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浣花溪杜甫|张家界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By: elijah
13 October 2025 at 22:21

1,一场突发的“爱国冲突”

2025年10月9日,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森林公园,

一支韩国旅游团,其导游手持一个带有韩国国旗元素的小旗子,跟过团的都知道,这是防止走失。

我们看导游手上的旗子是红底的,其实就是一个引导手帕,并不是真正的韩国国旗。

img

结果,这个时候窜出来一个穿黑衣戴黑帽戴墨镜的中国男子,胸前还挂着个运动相机。拦着导游不让走,而且态度很强硬,甚至还报警了。

要求导游收起旗帜,并说“中国地界不能出现外国旗”。

最终,导游还有一团的游客要带,游客也觉得尴尬,跟这种人哪里耗得起,于是收旗离开。

CDT 档案卡
标题:张家界爱国贼的表演算不算寻衅滋事?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10.13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极端爱国主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2,当爱国变成一场表演

在国庆期间,五星红旗在全世界飘扬,很多人都感觉到自豪了骄傲了,可为何却容不下别人的一面旅游旗子?

这个黑衣男子胸前的运动相机,就说明他是有备而来,是故意找茬,刻意表演,打造爱国言论,然后好起号,进而直播带货。

这跟之前的战狼战马铁头U型锁有什么区别?

打着爱国的旗号,却行着碍国之实。所以说些货色就是纯粹的爱国贼。

用爱国来博流量,却对国家的发展造成阻碍。

3,张家界和韩国游客的双向奔赴

不扯太远,就他的这个举动对张家界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因为韩国是张家界最大的客源国,2024年就贡献了28万人次,超过入境游客的三成。景区配套有韩语标志,韩元支付,韩语摄影师等服务。就是为了方便韩国游客。

为什么韩国人如此热衷张家界?

在2001年韩国观光社社长赵洪奎就说“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的名言,这颇有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觉。

甚至旅行社还打出了“孝顺父母就送张家界旅游”的广告。把张家界旅游和孝顺父母绑架在一起。张家界成为韩国人眼中的孝道圣地。

这也是营销鬼才想的办法,效果出奇的好,在韩国形成社会风潮,互相攀比,于是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来张家界旅游。

4,一个爱国贼,毁掉了多少努力?

能形成这种社会风潮是何其难得,这么多韩国人来到张家界,吃住玩,会产生多少消费?带动多少餐饮、酒店、门票、导游、纪念品生意?

而且影响还不只是韩国游客,其他国家游客进来也要掂量掂量,面对这些U型锁,头够不够铁。

我国这两年来对很多国家都单方面免签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吸引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带动消费。

而张家界吸引韩国游客,可以说是做的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双向奔赴。

但现在这件事,已经上了韩国的新闻了。 有这种爱国贼在,真膈应人,韩国人在做旅游决策的时候,也会参考一下当前的新闻热点,发现张家界冒出这么一个U型锁,即使背上不孝的骂名,也可以以安全和尊严为由,不来张家界。

即使损失10%的韩国游客,那有多少宾馆民宿将挣不到钱?有多少餐馆将减少营业额?又会损失多少门票?

从景区到餐馆住宿,都被这个U型锁、爱国贼坑惨了。

5,寻衅滋事的爱国

这个U型锁还想靠着这段表演起号,没想到,发到网上,基本都是骂他的,起自己的号,砸别人饭碗。

他大义凛然的样子,真的好像一个傻逼。他自己却觉得他是个英雄。

而他的这个动作,干扰了旅行团的正常工作,影响了张家界旅游的声誉,损害了旅游相关产业的收益。这算不算寻衅滋事呢?

为了挽回韩国游客的信心,要不给他搞一个寻衅滋事?

真正的爱国,不只是口号,而是大的格局。

让更多人到中国来旅游,喜欢中国,让更多的旅游从业者受益。

爱国不是表演,更不是为了流量。

当爱国变成生意,他们就只会想着怎么挣钱,而会忘了初衷。

浣花溪杜甫|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By: elijah
6 October 2025 at 22:10

没想到,绿捷校园餐一事还真的有后续。

前段时间闹得那么大,绿捷还能继续中标,本以为绿捷无法撼动,但没想到最近爆出光明集团将接手绿捷的校园餐。

img

要知道,在上海封城期间,绿捷可是因为卖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在上海校园餐中,绿捷也是做了好多年,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难吃。不只是普通市民的孩子在吃,很多普通公务员的孩子也在吃。

不知道有多少投诉都能安然度过,而这次真的民怨沸腾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大块肥肉吐出来。

那么多学校的校园餐,二十左右的餐标,就给学生吃这些东西?而且吃了很多年。

img

img

img

做过饭的人都能看出这背后有多大的利润。一勺陈米饭,加上一点预制肉菜,水煮素菜,这成本估计就两块钱左右吧。我估计监狱的水平跟这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生吃不下,大量倒掉,学生吃不饱,如何学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大的猫腻。

而且,就这水平,还能不断地参加招投标中标。也可以看出招投标的水也挺深。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为了能收到学生的午餐钱,强制学生吃,不准带饭,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

这吃相真的太难看,难怪这次上海家长会那么愤怒。

如今,绿捷校园餐的业务由光明集团接手,我想校园餐肯定会好一点了。

CDT 档案卡
标题: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说起光明集团,前几年他还有一个广告词“请给我光明”被批评。

当时对这家老国企还刮目相看。

现在接手了绿捷的校园餐,国庆之后,校园餐应该会有改观。

而绿捷用如此劣质的校园餐对待沪爷的孩子,我想应该会对它进行问责。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中央厨房配餐,一个中央厨房能辐射整个区域的学校。

而这种模式,就是一种集权的模式,原本分散到每个学校校长决定的事,现在由主要领导拍板就能决定。

这种模式真的还不如校长小舅子承包制,做得差了,学生的骂声,老师的吐槽,校长是听得到的。甚至家长还可以向教育局反映。所以一般不会做得太绝。

而现在这种模式,学生骂绿捷,它也听不到,老师吐槽,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家长投诉,都不知道向谁投诉。所以才会做得这么绝。也只有闹上热搜,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或许才能改观。

在不受制约的权力游戏中,贪婪、有恃无恐将让校园餐做到极致,极致的低成本,极致的高利润。

于是就出现上海校园餐的荒诞一幕。堂堂国际大都市的校园餐甚至都比不过西部偏远山区的学校的食堂。

所以现在绿捷校园餐由光明接手,本质上还是集采模式,但底层逻辑还是有点不同,绿捷这种资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在利益最大化无所不用其极。

而光明是国企,底线可能会高一点,毕竟国企领导可以不追求高利润,但绝不能出问题影响领导位置。

如果要彻底解决校园餐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校园餐不能只是一家送,让多家配送,让学生自由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不是领导。

我出钱还没有选择权,这本来就不合理。

选择权在领导手里,资本就会去巴结领导,而选择权在学生手上,资本就会去讨好学生。自然饭菜的质量就好起来了。

希望这次光明能改变校园餐的顽疾,还学生一顿正常的午餐。

浣花溪杜甫|禁止学校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还需要两部门联合发文吗?

By: elijah
29 September 2025 at 22:40

最近学校食堂问题频发,这让很多家长担心。特别是上海的校园餐,已经让人难以想象了。

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今天看到教育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部门联合发文:禁止学校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

img

img

看到这个《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我感觉到有点懵逼,禁止学校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还需要两部门联合发文吗?

使用不合格食材,这不是违法吗?有法律法规,还需要两部门联合发文吗?

两部门联合发文,应该给出具体的违规处罚规定,而不是只是一句基本常识的废话吧。

CDT 档案卡
标题:禁止学校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还需要两部门联合发文吗?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9.26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这感觉怪怪的,但好像又是在修复一个bug。

可能很多人和我都有同感,感觉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禁止采购使用不合格食材,这就像禁止杀人,禁止放火一样,还用得着如此强调吗?

但两部门掌握的信息肯定比我们多,在这个时候发一句如此常识性的工作指引,估计是有人违背常识,可能是真有人故意这么干。

不合格食材,为何还要上市?为何还要特地发文禁止。

难道以前是允许的?难道说真有人故意采购不合格食材给学校?

经过两部门这么一提点,回想起这么多年在学校吃饭的经历,还真能细品出那个味来。

比如学校的米,合不合格不确定,但似乎总是陈米。

学校的肉,以前经常爆出买的肉都是臭的。

还有一些临期食品,甚至过期食品,某些学校似乎都能充分利用其价值。

我以前做过一段时间餐饮,有一次发现供应商送来的火腿肠过期了,就打电话叫来换。结果供应商换了之后,拿着过期的那一箱火腿肠,恬不知耻的说:拿去给学生吃。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所以,现在看到两部门联合发文,虽然感觉怪怪的,但又能感觉到这背后真切的无奈。

就像带孩子一样,爸爸妈妈突然联合发言:不要摸粑粑,那可能就是孩子曾经摸过粑粑。

希望两部门联合发文后,某些学校能真正落实吧。不奢求你们做多好,只求你们不要使用不合格食材。

真是低到尘埃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