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高通发布 8 核心的骁龙 X Plus 芯片,想将 AIPC 的价格打下来

By: 谢东成
5 September 2024 at 19:56

在 IFA2024 正式开幕的前夕,高通在德国柏林当地时间 9 月 4 日下午召开了一场发布会,正式发布了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

在柏林发布会现场,爱范儿可以看到高通在推出 10 核心的 X Elite 和 10 核心的 X Plus 之后,选择用全新的 X Plus 8 核心平台,来进一步降低 AIPC(Copilot+ PC)的入门成本。

通过这个造价更低的芯片,高通将帮助 OEM 推出 700-900 美元价格段的 Windows 11 AI+ PC 产品,从而加速 AIPC(Windows on Arm)的普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通再次秀了下他们精准的「刀法」。

首先从产品名称中我们就可以得知,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采用了 4nm 工艺的 8 核高通 Oryon CPU。与 10 核心的 X Plus 相比,削减核心数之后,性能上也会有所降低,但更符合主流市场对轻薄本的使用需求。

高通方面表示,8 核心的 Oryon CPU 依然能够支持超快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使用 Geekbench 单核测试与同级的英特尔 Core Ultra 7 对比时,在相同功耗的情况下 X Plus 8 核心平台的性能会高出 61%;而在相同性能表现的情况下, Ultra 7 的功耗要比 X Plus 8 核心多出 179%。

与 AMD Ryzen 7 8840U 相比,相同功耗的情况下 X Plus 8 核心平台的性能会高出 22%;而在相同性能表现的情况下, Ryzen 7 的功耗要比 X Plus 8 核心多出 121%。

得益于此,官方表示在供电情况下,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性能会领先同级竞品 1.8 倍;相同的使用工况下,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续航时间能够领先竞品 2 倍。

在提供长效续航表现的同时,X Plus 8 核平台还延续了 ARM PC 的优秀特性,包括安静运行、冷静控温、高效待机、瞬时唤醒。

毕竟现阶段,青睐于 Windows on Arm 的消费者,大多都对轻薄和续航有着执着的追求。

具体来看,骁龙 X Plus 8 核心平台提供了两个产品型号,高性能版本的产品型号为 X1P-46-100,其单核最高频率可达 4.0GHz,多核最高频率为 3.4GHz;普通性能版本的型号为 X1P-42-100,其单核最高频率为 3.4GHz,多核最高频率为 3.2GHz。

在 GPU 方面,两者均采用 XI-45 Adreno GPU,但性能上也有所区分,前者的 GPU TFLOPS 为 2.1,后者的 GPU TFLOPS 为 1.7。与 10 核心的旗舰平台相比,GPU 性能有着明显的降低。这也是 X Plus 8 核心最明显的短板。

幸好在大众用户比较关心的外接显示器能力上,X Plus 8 核平台也支持外接最多 3 台 4K 60Hz 的显示器,连接至单个显示器时最高画质可达 5K 60Hz,或者 4K 120Hz。

围绕 AI 能力方面,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没有让步,其 NPU 性能与 X Elite 和 X Plus 10 核平台保持一致,均获得了 45TOPS 的算力。这意味着搭载 8 核心 X Plus 的电脑也将会支持完整的 Copilot+ 功能。

考虑到微软和高通在 AIPC 方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微软一直都期望通过高通来实现 AIPC 普及的梦想,所以搭载高通芯片的 AIPC 当下依然能够领先于英特尔和 AMD 用上 Copilot+ AI 功能,独占期最快要到今年 11 月份才会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在这场发布会上还带来了骁龙 X Plus 10 核心平台的一个新型号 X1P-66-100,其单核主频最高可达 4.0GHz。

至此,高通骁龙 X 系列家族共有 8 个不同型号的处理器,覆盖 12 核心、10 核心和 8 核心平台。

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和三星都宣布会首批推出搭载骁龙 X Plus 8 核平台的设备,部分设备将于即日起发售。现在,消费者可以用相对更低的价格,买到新一代 Copilot+ PC 了。

在发布会的尾声,高通 CEO 安蒙在回答现场记者提问的时候,简单地提及到骁龙 X 系列处理器将进入到「高性能桌面平台」——「We’re on this journey」,但具体的时间和细节并未继续透露。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I 会促使设计师成为更完整的人

By: Steven
28 March 2023 at 00:32

最近关于 AIGC 的关注度太高了,自己也时不时会抽空去了解一些情况,或者尝试去用一些工具。很多关于 AI 要替代人的观点大行其道,也一直有不少 AI 要让设计师失业的看法在坊间流传。但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是:

在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ChatGPT 这些 AI 工具出现后,「手头功夫」并没有因此丧失意义,它们只是不再具备作为门槛的价值,但依旧是重要的前提。因为「手头功夫」是培养我们发掘问题、判断优劣和快速取舍的重要训练,缺少这部分锻炼,会让人在这一系列 AI 工具面前感到无力。准确地识别问题并提出诉求,这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也会反过来强调人的价值。

正好,前段时间后浪送了我一本书,是前微软包容性设计的首席总监 Kat Holmes 写的《误配》。一边看这本书,我就一边在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最近关于 AIGC 的思考,我觉得这本书里提倡的理念,正好回应了当下的舆论思潮。

大部分谈论设计的书,都在试图通过图形和案例来构建一类理论和范式。但在这个 AIGC 日进八万步的新时代里,设计师要以什么身份来参与?我认为所有的既定范式,都会在三到五年之内被全部击碎。串联、融汇、杂交才是新世界的主流,创作者的身份将愈加模糊,甲乙方的界限也会逐渐消失或扭转。怎么回应这样的快速变化?我觉得《误配》这本首版于五年前的「旧书」,提出了很适合当下思考的母题:

设计行为、设计师、设计对象以及新技术之间,如何在智能化浪潮里,互相包容和一起进化?

这本书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对于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言,带着经验、问题和困难去阅读,会有启发和收获。「物」的旧体系正在溃散,「系统」和「生态」将是历史的新主角。旧时代的残党,可以下船了。

昨天在各个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因为被后浪的微博官号转发了,于是被这本书的译者何盈女士注意到。正巧我的朋友宋喆在刷朋友圈时看到她的这条寻人启事,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跟她直接联系上了。

这种「地球村」的感觉很妙!

这更坚定了我今年一定要 重新启动设计纪录片 的决心了!

用 Newbing 辅助写的第一篇 blog / The first blog to be aided by NewBing / NewBingによって助けられた最初のブログです

By: Steven
2 March 2023 at 11:54
一週裡有一半時間都坐在這裡工作 / I spend half of the time in a week working here / 私は一週間の半分の時間をここで働いています
我讓店裡特意給我保留的專用裂口杯 / I asked the store to keep a special slit cup for me / 私は店に特別なスリットカップを取っておいてもらった

原本被通知早上要和客戶開會,騎到平時停車的地方時卻被臨時告知先不開了。因為起來得比平時早一些,所以覺得有一點睏睏的。於是,就在店裡坐著冥想了五分鐘,借倆口咖啡因下肚先回點血。

I was originally notified that I had to meet with a client in the morning, but when I rode to the place where I usually park, I was told that it was not going to happen. Because I got up earlier than usual, I felt a little sleepy. So, I sat in the shop and meditated for five minutes, and took a couple of sips of caffeine to get some blood back.

元々は朝にクライアントと会うことになっていたのですが、いつも駐車する場所に着いたら、やめることになったと急に言われました。普段よりも早く起きたので、少し眠気がありました。そこで、店の中で座って5分間瞑想し、カフェインを2口飲んで血が回るようにしました。

在最近幾次冥想的過程中發現,Apple Watch 的這個呼吸頻率對我來說已經偏快了,如果完全按照我自己的節奏來控制,起碼得是 3 次,或者 2.5 次這個頻率,但 Apple Watch 已經不能設置更慢的呼吸節奏了。

I found out in the last few meditations that this breathing rate of Apple Watch is too fast for me. If I completely control it according to my own rhythm, it should be at least 3 times, or 2.5 times this frequency, but Apple Watch can no longer set a slower breathing rhythm.

最近の瞑想の過程で分かったのですが、Apple Watchのこの呼吸頻度は私にとっては早すぎます。自分のリズムに完全に合わせて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なら、少なくとも3回、あるいは2.5回この頻度で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が、Apple Watchではもう遅い呼吸リズムを設定できません。

剛才測了一下時間,我三次呼吸(一呼一吸)的總時長是 2:03 (兩分零三秒)。這樣的話,換成 AW 的呼吸頻率計算方式應該是「每分鐘呼吸 1.5 次」。

I just measured the time and found that the total duration of my three breaths (one inhale and one exhale) was 2:03 (two minutes and three seconds). In this case, using AW’s breathing frequency calculation method, it should be “1.5 breaths per minute”.

さっき時間を測ってみたら、私の3回の呼吸(一呼吸)の合計時間は2:03(2分3秒)でした。この場合、AWの呼吸頻度の計算方法に換算すると、「1分間に1.5回呼吸」となります。

*以上英語和日語翻譯採用 New Bing 的 AI 完成。

*The English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s are done by New Bing’s AI.

*以上の英語と日本語の翻訳は、New Bing の AI によって行われました。

但是,翻譯完之後,它居然一直反問我新的問題,是對我和我的行為感到好奇嗎?

But after translating, it kept asking me new questions. Is it curious about me and my behavior?

しかし、翻訳した後、新しい質問をずっと聞いてきました。私と私の行動に興味が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不是的。據我所知,它只是一個根據字詞關係來生成對話的超大模型,這種對話其實非常可能來自人類語庫中不要讓話掉在地上的社交禮貌用例。所以,這種反問並不能證明這個對話 AI 已經具備了意識。

No. As far as I know, it is just a huge model that generates dialogue based on word relationships. This kind of dialogue is very likely to come from human language libraries that do not want to let the conversation fall to the ground. Therefore, this kind of rhetorical question cannot prove that this dialogue AI already has consciousness.

いいえ。私の知る限り、それは単に単語の関係に基づいて対話を生成する巨大なモデルです。このような対話は、会話を地面に落とさないようにする人間の言語ライブラリから非常に可能性が高く来ています。したがって、このような反語的な質問は、この対話 AI がすでに意識を持っていることを証明できません。

Surface pro 7

6 December 2019 at 23:06

是的,为了能愉快的看PDF我又买了surface pro 7。

为什么不买iPad pro?

在确定购买surface pro之前确实非常认真地考虑过要不要买一台iPad pro,毕竟80%的时间我是需要爱奇艺的,但:

  1. 之前用过iPad pro 10.5寸两年左右吧,屏幕坏过两次,一次是保修期内一次过保,所以对苹果已经比较失望了。
  2. 不管是平板还是笔记本我都有打字的需求,用iPad打字实在是一种折磨,还不如galaxy tab s6,总不能出门带一个蓝牙键盘一个蓝牙鼠标再加一个支架吧。
  3. 我有Galaxy tab s6而且还打算继续使用。
  4. kickstand,就是surface背后那个支架,我在淘宝上花了半个小时想找到适用于iPad的kickstand支架,非常遗憾,没找到,kickstand这东西太方便了,不论是生产力还是爱奇艺。
  5. 我决定给surface pro一次机会。

用Surface pro 7 看PDF的目的达到了吗?

达到了,非常爽,不用像iPad或者安卓设备那样考虑网络问题,不论是办公室的电脑还是家里的nas都能非常方便的连接,文件放一个地方随时同步,关键是没有那些限制,要连哪个服务器用什么协议非常清楚。

问题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花了8000多块,我脑子有坑吗?为啥不买Sony电子纸?还能充值信仰。

来理一下思路

我需要(排名分先后)

  1. 可以看PDF的平板
  2. 偶尔敲敲字的笔记本电脑
  3. 方便访问各种网络和网盘的设备
  4. 可以简单画画的平板
  5. 爱奇艺

那么surface pro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先说说优点

如果以平板电脑的眼光来看,硬件部分几乎没什么亮点,比如二合一的设计从第一代开始就是如此,现在第七代了体验几乎没变化,所以只能降低标准,自己跟自己比吧。

  1. usb type c接口,扩展性进一步增强,还能用充电宝充电。
  2. 快充,官方说法一小时充电80%,两个小时充满。
  3. 息屏待机,以前的surface经常一休眠就“死”过去了,得长按重启,而目前这台使用了几天,待机最长有十几个小时,目前还没遇到睡死过去的情况。
  4. 面部识别速度很快,当然还是无法跟手机比。
  5. 我买的i5版是没风扇的,非常安静,温度也不错,没遇到烫手的情况,当然我也没使用多大型的软件。
  6. 官方键盘盖的触控板非常舒服。
  7. 手写笔吸附在侧边框上的吸力非常大,很有安全感。
  8. WiFi 6。
  9. 完整的Windows体验,如果当笔记本电脑来使用的话,软件不是问题,敲字非常舒服。
  10. 没了。

再说说缺点

作为一名surface pro 3的老用户,相隔这么多年后再次使用surface,本来期望在体验上能有全面的提升,但非常遗憾,并没有,所有我对于surface pro 3的记忆可以全部套在pro7上。

  1. 机器摸上去还是有塑料感,没有密实的感觉,边框某些地方甚至能按出响声,好像没粘牢一样。
  2. 手写笔在大部分软件中依然不跟手。
  3. 重量与surface pro3比也没有明显变化,轻了20多克。
  4. windows10这么多年了,surface产品出了十几款了,但对于触摸屏、手写笔的优化毫无进展,别说第三方了,自己家的系统都无法愉快的玩耍,比如不接键盘的话我要如何从一个全屏软件回到桌面?
  5. 平板模式下的软件特别匮乏,软件商店里的app没几款是针对surface触摸屏进行优化的。
  6. 大边框,无法理解的大边框。
  7. 屏幕颜色显示非常一般,即便是增强模式下也明显感觉颜色缺失,色彩偏灰饱和度不够。
  8. 面部识别的时候摄像头旁边会亮起一盏红色的灯,low爆了。
  9. 续航感觉毫无进步,我是说跟surface pro 3比,如果跟pro 6比甚至还差一点。
  10. 低配版没有颜色选择,想买黑色至少得i5 256G以上才有。另外微软是不是对“亮铂金”有什么误解啊?分明就是灰色嘛。
  11. 所有我试过的绘画软件,不论功能多少都无比卡顿,网上看,即便i7版本也一样,zoom一下都要等3秒,这要不是为了挣钱谁忍得了。
  12. 生态还是稀烂,如何将手机里的文件导入?思来想去可能还是微信最方便。
  13. 预装系统从以前的专业版变为家庭版,升级专业版得800块。
  14. 等等。

总而言之

如果抱着购买一个平板的心态来买surface的话在2019年仍然是令人失望的,如果主要是使用完整的Windows偶尔看看PDF的话还是非常合适的。当然用来看爱奇艺也是极好的。

所以,后悔了吗?

是的。

脑子有坑吗?

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