Berg/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因而,第一部分的“话语”,正是在反思和直指这整个或被意识到、或被遮蔽的过程。“文化的困境”描写的困境因而不只在于再现文化本身的困难,还包括了更深层的关于了解、知晓、描述本身就会遭逢的困难。克里弗德精彩地梳理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的发展历史,从马凌诺斯基开始,根据个人经验、强调观察,再加上科学做法与系统性资料搜集的“参与观察”,保证了民族志工作者作为在地生活最佳诠释者的权威与地位,让人类学建立起学院训练的学者模式,取代之前民族志知识的廉价模式。

马凌诺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编按: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即《南海舡人》)开篇的方法论章节,就为现代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立下了宏大的目标,亦即要用民族志捕捉一个在地文化的“骨架”、“血肉”与“精神”,他把身为一个人类学家的作品,与长期住民的著作以及其他的科学工作者的调查区分开来,目的在以科学方法去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不可测现象”,如他所说,这些是指诸如“工作日的例行工作、照料身体的细节、烹调食物和进食的方式、村里火边的闲谈与社交生活的步调、强烈的友情或敌意、人际往来的同情和嫌恶、憎恨、虚荣、野心”(1),试图以这些去超越“纵览调查(survey work)常勾勒出极佳的骨架(部落组成),却不见血肉,可以很清楚地认识该社会的风俗法则和规律,却感觉不到也想像不出实际的人生”的弊病,而要做到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不可测现象”,却是“只根据报导人陈述,或是只根据客观文献,或是只根据观察,都无法得知的”。马凌诺斯基知道自己正挑战一个在“社会心理学事实研究中的歌帝之结(Gordian Knot)”——想要知晓、描述出那些“即使存在(人们通常感觉到、想到或经验过),却没有人说得出来,更不要说用言词条例指出这些状态”的“刻板印象化的思考方式与感觉方式”。自马凌诺斯基以降,人类学不打算从理论上解开这个结,而以“直接逼近实际手段”,在方法论上进行克服困难的探讨:一个“学习者”的谦卑态度某种程度保证了人类学再现文化的权威。但文化到底指涉什么?从局部中寻找普遍性、在部分中寻找整体吗?这是否终将徒劳无功?

“民族志文本是在充满政治主导情境中的多声交流的编排”,克里弗德说,这样的过程创造出一种特定的主体性,是不对等交流下的产物。今天,我们得面对民族志本质上可以说都是小说(即使是严肃的)的真相。人类学家逐渐意识到也承认,不管对在地人或是观察者、有意或无意,不管多么力图避免,民族志仍然都是对真实的建构。特别是,当“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整体”的预设在今日已经难以操作、也越来越难符合经验事实时,我们越来越说不清,部分如何可以理解整体,以小见大的方法论又是如何可行。

差异与整体:不断移动的“文化”

在第二部分“移转”,克里弗德把焦点转向民族志的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在他的用法中是指涉一种“重视破碎、奇特收藏、突如其来的并置的艺术”。他精彩地论证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界线是意识形态和流动的,而民族志的发展史也被卷入到这样的流动之中。在这里登场的主要是法国的人类学家,如牟斯、李维史陀等。法国当时对异国情调的时尚热情造就了人类学这门学科(或说人类学这门学科借此兴起),文化在此除了被看作遵守秩序,更是对于秩序的逾越。偶然与讽刺的拼贴、扰乱分类的秩序、对“自然”的视觉错位,民族志和超现实主义会合了,共同且持续地颠覆表面真实。这背后深具特色的抱负是以差异作为开端,进而使差异变得可以理解,最后要让世人看见“理性星空中的苍白月亮”,看向“人类文化表达的全部潜力”。

在第三部分“收藏”,克里弗德对于文化概念的探讨,继续沿著“当民族志作为一种文化收藏的形式”来展开。与“艺术”的结合(还有分工),让现在的文化观念与艺术观念成为一“文化─艺术”系统,在二十世纪的文化类别中,强调包容性,却也偏好一致、平衡与“本真性”。在克里弗德细致的阐述中,相互连结的西方文化与艺术概念会让人对文化产生一种文化应该是具备整体性、持续性与本质性的预设与期待。

2017年11月13日,美国纽约,参观者在布鲁尔博物馆观看展品。摄: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2017年11月13日,美国纽约,参观者在布鲁尔博物馆观看展品。摄: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最后来到第四部分“诸多历史”。这种对于文化整体、持续和本质的期待的荒谬性,在一场诉讼中暴露无遗。当一个印地安部落被要求证明其族群身分以重拾失去土地,谁拥有可以为某个群体的身分或真实性发言的权威?是什么构成一个文化的根本要素?群体的界线又在哪里?在群体间历经数代的频繁互动后,现在的印地安人是否与原住民祖先是相同的印地安人?我们又要如何看待印地安人为了适应各种情况而采行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在各文化“之间”的穿梭行动,若在法庭上做裁判的是我们,是否该允许他们的文化可以同时既是同化的美国人文化,又是独立的印地安人文化呢?要如何解释判决结果认定他们在历史上某些年代是一个部落、其他时候又不是呢?认同可以是碎片的、断裂的吗?问题将变成“这是谁的现实?谁的新世界?”今天,每个要提笔撰写民族志的人类学家都将是法庭上的法官与陪审团,要在内心审理“文化”、“部落”、“身分”、“同化”、“族群”、“社群”等概念的定义,以及不同诠释之间的冲突,并在下笔那一刻做出隐而不宣的判决,写出我们的知识产品“民族志”。

克里弗德在第十一章细细分析萨依德的著作,指出其不但批评了文化本质化模式,更挑战了诸多重要的人类学范畴,特别是文化的概念。他在这里精彩地肢解又重建了我们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当萨依德指出文化本质化的模式完全不再适用之际,我们应该扬弃“文化是一个整体化传统的延续,是个有机体”的想像,而把文化看作一个“协商的当前过程”:我们不再问过去是什么,甚至不问现在是什么,而是正在成为什么。

或许,我们需要一个犹豫的历史

透过一路梳理文化的困境,克里弗德告诉我们,从群体的立场来看,交换而非认同,才是根本必须维持的价值,不纯正的当下也可以成为未来。当文化接触与变迁常被简化为同化或抵抗的二元对立,克里弗德提出了把“犹豫”和“抵抗”区分开来的重要性。面对主导的社会变迁趋势,人不一定只能反对或是默许,犹豫是“对历史可能性的警觉等待”,人们在等待中思考、期待。

除了抵抗的历史,我们也需要一个犹豫的历史,在警觉的犹豫中,身分并非要去划出边界,而是一种积极参与的、主动交流的位置。面对当今社会文化接触频繁发生,文化变迁让一切面目模糊,不再有同质、也无本真可追溯的情况下,或许我们不该再抱持著幸存或同化的立场来思考文化,若用“浮现”的观点来看,我们就会看到“当未来是开放的时候,过去的意义也会是开放的”。我们不需要扬弃文化这个概念,只是需要重新定义它,视之为一个集体建构的差异性,而这差异性并非单纯地从传统、语言或环境中继承,而是在“全球关系的新政治─文化条件下产生的”。至此,文化的困境,因而可以成为文化的超越。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