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守夜人|当下,国内仍做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仅剩36家
9 November 2025 at 04:17
河南粮食购销商人孙先生卖粮后,银行卡全被冻结,生意为此停摆,家人抱头痛哭。在河南广电、央视等众多媒体的报道下,5天后,孙先生一家的银行账号幸运解封。此事让一位知名律师发文感慨:如果没有媒体报道,河南卖粮所谓涉诈账户可能解冻吗?
![]()
CDT 档案卡
标题:纸媒守夜人|当下,国内仍做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仅剩36家
作者:纸媒守夜人
发表日期:2025.11.8
来源:微信公众号“纸媒守夜人”
主题归类:记者节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作者:纸媒守夜人
发表日期:2025.11.8
来源:微信公众号“纸媒守夜人”
主题归类:记者节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一直以来,我方一直在持续关注国内监督调查记者的生存状态,一直在对国内新闻媒体刊发监督报道的情况做持续盯控。
根据我方日常盯控的数据,目前国内仍坚持做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仅剩36家(这里所指的“监督报道”,指对公权力的监督报道)。
根据日常盯控统计,最近12个月,澎湃新闻、红星新闻、津云新闻和大风新闻,刊发篇数最多,平均每月在4篇至9篇。在媒体当中,这个发稿频次已算“高频”。
其余32家媒体,每月刊发监督报道的数量均低于3篇。其中,一些平均两三个月、三四个月刊发一篇监督报道的新闻媒体,也被计算在内。
在如此有限的篇数之内,这36家媒体仍为中国的法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南方周末等媒体持续追踪报道的指定监视居住问题,媒体前仆后继的报道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力。2025年6月30日,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规范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和监督的规定》,指定居所回归居住的专有属性,明确规定办案人员不得进入指定居所内,不得在指定居所内进行讯问,保证了暴钦瑞、邢燕军等人的悲剧不会再重演。
媒体报道5天后,商人被冻结账户解冻。律师感慨不报道没这结果一文刊发后,不少人在评论区表示“羡慕”。对于公众来说,监督报道已经成为极为稀缺的资源。
今天是记者节。向这些媒体致敬,愿他们都能坚持下去。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