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天价香蕉:它为什么值620万美元?买家孙宇晨是谁?

22 November 2024 at 02:40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天价香蕉:它为什么值620万美元?买家孙宇晨是谁?

ZACHARY SMALL
什么时候一根香蕉不只是香蕉?当它是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周三晚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毛里齐奥·卡泰兰的这件概念作品以5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连佣金合计620万美元。
什么时候一根香蕉不只是香蕉?当它是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周三晚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毛里齐奥·卡泰兰的这件概念作品以5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连佣金合计620万美元。 Sotheby's
这不仅是一根香蕉。这是一根有故事的香蕉。
周三晚间这个奇异场面——曼哈顿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劝告潜在竞拍者不要让毛里齐奥·卡泰兰的这件水果艺术作品“溜走”,最后的结局是一根缠着胶带的香蕉卖出了620万美元(含佣金)的天价。
一位名叫孙宇晨的加密货币企业家从香港竞标成功,将这个卡泰兰2019年的概念艺术作品《喜剧演员》加入到他过去几年积累的古怪收藏中,这些收藏包括贾科梅蒂的雕塑、毕加索的画作,以及一件极其昂贵的宠物石NFT。
不过,赢得拍卖其实只是未来一个月左右的谈判的开始(买家通常有30天的时间付款,届时香蕉将不可避免地变黑和腐烂)。在本周的一次电话采访中,孙宇晨表示,他打算用自己发明的加密货币来支付;但苏富比可能只接受比特币或以太坊等更流行的数字支付方式。
广告
在看到超级富豪们为一个水果一掷千金——而这水果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变质腐烂——之后,你可能会有以下六个问题:
620万美元究竟买到了什么?
加密货币企业家和艺术赞助人孙宇晨。
加密货币企业家和艺术赞助人孙宇晨。 Steven Ferdman/Getty Images
这位加密货币企业家表示,他打算“亲自吃掉这根香蕉,作为这次独特艺术体验的一部分”,实际上,即使冷藏,在苏富比拍卖行展出的这根香蕉也不太可能在飞往香港的途中保持完好。
事实上,胶带香蕉只是卡泰兰为2019年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制作的概念艺术品的实物代表,其最初售价在12万至15万美元之间。
概念艺术品本质上是一种理念。艺术家通常售出的是一份鉴定证书和一份说明清单,供拥有者了解如何维护或重新创作他们所购买的作品。卡泰兰制作了三个版本的《喜剧演员》。
一旦拍卖行结清款项,孙宇晨很可能会继承卡泰兰提供给其他香蕉收藏者的一份长达14页、出人意料地详尽的说明清单,其中附有图解,其他收藏者包括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该馆几年前从一位匿名捐赠者那里得到了一版《喜剧演员》。
广告
说明中包括图示,并解释了香蕉的装置和展示方法,包括香蕉腐烂后的更换许可。古根海姆博物馆当时的首席文物保护员莱娜·斯特林加里表示,这些说明很容易遵循;它们建议每7到10天更换一次香蕉,并将香蕉固定在离地面约1.75米的地方。
随附一卷新的银色布基胶带。
毛里奇奥·卡泰兰从这笔交易中得到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除了很多关注。
卡泰兰在最初出售这根香蕉时就已经赚取了一笔金额未公开的酬金(这幅作品是艺术家三版作品中的第二版)。当时的买家将香蕉委托给了苏富比拍卖行。尽管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艺术家会从转售作品中获得一定比例的酬金,但在美国却并非如此,美国拍卖公司没有类似的义务。
近年来,艺术家们转而使用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区块链工具,将转售版税纳入销售合同。苏富比等拍卖行一直遵守这些合同,即使更广泛的NFT市场已经基本放弃了这些合同。
广告
但是,无论是传统艺术作品还是如《喜剧演员》这样的非传统作品,都没有条款规定孙宇晨支付的部分款项必须转给艺术家本人。
“拍卖行和收藏家从中获利,创作者被排除在外,而正是后者创造了推动市场发展的作品,”卡泰兰在拍卖会前接受采访时说。“NFT在每次转售时都会提供版税,传统艺术市场却没有采用类似的制度,这难道不奇怪吗?”
为什么会有人花620万美元买一根香蕉?
孙宇晨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在艺术、米姆和加密货币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我相信这件作品在未来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并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但更广泛地说,参与艺术市场为超级富豪提供了文化影响力、自我实现和社区归属感。建立收藏往往是加入博物馆和有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董事会的第一步,在这些机构中,富人可以建起流传后世的名声,并与其他商人建立联系。
近年来,加密货币世界和其他行业的新贵们也纷纷购买艺术品来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业务。即使是低价竞拍者,即未能确保中标的人,也往往愿意为了宣传而透露身份。在《喜剧演员》拍卖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早上,两位加密货币企业家——瑞安·祖尔勒和科佐莫·德·美第奇(化名)通过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也和其他五组竞拍者一起参加了拍卖会,最终败给了孙宇晨。
广告
 一根香蕉多少钱来着?
在曼哈顿上西区的一个水果摊上?25美分。
在上东区苏富比拍卖行外的水果摊上,也就是拍卖行获取香蕉的地方,价格要更贵一些。周三傍晚,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水果小贩说,一根香蕉的价格是35美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几米之外,他的都乐牌香蕉将成为一件价值620万美元的艺术品。
这意味着,他的香蕉一夜之间价值增加了1800万倍。他没有回答他的水果摊是否会涨价的问题。
孙宇晨是谁?
孙宇晨于2021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2000万美元购得毕加索画作《戴项链的卧姿裸女》。
孙宇晨于2021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以2000万美元购得毕加索画作《戴项链的卧姿裸女》。 Justin Tallis/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34岁的孙宇晨是加密货币波场(Tron)的创始人。去年,他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未注册销售加密资产证券,以及使用操纵行为伪造投资者对其数字货币兴趣浓厚的假象。该委员会还指控包括女演员林赛·罗韩在内的八位名人非法推广孙宇晨的加密货币。孙宇晨对这些指控提出了质疑,他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辩称,委员会错误地适用了法律,对本案没有管辖权。
出生于中国的孙宇晨还拥有格林纳达国籍,曾一度担任格林纳达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在波场的网站上,他仍然使用“阁下”这一尊称。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开始对加密货币行业着迷的。
广告
目前,他与艺术顾问西德尼·熊(音)合作,后者帮助他在2021年的佳士得拍卖会上购买了一幅2000万美元的毕加索画作,并于同年晚些时候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买了7840万美元的贾科梅蒂雕塑。此外,这位顾问和孙宇晨还合作成立了APENFT基金会,为艺术家提供资金,帮助在传统和数字艺术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别闹了。谁会相信香蕉真的是艺术品?
马塞尔·杜尚的1917年作品《喷泉》在这位达达主义艺术家的2006年回顾展中展出。杜尚宣称这个陶瓷小便池是艺术,所以它就成了艺术。
马塞尔·杜尚的1917年作品《喷泉》在这位达达主义艺术家的2006年回顾展中展出。杜尚宣称这个陶瓷小便池是艺术,所以它就成了艺术。 ADAGP 2005, via Associated Press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一直在挑战何为艺术的边界。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无疑也是卡泰兰这根藐视权威的香蕉的灵感来源。
1917年,杜尚将一个小便池放倒,在上面写下“R. Mutt”这个虚构的名字,看上去就像一个艺术家签名。他宣称这个小便池已经变成一座名为《喷泉》的雕塑,让当时的传统艺术界惊骇不已。杜尚还将耙子、凳子、铲子和衣架等商业产品改造成“现成品”,仅仅因为他说它们是艺术品,人们就这样接受了。
卡泰兰用他的香蕉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即公众舆论和精英机构在定义什么是、什么不是艺术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但他同时也提醒人们注意,艺术市场对一切能当做正经艺术品来推销的东西都感兴趣——哪怕是一根普通的香蕉。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唐人街内部》:在悬疑与怪诞中嘲讽亚裔刻板印象

22 November 2024 at 11:15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唐人街内部》:在悬疑与怪诞中嘲讽亚裔刻板印象

CHRIS VOGNAR
钱信伊(左)和欧阳万成(右)主演的《唐人街内部》的剧情在一家餐馆展开,同时它也是一部与《法律与秩序》类似的警匪剧。
钱信伊(左)和欧阳万成(右)主演的《唐人街内部》的剧情在一家餐馆展开,同时它也是一部与《法律与秩序》类似的警匪剧。 Mike Taing/Hulu
欧阳万成最早得到的电视剧角色之一是在2013年的《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中扮演亚裔少年二。
“那个角色需要一个会讲粤语的人,我认为那是我被选中的原因,”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他记得那时候,亚裔演员们总在为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角色竞争,“比如剧中在唐人街拍摄的某个情节,”他说,“或是社区大学的一个背景角色。”
这种工作听起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在一个亚裔演员和角色历来难以成为主要角色的行业,事业阶梯的每一级都很重要。
欧阳万成出生在香港,13岁时来到美国。如今,他成了一部限定剧的主角,该剧以令人神魂颠倒的叙事有意识地让观众意识到亚裔演员所处的困境。《唐人街内部》(Interior Chinatown)由制片人游朝凯根据他本人202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这是一部关于在电视剧中展开人生的亚裔男性的电视剧。
广告
“简单地说,这是一部《法律与秩序》(Law & Order)和《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结合,”游朝凯说。“开始时,它是一部简单的悬疑剧,然后变得更加怪诞,希望它是一部形而上学的悬疑剧。”
《唐人街内部》已于周二在Hulu首播,共10集。它也是一部善意戏仿警匪剧的嘲讽片,巧妙地批评了娱乐界的亚洲人刻板印象。
“我总觉得我是别人故事里的背景人物,”欧阳万成饰演的角色威利斯·吴(Willis Wu)在剧情开始时对同样在唐人街餐厅打工的朋友蔡肥仔(Fatty Choi,钱信伊饰)说。结果他真的是。
威利斯在餐厅外目睹了一起绑架事件后,他开始出入于两个世界之间。一个是单调乏味的餐厅打工日常。另一个是剧情与《法律与秩序》类似的《黑与白》(Black & White)警匪剧世界,在警匪剧中,苏利文·琼斯饰演侦探特纳(他是黑人),丽莎·吉尔罗伊饰演侦探格林(她是白人)。
这部系列剧的各集与剧中剧的各集用不同的布光,虚构的波特港警察分局用外景场地来呈现。镜头时不时地拉回来,从一个剧中看不见的观众的角度看一个老式电视屏幕里的威利斯。威利斯与富有同情心的侦探(汪可盈饰)在第一集里一起光顾的那家上镜的欢乐酒吧原来是一个硬苏打水广告的拍摄地。
《唐人街内部》用这种后现代手法来努力处理种族与真实性的碰撞。威利斯既是一个像“亚裔少年二号”那样的背景人物,也是他打工餐厅世界之外的亚洲人,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他像是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隐形人》的主人公,虽然难以觉察,但不可能看不到。
“威利斯不知道自己被困在这个剧里,”欧阳万成谈到他扮演的角色时说。“他只是想离开唐人街。”
“威利斯不知道自己被困在这个剧里,”欧阳万成谈到他扮演的角色时说。“他只是想离开唐人街。” Mike Taing/Hulu
“我们借鉴了他人在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工作,埃里森就是最好的例子,”游朝凯说,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从台湾移民到美国。“这部剧和这本书实际上讲述的是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以及这意味着什么的故事,还有我们如何将这些组合起来呈现给自己和别人。希望我们在探索这个想法上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和使人愉快的方式。”
游朝凯在HBO剧集《西部世界》(Westworld)的编剧室工作时开始构思他的小说,后来以剧本形式写成。
广告
“我曾是制作电视节目大机器的一部分,从内部看到了制作的全过程,”他说。“我一直对角色和表演,以及我们在任何时候如何尝试或不去尝试投射某种我们给人的印象非常感兴趣。”
他的小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对那些经常只能扮演背景人物的亚裔演员来说,书中情节很真实。
“这本书吸引了好莱坞所有的亚裔演员,”钱信伊说,他出生在马来西亚,在新罕布什尔州和新加坡长大,他扮演的角色 蔡肥仔成了人们想象中最粗鲁的服务员后赢得了一批狂热粉丝。(游客们喜欢被无礼对待。)“亚裔演员总是扮演喜剧角色,可能是反派人物,可能是小喽啰,也可能是主角最好的朋友。”
“在书中看到这些东西时,你马上就能辨别出来,”钱信伊补充道。
前景从左至右依次是汪可盈、丽莎·吉尔罗伊、苏利文·琼斯,他们在《唐人街内部》的警匪剧里滑稽模仿《黑与白》中的角色。
前景从左至右依次是汪可盈、丽莎·吉尔罗伊、苏利文·琼斯,他们在《唐人街内部》的警匪剧里滑稽模仿《黑与白》中的角色。 Mike Taing/Hulu
欧阳万成在《神盾局特工》扮演龙套角色时,汪可盈也经常在该剧露面,她与《唐人街内部》系列剧中对好莱坞亚裔演员的探讨有亲身关系。她出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华人,母亲是白人;她15岁时曾去中国当歌手,后来搬回洛杉矶当演员。
她还记得早期试镜时一名选角导演对她说的话:“你的样子不够亚裔,演不了最好的朋友,但你也不够白,演不了主角。这很难办。”不久后,她把自己当演员用的艺名改为贝内特,那是她父亲的名字。“然后我得到了第一个我试镜的角色,”她说。
广告
虽然之后工作源源不断,但汪可盈对为了在好莱坞取得成功,需要改变自己的某个方面仍有一种复杂的感受。“真的有心理危机,因为这是一种内化的种族主义,”她说。
她把警匪剧视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完美方式。“这是美国经典,”她说。“你每天、每周都能在家里看到。它告诉你如何看待自己。我知道我小时候就经常看《法律与秩序》。”
游朝凯尤其喜爱《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在《唐人街内部》系列剧的剧中剧里,特纳和格林领导的部门叫“不可能的犯罪”)。
“在42分钟里能讲完一个故事,破获一起犯罪,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游朝凯说。是的,《法律与秩序》剧集中经常有亚裔的背景人物(有时甚至也有主角:雷切尔·林(音)就经常在《法律与秩序:有组织犯罪》中露面,她饰演了侦探维多利亚·曹(音)。
《唐人街内部》巧妙地将威利斯在剧中和生活中逐渐成长为明星的故事穿插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他总甘愿居于他失踪的哥哥(吴育刚饰)之下,而哥哥在《黑与白》的世界里用的是亚洲电影中常见的“功夫小伙”名字。小说里开列了威利斯(以及引申到其他亚裔演员)历史上经常扮演的角色,其中包括:失宠的儿子、送货员,当然还有普通亚洲人。
“威利斯不知道自己被困在这个剧里,”欧阳万成说。“他只是想离开唐人街,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并同情这种想法。你不需要懂得演技,或者有美国演员工会会员卡,或着通过了角色分派部门的选拔。”
广告
这种理解也有助于欧阳万成探索系列剧的多个层次,找到威利斯的核心。“他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整天生活在餐馆里,他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欧阳万成说。
《唐人街内部》还有一个隐藏在标题中的主角。该系列剧用开玩笑的方式描述唐人街,将其描绘为一个充满黑暗神秘气氛且有异国情调的地方,这是美国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想象。想想罗曼·波兰斯基1974年的暗淡新黑色电影和它著名的最后一句台词吧:“算了吧,杰克。这是唐人街。”唐人街是外人不想问太多问题的地方。
系列剧制片人游朝凯说,剧中的唐人街“既是一个场景,也是一个观念模式,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想象中的文化空间”。
系列剧制片人游朝凯说,剧中的唐人街“既是一个场景,也是一个观念模式,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想象中的文化空间”。 Mike Taing/Hulu
在为写小说做研究时,游朝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崔灵凤的书《美国唐人街》(American Chinatown),该书概述了五个不同的唐人街(包括纽约的和洛杉矶的唐人街)的历史。游朝凯在小说的引言中用了这句话:“如果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异国情调的背景……唐人街既能用来代表它自己,也能用来代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唐人街。即使在今天,它仍是任何地方身份含混不清的亚洲人的象征。”
但唐人街,包括拍摄《唐人街内部》许多外景的洛杉矶唐人街,也是真实的人物生活和工作的具体地方。它们在历史上为抵达美国的移民起过重要的入口作用。
对游朝凯来说,这种两面性与故事的元虚构世界完美匹配。
“它是威利斯心目中的唐人街呢,还是一个真实的地方?”游朝凯问道。“我不知道是否有简单的答案。它既是一个场景,也是一个观念模式,既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想象中的文化空间。我们要把这种悖论拍出来。这才是真正有趣的东西。”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币圈”争议人物孙宇晨以620万美元拍下天价香蕉

21 November 2024 at 02:32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币圈”争议人物孙宇晨以620万美元拍下天价香蕉

ZACHARY SMALL
毛里齐奥·卡泰兰的概念艺术作品《喜剧演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预展上展出。这件作品以620万美元(含手续费)的价格售出。
毛里齐奥·卡泰兰的概念艺术作品《喜剧演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预展上展出。这件作品以620万美元(含手续费)的价格售出。 Justin Lane/EPA, via Shutterstock
纽约——周三晚,在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一根多年来在艺术界引起争议的香蕉以620万美元(含佣金)的价格成交。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水果——尽管可能过不了几天就要扔掉。
这根香蕉是著名恶作剧大师毛里齐奥·卡泰兰2019年的概念艺术作品《喜剧演员》(Comedian)的主角,其设定是把香蕉用胶带粘在墙上。它附有真品证书和装置说明,如果香蕉腐烂了,其主人可以随时更换——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五分钟的快速竞价结束时,生于中国的加密货币企业家孙宇晨击败其他六名竞争对手拍下这件作品。专家表示,这表明,即使在市场不景气之际,也会有人愿意为引人瞩目的奇观花大钱。
“在过去十年里,市场的回报一直持平或在下降,”为客户追踪艺术品投资潜力的迈克尔·摩西说。“艺术品是一种令人着迷的资产,因为你可以从中获得太多乐趣,以至于人们愿意接受比较低的回报。快乐是不能被破坏的。”
确实,孙宇晨在声明中说,这件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它连接了艺术、米姆和加密币社区的世界。”
广告
孙宇晨在香港观看了这场拍卖,他还说,“在未来几天,我将亲自吃掉这根香蕉,作为这一独特艺术体验的一部分,以纪念它在艺术史和流行文化中的地位。”
在电话采访中,他预测道由于特朗普的胜选,以及虚拟货币价格上涨,“我认为我们会看到虚拟社区对艺术品的强劲购买力。”
卡泰兰的这件作品最早亮相是在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上,当时贝浩登画廊以12万至15万美元不等的单价售出了三版《喜剧演员》。但最后拥挤的人群导致场面过于混乱,在行为艺术家戴维·达图纳把香蕉从墙上扯下来吃掉后,画廊终于将作品从展位撤下。在苏富比,这根香蕉再次回归,其估价在100万到150万美元之间,但最终520万美元的成交价格(含手续费总价为620万美元)是最低估价的六倍。
这部作品引起了媒体轰动,登上了《纽约邮报》头版。一些评论家比小报更加不吝好评。杰森·法拉戈在《纽约时报》上解释说,《喜剧演员》这个名称具有讽刺意味——“因为卡泰兰就像所有最好的小丑一样,是一个悲剧演员,他让我们的确定感显得好像香蕉皮一样,滑溜溜的靠不住。”
艺术家当时说,他认为这件作品是对市场投机的讽刺,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件物品在艺术体系中获得价值的基础是什么?”在前不久的电子邮件采访中,他还声称,“这次拍卖将是它的生涯巅峰。我很想知道答案是什么。”
从小摊水果到拍场贵族
广告
周三晚上,贴在苏富比拍卖行墙上的那根都乐香蕉是当天早些时候在曼哈顿上东区附近一个水果摊上花35美分买到的。摊主是一名来自孟加拉国的男子。他没有透露自己的姓名,他说自己不知道自己售出的其中一根香蕉卖到了原价的几千万倍。
“我敢打赌,苏富比的工作人员肯定已经听够了那些香蕉笑话了,还要假装是第一次听到,”艺术顾问戴维·诺曼说。“肯定很难装!”
竞拍获胜者孙宇晨在购买传统艺术和数字艺术方面已花费了数以百万计美元。他的藏品包括一件贾科梅蒂1974年的雕塑(2021年以7840万美元的价格在拍卖会上购得),他还以近60万美元买了一块宠物石玩具的非同质化代币。
“这件艺术品的概念性不仅引起了我们传统收藏界的兴趣,也引起了更广泛的加密社区的兴趣,”苏富比的发言人卡琳娜·索科洛夫斯基承认。“我们收到了潜在竞拍者要求用加密货币支付的请求。”
今年64岁的卡泰兰2016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浴室里安装了一个纯金马桶,还曾把自己的艺术经销商用胶带粘在一家画廊的墙上。他经常批评艺术市场,说拍卖对艺术家不公平,他们通常不会从中受益(除了获得媒体关注)。“让我困扰的是,第一次拍卖之后,艺术家就无法再从作品的易手中获利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拍卖行和收藏家从中获利,而推动市场发展的创作者却被排除在外。”
艺术家毛里齐奥·卡泰兰曾表示过,他认为自己的香蕉艺术作品是对市场投机的讽刺。
艺术家毛里齐奥·卡泰兰曾表示过,他认为自己的香蕉艺术作品是对市场投机的讽刺。 Vincent Tullo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周三的苏富比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这根香蕉是当代艺术部分仅有的10件拍品中的最后一件。2022年,也就是上一个艺术市场的繁荣年,同样的当代艺术拍卖有23件拍品,共拍得7290万美元。
金融分析师摩西说,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购买这件香蕉作品将是一个冒险的赌注;以惊人价格成交的艺术品很少能通过再度拍卖获得正回报。“买家的需要是增加快乐效用,因为我不清楚这是否会增加财富效用,”他说。
广告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上海书单:阅读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By: 毛雯雯
15 November 2024 at 05:12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上海书单:阅读一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

毛雯雯
Raphaelle Macaron
上海是一座转型与革命的城市。法租界绿树成荫的街角、老城厢和豫园张灯结彩的屋檐、石库门的小巷和民居、黄浦江畔充满未来主义气息的浦东地区,以及历史悠久的外滩殖民建筑之间,上海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历史与文化在这里交融,焕发出勃勃生机。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中国五个开放外国租界、允许英、美、法、日建立飞地的港口城市之一。这个国际中心孕育了一种特殊的中国现代性: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成为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化大都市——堪称中国的爵士时代巴黎和纽约,涌现出“七大歌后”这样受欢迎的艺人、阮玲玉和金焰这样的电影明星,以及张爱玲这样迷人的作家。
很容易沉醉在上海那种迷人的氛围之中。我母亲出生在那里,在她1966年离开后的几十年来,这座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时至今日,这座超现代大都市的气息和景色仍在不断刺激我的感官,丰富我的想象力。阅读上海的文学作品,你会陷入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所有那些不断膨胀的神秘、阴谋、放纵与丰盛。
我应该带些什么书?
广告
需要轻装上阵的时候,一本薄薄诗集的陪伴总是受欢迎的。上海诗人王寅的《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A Summer Day in the Company of Ghosts)涵盖了他几十年的创作——王寅是1978年邓小平经济改革后兴起的朦胧诗运动的诗人之一。现居上海的诗人、视觉艺术家徐今今于2020年出版的《来世仍有歌声》(There Is Still Singing in the Afterlife)一书中,有许多关于家庭、遗产和历史的挽歌,其中很多都发生在她的家乡。
奥布·雷伊·莱斯库尔的处女作《河东,河西》(River East, River West)讲述了一个在上海上国际学校的少女和她的房东继父的故事。作家裘小龙的短篇小说集《红尘岁月》记录了从1949年到21世纪初,发生重大变化的上海传统弄堂里普通居民的生活。1995年,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以白居易的唐代悲剧长诗命名,从一个女人在弄堂的童年开始,全景式地描绘了她在上海40年的生活。《海上花列传》是韩邦庆的小说,出版于1892年,被张爱玲译成英文(张爱玲的任何一本书都是旅途中的绝好选择)。
你会推荐什么文学景点?
张爱玲的故居常德公寓是必去之地。这是一栋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建于1936年,三年后,这位作家与母亲和姑姑搬到那里。张爱玲曾去香港留学,于1942年回到这里,在这里写出了许多她最好的作品。
一楼的一个庭院通往一家书店和咖啡馆,专门介绍张爱玲的写作生涯。张爱玲自己也写过一篇关于在这座公寓里生活的文章——收录在她的文集《流言》中——她说自己是一个住在公寓里的城市女孩,听不到有轨电车的声音就睡不着。
当然,张爱玲的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说。她的作品抒情而梦幻,但又有电影般的细节,往往是上海现代女性躁动生活的缩影。她的史诗级间谍惊悚小说《色,戒》讲述一群戏剧专业的学生在战时的上海兼职做线人的故事,读完后可以再看李安2007年的电影改编,由梁朝伟和汤唯主演。她的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收录了她最受欢迎的作品,包括以上海一个老式家庭为背景的家庭剧《金锁记》,以及扣人心弦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了一个上海女孩和她神秘的姑姑在香港生活的故事。也可以试试她的长篇小说《小团圆》,这是一部黑色浪漫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上海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与一个卖国贼的恋情。
广告
值得一提的是,妮娜·明雅·鲍尔斯的诗集《木兰》(Magnolia)细述了这位新西兰诗人作为海外游子追随张爱玲的足迹在上海漫游的经历(诗中也描述了对张爱玲公寓的造访)。鲍尔斯的美食回忆录《小月亮(Tiny Moons)还事无巨细地描绘了在上海一年的饮食经历:相信这座城市会让你尝到美味佳肴。
哪些书可以向我展示这座城市的其他方面?
卫慧的小说《上海宝贝》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一股小潮流的缩影,当时一些年轻的城市女性在书写关于性、毒品和摇滚的艳情小说。关于这个时代,我最喜欢的另一部小说是上海作家棉棉的《》。
珍妮·张(音)是上海出生、纽约长大的诗人和小说家,她的小说集《酸涩的心(Sour Heart)中有一篇快节奏的作品,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的上海和1996年的美国之间穿梭。记者、著名亚裔美国活动家谢汉兰的《离开上海的最后一艘船》(Last Boat Out of Shanghai)讲述了四则1949年革命后逃离上海的故事。
欧大旭的小说《五星亿万富翁》(Five Star Billionaire)讲述了一群定居上海的马来西亚移民的故事。石黑一雄的《我辈孤雏》(When We Were Orphans)以战时的上海为背景,从一个英国人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他回到这个他长大的城市,调查失踪的父母的案件。尤莉·闵(音)的《上海英侨》(Shanghailanders)是一部以未来城市为背景的家庭小说,故事从2040年开始,倒叙至2014年。
傅麦前不久出版的处女作《假面舞会》(Masquerade)讲述了一个在上海为艺术家朋友看家的酷儿男性发现了一本神秘小说,讲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一个假面舞会。在即将于明年1月出版的处女作《寻找家园》(Homeseeking)中,卡丽莎·陈(音)记录了一对朋友,两人在上海长大,从童年时代就结下了友谊,但后来搬到其他地方,经历了中国60年的动荡历史。
广告
作家与这座城市短暂而激烈的接触也带来了不少作品。兰斯顿·休斯在他的回忆录《我徘徊,我彷徨》(I Wonder as I Wander)中用了一章来描述他1933年的上海之行。而在本世纪,诗人特伦斯·海斯在他的文集《注意你的语言》(Watch Your Language)中有一篇精彩的文章,讲述了他参加2016年上海国际诗歌节的经历。
我可能会在公共场合看到哪些文学偶像的名字?
在虹口区,有一条满是可爱老房子的街道,名叫多伦路文化街。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是在街边的一座建筑里成立的。该组织由上海作家于1930年成立,旨在团结左翼政治人士。它于1936年解散,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它的创始人之一鲁迅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形容为“20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多伦路上有鲁迅和两个弟子坐在一张桌边的雕像。再往北是鲁迅公园,那里有鲁迅博物馆和鲁迅墓。他的小说集译本《阿Q正传》于2010年由企鹅经典出版社出版。
在多伦路上,你还会看到丁玲的半身雕像,她留着短短的波波头,端坐在长椅上。丁玲和她的丈夫诗人胡也频都是左联成员。她的作品关注不遵循传统的中国年轻女性的困境,后期作品描绘了农村地区的艰辛。英译作品选集《我自己是女人》(I Myself Am A Woman)收录了她的小说《1930年春上海》。
在同一条街上,你会看到茅盾的雕像,他的小说《子夜》是一部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典作品。小说尖锐地描写了上海外国人定居点的资本主义利益勾结,以及这座处于战争边缘的工业化国际大都市的巨大不平等。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就是以茅盾的名字命名的。
我应该逛什么书店?
广告
到外文书店购买英文书籍。伦敦书评书店在上海也有一家姊妹书店思南书局,里面有很丰富的英文书籍。思南书局诗歌店则是一个专门为诗歌而设的新天地,这家庞大而庄严的书店位于圣尼古拉教堂内,建筑于2019年翻新并重新开放那里不但安放着众多的诗歌作品,还有一排排仿佛直抵云霄的高耸书架。
毛雯雯的上海书单
《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王寅著;安德烈娅·林根费尔特译
《来世仍有歌声》,徐今今著
《河东,河西》,奥布·雷伊·莱斯库尔著
《红尘岁月》,裘小龙著
广告
《长恨歌》,王安忆著;白睿文(Michael Berry)和陈毓贤(Susan Chan Egan)译
《海上花列传》,韩邦庆著;张爱玲译
《流言》,张爱玲著;安道(Andrew F. Jones)译
《色,戒》,张爱玲著;兰诗玲(Julia Lovell)译
《倾城之恋》,张爱玲著;金凯筠(Karen S. Kingsbury)译
《小团圆》,张爱玲著;潘简(Jane Weizhen Pan)和马丁·梅兹译
《木兰》《小月亮》,妮娜·明雅·鲍尔斯著
《上海宝贝》,卫慧著,布鲁斯·休米斯译
《糖》,棉棉著,凌靜怡(Andrea Lingenfelter)译
《酸涩的心》,珍妮·张著
《离开上海的最后一艘船》,谢汉兰著
《五星亿万富翁》,欧大旭著
《我辈孤雏》,石黑一雄著
《上海英侨》,尤莉·闵著
《假面舞会》,傅麦著
《寻找家园》,卡丽莎·陈著
《我徘徊,我彷徨》,兰斯顿·休斯著
《注意你的语言》,特伦斯·海斯著
《鲁迅小说全集》,鲁迅著,蓝诗玲译
《我自己是女人》,丁玲著,塔尼·E·巴洛与加里·J·比约尔奇编辑
《子夜》,茅盾著,许孟雄(音)和A·C·巴恩斯译

毛雯雯(Sally Wen Mao)著有多本诗集,包括以上海为背景的《表面王国》。她是巴鲁克学院英语和创意写作助理教授。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于今年出版。

翻译:晋其角、Ziyu Qing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笔墨写自由:为大都会博物馆“写大字”的台湾书法家

12 November 2024 at 05:35

简繁中文
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
字体大小

笔墨写自由:为大都会博物馆“写大字”的台湾书法家

ZACHARY SMALL
在董阳孜的公寓,藏在角落的纸堆证明了这位台湾书法家对完美令人生畏的追求。
它们是废弃的艺术作品,像用过的纸巾一样皱成一团,墨汁将它们浸透,成了一团团带着黑斑的纸浆。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草稿——包括以巨幅尺寸书写中国诗歌的尝试——变成了这些故纸堆。最近的一次尝试是她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委托所创作的作品,将于11月21日亮相。策展人表示,这是近年来美国最有分量的女性书法家作品展,并表示,它将把这一艺术形式从古代带入21世纪。
今年秋天早些时候,81岁的董阳孜在她台北公寓的地板上展开一卷卷纸,家具已经推到了墙边,她将一支大得可笑的毛笔浸入装着柔滑墨汁的碗里。她正在为将悬挂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标志性入口大厅的两幅作品打稿。这些诗句都出自千百年前的诗人之手,传达了关于实用主义和道德等价值观的信息。但在董阳孜这样的书法大师手中,汉字也充满了微妙的不同——没有两个字是一样的——在她的巨幅作品中也是如此。“在台湾,无限的自由让我可以一心一意去钻研我的艺术,”她说。
董阳孜在台北的工作室展示她为大型书法作品绘制的草图,摄于9月。
董阳孜在台北的工作室展示她为大型书法作品绘制的草图,摄于9月。
她在网上找到了超大号的毛笔。
她在网上找到了超大号的毛笔。
然后,她开始舞动起来。在26平方米的纸张上,她以惊人的速度挥动着巨大的毛笔,写下她一生都在研究的汉字。她师法八世纪的书法家、唐朝武将和地方官颜真卿这样的大师,试图借助现代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台湾特色的融入,来复兴这一行将消亡的艺术。
“我把我的艺术生涯归功于台湾,”董阳孜通过翻译说道。
广告
董阳孜是台湾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1942年出生在中国大陆的上海。1952年,她随父母和弟弟移居台湾(当时称福尔摩沙),几年前,毛泽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迫使蒋介石及其反共追随者前往台湾。董阳孜的三位姐妹与一位姑姑留在大陆,两岸的动荡关系导致了她们长达数十年的分离。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后,在一位美国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得以安排一家人在香港短暂团聚。
董阳孜小时候以练书法消磨时间,她的习字更接近遒劲有力的颜体,而不是那个时代的年轻女孩通常被推荐学习的柔美字体。她的父亲要求她从小学四年级起每天练习写100个大字和200个小字。
董阳孜说,出于政治原因,这种艺术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学校曾经基本消失,练习书法仅限于艺术家和学者的高雅追求(虽然在近年,中国重新重视书法,试图恢复传统文化的地位)。台湾一直使用的是繁体字,而不是大陆使用的简体字,而且数十年来,公立学校一直教授书法——虽然也已逐渐式微。
在全球范围内,熟悉书法的人越来越少。董阳孜注意到,大多数说中文的年轻人都是在电子设备上透过注音符号或英文字母写字。
“我认为现代人变懒了,”这位艺术家说道,除了睡觉,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
对于董阳孜来说,书法是一种本能之道。她发展出的“字画”从小幅的速写参照入手,明确了每一滴墨水将落在卷轴上的位置。但她经常把自己比作爵士乐人,音乐不断变化。没有两笔是相同的,这为她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即兴成分。
董阳孜在台北家中的工作室。
董阳孜在台北家中的工作室。
用于创作的各种毛笔。
用于创作的各种毛笔。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你的脑海中,”这位艺术家解释道。“你只是将它表达出来。”
考虑到她的作品篇幅——其中最大的一件达到180×5200厘米——以及她公寓工作室的空间有限,一切都必须依次进行。创作的时候,卷轴的不同部分依次打开,几周过后才会看到最后的结果。有时候,她不喜欢最后的成品,就会将其作废,放进17个纸箱中,然后从头开始创作。
广告
“她为大都会大厅的委约写了40多稿,”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现当代艺术部亚洲艺术副策展人马唯中说。“她总是很焦虑,可能是因为她9月份写的东西要到10月份才能看到最后的成品。她在寻找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种不确定性——存在失败的可能性——正是董阳孜的父亲在她宣布打算成为一名书法家、并于上世纪60年代末前往美国学习西方艺术时所担忧的。当时,书法主要用于赠礼和人情,而不是可以销售的艺术品。然而,董阳孜坚持走这条路,1967年来到布鲁克林博物馆艺术学校,并于1970年在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获得绘画硕士学位。在美国,她受到启发,开始创作大尺幅的绘画作品,尤其是在看到马蒂斯的作品《舞蹈(1)》后,作品传达出的能量和纯粹让她仰慕。她在观看威廉·德库宁和弗朗茨·克莱因等抽象表现主义者的动势绘画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竞争感,因为她在其中看到了书法的线条。
“我会让你们涨涨见识,”她记得当时自己这么想。
董阳孜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回顾展上的作品目录。这是她2011年的书法作品《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董阳孜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回顾展上的作品目录。这是她2011年的书法作品《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董阳孜回到台湾,通过接受委约来支持自己的艺术创作,她设计火车站和书店的视觉标识,为舞蹈团体和爵士乐手创作,甚至为香奈儿的周年庆广告加入汉字。她的作品悬挂在台北的松山机场和国家音乐厅——一座庞大的艺术综合体。
2013年,台湾外交部邀请她设计台湾的护照印章,面对这一殊荣,她幽默地说,这是一项很容易的工作。
“这些字非常规整,”她耸耸肩。“在台湾,没有多少人知道护照印章上是我的书法。我甚至都没和我的兄弟说过。只有当过海关时,移民官员看到我的名字才知道是我。”
董阳孜在翻看颜真卿灯中国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她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找灵感。
董阳孜在翻看颜真卿灯中国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她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找灵感。
由于这些委托,董阳孜虽然没有在艺术市场上出现,但却闻名世界。
董阳孜希望在大都会博物馆委托作品中重新找回这种肆意。她一直在考虑她的美国受众,他们可能很少接触书法,还有她的中国受众,他们占博物馆国际游客的近4%。(疫情爆发前,近10%的游客是中国人。)
广告
她从九幅不同的字中最终选择了两幅作为大厅展品。其中一幅来自近3000年前的《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马唯中说,这句话传统上被解释为来自另一个国家的人才可以对自己有用。现代的解释已经转向反思接受差异如何能帮助我们进步。
另一句格言是诗人学者苏轼在1100年所写,是关于创作过程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句话提醒观者要有自知之明,要有道德约束。
董阳孜的大型书法作品的参考草稿。下方为正在创作中的作品。
董阳孜的大型书法作品的参考草稿。下方为正在创作中的作品。
对于熟记数百句这样的话语的董阳孜来说,它们具有个人意义。但她说,她选择这些文字是为了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并表达了吸引中国大陆游客的愿望。
“我选择这些文字是给那些会阅读这些作品的人,”艺术家说,她还说,这些观者“会思考文字的含义,因为他们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些文字了。”她还说,既然他们已经开始阅读,“他们就可以反思如何做一个人,如何做一个公民,如何获得自由。”

摄影:许安荣

Zachary Small是《纽约时报》记者,撰写关于艺术界与金钱、政治和技术关系的文章。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翻译:Duran、晋其角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

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
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 2024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任何颜色都不属于任何性别

By: Steven
8 March 2023 at 13:23

经过了持续大半年的劝导,太太终于同意我给她换一台新手机,用来替换掉手上这台已经被生活摧残得不灵光的旧手机。一开始她很不愿意,一来觉得还能勉强接着用,其他开销的优先级都远高过于她自己;二来也是从小到大被上一代人灌输的那种「自己不配」的心态,总说算了算了。直到最近聊到自我能量的进出,她才终于把自己的优先级往前挪了挪,我也才有机会给她换新。

挑型号的时候,为了避免她有价格上的心理压力,也因为她多次强调不要高配置,加上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没有很明显的电量焦虑,所以我推荐了 iPhone 13 mini 给她。她之前也在店里上手试过,小巧的手感和屏幕尺寸都很合适。尤其是把 mini 和现在用的 7P 放在一起时,mini 这个与 6s 相当的体型里装着和 7P 一样尺寸的屏幕,平衡的尺度是拿捏得相当好的。

于是她同意了。

上周一看了下取货信息,显示深圳益田店里没有现货,要从广州寄过来,于是我就计划周五再下单,周六可以直接寄到家里。但周五我再看的时候发现,已经变成了店内有现货,于是我果断下单,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直接去店里提了。

为什么选白色?

其实一开始也看了别的颜色,曾经犹豫过红色、粉色和绿色。但实际看下来以后,一是觉得这一款的红色不够正,绿色又偏黄有军绿色的感觉,粉色又太淡了,质感不足;二也是觉得为什么女生非得是红和粉呢?所以最后,按照实际的颜色表现,挑了她觉得真机表现最好看的白色款。

其实她之前的 7P 也是黑色款,并没有选那些所谓的女性颜色。

这也是我多年来对一些数码厂商的做法表示高度质疑的点:女性一定得被特殊处理么?

如果女性就得用女性手机,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应该有所谓的男性手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个厂商会这么做产品和宣传,唯独把女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点拿出来营销。当我们习惯了「女生是粉色,男生是蓝色」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在一百年前,蓝色是女性的颜色,而男性是拥有红色的。颜色和性别的关系,完全是被文化构建出来的,是纯属虚构的产物。

任何人选择一款产品,应该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被文化构建,更不该被消费主义用概念绑到某个象征的座位上。设计师在考虑产品的时候,重点的也该是产品如何满足场景中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客观的差异应该被看到和重视,但为了细化市场而刻意构建差异以降低设计的包容性,这是不该鼓励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挑选颜色开始,把「粉色适合你」换成「你喜欢哪个颜色」。

尼卡果实并未令我失望

By: Steven
16 January 2023 at 22:34

问题来源: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接受《海贼王》橡胶果实变成尼卡果实?

我的观点:

因为尾田既坚持了热血王道漫的套路,又打破了读者既定的期待和幻觉。

无论你作为个人是否承认,但你无法否认一件事,人们喜欢看热血王道漫的一个基本心理预期是:把自己作为故事的主角代入进去,感受那种拼搏到最后,获得成功的痛快!但这个故事套路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有一个基本模板,那必然是由下至上的成长与逆袭,因为这是绝对多数读者的真实愿望。人们知晓自己的渺小,但渴望成功,这才造就了这类题材的大热。不接受「尼卡」并非不接受这个名字,而是不接受「自己无法继续代入」,无法继续成为「由无名之辈进阶到封侯拜相的故事主角」。人们所失望的,是「那个王不是自己」。

想必很多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我想提三个问题,请各位一起想一想:

1、艾斯死的时候,岩浆凌驾于火焰之上,可以接受吗?

2、获得了同一颗果实的萨博所打出的炎帝,和艾斯的是一回事吗?

3、香克斯能结束顶上战争,五老星也得给面子,真的是面子果实吗?

我的一些浅见是:

一、多数人并没有因为艾斯的死而质疑果实上下级的关系,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几乎没有读者会把自己代入到艾斯的角色里,不会觉得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而失望和愤怒。因此可以比较冷静地从旁分析果实上下级的合理性,去理解这个设定的前因后果,甚至认为尾田这么画是故事推动到此处的必然,是故事的神来之笔。

但其实岩浆是高温融化的石头,火焰是氧化反应的表象,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除了温度高低外并没什么关联,但没人会在乎这种类型的 bug,因为它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没人会觉得自己是艾斯,给我个差不多的理由就行。

二、如果两个人拿到同一颗果实后,施展出的是不同的招式,那么我们可以说,个人对果实能力的开发至关重要;如果两个人施展出的是同一种招数,只是训练强度不同,造成的效果强弱有差异,那么,个人对果实的开发就不是那么关键的,而是训练的效率更为重要。

回到艾斯和萨博的例子上,这一招炎帝,是属于艾斯的,还是属于果实的?

很显然,既然萨博能够打出和艾斯差不多的炎帝,那就意味着,炎帝不是艾斯的专属,是任何一个拥有这个果实的能力者都可以训练出来的一门技术。那么,作为一门技术,它能否发挥出强大的效果,是取决于果实本身,还是使用果实的人?我相信黑胡子很清楚这个道理,否则他不会那么执着于获得白胡子的果实,更不会坚持要打造最强的全员能力者海贼团。因为他是懂得技术的价值与人的关系的人,不然他干嘛要隐藏那么多年,一心选定暗暗果实呢?尾田把手术果实安排给艾斯的话,合理吗?

再进一步,既然贝加庞克能够复制果实能力,能够把血统因子工程化,那就意味着无论是果实还是种族,在海贼世界的设定里就是科技树的一部分。但凡是科技,是刀杀人还是人杀人的争论就绝对不会停止,但无论怎么争论都必须正视一件事:没人使用的科技,啥也不是。

换句话说,尼卡这门技术可以交给任何人,但最好是路飞。

因为那么强大且令人发笑的能力,最好交给最纯真的那颗心来驾驭。这样的剧情安排才合理,否则这个从一开始就贯穿至今的「Joyboy」到底「Joy」在哪里?让巴基来 Joy 大家吗?一个胆小怕事的真小丑,你觉得能够让大家 Joy 起来吗?还是交给黑胡子这样的终极大恶,最后用橡胶锤打扁他?

我相信 Joy 不是那么肤浅的快乐。

它最好由一个没心没肺、吃人一口饭就念着报恩的傻子来实现。

三、比起路飞的宿命,这个红发男人的宿命就不值得失望和愤怒了吗?

这个男人串起了消失的一百年、月球文明、世界政府的巨型草帽这种超巨大的谜团,这样的人会因为一个村子的小孩吃了个橡胶果实不能游泳就舍弃一条手臂?已经把新世界的希望堵在这种事情上了,哪个脑回路清晰的作者会把解题的重点放在刻苦开发果实能力、卷赢其他能力者这个方向上啊?

大家都是东亚文化圈里熏陶出来的人,尾田会真心觉得卷是路飞的出路吗?香克斯和路飞一出场就把牛吹那么大,一个随意进出世界政府的面子人,咱们平心而论,他罩着的主角要只是个逆袭屌丝,你觉得这样的安排跟玛丽苏/杰克苏有什么区别?

宿命,不是原罪,无力面对宿命才是。

假如后期的剧情,路飞成为尼卡果实的表演者,失去了作为他自己的个性,没有主导和实现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会说很失望;如果接下来的路飞依然是那一千多话的没心没肺大笑、快意恩仇不拘小节的大傻子,做判断的依据仍然是他的纯真内心,那他就是尼卡的主人。

很多人觉得自己只要也拥有了一个亿,就也能干出一番伟业来。这是宿命论者们最喜欢相信的谎言,也是被宿命打击时最容易失望和放弃的原因。但事实上不是的,你拿着顶尖的武器,没有使用它的方法和能力,你什么也做不了。

海贼世界里,哪个能力者的果实和他的个性不是对应关系的?这就不是宿命了?这有一颗果实,无论什么属性,是它主宰你,还是你主宰它,这才是宿命与否的唯一判断。

我不认为随着剧情的推进,尾田一点点把世界观和科技树铺陈开,这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当你知道,古代的科技远超今天,此时的科技全靠考古的时候,一切都说得通了。那么果实这种科技产品,作为一项工具被人使用,就一定不会是卷中之卷的通关秘籍。

路飞拿了一手好牌就令人失望么?

不是的,他把好牌打烂了才令人失望!如果没有前面一千多话的历练,那么尼卡果实就是个普通的橡胶球,路飞也不过是个不会游泳的普通人;为什么在打凯多的时候觉醒,恰恰是因为凯皇才配得起这个巨大的份量,只有被三番五次打败后的路飞,才有机会完成历练,让尼卡成为尼卡,让自己成为配得起尼卡的那个人。

路飞正在成为可以直面和挑战宿命的那个人,把自己代入到主角视角的读者,也应该有这份心情和觉悟,才能体会到「命运管不着老子」的热血王道漫之精髓!尾田是真懂的。

「也许,去拍纪录片吧?」

By: Steven
11 December 2023 at 19:22

昨晚,跟筱烨从宠物医院回来,走到楼下时她问我:「假如不需要为钱发愁了,你会去做什么?」我脑海里先是划过各种不确定的数字,一千万?八千万?三个亿?还是 5000 亿?

多少钱能算自由?拥有多少不用发愁?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的目标,是做出一些能对人有益的东西。作为工业设计师,我觉得我的这个身份是充分满足了我从小到大的愿望的。但是,这个愿望在成为设计师之后,就停滞不前了。我至今也没有做出能令自己满意的,能够称之为「好作品」的对世界有益的东西。

我其实清楚,这不全是我的问题。

能力我当然自信是没问题的,但远不够出类拔萃到可以被称为天才的程度;时代的机会其实并不少,我亲眼见证过的都不胜枚举,设计师的机遇是多的,即便不是我,我也不会否认这个时代是对设计师友善的;个人的运气不是可以评价的部份,我认同王德峰教授的观点,人到三十得知命认命,这不是说要被生活锤打成老牛,是知道自己寸长寸短在哪里。

曰「六亲无靠,大器晚成」,便不强求。

但无论何时,如果以不愁开销为前提考虑未来想做的事,我冒出的总是「回到舞台」「专心写作」「做慈善性质的设计」这一类事情。因为,我觉得那是我的「欲望」所在。

「也许,去拍纪录片吧?」

这句话说出来时,我自己也惊愕了。

我知道我考虑过这件事,但我从来没有把它上升到「后半辈子的目标」这样的高度。筱烨问我是不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我说:「不是的,我不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我是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这三四年间,我渐渐地把「自己」从欲望和野心中拿出来了。前几个月,@两个皮蛋的初号来找我聊天,席间,我说了一段话,大意是:

我现在只在乎我那些想法是否传播出去了,是否影响到了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人,大的媒体机构也好,数码科技博主也好,人文艺术博主也好,只要他们能从我这里了解到真正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不是陈词滥调的刻板印象,不是动辄灵感来源和像这个像那个,那么,我写的文章和做的视频就有意义。我作为个体是否有足够大的影响力,没那么重要,但我能作为一把种子撒向远处,这比我短暂的一生本身重要得多。

这不是浪漫化,而是彻底的实用主义。

作为工业设计师从 05 年工作到现在,设计和制造了多少东西,它们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归属何在,我大概是知道的。造物是人类的特权,因此敢称万物灵长。可人造之物不永恒,要么是在岁月中破败的石块建筑,要么是长久不化的塑料垃圾,都是昙花一现,不得善终。但凡是实体,都有消亡的时候。这个周期,绝大多数时候是比人类个体的平均生命周期短的。

但文明可以绵延数千年,通过记录和记忆。

因此才会有那个笑话:如何成为百万富翁?去拍纪录片。你会从千万富翁成为百万富翁。纪录片就是很烧钱,不管是记录人类还是地球的故事,这种记录形式一定是需要耗费巨大劳动价值的。正如人类练习内观,从亿万斯年的衍化中诞生的智能生命,觉察到自身的存在,并对自身进行观测和记录,这也同样耗费了巨大的资源。只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个体,通常难以察觉到这一现象。但你察觉到时,就是一次生命的奇迹。

假如我们是另一些生命创造出来的,那就是更大的奇迹。

当然,我并没有要拔高自己想拍纪录片的想法,只是在陈述其拥有远高于「设计」「话剧」「写作」之类个人私心的观点。在我能力和命运的射程内,大体上只能追寻上述三者,并且大概率在有生之年都难以企及我所认为的高峰,但如果让我以「无须在意代价」为前提来畅想的话,那句不经意透露的想法向我指出了更高的云上有什么。

我可以化归尘土,但尘土上会有万物。

一就一寻,李嘉诚办公室对联大有文章

10 December 2023 at 00:00

华人首富李嘉诚办公室有一幅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李嘉诚办公室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我初读觉得有意境,后来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得知这对联由左宗棠所作(也有说法是姚元之所作),但似乎和首富办公室的对联有所区别: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上联一样,但下联中,左氏原为“就平处坐”,李氏的为“寻平处住“。

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好多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差别,难道李嘉诚办公室的对联还能有错?

听说在江苏无锡梅园有左宗棠的原始对联,朋友帮我亲自去梅园查看,拍照为证,左宗棠的原作对联确实是: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无锡梅园-对联-上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无锡梅园-对联-下联-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看来原作确实为“就平处坐”,但李嘉诚办公室的对联却是“寻平处住”,“请就坐”与“寻住处”,这是为什么?

无锡梅园-对联-下联-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好奇心驱动,我做了一番搜索,才发现原来这里大有文章

1852年前某时,40岁左右的左宗棠为无锡梅园题联一幅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晚清书画巨匠赵之谦和都转盐运使王小初交厚,1879年受后者之命,书一联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向高处立拣平处坐往稳处行

这一改写内容上不算成功,但歪打正着,书画家赵之谦的这幅字在市场上已经市值100万了。

后来民国年间,满族画家溥僴改写一版如下: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此改写版本被李嘉诚选用,首富的影响力使之大为流行

当然,民间也有衍生版本(甚至有说法说不知最初版本和作者),例如陕西咸阳三原城隍庙前有一个改写联如下: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

这种民间版本的影响力自然小多了。

对比之下,我喜欢最初的左宗棠原作版本: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更何况,李首富喜欢的“寻”字本身有主动搜寻的意思,寻觅一安身立命之住处,而左宗棠的“就”字更随性一些,有个地方将就坐一下即可,更适合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吧。

你喜欢哪个版本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