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3 September 2025Main stream

你的防水手机不会永远防水

By: 马扶摇
3 September 2025 at 18:06

这是一个稍显湿滑的问题:你会带着手机洗澡吗?

图|The Mirror

在 LCD 时代,这样的场景还是很难想象的。然而伴随着近些年手机防护等级的提升,洗澡的同时带着手机听歌看剧甚至开一把,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无独有偶,当苹果在 2016 年首次为 iPhone 7 加入了防水功能之后,曾经推出过这么一条广告片:

广告片里,比利时跳水老将乔瓦尼·多尔奇马斯科洛(Giovanni Dolcimascolo)伴随着 iPhone 7 Plus 播放的《门德斯:玛卡蕾娜的初恋》从 27 米跳台上一跃而下,溅起的水花落在手机上,波纹伴随着音乐震动起来。

虽然这条广告片展示的是 iPhone 7 Plus 强劲的双扬声器,但苹果没有告诉你的是:这样把手机带到游泳池,万一手机进水了,售后可是不会给你保修的哦

这样的矛盾,在当下这个旗舰机防水满街走、甚至连折叠屏都能用来打水漂的时候,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事实:

你的防水手机,不可能永远防水。

IP 等级究竟意味着什么

说起电子产品的外部防护,IP 等级肯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一套 IPXX 评级,来源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在 1976 年制定的 IEC 60529 标准,旨在为额定电压不超过 72.5 kV 的电气设备提供一套可量化的防护分级系统。

字如其名,IP 等级即 Ingress Protection ——侵入防护等级。这套标准最初是用来区分工业环境中电气设备对于固态异物、液体和人体部位的防护的,但是随着标准的推广和使用场景的泛化,IEC 60529 已经变成了一个适用于绝大多数机械和电子产品的评定标准。

我们常见到的 IP 等级多为 IPXX 样式,比如 IP56、IP68、IP69K 等等。后两位数字中的第一位表示对于固态微粒的防护,数字越大意味着密封性越好、防尘能力越高,后一位数字则是对于日常电子设备更加重要的「防水等级」,1-9 级分别代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防水能力。

对于手机这种使用场景复杂、内部结构紧凑的电子设备来说,防尘与防水等级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屏幕的密封胶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也能起到防水效果。在这方面,以索尼和三星为首的日韩厂商毫无疑问是遥遥领先的:

互联网远古记忆:索尼 Z5 Premium 煮火锅

而作为手机行业的后起之秀,折叠屏类别在面世短短两三年之后也攻克了防水这道难关,2021 年发布的三星 Z Fold3 和 Flip3 成为了首款 IPX8 防水的折叠屏手机,今年的荣耀 Magic V5 更是提升到了 IP58/IP59 的级别。

不过对于折叠屏来说,想要达到 6 级的防尘,难度反而比防水要大得多,对于铰链等精密结构的设计要求极高。最终是上周刚刚发布的谷歌 Pixel 10 Pro Fold 拿下桂冠,以 IP68 的等级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尘密」的折叠屏手机。

手机并不像你想的那样防水

这样一圈看下来,连折叠屏都有 IP68 和 IP59 防护等级了,近几年的主流直板旗舰机更是几乎全部支持 IP68 标准,听上去似乎很美好不是吗?

然而这其中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让手机不像我们期望中那么防尘防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IP 等级的数字与强度不完全是递进的,数字越大不一定代表密闭性更好
  • 手机的实际使用场景远比防水试验更复杂,IP 等级评判的是意外防护,而不是手机的设计功能

防静水还是防动水?

由于 IP 等级系统并非为消费电子产品设计,而是一套主要面向电气行业内部的技术标准,因此它的数字系统并不完全是递进的,而是区分了不同的场景——尤其是最关键的防水。

从基于 IEC 60529 的国标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防水等级分为了从 0 到 9 整整十个级别,其中 IPX1/2 为防滴水、IPX3/4/5/6 为防喷水、IPX7/8 为防浸水,IPX9(部分标准中称为 9K)则是防高温高压喷水。

换句话说:一台 IP67、IP68 的手机,它防水能力的评判标准是静止状态下浸没若干时间不会进水,而不是防止有一定流速的喷水,两者对于防水结构设计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放在生活场景中,就是你的 iPhone 不小心滑进洗脸盆里泡一会可能没事,但你要是开水龙头直接冲洗,那就保不齐会有什么地方渗水了:

表面看着没事,实际已经走了有一会了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撞进的第一个误区:IPX6 和 IPX8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防水场景,防水冲和防水泡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台 IP68 的手机不一定能够在 IP66 的环境里活下来。

更何况 IP68 本身还有一个矛盾点:IEC 60529 并没有规定 8 级防水的具体测试条件,而是由设备制造商(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商议确定的,唯一要求就是比 7 级防水(30 分钟 1 米深)的条件「更严酷」即可——

iPhone 16 Pro(上)的测试标准为 6 米 30 分钟,小米 15s Pro(下)则是 1.5 米 30 分钟,两者都达到了 IP68

换句话说,厂商标定的两台 IP68 手机,其测试的标准的水压足足相差四倍。如果用 iPhone 宣称的 6 米 30 分钟测试小米 15s Pro,虽然不一定会当场进水,可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售后就可以顺滑的给你拒保了——

实验室标准防不了生活进水

一旦涉及到拒保,手机厂商标称防尘防水等级的另一个棘手之处就体现出来了:为什么厂商总是宣传防水,但真进水了又不给保修呢?

这背后的争议是一个关乎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标测试、实验室标准等等的庞大话题。但是简单来说,手机厂商宣传防水但进水不保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两件事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简单来讲:从法律的角度看,所有手机厂商宣传的点其实都是「我的手机符合 IPXX 标准」,而不是「我的手机防水」,因此任何与 IP 等级评定的实验室条件不相符的环境,其实都不在消费者与厂商的合约范围内

然而我们生活中需要手机防水的场景,远远比 IP 标准所面临的要复杂得多。就拿两种常见场景举例:戴着智能手表在游泳池或者海边游泳,以及洗澡的时候把手机放在旁边听歌,没有任何一种 IP 标准能够同时涵盖这两种情况。

对于游泳来说,目前电子设备为了符合 IP68 的静态防水标准,采用的防水设计大多是防水胶圈 + 半透膜 + 边框胶的组合,对付纯水浸泡的环境的确是绰绰有余。

但是泳池水中的氯会加速这些防水结构的老化,而海水中的金属离子和盐分和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日常电子产品根本没有有效的防护手段——但广义上来说,它们又的确都属于我们对于「防水」的期待。

极端派都认为有些太极端了

而洗澡的场景里,即使最新的 IPX9 加入了高温高压喷水的测试,能够防止一部分水蒸气,但 IP 测试是不测长期结果的——你的手机可能在洗澡的那天没什么事,但长时间的潮湿加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仍然可能伤到主板。

更何况上述的所有场景,都是在你的手机没有磕碰、边框完好、结构密合的前提下,以及最重要的——没有老化。

无论是密封胶、半透膜还是主板的防水涂层,在手机这种高频冷热变换、摇晃撞击俱全的使用场景里,能够提供有效防护的时间是有限的——

一年半载之后,机身密封胶条老化,无论后盖鼓包还是屏幕开胶,手机功能不一定受损,但防水肯定是没有了。

当然,这种时候比起防水,还是先担心一下电池比较好

总而言之,手机厂商宣传的 IP 标准是严格的实验室结果,只代表了这台手机交到你手上的那个瞬间是可以防住厂商宣称环境中的水的。

但是面对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防水场景,最后还得是那句话:出嚟威,最紧要戴防水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详解:再度被中国媒体关注的日本永久化合物污染到底是什么

23 August 2025 at 11:56

点击蓝字关注,多点在看防失联

声明: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日本检测出永久化合物污染的新闻再度引发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img

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一年多前,日本检出这类污染物的新闻就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

img

CDT 档案卡
标题:详解:再度被中国媒体关注的日本永久化合物污染到底是什么
作者: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发表日期:2025.8.22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主题归类:民族主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无论是一年前,还是当下,新闻里说的污染物都是指一类特定的含氟化合物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其化学性质稳定(这类物质有极为稳定的碳氟化学键),在自然界中降解缓慢,也被称为永久化合物或永生分子。

PFAS应用广泛,例如利用一些PFAS分子“油盐不进”的特质,它们被用于构建防水防油涂层。听到这防水防油不必往复杂工业上想,打开衣柜,你那具备一定防水性质的衣服,应该都有PFAS涂层。

近一二十年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些广泛使用的PFAS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两个过去使用最广泛的PFAS:PFOA和PFOS。PFOA目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PFOS是2a类致癌物,即前者被认为有充分的人体致癌证据,后者有可能导致人类癌症。这两个PFAS也被很多国家禁止生产使用,正想办法淘汰。

但由于PFOA与PFOS曾被广泛使用,加上它们的降解极为缓慢,如今全球各地都能检测出这些PFAS,美国有,日本有,中国也有。最突出的一个威胁来自水体中的PFAS,可以直接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当然,人体内也能检测到——我的身体里有,你的身体里也有。

关于PFAS的详细科普,可以参考这篇(也放在今天二条了):

潜藏于普通人血液中的永久化合物,和被化工巨头“掩盖”了几十年的真相

去年国内媒体突然集中报道日本PFAS污染,大概是由于当时——2024年6月,日本宣布要对全国饮用水的PFAS含量做调查。

从2020年起,日本对饮用水的PFAS含量做出了初步规定:PFOA和PFOS这两种危害最大的PFAS总量不应超过50 ng/L。

2024年11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对全国两千多个公共饮用水水源的调查,2020年有11个水源出现过PFAS超标,2021年是5个,2022年4个,2023年3个,2024年当时截止9月底未出现超标情况。

12月,日本又公布了对私有饮用水水源的调查,2020-24年间,近2000个水源里有44个超标。问题最突出的包括:

水源地点 饮用水PFAS含量(ng/L)
福冈县芦屋空军基地 1500
东京都西部东千岁营地 343
东京都府中空军基地 245
东京都西部府中监狱 204

可以看出,军事基地成了重灾区。这是由于PFAS的一个关键用途是泡沫灭火器,尤其是针对航空燃油火灾的AFFF泡沫灭火器,活性成分是PFOA加上PFOS,导致泡沫灭火器使用极多的消防训练场所、军事基地、机场,都是潜在重污染区。

44个超标的日本私有水源,去年年底时,26个已采取整改措施,如切换到公共水源,14个开启紧急应对方法,如分发瓶装水,剩下4个计划增加水处理设备。

这两天国内媒体又关注起日本的PFAS问题,大概是因为包括朝日新闻在内,不少日媒报道了来自京都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日本34个污水处理厂,有33个的污水污泥里检测出了PFAS。

这项研究和日本政府正在推广的一项农业政策有关:将污水污泥作为农业肥料使用。

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时分离出来的半固体物质,一方面,它们可能含有重金属、微塑料等多种污染物,另一方面,也含有有机物质。经过进一步处理,能作为肥料。

日本政府近年来希望提升污水污泥提取出来的肥料在农业肥料中的比例。日本高度依赖进口肥料,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国际肥料价格飞涨,这也是导致过去一年日本大米价格飞升的原因之一。增加污水污泥的肥料占比,能增加日本的农业用肥自给率。

可是,污水和饮用水一样,都有可能被PFAS污染,污水污泥自然也有该风险。去年,日本政府检查了86个污水污泥肥料的样本,显示PFAS含量低于检测下限,由此提出使用这种肥料,不必担心PFAS风险。

但是,京都大学的研究显示至少在肥料源头上,不少污水污泥有PFAS。检测结果显示污水污泥里主要的PFAS为PFOS,平均PFOS含量是5.1 ng/g,即十亿分之5.1,最高达69 ng/g。

这意味着使用污水污泥的肥料,仍应注意对农民、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些数据的积累还有利于指导建立合理的管理标准。

日本PFAS的管理也即将有变动。日本饮用水中PFOA与PFOS总量不得超过50 ng/L的规定,目前并无强制性,从明年4月起将改为强制性,即饮用水处理厂不仅要检测公布,一旦超标必须采取措施改进达标。

中国媒体对日本PFAS的持续关注度令人佩服。只是,如果这些中国媒体能拿出一半的积极性到中国本土的PFAS污染上就好了。

实际上,21世纪初,欧美率先禁了PFAS生产后,不少产线转移到亚洲。亚洲又经历了先转到日本,日本禁产后再转移到中国。尽管中国在2021年停止了PFOS生产,2023年将PFOA列入优先管理的污染物,停建相关产线,但很多研究都显示PFAS广泛存在于中国的环境中,包括饮用水水源。

比如,2021年清华大学的一篇论文显示中国可能有一亿人的日常饮用水水源PFAS含量超过当时国外一些地方设立的安全标准。自贡(502.9 ng/L)、连云港(332.6 ng/L)、长沙(122.4 ng/L)、成都(119.4 ng/L)、无锡(93.6 ng/L)、杭州(74.1 ng/L)是研究中饮用水PFAS含量最高的城市。

2022年同济大学的论文显示在太湖采集的水样,PFAS最高为189 ng/L。

2025年5月一篇来自湖北的论文,显示当地一家曾是全球最大的PFAS生产工厂,关停两年后在其附近采集的地表水、地下水仍能检出极高含量的PFAS。其中河水PFAS总量最高达23225 ng/L,饮用水/地下水最高达67937.9 ng/L。研究人员强烈建议该地方圆5公里内的居民不要使用地下水。

在饮用水PFAS的标准上,日本是PFOA与PFOS总和不应超过50 ng/L。该标准属于滞后水平。虽然2016年美国EPA的研究认为考虑安全冗余,饮用水中PFOA与PFOS总和低于70 ng/L,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在2024年,EPA设定的新饮用水PFAS规定中,PFOA与PFOS上限都被降到4 ng/L,还增加了其它多种PFAS的上限标准。

中国在2022年第一次提出饮用水PFAS标准:PFOA上限80 ng/L,PFOS上限40 ng/L。

不仅上限显著高于欧美国家,而且至今,PFAS并非中国饮用水需要常规检测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上述中国水体中的PFAS含量数据,都来自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并非对居民用水安全的监测。

如果媒体拿出对日本PFAS污染一半的持续关注热情,来追踪一下国内PFAS管理,说不定现在中国饮用水的PFAS上限标准与检测频率,都会大不相同。当然,可能PFAS也有橘生淮南淮北的区别,在日本才是致癌物。

最后,如果你特别担心饮用水里的PFAS污染,无论是活性炭还是逆渗透机制的净水过程都能有效移除饮用水里的PFAS。其中逆渗透去除PFAS非常高效,可以移除99%以上的PFAS。

下次去日本旅游,害怕被日本的PFAS致癌物害了,就去超市买个净水器。

订阅关注防失联

前沿医药,请关注

参考资料

https\://mainichi.jp/english/articles/20250820/p2g/00m/0sc/035000c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4/11/29/japan/no-excessive-levels-pfas/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4/12/24/japan/science-health/pfas-exceeding-limits-at-private-suppliers/

https\://www.asahi.com/ajw/articles/15563439

https\://enveurope.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2302-020-00425-3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2/em/d2em00073c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01128-6#Sec2

更多精彩内容见Youtube:Y博的科普园

img

Y博也有播客了,欢迎关注《说医解药》

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img

AI 是水

By: Steven
24 January 2024 at 17:05

今天还在谈论「实体经济 VS 虚拟经济」的人,与一百五十年前认为电力是魔鬼的人,基本上是同一类人。这是上个时代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下一个时代已经正在高速渗透了,还在讨论马快还是车快?

十多年前我说,互联网就是电网;

眼下的情况是,AI 将是水。

假如这轮范式革新真的能在三年内(还剩两年多?)达到 50%,那么今天的多数组织形态和创作方法,都将与打制石器无异。

運動無國界,嗎?

By: Steven
21 February 2024 at 21:35

🎥 點擊封面播放視頻

由一個提問開始,我從設計師與創作的角度,談論體育運動中的民族主義,警惕「分類」思維對思考過程的影響。

今日戶外步行運動記錄:開發了一條四分馬的路線!

🎥 B站播放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v421k7Mg/

🎥 YouTube 播放地址:https://youtu.be/w2KQoic8LAg

這是春節過後的第一條視頻,主要是起個頭跟大家聊聊天。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歡迎在視頻中的彈幕或評論區里和其他人一起理性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