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vivo 明年发布 MR 头显,投注 3D 影像

By: 周奕旨
27 July 2024 at 14:35

在 vivo X100 Ultra 发布两个多月后,vivo 开始将目光看向未来。

在今年的 vivo 影像盛典上,vivo 影像副总裁于猛透露了下一代影像的技术路线,以及新的影像产品方向。

vivo 宣布下一代旗舰

蓝图影像在今年早些时候由 vivo 提出,象征着专业、创新与未来的影像技术,由三大模块组成:自研蓝图传感器技术、蓝图算法矩阵以及蓝图影像芯片。

下一代旗舰影像手机上,将搭载蓝图影像的新技术。

第一项,是 22nm 制程工艺的自研蓝图传感器,这颗处理器搭载 VCS 3.0 技术与 Ture-TCG HDR 技术,与联合研发的传感器配合无间,带来更强悍的影像效果。

VCS 是一种仿生光谱技术。通过模仿人眼对光的捕捉能力,改进手机 CMOS 前那层 Color Filter(滤光片),从而使手机从接收到光信号时,就拥有更低噪声与更好的色彩还原表现。从后缀来看,vivo 已经将 VCS 技术迭代三大版本,这一次,传感器的读出噪声将低至 0.9ef,意味着使用手机拍摄的夜景画质表现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脚步从「进光量」迈进「进光质量」,vivo 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新一代自研蓝图算法矩阵紧随其后,vivo 将这个拥有 10 亿参数的大模型,融入长焦的影像系统中。算法矩阵基于「原象引擎」,着重加强画质、色彩与成像速度三个方面,在静态与动态的影像记录领域同时发力,对长焦端的画质赋予更多的可能性。

vivo 下一代旗舰的第三项技术,是蓝图影像芯片。

X100 Ultra 上 V3+ 芯片为这部手机的影像实力增色不少,在拍摄视频的功耗降低 80% 的同时,提升了 35% 的性能,可以在录像中的每秒处理几十上百帧图像画面,实现 4K 拍摄下的多视频算法并发,将 vivo 的动态影像能力拉到 Android 第一梯队。

而下一代影像旗舰手机上的蓝图影像芯片,将大力度加持各类题材,对备受关注的夜景表现与逆光人像等领域再度优化,努力试探手机影像的新高度。

除了下一代旗舰机的影像新配置外,vivo 也没有忘记「老伙计」,宣布将备受欢迎的人文街拍相机模式下放到以往产品中,最快 8 月底,vivo X100 Pro 就将迎来更新。

vivo 入局 MR ,将于明年发布穿戴设备

除了下一代旗舰外,vivo 还认为未来影像有三大新趋势:安全、3D 影像与 XR 技术。

在野蛮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影像的归属权一度模糊。

当影像不再是实体,而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数据后,归属权的模糊是必然发生的——普通用户几乎无法将数字照片放进兜里或是锁进柜子。

为了防止影像被窃取另为他用,vivo 给出了三个影像新特性:不可篡改、可溯源、跨设备可识别。这三个特性,将直接作用于照片与视频的元数据,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影像数据隐私。

在影像性能、数据安全之外,vivo 决定进入更高维度的影像领域:3D 影像。

基于强大的影像性能,X100 Ultra 已经可以使用两颗不同的摄像头同时成像,通过两颗镜头的视差来拍摄 3D 照片与视频。

vivo 还与 Rokid 合作,联合推出 3D 影像空间相册,支持查看拍摄的 3D 影像内容。

这让我想起 Vision Pro 上的「空间视频」,爱范儿之前把这种高维的影像比做「世界冥想盆」,是因为我们可以与他人通过这样的影像连接起来,能切身体会到他人创作的内容,通过视觉与听觉传达的信息,与创作者感同身受。

除了在 3D 影像方面的内容布局,vivo 也正式宣布将在 2025 年推出自己的 MR 穿戴设备,以影像为支点,撬动更多的可能性。

至此,vivo 设立的未来影像蓝图已经有了全貌——立足自研技术,从平面影像扩展到空间领域,在智能手机之外,也布局 MR 穿戴产品。

对影像技术的持续投入,让 vivo 有了开启新赛道的机会。沿着技术的道路前行,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vivo 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影像:香港23条实施后首个六四,维园歌舞升平、续办家乡嘉年华

「“敏感的事情,我们上了年纪便不理会了,买些生活用品较为实际。”」

端传媒摄影组、实习记者伍嘉敏 发自新加坡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六四踏入35周年,经历疫情限聚令、《国安法》实施、支联会解散,维园第5年未有合法六四集会。家乡市集嘉年华连续第二年占据维园,由6月1日起一连五日举办,时间范围涵盖六四。

维园的叫卖声和歌声贯穿全场,部份商户穿着民族服饰吸引游客,亦有摊档提供试食。游客以长者结伴同行为主,有同乡会成群以团体入场,旅游巴则停泊于维园外。他们拉起印有同乡会全称的红色布匹,竖起拇指站在展板前拍照打卡。 场内不少游客均提着颜色鲜艳的礼盒,或印有同乡会名称的环保袋游逛,亦有人自备行李箱购物。

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获民政事务总署的“同乡文化推广计划”拨款赞助,得到政府多个政策局支持,28个省级同乡社团共设置220多个展摊贩卖家乡特产。

今年更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23条)立法后的首个六四。国安处于5月28日首次引用23条下第24条 “煽动意图的相关罪行”拘捕6人,其中包括正在还押的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拘捕人数至今(6月4日)已累积至8人。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指有人以匿名方式,透过“小彤群抽会”社交专页,利用“接下来一个敏感日子”,挑起市民对中央和特区政府的憎恨。被问及敏感日子是否六四,邓炳强表示日子并不重要。

在维园消费为上,“六四是一个甚么节日?”

记者于6月2日下午到维园一带。由天后走至铜锣湾站出口,全程约15分钟,每2分钟便能看到2名警察结伴巡逻,警力明显增加,当中有警员穿上防刺战术背心,维园外亦有数架警车驻守,包括冲锋车及车身设镜头的战术巴士。

主办方在会场入口设安检区,多名警察在门口戒备,游客需打开随身袋让工作人员粗略检查,不用数秒便通过安检。两个入口均设有一块印有场地规则的大型展板,其中一条列明所有进场人士必须遵守《香港国安法》及与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的其他法律。

“敏感的事情,我们上了年纪便不理会了,买些生活用品较为实际。”从大陆来港居住30多年的林小姐持有长者乐悠卡,她独自站在一旁分拆厚实的长方形礼盒,将一包包特产往手推车里塞。“八九六四那时我都不在现场,即使是真的,几十年后都淡化了。”林小姐忙于整理手推车里的特产,表示自己并不关心六四。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林小姐的朋友在浙江同乡会的摊档做义工,她经介绍首次来到家乡嘉年华,逛了一圈满载而归,更因此认识到各省份的特产。她买了小米、五常米、栗子、干笋等,“这些几十元,那些几十元,我都不知道自己买了多少。”林小姐往年是工展会的常客,她形容是次嘉年华比工展会办得出色,生活必需品的种类较多,更“接地气”。林小姐指嘉年华的价格比大陆高,但它胜在集中不同地区的特产,她兴奋表示明天会和朋友再次到访,以后每年也会来嘉年华购物。

在港土生土长的何女士,提着两包单价30港元的红枣在河南摊档前拍照留念。她觉得市集的产品比大陆昂贵,是因商家要顾及运费成本,因此她视是次消费为促进本地经济,“人赚你赚,刺激下经济啰。”

提及六四,何女士质疑六四是美国发起的“颜色革命”,和共产党没有关系,年轻人是被利用的一群。何女士还认为,《国安法》实施后,香港不再有六四晚会,举办嘉年华能活跃气氛,社会变得更稳定繁荣。

现场人流主要为长者,年轻人的踪影寥寥可数。大学生张小姐来自深圳,她从社交平台Facebook看到家乡市集的广告,于是和友人一行三人乘搭一小时车程来到香港,“就想来玩一下,来看一看。”她形容现场气氛热闹,会先逛一圈留意特色产品,看到喜欢的便会购买。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被问到知否维园历年曾举办六四晚会,张小姐对此印象模糊,不肯定是否曾在小红书上看过,反问:“可能以前有学过,但是不记得了。六四是一个什么节日吗?”

香港福建社团联会的摊档前一度出现一列十多人的队伍,每人手上均拿着一张礼券。有排队的长者称他平日在同乡会做义工,同乡会向他们派发礼券,能凭券到嘉年华兑换一袋免费糭子,他直言这是吸引他到嘉年华的主要原因。

同场设有歌舞表演,两名大会司仪轮流以广东话和普通话介绍,节目包括传统民族舞蹈、乐器演奏,亦有身兼广东省梅州市政协委员的艺人肥妈、广西政协委员的艺人王祖蓝等演唱流行曲。肥妈以普通话问好:“我今天要在你们面前介绍香港,好不好?”接着唱出《We Like Hong Kong》,台下热情和应。有粉丝特意带上应援物到场支持,台下观众席接近满座,大批游人站立观赏演出。全场不时合唱《上海滩》、《朋友》等经典歌曲,更有游人闻曲起舞。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2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4年6月1日,第二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维园举行。摄:林振东/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端传媒夺得香港摄影记者协会《前线·焦点2023》五奖

2 June 2024 at 07:33

端传媒摄影组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举办的《前线‧焦点 2023》新闻摄影比赛,于2024年6月1日晚公布得奖名单,端传媒夺得五个奖项。

端传媒摄影记者陈焯煇凭《演习台湾,战争阴影下的连场预演》获得图片故事组冠军。台湾,一座长期被战争阴影笼罩的岛屿,随著2022年乌俄战争爆发,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中国政府展开环台军演,台湾政府与民众的国防意识逐渐攀升。进入2023年,整座岛屿举办各式演习,以应对两岸紧张局势。摄影记者一年间走访台北、台南、金门、马祖等地,捕捉不同演习活动的画面,进入民防训练场地,拍摄两岸对峙下台湾的备战情形。

端传媒摄影记者林振东凭《歌舞升平》,夺得图片故事组季军,2023年的香港,在官方叙事中,终于走出了三年大疫和政治乱局,落实“爱国者治港”,香港正从“由乱入治”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整年下来,香港政府先后宣布亲自筹办“你好香港”、“开心香港”、“香港夜缤纷”等活动,以求大家每晚多消费共创繁华。摄影师以影像纪录这个烟花特别多的2023年。

另外,摄影记者林振东亦凭一辑中国烟草的“囚徒”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优异奖。该系列以影像纪录整个烟草生产链条上最脆弱的烟农,吸烟流行并未惠及他们,一张张在艰苦沉闷劳作中的沧桑脸容,配合烟民的吞云吐雾,共同构建中国烟草行业的现实。

此外,摄影记者陈焯煇于高雄拍摄缺雨而干旱的池塘,获自然与环境组优异奖。摄影记者林振东亦凭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的人物照﹐夺得人物组优异奖。

本次比赛的2023年度图片,由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所拍摄,尊子在烈日下手持雨伞却不遮荫,有一种乐于接受一切的感觉,气氛积极,故最后选出路透社萧文超拍摄的尊子人物相片作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镜头下笔名“尊子”漫画家的人像照片获评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路透社摄影记者萧文超,镜头下笔名“尊子”漫画家的人像照片获评为2023年的年度图片。

今届比赛一共收到84名参赛者,合共1000张相片及56辑图片故事,参赛人数及作品较去年相若。《前线.焦点》新闻摄影比赛为一年一度全港最大型的新闻摄影比赛,最早于1993年开始举办,为本港同类比赛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今届评判主要来自新闻摄影界及学术界持份者。包括: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主席郑子峰、 摄影记者郭浩忠、资深摄影记者陈木南、摄影媒体《显影》创办人刘东佩、WMA总监林亦凌、光影作坊主席罗淑敏与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专业应用副教授潘蔚林。

【图片故事组】冠军 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汉光演习,联合反登陆作战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汉光演习,联合反登陆作战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北,汉光演习期间,军警进行桥梁阻绝、封锁及检管暨万华地区守备作战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6月15日,基隆,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6月15日,基隆,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0日,马祖,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9月21日,新竹,“壮阔台湾联盟”参与国家防灾日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9月21日,新竹,“壮阔台湾联盟”参与国家防灾日演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9日,台北,市民在公园参加民防训练。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25日,金门烈屿乡,对岸为厦门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8月25日,金门烈屿乡,对岸为厦门市。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5日,台南,民安9号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台北,亲子防灾暨民防意识推广园游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台北,亲子防灾暨民防意识推广园游会。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3月10日,新竹,一个公园内展示一架退役的战机。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3月10日,新竹,一个公园内展示一架退役的战机。摄:陈焯煇/端传媒

【图片故事组】季军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 “潮玩夜市Chill Night Market”在九龙城亚皆老街球场举行,大会安排多场潮汕文化表演。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 “潮玩夜市Chill Night Market”在九龙城亚皆老街球场举行,大会安排多场潮汕文化表演。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12日,两只近18米高的黄色橡皮鸭(Rubber Duck)在维港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展出,吸引大量市民到场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12日,两只近18米高的黄色橡皮鸭(Rubber Duck)在维港中西区海滨长廊中环段展出,吸引大量市民到场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大坑舞火龙”在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大坑舞火龙”在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6月30日,维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六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有本地特色大型花牌配合26条传统舞龙,市民带同国旗拍照。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1日,渔民团体联会“由治及兴新阶段 一国两制新航程”七一渔船巡游。。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1日,渔民团体联会“由治及兴新阶段 一国两制新航程”七一渔船巡游。。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5月26日,“佛诞浴佛蔬食文化嘉年华2023”维园举行,现场活动包括人间佛教文化廊、蔬食飨宴及释迦族巡游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5月26日,“佛诞浴佛蔬食文化嘉年华2023”维园举行,现场活动包括人间佛教文化廊、蔬食飨宴及释迦族巡游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香港旅发局在湾仔海滨举行“乐聚维港嘉年华”。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7月22日,香港旅发局在湾仔海滨举行“乐聚维港嘉年华”。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7日,湾仔海滨举行 “海滨艺游坊”,大卖香港百年老经典情怀,提供怀旧美食,亦有怀旧工作坊,体验占卜风水命理、麻雀雕刻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7日,湾仔海滨举行 “海滨艺游坊”,大卖香港百年老经典情怀,提供怀旧美食,亦有怀旧工作坊,体验占卜风水命理、麻雀雕刻等。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8日,第57届工展会,一连24天在香港维园举行,今年口号是“品牌万千,缤纷耀工展”。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2月18日,第57届工展会,一连24天在香港维园举行,今年口号是“品牌万千,缤纷耀工展”。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因疫情停办3年的“大坑舞火龙”复办,并到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9月29日,因疫情停办3年的“大坑舞火龙”复办,并到维园表演,吸引大批市民观赏。摄:林振东/端传媒

【图片故事组】优异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9月11日﹐中国深圳一间卖烟的店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8年9月11日﹐中国深圳一间卖烟的店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烟农将烟草挂进烤房中烤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烟农将烟草挂进烤房中烤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烟农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取下。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烟农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取下。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29日,中国北京西站高铁月台,一名乘客登上开往河北的高铁前,抽最后一口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29日,中国北京西站高铁月台,一名乘客登上开往河北的高铁前,抽最后一口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人物组】优异 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0月7日,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在家中﹐忆起因抑郁自杀身亡的丈夫吴翰林。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10月7日,同志配偶居住权案案主李亦豪在家中﹐忆起因抑郁自杀身亡的丈夫吴翰林。摄:林振东/端传媒

【自然与环境组】优异 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2024台湾新闻摄影大赛 端传媒夺六奖

By: 陈焯煇
28 May 2024 at 07:00

端传媒摄影组

2023年7月30日,台北,跨性别女性小宇。22 岁的台湾大学生小宇,在步入成年的那一刻起,独自在心里做了个重要决定:成为一名跨性别女性,也就是从男性变成女性。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7月30日,台北,跨性别女性小宇。22 岁的台湾大学生小宇,在步入成年的那一刻起,独自在心里做了个重要决定:成为一名跨性别女性,也就是从男性变成女性。摄:陈焯煇/端传媒

台湾新闻摄影协会“2024台湾新闻摄影大赛”公布得奖名单,端传媒获得六个奖项。

端传媒摄影记者林振东凭一辑中国烟草的“囚徒”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冠军。该系列以影像纪录整个烟草生产链条上最脆弱的烟农,吸烟流行并未惠及他们,一张张在艰苦沉闷劳作中的沧桑脸容,配合烟民的吞云吐雾,共同构建中国烟草行业的现实。

端传媒摄影记者陈焯煇凭一辑台湾原住民拳击青年的图片故事,获得系列照片季军,亦凭一名年轻跨性别人士的肖像,夺得肖像类冠军,同时凭一名经历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人物肖像,获肖像类优选奖。另外,他于高雄拍摄缺雨而干旱的池塘,获自然环境与科技类优选奖。

此外,端传媒摄影记者黎家威则获网路影音新闻类季军,影片拍摄一名香港严重智障儿与母亲的日常,展示他们所面对的生活困境和母子间的感情 。

本届台湾新闻摄影大奖由五位评审评选,包括:影像工作者连慧玲、资深影像工作者黄子明、电影及纪录片导演黄建亮、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系助理教授吴政璋、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王雅伦。

【系列照片冠军】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一位年轻的女工人正在采收烟叶。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0日﹐中国云南山区中,烟农郭建在烟叶工场打工一整天后,与工人们一起抽烟休息。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17年12月6日,深圳城中村一个猪肉档档贩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将烤干后的烟叶包扎,之后卖到烟商。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1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工人们采收烟叶后运去烤烟工场。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3日﹐中国云南昆明高铁站外的吸烟区, 烟灰缸内堆满烟头。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昆明,南屏步行街的年轻人们正在抽烟。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2023年8月12日﹐中国云南山区中一个烟草种植区,烟草工场的工人们午餐后躺在地上午睡。摄:林振东/端传媒

【系列照片季军】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9月10日,新北南靖部落,原住民孩子与部落内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9月10日,新北南靖部落,原住民孩子与部落内的狗。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3日,新竹,全中运期间,一名原住民拳击选手准备上台比赛。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3日,新竹,全中运期间,一名原住民拳击选手准备上台比赛。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对打练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对打练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7月16日,新北,两名原住民孩子在家内弹唱。
2022年7月16日,新北,两名原住民孩子在家内弹唱。
2022年8月27日,新北南靖部落,孩子在丰年祭期间牵手跳舞。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8月27日,新北南靖部落,孩子在丰年祭期间牵手跳舞。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2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练习时汗流夹背。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2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在练习时汗流夹背。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新北南靖部落。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一名原住民青年与其拳击教练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20日,新北,一名原住民青年与其拳击教练相拥。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8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练习后躺在地上休息。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2年6月8日,新北,原住民拳击选手练习后躺在地上休息。摄:陈焯煇/端传媒

【肖像类优选】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14日,景美人权园区,陈钦生在曾囚困他的牢狱内。 陈钦生绰号“生哥”,是一位出身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出狱后积极从事人权运动与人权教育至今。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14日,景美人权园区,陈钦生在曾囚困他的牢狱内。 陈钦生绰号“生哥”,是一位出身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出狱后积极从事人权运动与人权教育至今。摄:陈焯煇/端传媒

【自然环境与科技类优选】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3年4月2日,高雄,台湾南部地区降雨不如理想,一群鸟飞过一个干旱了的池塘。摄:陈焯煇/端传媒

【网路影音新闻类季军】黎家威/端传媒

支持华语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限时特惠,畅读会员月付9折| 畅读会员年付8折|尊享会员7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在以哈炮火和反战浪潮中,普立兹新闻摄影奖公布

By: 难分
11 May 2024 at 00:52

「普立兹奖委员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冲突的记者在艰难处境下报导,非常多记者更在过程中殉职。」

特约撰稿人难分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袭击了学校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医院在担架上尖叫。摄: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2月5日,以色列袭击了学校后,一名巴勒斯坦女孩在医院在担架上尖叫。摄: 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自去年10月爆发后,反战声浪在美国持续升级。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声援巴勒斯坦的学生,于4月17日占领校园,在草坪上搭建起称为“加沙团结营地”数十个营篷,要求校方从以色列撤资。

警方先后两次进入校园清场,共计超过230人被捕,部分参与学生被停课,引起国际关注,反战示威,从哥大蔓延至美国及世界各地多所学校。各地媒体和学生记者投入报导抗争活动。哥大改以网上为主的混合式授课,当局派警员驻守,校方周一(6日)宣布,把大型毕业礼取消。

同一天,新闻业界最高殊荣“普立兹奖2024”公布得奖名单,该奖项正好由哥大统筹。据新闻学院 Poynter 网站 指出,原来在校园内举行的评审环节,因示威关系,改于借用美联社纽约办公室进行。

今年,路透社摄影团队凭加沙冲突报导夺得“突发新闻摄影奖”,而美联社美洲难民潮的图片则得到“特写新闻摄影奖”。

长达7个月的以哈战争,同样于周一迎来转机,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以色列却认为提议未达到以方要求,继续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驾驶一辆以色列军车在加沙街道上巡逻。摄: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驾驶一辆以色列军车在加沙街道上巡逻。摄:Ahmed Zakot/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名妇女在躲避哈马斯火箭袭击后前往邻居家。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阿什凯隆,一名妇女在躲避哈马斯火箭袭击后前往邻居家。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尸体散落满地。摄: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南部斯德洛特的防空洞外,尸体散落满地。摄:Ammar Awad/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场葬礼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报声中寻找掩护。摄: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6日,在一场葬礼上,遇害者的朋友和家人在火箭警报声中寻找掩护。摄:Evelyn Hockstei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从以色列阿什凯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铁穹反飞弹系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火箭。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9日,从以色列阿什凯隆市看到,以色列的铁穹反飞弹系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火箭。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袭加沙走廊后,巴勒斯坦人在寻找伤亡人员。摄: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31日,以色列空袭加沙走廊后,巴勒斯坦人在寻找伤亡人员。摄:Anas Al-Sharif/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妇女的尸体。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1日,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走廊抬出一名已故妇女的尸体。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路透社夺“突发新闻摄影奖”

大会形容路透社报导,“这些影像来得原始且及时,记录了去年10月7日起,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撃,及以哈战争最初几个星期的情况。”

以色列妇人神情悲伤地站在邻居的家中,房子被哈马斯火箭袭撃至破烂不堪;“铁穹”飞弹防御系统划过天际造成的光轨;巴勒斯坦难民营地面被以军炸出大洞,满地铁枝和瓦砾。

去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份子袭撃以色列开始,造成1200人身亡。以色列其后发动报复式袭撃,加沙走廊至少34000人死亡,包括儿童,230万人流离失所。世界粮食计划署指出,加沙近半人口,处于饥荒状态。

得奖团队成员包括摄影师 Mohammed Salem、Ahmed Zakot、 Amir Cohen、Ammar Awad、 Evelyn Hockstein、Anas al-Shareef、Ibraheem Abu Mustafa、Ronen Zvulun和特约摄影师Yasser Qudih。

其中 Salem 拍摄加沙妇女拥抱5岁姪女尸首的照片,同时夺得世界新闻摄影“年度图片”奖项。

路透社总编辑 Alessandra Galloni 称,团队中许多摄影师,本身亦痛失家园和亲友,冒住生命危险报导。她提到,去年10月,该社视觉摄影师 Issam Abdullah,在黎巴嫩边境采访时,死于以色列军队坦克炮火之下。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纳赛尔医院的停尸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岁侄女的的尸体。摄: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17日,在加沙南部纳赛尔医院的停尸房,一名女士正抱著她五岁侄女的的尸体。摄:Mohammed Salem/Reuters/Pulitzerprize

大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战争记者

这年,普立兹奖委员会特别表扬采访以哈冲突的新闻工作者,指他们在艰难处境下报导,有非常多记者在采访现场中殉职。

“突发新闻摄影奖”以外,还有两个奖项颁发给相关报导。《纽约时报》团队,报导10月7日哈马斯袭撃、以色列情报失误、以色列造成大量伤亡的军事回应,摘下“国际新闻报导奖”。

美国作者和记者 Nathan Thrall, 用详尽亲密的笔触,撰写于以列色占领下,巴勒斯坦西岸人民生活的《Abed Salama 的一天:剖析耶路撒冷悲剧》,则夺得“一般非虚构书籍奖”。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走廊进行军事行动,摄: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走廊进行军事行动,摄: Ronen Zvulu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劫持为人质后获释,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挥手致意。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26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被劫持为人质后获释,她在以色列乘坐的巴士上向祝福者挥手致意。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离开加沙地带,前往南部寻求庇护。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10日,在加沙中部,巴勒斯坦人步行离开加沙地带,前往南部寻求庇护。摄:Ibraheem Abu Mustafa/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队从以色列内蒂沃特向加沙地带发射砲弹,一名士兵躲在掩护下。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1月6日,砲兵部队从以色列内蒂沃特向加沙地带发射砲弹,一名士兵躲在掩护下。摄:Amir Cohen/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两个侄子,正在寻找以色列袭击加沙一栋住宅楼的受害者。摄: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5日,一名男子抱著他的两个侄子,正在寻找以色列袭击加沙一栋住宅楼的受害者。摄:Yasser Qudih/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纳赛尔医院,一名空袭幸存者躺在遇难者的尸体上。摄: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2023年10月24日,在加沙纳赛尔医院,一名空袭幸存者躺在遇难者的尸体上。摄:Mohammed Salam/Reuters/Pulitzerprize

美联社夺“特写新闻摄影奖”

美联社团队凭美洲移民潮报导勇夺“特写新闻摄影奖”。该社加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新闻总监 Eduardo Castillo 表示:“移民不只是数字,更关乎人,他们离开自己国家的故事,背后原因”。

美墨边界,妇人伏在地上,将幼儿递过带刺的铁丝网;夜色之中,大批移民挤身在墨西哥货运火车上,一路向北开往美国边界;移民用灌木和树叶搭建而成的临时营地休息;路轨旁,委内瑞拉女士听到丈夫的话掩面大笑,他摘了几棵路边野花送赠给她。

团队花了2023年整年采访,聚焦在这场全球性移民故事里,人性的一面。照片记录了移民在漫长旅途上的经历,内心的焦虑、心碎,还有短暂的快乐和希望。大会形容:“这些照片让人动容,记录了前所未见的大批移民,从哥伦比亚到美国边界的艰辛旅程。”

得奖团队成员包括摄影 师Greg Bull、 Eric Gay、Fernando Llano、Marco Ugarte 、Eduardo Verdugo、特约摄影师Christian Chavez、Felix Marquez 和 Ivan Valencia ,当中六人来自加丁美洲,两人来自美国。

普立兹奖于1917年创立,以美国报纸出版商约瑟夫普立兹命名,他捐赠遗产,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新闻学院,创立新闻奖项。普立兹奖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新闻业界最具威权性的奖项。

2023年5月9日,海地难民涉水从哥伦比亚穿越达连峡前往巴拿马,希望抵达美国。摄: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海地难民涉水从哥伦比亚穿越达连峡前往巴拿马,希望抵达美国。摄:Ivan Valencia/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内瑞拉难民拿著解鲜花,与丈夫一同沿著铁路线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韦韦托卡向北行驶的货运列车。摄: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0日,一名委内瑞拉难民拿著解鲜花,与丈夫一同沿著铁路线等待,希望登上墨西哥韦韦托卡向北行驶的货运列车。摄:Eduardo Verdugo/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难民乘坐拖拉机前往美国,被墨西哥国民警卫队成员拘留。摄: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7月23日,墨西哥的难民乘坐拖拉机前往美国,被墨西哥国民警卫队成员拘留。摄:Felix Marqu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难民在晚间乘坐北行货运列车。摄: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3日,墨西哥难民在晚间乘坐北行货运列车。摄:Marco Ugarte/AP/Pulitzerprize

美联社执行编辑 Julie Pace 说道:“我们利用专业和足迹遍及全球的摄影师,报导变化迅速的重要故事。跨国移民潮是过去几年本社的重点报导,普立兹奖对美联社肯定,尤其令人振奋。”

美联社拉丁美洲故事与摄影执行总监 Ricardo Mazalán 认为,需要身处多国的摄影师合力报导,怀著同理心,才能把捕捉亲密的时刻。摄影师 Bull 称:“我想感谢在路上遇到的移民,在生命里困难时候,愿意让我们与他们待在一起,信任我们来诉说他们的故事。”

过去5年,超过1000万移民抵达美国边境,许多来自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这两个国家从前并非热门的移民来源地。美联社于拉丁美洲、美墨边界的摄影师,持续报导这些地区的贫穷、暴力、迫害、天灾等驱使移民离开本国的原因。

2023年5月13日,委内瑞拉难民在墨西哥的格兰德河用布覆盖自己发短信。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3日,委内瑞拉难民在墨西哥的格兰德河用布覆盖自己发短信。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沿著格兰德河穿过铁丝网。摄: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9月21日,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移民沿著格兰德河穿过铁丝网。摄:Eric Gay/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城市圣地牙哥的难民等待庇护,领取墦地义工分发的衣物。摄: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2日,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城市圣地牙哥的难民等待庇护,领取墦地义工分发的衣物。摄: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气床垫从墨西哥马塔莫罗斯穿越布拉沃河进入美国。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9日,移民乘坐充气床垫从墨西哥马塔莫罗斯穿越布拉沃河进入美国。摄:Fernando Llano/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难民在越过边境后在美国加州雅库巴的临时露营地睡觉,等待申请庇护。摄: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5月10日,难民在越过边境后在美国加州雅库巴的临时露营地睡觉,等待申请庇护。摄: Gregory Bull/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来自墨西哥华雷斯城的难民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摄: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2023年3月29日,来自墨西哥华雷斯城的难民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摄:Christian Chavez/AP/Pulitzerpriz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不只是拍遗照——生态摄影团队 Frigatefilms 这样说香港瘰螈故事

20 April 2024 at 09:00

「在发展飞快的香港推广生态保育,心态要“像传福音一样,你信,就会。”」

端传媒记者郑淑华

不只是拍遺照─生態攝影團隊 Frigatefilms 這樣說香港瘰螈故事|端傳媒 Initium Media

  • 在發展飛快的香港推廣生態保育,心態要「像傳福音一樣,你信,就會。」
  • 文字:鄭淑華
  • 攝影:馮漢城、郭子祈、黃遂心、葉尚庭
  • 2024-04-20
香港瘰螈。攝影:馮漢城

年初一個早晨,香港生態攝影師馮漢城(阿城)、郭子祈(James)、黃遂心(Daphne)和葉尚庭(Dennis)在香港一座山下集合。他們背上沉甸甸的攝影器材和潛水裝備,爬過石梯和水澗愈走愈深,抵達一處溪澗。溪澗上,樹枝和葉在半空纏繞,築了一個天然的弧形頂。沒有人煙,灰白的地衣在大石和樹幹上滋生。

各人換過潛水衣,給相機套上防水膠套﹐之後撿石頭放進口袋,好讓自己下沉,再背起氧氣瓶。「1、2、3,」James 跳進水裏,又很快躍起來,「仆街,凍到仆街。」時值香港冬天,他的手錶顯示水溫是16度,他的潛水衣進了水。說罷,他又抱著相機潛回水去。

眾人慢慢移動,水面泛起漣漪。自前年開始拍攝香港瘰螈以來,阿城已來過這裏20多、30次。瘰螈是兩棲動物,9月至11月繁殖季節之際,牠們會遷移至溪流求偶,一個池塘可聚集百多隻瘰螈。2023年春天,阿城到飛蛾山考察,看到路上佈滿被車輾過的瘰螈,覺得不忍,便跟其餘三人著手構思一場專屬瘰螈的展覽,以紀錄片、攝影作品、畫作和裝置藝術等,呈現「一生螈命」。

四位年輕人與香港大自然共生共成長、看過它的美好與崩壞。比起外地,生態攝影在香港遠未成氣候,全職生態攝影師也不多。雖然獲獎不少,也曾到外國見識過其他物種,他們此時卻想留下來,紀錄香港不起眼、未為人所知的生命。

  • 「一生螈命」紀錄片攝影師 Dennis、阿城、James、Daphne(左起)。攝:Ryan Lai/端傳媒

從誕生到路殺,瘰螈的一生

阿城把手機豎在水中,鏡頭下是一隻成年瘰螈:10多厘米長的身子,尖尖尾巴,四腳撐直、趴在水塘邊,棕色身驅跟石頭融為一體。牠圓滾滾的黑眼珠定格,突然把頭扭到另一邊。

瘰螈同是四腳攀爬,跟蜥蜴或壁虎外形相似,但牠沒有鱗片,不是爬蟲類而是兩棲類,亦是香港唯一有尾巴的兩棲類,即「有尾目」。初時,生物學家以為牠是香港本地特有種,因此在1962年以「香港」為其命名,但後來在廣東一帶也發現牠的蹤跡。瘰螈受香港《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被列為近危物種。

早在2017、2018年,阿城已跟瘰螈結緣。他大學主修生物,畢業後曾在香港大學兼職研究助理,研究在兩棲類皮膚上生長的蛙壺菌。那時他到野外為瘰螈取皮膚樣本,發現牠有很多不同的形態:細如西米的卵子、求偶、打架致打斷手腳等。阿城當時已涉獵攝影,便萌生拍瘰螈的念頭。

2022年尾,阿城著手拍攝瘰螈,想著除了大自然的美好,瘰螈生活上應該還有殘忍的一面,「牠是不是真的那麼開心呢?」他在網上搜尋香港瘰螈,才知道牠們時常被車輾過,受「路殺」威脅。

來到飛蛾山,現實比預期慘烈。他駕車上山、甫開車門,面前便躺著一條被壓死的瘰螈,往下走幾步看見愈來愈多扁掉的屍體。一公里路程,阿城估計有過百條瘰螈,他才頓覺:「我可能已經輾過牠們。」

  • 香港瘰螈一生由卵開始、再孵化成像蝌蚪的幼體,成年後上水,遷棲於陸地和河溪之間。攝:馮漢城

個體被驟然壓碎,中止了生命的循環。阿城說,瘰螈一生不斷在水流和陸地之間往返:從蛋開始,瘰螈大概一個月後孵化成蝌蚪、成幼體,頭側張開羽毛狀的外鰓呼吸;成年後,外鰓會退去,牠會上水到森林的枯葉堆和泥土,但不會爬樹;隨季節轉變,牠又會回到溪流繁殖。不過,香港郊野多鋪上車路,瘰螈不懂分辨,走著走著便走出馬路。

「如果牠本身活得好好的,迫切性當然不是很大。」不過瘰螈有生命危險,而且明顯由人類活動造成,阿城覺得更加需要將情況告知大眾。「牠們不懂說話,你幫牠想想。我們根據生物學的事實,去編排一個故事出來。」都是90後的四人遊走溪澗、引水道和車路,追蹤了20條瘰螈,透過剪接,將一年多的拍攝素材濃縮成9分鐘的紀錄片,沒有旁白,只有配樂。

瘰螈「生勾勾」在大自然生活,死在路殺,阿城說這是一個「生死的對比」。故事中,瘰螈原本住在引水道,直到有天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到水潭,並在此繁殖。離開水潭後,牠走到樹林的邊緣和馬路,遇上車子,不知道最終命運如何——觀眾從影片中,只看見周遭都是牠同伴的屍骸。剩下的倖存者回到水潭,再延續這個生命週期。

  • 「一生螈命」展覽內,展示了香港瘰螈的屍體標本。攝:林振東/端傳媒

展覽請來了香港科學繪圖和設計師「畫麥春野」,畫下瘰螈生命週期的科學繪圖,以及牠們脹鼓鼓肚子上的橙色斑紋。斑紋獨一無二,像人類的指紋,科學家會用來辨識瘰螈的族群和壽命。

資源緊絀下,他們曾報名國家地理雜誌的基金,但未有獲選,香港的資助如藝發局可能會拖太長時間。他們計劃趕上4月瘰螈的遷徙期,便在2023年12月開始籌備眾籌,設計本地生態導賞和路殺專況調查團,希望大眾「看了那個畫面,會引發到你做一些事」,又預備了紀念品。

阿城希望傳遞影像後,會有瘰螈路殺的科學研究出現,為瘰螈想辦法。這包括辨識路殺的黑點和高峰期,在路邊裝上圍欄,再人手協助瘰螈過馬路;又或是參考台灣,在黑點間歇性封路,減少交通流量。他覺得瘰螈伏屍的情景很震撼,有及去年夏天西貢鯨魚之死,那時香港人的反應很大,他相信人們對類似議題會感興趣。

同處一個城市,卻不認識為鄰的物種,阿城清楚,「有些人覺得不懂就不懂,我又不是靠牠搵食(糊口),又不是很喜歡牠,牠是生是死、生不生存跟我沒有關係。」但是他覺得,「物種可以無依無靠、這樣在大自然裏面依據牠的生命循環,去到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是很 amazing 的一件事。」他說自己不只是為瘰螈叫慘,而是盼大眾也能從欣賞角度,看見立體的牠。

像阿城,以前他不明白瘰螈為什麼無緣無故低頭望著地面,「我心想,你做什麼呢?牠得個望字,個頭哄住攤地(牠的頭貼著地面)。然後失驚無神,牠很快就咬了一條蟲出來。」摸熟瘰螈的習性後,阿城連看牠吃東西都覺得「過癮」。

  • 環嘴鷗。攝影:郭子祈

Pokémon GO 般的全職生態紀錄

上水後,四人坐在樹蔭下的大石談到對大自然的鍾愛。「就是覺得牠們很得意(可愛)。像蛇一樣有很多種,有不同顏色,這個住在山上、這個住在溪澗。好像 Pokémon GO,再發現每一種新東西的感覺很特別。」Dennis 說。阿城和 James 也異口同聲說,發現新物種就像捕捉寵物小精靈(精靈寶可夢)。

這要由他們小時候說起。James 爸爸是觀鳥愛好者,每逢週末都帶他到郊外看雀鳥。找回2007年的報紙,9歲的 James 因觀鳥工作坊上報,他說由3歲開始觀鳥,覺得「雀鳥飛翔時的形態實在很美麗」。後來 James 擁有第一部相機,發現可以將眼前的動物拍下,帶回家成為回憶,便愛上拍攝。他在大學選修環境科學,畢業後在香港觀鳥會擔任助理教育主任,再轉做全職生態攝影師。

阿城也如是——他在沙田的家離山只有15分鐘路程,小時父母經常帶他跑跑逛逛,距離近又不用花錢。那時還未有智能手機,阿城帶著紙本圖鑑,查找看到的物種。千禧年代,中學生阿城轉向觀鳥,加入網上的生態論壇分享,他父親也愛觀鳥,兩人買了望遠鏡跟相機一同找尋鳥的蹤跡。

大學畢業後,阿城想過全職拍攝雀鳥,但他覺得單是拍平面照片沒有市場,便到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工作,但來的人不多、薪水不高,阿城只待了半年。他再轉到食譜出版社上班,過程中學會了拍片。那時,他趁有閒暇便繼續生態攝影,創立了 Youtube 頻道「FHS Wildlife」。比較早上傳的影片是在6年前,他拍下灰尾鷸和大濱鷸在泥灘捕蟹和「蟹吃蟹」,又加配樂、聲效、旁白和字幕,觀看次數達1.2萬次。環保團體後來邀請阿城拍攝,他便辭掉正職,一邊兼職一邊拍攝生態。

  • 盧氏小樹蛙、忘憂尾蛺蝶、丘鷸、紅尾水鴝、瑪家龜殼花、小丑魚(由上至下,左至右)。攝影:郭子祈

對 James 來說,他由觀察天空的鳥開始,回到陸地又潛入水中,看到不同動物的個性和行為,也在艱難的拍攝環境中不斷挑戰自己。他說,香港的大自然跟城市很近,人喜歡到郊野安撫自己的心靈,這種現象很可貴。能讓大眾認識這裏的動物,也就是他工作的使命感。

大學時,James 在保育活動中認識了阿城,談起香港環保團體側重科學和實務工作,但在公眾推廣方面較弱,便想以攝影作橋樑。而 Dennis 修讀影視製作,透過中學同學認識 James,跟著他一起去看爬蟲、雀鳥等,逐漸對大自然產生興趣。至於 Daphne,她本在英國修讀海洋與自然歷史攝影,回港時相約大自然愛好者一起觀鳥時,認識了同場的 James,二人後來成為情侶。

她本來已因 Youtube 認識阿城,想著:「香港有咁黐線嘅人,一齊玩下好喎。」

成立生態影像製作公司 Frigatefilms 前,阿城想拍瘰螈,他們開了一個叫「聽者有份」的 WhatsApp 群組,但沒有時間便一直擱著。直至漁護署邀請他們拍攝,成為創立 Frigatefilms 的契機。幾年來,他們為環團、香港電台等拍過修復蠔礁、馬蹄蟹、中華白海豚等的節目。

「聽者」聚了起來,James 說四人各有厲害的地方,可以互補:Daphne 善於運用鏡頭和想故事;阿城是藝術派,多愁善感;Dennis 可以將從前學電影電視的技巧套用在生態拍攝上,這在香港圈子中是新鮮事;他則屬於「擔擔抬抬」的行動派。

興趣轉化工作,是解釋不了的熱愛和純粹的快樂。James 說就像喜歡上一個人——動物的美麗、牠身上的花紋、牠的可愛行徑,只有自己才明白箇中樂趣,跟旁人解釋他們也未必能夠理解。

  • 環頸鴴。攝影:葉尚庭

「香港動物給了我一個 identity」

現在生態攝影師的圈子有多大?他們說,全職的話,「四個囉。」Daphne 望望身旁,「就係依度(就在這裏)。」

生態攝影在香港屬初始發展階段,Frigatefilms 是香港首支專業生態攝製隊,此前政府的郊野公園宣傳片通常找廣告公司接洽。James 和阿城說,這行門檻高,要精通生態和攝影。James 解釋,對街上拍雀鳥的人來說,動物是模特兒,出現了便拍下,不太需要了解牠的習性和大自然的運作。而生態攝影師則要懂得保護物種,避免曝光地點和資料。而且這行業剛起步,提供不到豐厚待遇。他們成立 Frigatefilms 便是希望創造機會,接多點項目、培訓新人。

香港較少全職生態攝影師,Daphne 覺得是源於「大家沒有想過香港可以有這樣的紀錄片」。中五後,Daphne 到英國升學,大學畢業後在製作公司當研究員,本想會繼續待在英國,但恰巧香港電台開拍生態節目「大自然大不同」,監製請她回港拍「一套屬於香港的生態紀錄片」。

Daphne 說英國的生態攝影成熟,已進入主流,就如一度成為全年最多人觀看節目的 Blue Planet。相反香港的生態節目不多,公眾很少機會接觸牠們,會不認識或畏懼,「有蛇走進去村或走入屋,都會很怕很怕,想先打死牠。」

  • 黑掌樹蛙。攝影:黃遂心

回港後,她有想過是不是選錯了,說到底,英國可給予的機會更多。但那時她整日待在辦公室,跟陽光隔絕,疲倦又崩潰。她最後想:「我不是一個很適宜生活在 temperate region 的人。」更重要的是,「香港沒有生態紀錄片,而我覺得香港值得擁有這個東西。」所以她就回來。

而且 Daphne 發現,在英國,有關亞洲物種的紀錄總離不開刻板的故事。她舉例在嚴寒的金絲猴,故事劇情都說牠們的寶寶凍死了,又要面臨和克服挑戰,「啊,這個故事我不是在哪裏看過嗎?」她覺得這類紀錄片也有它的意義,但更希望由本地的視角以影像帶出訊息,「可能感動到觀眾去做出一些改變,或者就是 in some sense 有一個保育的心。」

她又說香港位於亞熱帶,有不同生境又四面環海,以生物多樣性來說,小小的地方已完勝英國,在香港看到的一定不少。在英國出現的物種,如藍色的普通翠鳥和白色的紅嘴鷗,也會隨季節來到香港。

「香港的東西就是和我有關的東西,這些動物或者這個地方給了我一個 identity。」Daphne 說。

  • 炫長腹土蜂、香港湍蛙的卵、小丑魚、活額蝦、瓢蛛屬(由上至下,左至右)。攝影:黃遂心

幾年前,Daphne 和 James 為電視台的生態節目擔任導賞員,像 Pokémon GO 般,帶領10位藝人在夜間找尋和認識40種不同的香港動物,包括貓頭鷹、青竹蛇、蠑螈,盧文氏樹蛙等。Daphne 本來想節目的賣點是女藝人,但卻收到正面的迴響,說感覺新奇,未曾認識片中的香港。

她說,「我們要去令更多人看到它的價值,有人做到高質素的影片,就會有人給你機會去做。」

阿城說外地生態紀錄片製作發展成熟,一定有工作機會,在香港要一手一腳培養人才和推動行業發展,難免辛苦。不過,就算沒有外國的大山大水和刺激的捕食場面,他認為香港的生態紀錄有空間發展,「本地不起眼的物種,都有牠的故事。」

瘰螈的名字跟「香港」連上, 「至少本地人要認識。」阿城在香港土生土長,熟悉雀鳥和植物的分佈位置,也認識香港的生態學者,而那箱陪他長大的圖鑑還在他的工作室。他知道香港還有很多有趣的物種,希望繼續把牠們拍下——這是他的本土情意結。

  • 「一生螈命」展覽裏,在多個被輾壓的瘰螈屍體標本後方,播放著關於牠們一生的紀錄片。攝:林振東/端傳媒

在這裏,宣傳保育像傳福音

4月,籌備多時的展覽終於成真,在深水埗開幕。眾籌完結前,團隊籌到34萬港元達成目標。這次籌到的金額叫人喜出望外,但還差一兩萬元才可啟動嶺南大學的瘰螈科研。阿城說,「The show must go on」,路研比起展覽還重要,所以他們扣掉自己的人工,在3月開始考察。

展覽同月的那場大雨前後,他們在馬鞍山梅子林發現約50具瘰螈屍體,飛鵝山更錄得過百條。展覽中,他們展示了一隻隻被路殺的瘰螈標本。

眾籌最終有520人參與,阿城按進素未謀面的支持者的 Instagram,發現有些人養貓,直覺議題可以推廣給養寵物的、或是對生物有興趣但不了解的人。Dennis 發現,有人甚至將報導分享至到網上群組,又提起 Daphne 和 James 之前拍的生態節目。

最令 James 難忘的是,有一位當 Banker 的波友看到計劃,給他發訊息說:「你都算是我認識的人裏面,做的事是有意義的。」「原來 banker 都不是笑你傻仔的……」James 說。但阿城插話:「如果不認識的人都可能笑我們傻仔。」Dennis 應道,「但你不是要吸引這些人啊嘛。」大家同聲否認,「也不是的,都要吸引這些人。」

  • 野豬。攝影:黃遂心

James 以為要香港人掏錢很難,這次他「跌眼鏡」,「低估了香港人的能力。」他經常跟朋友說笑,「做環保或者生態保育呢,其實好像傳福音一樣,就是你信,就會。很難逼人去做,影響到一個人就已經多一個人。」

香港雖被標籤為大城市,但土地總面積有近四成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佔共44312公頃,這包括森林、草地、山嶺、水塘及海濱地,還有離島和自然生態保護區。根據政府統計,這片地上有約3300種植物、55種陸棲哺乳動物、115種兩棲和爬行動物、194種淡水魚、逾130種蜻蜓、約245種蝴蝶,以及超過570種鳥類。

  • 灰翅鷗。攝影:郭子祈

Frigatefilms 一直在郊外奔波記錄,但面對發展主調,即使影像多好看,「福音」也未必傳得響,拍過的也可能會被摧毀——例如他們跟「綠色和平」製作、記錄大嶼生態面貌的《山海大嶼》。紀錄片在2022年放映之際,立法會早在2020年通過5.5億港元前期撥款,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填海1700公頃、興建人工島。環團和民間團體多年來大力反對,也警告昂貴工程會爛尾。雖然2024年面臨財赤,填海未能如期在2025年展開,但政府重申「一定要做」。

這些年,四人上山下海,拍過大嶼山的水牛、長趾蛙、招潮蟹、牛背鷺等,鏡頭下牠們活潑過生活,但未來命運仍是未知。Dennis 說,「我覺得有時候好像幫牠們拍遺照一樣,那個人在生,你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但是死了之後,大家就懷念他。」

「還有氣餒好像是一定的。譬如說政府要推工程,都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Dennis 續道,郊野變為地盤和城市後,「你變不回一個大自然出來,你不能拆了幾棟樓,或者把地基拆掉還原作海。」

Daphne 說起六七年前拍攝的獲獎作品《白海豚失樂園》 。那時研究人員都問她為什麼不早點拍,因為港珠澳大橋建造時,白海豚已少了三成多;短短幾年,牠們已在北大嶼山完全消失。「你只可以去調節心態,就是牠們家沒有了,但希望牠們在附近找到另一個家。」

她說,「其實香港就是這樣,不停的變,你要接受。我們會盡我們的能力去為牠們發聲,但是你也知道,只可以 take small wins—— 」例如她之前拍過一張馬蹄蟹被困在「鬼網」(即廢棄漁具如漁網、漁籠等)的照片,引起傳媒報導,令更多人知道牠們受威脅。

  • 鬼網。攝影:黃遂心

James 覺得當影響擴大,香港人自然教育的水平越來越高時,可能有一天決策者也會喜愛大自然,那便成了轉機。他在新界長大,鄰近地區將計劃發展為北部都會區。「可能你要接受一年之後那個地方已經沒有了」,但不必氣餒。他們相信在資訊流通的年代,他們的紀錄片可以觸動人的情感,「當然啦,政府未必會因為人而改變,但是起碼我會看到人的改變:可能十年前大家都 who fucking care,但是現在可以 create 到大家都想珍惜環境的一個動機和情感。」

大環境改變不到,最後還是回到自己的作品上。阿城說:「我盡力拍好的東西,就是控制到的範圍。你唯一可以做的東西,就是你未拍得夠好,你去拍好一點。」

  • 香港瘰螈。攝影:馮漢城

想像自己是一隻瘰螈

拍攝完結,三人帶同行裝離去,回歸煩囂。阿城太久沒來,想留多一會。萬里無雲,下午的陽光把半片山坡照得明亮。

Daphne 突然想起,海中船的引擎和魚的律動發出的「噠噠」聲音很吵,淡水寧靜得多。James 說自己在水中拍瘰螈時會盡量減慢節奏,融入環境,「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塊飄浮的木頭。慢慢地飄過去,那牠就望鏡頭了。」

「是不是很玄?」他說,「想像自己是一隻瘰螈。」

文字 鄭淑華
攝影 馮漢城、郭子祈、黃遂心、葉尚庭
圖片編輯 林振東
策劃 李慧筠
©2024 Initium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