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AI 会促使设计师成为更完整的人

By: Steven
28 March 2023 at 00:32

最近关于 AIGC 的关注度太高了,自己也时不时会抽空去了解一些情况,或者尝试去用一些工具。很多关于 AI 要替代人的观点大行其道,也一直有不少 AI 要让设计师失业的看法在坊间流传。但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是:

在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 这些 AI 工具出现后,「手头功夫」并没有因此丧失意义,它们只是不再具备作为门槛的价值,但依旧是重要的前提。因为「手头功夫」是培养我们发掘问题、判断优劣和快速取舍的重要训练,缺少这部分锻炼,会让人在这一系列 AI 工具面前感到无力。准确地识别问题并提出诉求,这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也会反过来强调人的价值。

正好,前段时间后浪送了我一本书,是前微软包容性设计的首席总监 Kat Holmes 写的《误配》。一边看这本书,我就一边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最近关于 AIGC 的思考,我觉得这本书里提倡的理念,正好回应了当下的舆论思潮。

大部分谈论设计的书,都在试图通过图形和案例来构建一类理论和范式。但在这个 AIGC 日进八万步的新时代里,设计师要以什么身份来参与?我认为所有的既定范式,都会在三到五年之内被全部击碎。串联、融汇、杂交才是新世界的主流,创作者的身份将愈加模糊,甲乙方的界限也会逐渐消失或扭转。怎么回应这样的快速变化?我觉得《误配》这本首版于五年前的「旧书」,提出了很适合当下思考的母题:

设计行为、设计师、设计对象以及新技术之间,如何在智能化浪潮里,互相包容和一起进化?

这本书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对于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言,带着经验、问题和困难去阅读,会有启发和收获。「物」的旧体系正在溃散,「系统」和「生态」将是历史的新主角。旧时代的残党,可以下船了。

昨天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因为被后浪的微博官号转发了,于是被这本书的译者何盈女士注意到。正巧我的朋友宋喆在刷朋友圈时看到她的这条寻人启事,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跟她直接联系上了。

这种「地球村」的感觉很妙!

这更坚定了我今年一定要 重新启动设计纪录片 的决心了!

Surface pro 7

6 December 2019 at 23:06

是的,为了能愉快的看PDF我又买了surface pro 7。

为什么不买iPad pro?

在确定购买surface pro之前确实非常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买一台iPad pro,毕竟80%的时间我是需要爱奇艺的,但:

  1. 之前用过iPad pro 10.5寸两年左右吧,屏幕坏过两次,一次是保修期内一次过保,所以对苹果已经比较失望了。
  2. 不管是平板还是笔记本我都有打字的需求,用iPad打字实在是一种折磨,还不如galaxy tab s6,总不能出门带一个蓝牙键盘一个蓝牙鼠标再加一个支架吧。
  3. 我有Galaxy tab s6而且还打算继续使用。
  4. kickstand,就是surface背后那个支架,我在淘宝上花了半个小时想找到适用于iPad的kickstand支架,非常遗憾,没找到,kickstand这东西太方便了,不论是生产力还是爱奇艺。
  5. 我决定给surface pro一次机会。

用Surface pro 7 看PDF的目的达到了吗?

达到了,非常爽,不用像iPad或者安卓设备那样考虑网络问题,不论是办公室的电脑还是家里的nas都能非常方便的连接,文件放一个地方随时同步,关键是没有那些限制,要连哪个服务器用什么协议非常清楚。

问题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花了8000多块,我脑子有坑吗?为啥不买Sony电子纸?还能充值信仰。

来理一下思路

我需要(排名分先后)

  1. 可以看PDF的平板
  2. 偶尔敲敲字的笔记本电脑
  3. 方便访问各种网络和网盘的设备
  4. 可以简单画画的平板
  5. 爱奇艺

那么surface pro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先说说优点

如果以平板电脑的眼光来看,硬件部分几乎没什么亮点,比如二合一的设计从第一代开始就是如此,现在第七代了体验几乎没变化,所以只能降低标准,自己跟自己比吧。

  1. usb type c接口,扩展性进一步增强,还能用充电宝充电。
  2. 快充,官方说法一小时充电80%,两个小时充满。
  3. 息屏待机,以前的surface经常一休眠就“死”过去了,得长按重启,而目前这台使用了几天,待机最长有十几个小时,目前还没遇到睡死过去的情况。
  4. 面部识别速度很快,当然还是无法跟手机比。
  5. 我买的i5版是没风扇的,非常安静,温度也不错,没遇到烫手的情况,当然我也没使用多大型的软件。
  6. 官方键盘盖的触控板非常舒服。
  7. 手写笔吸附在侧边框上的吸力非常大,很有安全感。
  8. WiFi 6。
  9. 完整的Windows体验,如果当笔记本电脑来使用的话,软件不是问题,敲字非常舒服。
  10. 没了。

再说说缺点

作为一名surface pro 3的老用户,相隔这么多年后再次使用surface,本来期望在体验上能有全面的提升,但非常遗憾,并没有,所有我对于surface pro 3的记忆可以全部套在pro7上。

  1. 机器摸上去还是有塑料感,没有密实的感觉,边框某些地方甚至能按出响声,好像没粘牢一样。
  2. 手写笔在大部分软件中依然不跟手。
  3. 重量与surface pro3比也没有明显变化,轻了20多克。
  4. windows10这么多年了,surface产品出了十几款了,但对于触摸屏、手写笔的优化毫无进展,别说第三方了,自己家的系统都无法愉快的玩耍,比如不接键盘的话我要如何从一个全屏软件回到桌面?
  5. 平板模式下的软件特别匮乏,软件商店里的app没几款是针对surface触摸屏进行优化的。
  6. 大边框,无法理解的大边框。
  7. 屏幕颜色显示非常一般,即便是增强模式下也明显感觉颜色缺失,色彩偏灰饱和度不够。
  8. 面部识别的时候摄像头旁边会亮起一盏红色的灯,low爆了。
  9. 续航感觉毫无进步,我是说跟surface pro 3比,如果跟pro 6比甚至还差一点。
  10. 低配版没有颜色选择,想买黑色至少得i5 256G以上才有。另外微软是不是对“亮铂金”有什么误解啊?分明就是灰色嘛。
  11. 所有我试过的绘画软件,不论功能多少都无比卡顿,网上看,即便i7版本也一样,zoom一下都要等3秒,这要不是为了挣钱谁忍得了。
  12. 生态还是稀烂,如何将手机里的文件导入?思来想去可能还是微信最方便。
  13. 预装系统从以前的专业版变为家庭版,升级专业版得800块。
  14. 等等。

总而言之

如果抱着购买一个平板的心态来买surface的话在2019年仍然是令人失望的,如果主要是使用完整的Windows偶尔看看PDF的话还是非常合适的。当然用来看爱奇艺也是极好的。

所以,后悔了吗?

是的。

脑子有坑吗?

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