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17 November 2025Main stream

正面连接|谁在给你的脑子“投毒”?

17 November 2025 at 19:40
CDT 档案卡
标题:谁在给你的脑子“投毒”?
作者:张苹
发表日期:2025.11.17
来源: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
主题归类:信息污染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file

过去中国有一句老话,“摆事实,讲道理。”健康的公共讨论,事实在道理之前。而在现在的社交平台,大家爱说的一句话是:“抛开事实不谈……”,很多人认为事实不重要,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实,重要的是立场。

img

在中国,我们平均每天花费在互联网的时间接近8小时,每天拿起手机117.9次,浏览近1000条信息——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月都被动沉浮于近万条信息的洪流中。根据抽样调查,保守估计,这其中有上百条是虚假信息。以2025年6月为例,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6万件。

这些虚假内容如同思想领域的雾霾,看似无害,却在无声无息地污染我们的大脑。它们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媒体,可在几分钟内覆盖蒙骗百万受众。

信息污染是怎么充斥互联网的?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些散布虚假信息的账号,找到它们背后的公司,从网络来到了线下。在浙江金华、天津、湖南长沙,我们见到了这些账号背后的具体的人。他们有人写剧本,拍摄虚假视频;有人购买大量账号,批量散布虚假信息;有人训练AI制造谣言和擦边视频。他们非常普通,使用的工具也毫无技术含量,却轻松月入7万、甚至90万。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片已经被污染的“信息之海”,我们溯流而上,试图还原这个“污染”的过程,虚假信息如何一条又一条诞生的?谣言和AI如何联手污染信息?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和魏星——事实核查平台“有据核查”的发起人,聊了聊虚假信息和事实核查不对等的“竞赛”。为什么越辟谣,阴谋论越盛行?如何重建公众对真相的信任?

看似无害的虚假内容

“涛子”是一名“骑手”,他会拍下自己送外卖的日常。视频都是涛子的第一视角,他不露脸,用挂在脖子上的运动摄像机拍摄送单过程。视频节奏很快,这一秒他在骑电动车,下一秒他拎着外卖站在小区楼下等门禁,然后,他站在门外敲门。门开了,顾客接过外卖。画质很低,镜头随着电动车的颠簸和涛子奔跑的步伐摇晃,收音有呼呼的风声和噪音,顾客的脸被打码,视频却因此显得更加真实。

顾客接过外卖后,故事才刚刚开始。开门的通常是女性,因为脸部打码,观众的视线自然地落在女性的身体上,女顾客穿着紧身露腰的T恤和短裙。“我蛋糕怎么这样了,我怎么吃啊!”顾客拿起形状被损坏的蛋糕,向涛子发难。涛子连忙道歉,表示可以赔偿。顾客说:“这样吧,你陪我过生日吧。”

涛子推辞:我还得送单呢,不方便啊。“你给我摔成这样,我不投诉你不错了!”涛子妥协了。画面随着涛子走进顾客的家,干净温馨的独居公寓。涛子坐下,面对着桌子上的蛋糕和女顾客。

“你怎么一个人过生日啊,小姐姐。”

“我刚搬来这里,也没有朋友。”女顾客情绪陡然转变,有点委屈地说。

二人开启了聊天,女顾客强势引导,主动让涛子给她带生日帽、喂蛋糕、一同喝酒。期间,女顾客还叫了一个药物外卖。涛子觉得很不安。上厕所的时候他搜索药物的名字,发现这是某种提高男性性能力的药。再回去后,涛子喝下酒觉得头晕,女顾客扶他上床休息。视频结束。

这则视频点赞超过7万,转发超过3万。评论区里,有的网友将信将疑,有人似乎相信这是真的,“又想骗我送外卖。”“啥好事儿都让你碰上了。”“我什么时候能遇见这样的啊。”

除了外卖员和女顾客的故事,涛子的其他视频内容有相似的套路:外卖员给酒店或者家里送外卖,男顾客接到外卖后发现是自己的妻子或女朋友点的,打开外卖发现是壮阳类或妇科药品,而这单外卖本该送去某某酒店。(如果是女顾客收到外卖,同理,单是男朋友下错的。)

用户“英姐(正能量)”发布的则是“外卖员”的悲情故事。她在社交媒体有55万粉丝,她发布的视频,有骑手当街乞讨,称母亲重病急需手术费。还有穿着外卖员服装的年轻男性抱着啼哭的孩子送外卖,请求她:“我孩子饿了,能用开水帮我孩子冲下奶粉吗?”这时,英姐会抱过孩子,让保姆立刻给孩子冲奶粉,并邀请外卖员进入她的别墅客厅休息。在客厅的沙发上,外卖员对英姐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的妻子,孩子的妈妈,抛弃了他们,他不得已一人抚养孩子。

这条视频点赞两万,评论区是整齐的“大拇指”表情和“好人一生平安”的祝愿。

可惜,这些视频都是假的,这些骑手都是“演员”——英姐既是这些视频的导演,也是演员。“外卖员给女顾客送蛋糕”的视频,涛子的主页有4个,用了4个不同的女演员。涛子自己兼任编剧和导演——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上,长年活跃着一批“真导演”和“假骑手”,他们大多通过编撰悲惨故事来博取同情心,再利用受众的善良进行金钱变现。

这些视频看起来无害,因此有些人会觉得即便是假的也无所谓,反正是看个乐子,得到短暂的心理刺激,或者心理慰藉。

除了短视频平台,你可能还在互联网上刷到过许多类似的内容,比如:“54岁河南阿姨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位“阿姨”在帖文中写道,“54岁硕士研究生今天去开学啦。从河南县城考到北京大学圈,我用了30年时间。”网友们获得短暂感动后,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称经该校研究生院核查,已录取的2025级硕士新生中,没有50岁以上的河南籍人员。

今年7月,多家新闻网站和社交平台广泛传播一则消息:“短剧《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在海外火了,美国观众边骂边付费追剧,该剧在三个月内狂收1.5亿美元,好莱坞演员拍短剧收入暴涨7倍。”新加坡的媒体《联合早报》网站上也发布了《中国霸总短剧风吹到美国》。

事实上,《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短剧并不存在。假消息中流传最广的一段真人画面,出自美国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于2017年拍摄的片段。截图之外,另外一段疑似特朗普与“保洁”的“亲密照”则为AI生成画面,从手部穿模、眼神失焦等细节处可以看出,这些片段均为AI生成。

img

网传《特朗普爱上在白宫当保洁的我》“剧照”来自美国综艺片段截图

假骑手:剧本、流量和金钱

今年8月,我们以学习和合作为由进入了“英姐”的团队。该团队老板叫“阿森”,共有16人,有至少8个账号。在浙江金华横店秦王宫景区门口的广场上,我们见证了一场由阿森带领的拍摄。

阿森30岁左右,留着寸头,身高170出头,穿一身黑衣服,带着3个小弟。横店景区附近有很多群演,阿森很快招募到他需要的演员。8月6日这天,他招到了一个是白瘦纤细的女孩——她将饰演送外卖的外卖员。在一个租来的黑色奔驰旁,一行人准备拍摄。

首先是讲戏。阿森塞给女孩一沓人民币,告诉她故事的“剧本”:女孩骑着电动车与一辆奔驰车相撞,她鞠躬道歉,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请求车主原谅。车主当然不同意,最后阿森饰演的另一位老板“英雄救美”,给了女孩一沓修车的钱,并关怀地问她家里的情况。女孩这时要说,她由父亲养大,从小没有见过母亲,现在父亲病重,她不得已跑外卖挣钱。

“外卖员因送餐着急出车祸被车主辱骂”,“外卖员恳求顾客不给差评”,这类“骑手遭顾客刁难”的虚假故事极易挑起社会对立:富人对穷人的,好人对坏人的,既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愤怒,又能突出账号主体的善良和大爱。

故事的核心是戏剧化的冲突。阿森对饰演车主的小弟喊:“你要吵起来啊!你就是个地痞无赖!”女孩在一旁默念:说到我妈的时候要用伤心的哭腔。她摆出快哭了的表情,夸张地用手臂抱住了头。

涛子的团队在天津。我们以演员的身份联系到了他。被问到是否有剧本时,他回答:“很多本子,得现场讲解。”7月底,在天津市南开区,我们见到了涛子。他与一民宿老板长期合作,把民房或酒店作为拍摄场地,费用200元一天。团队成员都是男性,需要招女演员合作,演员费用每小时150元。

剧本都是涛子写的,他说:“每天都写,想起来就写。”剧本通常有1000字左右,最少有2个人物,“外卖小哥”和女顾客,或者和男顾客。剧本的关键,“要么擦边,要么低俗。”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涛子说:“外卖员”苦情卖惨的剧本不行,因为“网络不允许,卖惨是被打击得最厉害的”,而且“大家下班了,本来今天过得很苦逼,还来给我卖惨,这样不行的。”

img

涛子写的剧本

剧情里常有一些擦边画面,比如“外卖员”抱着昏倒的“女顾客”、“外卖员”送外卖到酒店发现一男一女在床上。涛哥要求女演员穿着暴露的衣服和丝袜,在沟通时他直接说明:“会有一点肢体接触,我们剧情都擦边,但是会打码。”当我们表现出犹豫时,他说:你觉得不合适的话,我给你50块钱,你打车回去吧。

涛子反复强调,他要找“有悟性”的女演员。什么是有悟性的?他也说不清。大体是女演员要有信念感,语言动作都比较自然,既不能有明显的性暗示或者擦边,又不能过于紧绷和放不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语气向观众传达性暗示。

7月底,在天津市西青区某公寓的一间民宿里,我们观看了“涛子”团队成员“暴躁小邓”的拍摄过程。“暴躁小邓”先给女演员讲戏:外卖小哥给女顾客送的蛋糕形状被压坏了,女顾客说,那这样吧,你陪我吃饭吧,我生日没人陪——这是涛子拍过多次的“骑手送蛋糕”戏。

“暴躁小邓”对女演员总结:“整体剧情就是仙人跳,你骗我进屋吃饭。还给我在酒里下药,之后门关上了。”

“仙人跳?”女演员撇了下嘴,面露难色。

“就是让网友感觉到这是仙人跳,我们不明说,不会违规。”“暴躁小邓”赶紧解释。

在涛子团队发布的视频中,“药物”成为了戏剧的“钩子”,它毫不隐晦地指向“性”,瞬间抓住观众眼球,“为什么点这个药?”、“给谁用的?”这些问题自然在观众脑中形成,“送错地址”的剧情,又满足了观众作为“上帝视角”揭露秘密、参与道德审判的“抓奸”快感。

这些“药物”都是广告。接这些药品的广告,是涛子团队的主要盈利方式。他透露,每个广告大约3000元,一个月他可以接20个左右的广告。今年7月,他靠这些药品广告收入将近7万。

涛子强调,“还不算流量”。流量能带来额外的收益。涛子说,他在全平台收益每个月将近1万。以百家号平台为例,一条内容,每产生一万阅读,创作者能得到20元左右收益,传播10万加的文章、视频会给账号主带来多则2000元,少则100元的收益。在今日头条上,收益根据阅读量和互动情况计算,一条10万阅读量的文章会带来约440元的收入。

除了接广告,平台发的流量收益,流量变现还有更多的方式。有人通过直播带货、收取打赏,将流量转化。“英姐”团队重要收入来源是直播。直播中,假扮成骑手的女主播不断卖惨,声称自己母亲患病,父亲去世,家境困难,并且鼓动观众向其打钱。直播过程中,账号挂了一个名为“请我吃饭”价值399元的链接,鼓动观众去购买,该399元没有任何对等货物。仅当天就售出40多单。

当天,他们还在直播中挂出一个价值4999元的箱子,声称是个盲盒,被人拍下后,显示这是一个“金条”状物体,但主播并未说明该物体价值。随后,他们又挂出5单999元的私人定制礼盒,分别开出制作较为粗糙的“艺术品”。

这些虚假的内容并非无害,也绝不只是“乐子”。假骑手的视频背后,是一条从人设打造、剧本编造、专业拍摄,到最终流量变现的成熟灰色产业链。这些所谓的内容生产者并不在乎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利益驱动下,他们会把每一个普通人卷入其中,我们的每一次点击都在为虚假内容付费。

不仅如此,虚假内容还在持续污名化骑手的形象,并且刻意制造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虚假矛盾,正长期作用于真实的物理世界。

伤害具体的人

只有愚蠢的人会相信谣言,你也许会这么想。但如果是平台把这些被污染的信息推送到你面前呢?如果散播谣言的包括主流媒体机构呢?

今年8月,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引发网络舆论。事件进程中充斥着各种未经证实的说法,比如“杨某某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学位论文”“肖某瑫遭遇网暴致使其学业中断”“杨某某舅舅系武汉大学某中科院院士”“肖某瑫遭遇网暴致使其爷爷去世、外公成植物人”等。这些虚假信息的发布,进一步扰乱了舆论场。

这个事件中,主流机构媒体也不再是公众了解真实信息的途径。8月,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引发网络舆论。多家主流机构媒体跟进报道:杨某某博士录取资格被撤销!

该假消息最初由某自媒体账号发布,发表时间为8月7日下午6点13分,标题为《香港浸会大学撤销杨XX录取资格》。两个多小时后,8点57分,某都市媒体以《杨某媛博士录取资格给撤销》为题进行报道,很快阅读量10万加,吸引了一大批机构媒体跟进报道。次日,香港浸会大学回应称:“学校不会公布同学个人隐私,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报道被证明失实后,媒体删除了稿件,但并未进行任何澄清或致歉。

虚假信息不仅虚假,而且有害,它使得真实信息被淹没,损害个人判断,引起舆论割裂。它伤害的是具体的人。

今年2月,艺人大S徐熙媛去世。有网友发布她在日本箱根町立医院就诊经历,患者血氧89,因为订了回程机票不就医等等,这些信息都是谣言——箱根没有“町立医院”。但这份就诊记录上了微博热搜榜。同样在微博热搜榜的还有另一条谣言:“大S去世前还想穿跟汪小菲结婚的白纱”。这条谣言累计在榜时长超过12小时。谣言同时引导了网友对大S家人的网络暴力。

今年9月,演员于朦胧坠楼身故。事后,不少传闻在网上流出,“大佬要潜规则他,狗腿子替大佬组局,他被灌醉后侵害,想不开跳楼”等谣言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多位演员、导演被怀疑牵涉其中。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女演员宋伊人,有用户将她与“于某某酒后意外坠楼身亡”相关联,在网络上散布关于她“杀人犯”“拉人陪酒”“潜逃国外”“拉皮条”等虚假信息,对宋伊人进行攻击、造黄谣,引导针对她的网络暴力。

9月21日晚,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通报于朦胧坠楼身亡事件相关谣言,对造谣者采取强制措施。而将宋伊人与于朦胧强行关联的言论,仅仅是因为宋伊人此前曾居住在于朦胧坠亡案发小区。

AI也是污染源

当我们问:是谁编造的虚假信息?一个答案是,或许没有人绞尽脑汁地按照某个套路捏造谣言,抓取关键词并生成虚假信息,这些AI就可以做到。

互联网的“信息之海”,是AI的数据来源。如果这是片被污染的“海洋”呢?研究显示,当训练数据中仅有0.01%的虚假文本时,模型输出的有害内容会增加11.2%;即使是0.001%的虚假文本,其有害输出也会相应上升7.2%。

AI可以生成虚假的文本。今年7月,一则《演员王一博案,判了》的新闻疯传,刷屏互联网。一批机构媒体均发布了报道。报道显示,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因内容审核疏漏,就关联不实信息向演员王一博道歉,还援引了一份刑事判决书。随后,#DeepSeek向王一博道歉#一度冲上热搜。

img

多家媒体发布文章《演员王一博案,判了》

你或许很难相信,这条AI制造虚假信息的新闻,也是假新闻。这则消息被证实为虚假信息,被经纪公司澄清,法院也判定系谣言。追溯“道歉”新闻源头,或许来自于一则社交媒体中的帖子,该用户让AI生成了一份给王一博的道歉声明书,同时附上了(纯虚构)的法院判决书。这则帖子下方,还有“本回答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的黄色提示词。

AI也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造假。通常,这些虚假消息并不像“特朗普爱上白宫保洁”一样带着娱乐性。近年来,Deepfake(深度伪造)色情规模不断上升,AI把受害者(通常是名人或者普通女性)的脸“替换”进色情影像或合成裸照并散布,对受害者个人造成严重的名誉损毁和心理创伤。

这些伪造的视频和图像甚至会扰乱民众、军队、甚至国际舆论和外交决策。比如,在俄乌战争中,出现了大量伪造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呼吁乌克兰士兵投降的视频。这段视频被证实为Deepfake伪造视频,泽连斯基本人也在推特上发文辟谣。

虚假信息是AI制造的,而训练这些AI的人很可能是个你想不到的普通人,他们使用AI制造信息,月入90万。

在长沙市岳麓区,我们以应聘者的身份来到了长沙三匹马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全员30余人,其中有超过20人是负责AI软件发文的基层员工。在“三匹马”的公司介绍PPT中,着重强调了“AI在三匹马科技业务中的核心价值”。该公司称,他们已经掌握了AI智能创作文字大模型,“可以自动生成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小说等长篇文本,甚至可以根据特定风格和口吻进行创作。”

PPT上有一行醒目的红字,“目前我已经为您做到:全自动采集、全自动改写、全自动发布!”

公司里电脑数量比员工更多,大部分房间都用来放电脑。公司对外的PPT上还展示了公司的“手机墙”,28部放在架子上的手机,都在开机自动运行程序。

img

长沙三匹马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传的PPT截图

通过参加该公司的面试,接受作为新员工的试岗调查后,我们发现,公司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在百家号发文,赚取平台流量激励,他们还研究出了一套用AI抓取、改写和分发文章的流程。

他们使用软件“创作罐头”来抓取网络热点文章。这个软件覆盖今日头条、百度、小红书、抖音等主流平台,整合多个平台的热榜,实时追踪全网爆文及热点内容,并按照话题进行分类。公司建议员工优先选择“国际”,要避开的话题则是“时政社会、健康、汽车”。

公司还自研了一个叫“三匹马”的AI软件,可以实现从洗稿、发布到发布后自动采集账号收益数据的全流程功能。

读取此前抓取的热点内容后,选择改写模型,在软件中灌入AI角色词:

“你是一位多领域、多题材的内容编辑,深谙百家号动态和用户偏好,化身为情感丰富、真实自然的内容创作者。”

同时输入文章要求提示词:

“文章使用简单明了的短句,避免长句子,保持流畅易读。全文保持口语化、非正式的风格。在必要时可加入稍正式的表达以保持平衡。数据和细节描写应适度,避免过多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必须使用数据、例子(历史、影视、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对比、反问、调侃等手法增加文章张力,但确保不涉及敏感话题,保持轻松幽默的基调。

如果文章适合互动,可以在结尾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邀请读者分享他们的想法。如果文章基调较为严肃,可以以总结或呼吁行动的方式结束。”

还要给AI输入文章的语言特点:

“语气非正式,幽默诙谐,允许适度使用方言、谚语、金句和网络流行语。

情感强烈,有带动性,能引发读者共鸣。”

使用该软件,1分钟可以自动洗稿生成10篇初稿;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洗出约上千篇短动态稿件,且每篇都是不同的内容。

在“三匹马”公司账户发布的内容中,充斥着大量虚假、低质信息。比如:“特朗普政府无奈承认,他们对俄罗斯确实没招了”“阿富汗请求中国送给他们2只猪。”“被猥亵摸腿的脱口秀女演员复出,平时在台上讲黄段子脸不红心不跳的人,被摸个腿咋就扛不住了?”“一个男人年收入破了500万,基本70%–80%都会有两到三个老婆,且这些老婆之间大多都能和谐相处。”

通过AI发文,“三匹马”利用点击率赚取平台官方的创作者激励、平台广告分成和读者赞赏等收益。依照这个模式,公司5月共盈利90万元。参与该公司月度全员分红大会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分红大会现场,公司给员工每人发放现金400元,管理层800元。

灰产就在你身边

为了深入虚假内容制造链条,今年5月,我以兼职的大学生身份,认识了山东济宁某MCN机构的老板张滕泽。

张滕泽称可以“免费带副业”,“教人傻瓜式搬运视频号,1天30分钟收益1373元,复制、粘贴头条号,10分钟1篇,30天净赚5360。” 

我加入了张滕泽大量雇佣兼职、有偿发文的群组。他和我谈了分成模式:我加入他的MCN机构,成为他众多“子账号”中的一个。我在百家号发布内容,收入来自平台流量激励,账号的收益由他提取,他会转给我账号百分之45的收益。平台打款周期为3个月,他先垫付钱给我日结。

此后,张滕泽发来了20个素材,称“直接发,百分百不会侵权,素材一共就20个,来来回回的发,每天发10条。”他强调:“我提供的素材,都是别人发完,有播放量我整理出来的。”

张滕泽发来的素材,几乎都是虚假信息。大致可以分为4类:

一类关于女明星:包括女明星被潜规则的内幕——“某导演给戚薇500万,让她陪去澳门散心”;另一类聚焦女明星的身材,配图往往是女明星的胸部。

3月底,大S徐熙媛刚刚过世,张滕泽发的素材中也有关于大S的谣言:大S在ICU中抢救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她意识到已经模糊,竟然掐着女儿玥玥的手。其时谁都知道,大S在挂念着她的前夫汪小菲,谁能想到,她在生死关头挂念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她挂念着前夫,毕竟两人恩爱了那么多年,大S还曾说过,汪小菲是她这辈子最爱的男人。

素材充满错别字、语句不通、逻辑混乱,也几乎没有详细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拼凑一段空穴来风的事件,就变成了一段可能被多次传播的谣言。

另一类关于金钱:“哈尔滨一姐姐存了840万,原本想存5年定期,结果银行工作人员出了大岔子,给她办成了71年期的保险。”

另一类谣言是关于女性的“黄谣”,关键词是出轨、性、和女性的身体。做出不忠行为的往往是女性,她可能与男人在酒店出轨,也可能在家被老公捉奸在床。这种素材不需要更多信息,有时只需要一张女性穿着裸露的图片和对此的批判。

再下一步,张滕泽让我把账号的登录方式发送给他,他会进入账号后台,把视频和文字素材保存到草稿箱,我只需直接点击发布——这意味着他完全控制了这个用我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

搬运并发布这些素材的群内成员,每天要发布不少于10条帖子,且帖子“爆了”,才有可能获得每天10元左右的收入。多数人的账号每天收入只有几毛钱。如果你真的认真地在做这项“工作”,那么你账号会成为大量相同的谣言合集,充满厌女的信息和图片、“知音体”的小故事、和各种猎奇的谎言。

这条产业链与我们的距离或许比想象的更近。连续发布了两天张滕泽给的虚假信息后,我放弃了这项“兼职工作”。5个月后,今年10月,国庆假期回到家,我看到姥姥每天晚上7点,准时学习“AI课程”。她拿着小本,记录得很认真。我凑上去看,才发现她上的课程,正是打着跟张滕泽一样的旗号:“免费带副业”,“用AI在头条发文,10分钟1篇,每天净赚50。” 

姥姥的手机里传来一个女声:“同学们想不想跟老师赚更多的钱?在头条上发文只是能赚小钱,想跟老师赚大钱的扣1。”直播间里“1”开始刷屏。

在“兼职群”里,张滕泽仍然不间断地催促人发帖,他不断辱骂发帖不积极的人:“26号(那天),为什么不发?” “不干的,给我退群”“我不带垃圾”。由于大量发送不实信息,有的人账号被封禁了。对此,张滕泽的回应是:“知道为什么会封号吗?正是因为封号了 ,你才有机会赚到钱,如果不封号,你连赚到钱的机会都没有 。”

被摧毁的信任、被立场撕裂的真相

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虚假信息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假新闻,谣言,和更广义的虚假内容。上文中提到的,主流机构媒体报道的《杨某某博士录取资格被撤销!》属于假新闻。谣言是在人群中传播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反映了公众的恐惧和焦虑。今年9月,热贴“福州市和赣州市的中学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引发广泛关注,后被证实是谣言。数量最大的一类是平台上的虚假内容,比如伪造的信息、有剧本的“假骑手”视频,这些操纵性的内容往往是为了流量和谋利。

与虚假信息对应的是事实核查。由于数量和传播方式的差距,虚假信息和事实核查,是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对等的“竞赛”。

你极有可能刷到谣言,却不太有可能刷到一则辟谣的信息。谣言有传播的“先天优势”,由恐惧、愤怒等情绪驱动,更容易触发大众的转发和评论——高互动内容又会进一步触发平台算法优先推送。如果谣言经其传播节点的加持,某个大V的转发,媒体矩阵的转发,那它更会指数级别的传播。

辟谣则很难出现同等传播力度,辟谣经过调查和核实,往往滞后数小时甚至数天。一则辟谣的消息不太可能复制原先的爆款路径,当谣言已经沉淀为“集体记忆”,辟谣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有据核查”是一家专门核查流传于中文互联网国际资讯的平台。我们访谈了有据核查的发起人魏星。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根据俄罗斯互联网安全联盟在2022年4月发布的报告,互联网及各类媒体上传播的涉俄假消息大约有550万条。与虚假信息爆发式增长对应的是,有据核查有100多位志愿者,一天仅能核查8到9条虚假信息。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会男子铁人三项比赛结束后, 金牌得主挪威选手 Kristian Blummenfelt 和一些其他选手跪地呕吐。中文网络流传说法称:“铁人三项选手集体呕吐,因为赛场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铁人三项选手在粪水中游泳”等。

核查这一说法的关键是要搞清楚,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的水质到底是否符合标准?

首先,团队在谷歌中输入一些基本的关键词,比如Tokyo Triathlon water quality,发现在过去几年里有关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游泳开放水域的水质问题确实是一个关注的焦点,但这些偏新闻类的报道都没有直接回答上述问题。

团队转换思路。尽量找到比较权威的信息、原始出处。首先要找到的信息是:铁人三项比赛的水质标准是什么。在谷歌输入关键词 Triathlon water standard filetype:pdf,第一个搜索结果就是世界铁人三项联盟(World Triathlon)——管理铁人三项运动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官网发布的有关水质问题的技术规定文件,浏览文件,可以得到世界铁人三项联盟对水质的硬性要求。

从这一文件上溯,继续在世界铁人三项联盟的官网上翻查,发现在 Documents-All documents 项目下,有东京奥运组委会在男女铁人三项赛事赛前举行的技术会的完整文件。这两份文件都是在比赛开始前两天上传到该网站公开的。其中,针对引起简体中文网络关注的7月26日男子铁人三项赛的水质报告显示:最终水质检测结果为:1 级 – 水质优良(Level 1: Very Good Water Quality)。

这份男子铁人三项赛的水质报告是针对网络流传说法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证据,足以证实所谓“东京奥运铁人三项选手喝超标粪水导致呕吐” 的说法不实。

事实核查员也会尽可能联系相关当事人或者相关方,以便获得直接证据或者支持性的证据。

比如2021年9月,中文社交网络流传一篇文章称,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战胜美国的唯一前提,就是必须克服自身体制内的“官僚主义”。

核查员将流传的有关微博和微信链接通过李显龙官方 Facebook 账号发送至其办公室查询,李显龙办公室很快回复:“你发送的微博链接是虚假新闻。李总理没有说过该文作者在他的帖文中声称的任何信息。”

“有据核查”核查的多是国际资讯。魏星发现,中国人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很高。相比于自己身处的城市,蔬菜的物价,身边的小事,我们更关注国际大事。且相对非洲、拉丁美洲等“小国”,我们更关注美国和日本。简体中文互联网七八成的虚假信息都和美国有关,其次日本。

虚假国际新闻有一套固定的叙事:“我们很牛”“美国不行了”“外国吓尿了”。这类国际新闻相比于本地的新闻更“安全”,也能带来更多的流量,继而带来收入。

img

2022 年5月5日傍晚开始,微信群、微博等中文互联网平台疯传拜登儿子在钢铁厂被抓

有据核查诞生于2020年,现在5年过去,魏星的感受是信息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不相信事实核查。面对辟谣或证据时,人们非但不会改变原有观念,反而会更加坚定地相信原来的观点。

胡鑫宇事件是中国互联网舆论中的里程碑事件。少年于2022年10月14日从学校失踪,经过111天的搜寻后,2月2日,江西有关方面公开通报调查情况,“胡鑫宇系自缢死亡。”111天内,谣言大量滋生,“学校二楼出现白布裹尸”、“后山发现带血衣被”、“化粪池发现碎骨”、“被光头老师杀害”、“器官被割”等说法广为流传。即使后期警方发布了非常详尽的通报,但单纯依靠“发布事实”已经无法有效说服公众,人们仍然觉得,有什么真相被隐藏了。

这背后当然存在受众的心理问题。魏星说:不仅仅是中国,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左派右派、保守派和进步派的割裂越来越严重。过去中国有一句老话,“摆事实,讲道理。”健康的公共讨论,事实在道理之前。而在现在的社交平台,大家爱说的一句话是:“抛开事实不谈……”,很多人认为事实不重要,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实,重要的是立场。

受众心理极端化背后,是信源的单一化。“很遗憾的是,最近两三年,发生热点事件后,最终我们等来的只是一个单一口径的信息。”魏星说。从前,除了当地政府的通报和回应,还有大量的媒体报道。有时二者是契合的,有时二者是矛盾的,但受众掌握多种信源,可以对这个事件有更多认知。而现在,信息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连媒体也在等通报,反而给了虚假信息生产和滋长的空间。

信任被摧毁了。如何重建信任?重要的是公开透明地披露信息和调查过程。魏星说:“我们可能不能就谣言谈谣言,就辟谣谈辟谣。”

实习生蒋一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张苹

编辑——于蒙插画——陈禹

我们持续招募最好的

作者、编辑、实习生,请联系 

zhengmian@zhengmianlianji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