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28 April 2025Main stream

竹不倒|荒诞到极致的事,不是出轨,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人命!

By: elijah
28 April 2025 at 21:42

看到后台网友发来的截图,才知道这居然是被“桃色”所掩盖的门阀事件。虽然其中隐藏着的问题多到令人发指,但是说句实话,我半点也不感到意外。那些惊呼的人,你怕是第一天来这里。

“中日友好医院的主任医师肖飞,被曝出来出轨了一堆院里的下属女医生、女护士……”

img

大家应该已经看到消息了,只不过你可能并不知道,事情发生的“中日友好医院”可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它的地位毋庸置疑,国家卫健委三所直属医院之一。

也因此,随着这颗披着桃色外皮的萝卜被拔出来,腐臭的烂泥也虽迟但到。

先曝出来的是这位副主任肖飞出轨一堆下属的消息,比如女护士石某某、管培医生董某某等。只不过,人们稍一眨眼,心脏就像被冷不丁扎了一针——肖飞搂着的这位董女士,居然是学经济的本科生,跨行成了大名鼎鼎的协和医院的医生。

img

这样集天才和美貌于一身的女性,难怪肖主任完全把持不住,不仅要打招呼把她留在胸外科,哪怕是把病人晾在手术台上40分钟不管,也要搂着董女士去谈情说爱。

拿人命开玩笑算什么?在这厮眼里,除了他自己,其他人的命恐怕根本不算是命了。手术台上的患者,怕是得提前烧柱香,求求菩萨保佑,医生今天心情好,愿意回来给自己缝上。

这些荒谬绝伦的事能凑到一起,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img

简单说3点。

第一,学经济的,靠着背景,跨行到了国内顶尖的医院里,就很显然不仅仅是个学阀门阀的问题。要知道,医院不同于其他行业,规培都要3年,就因为涉及人的生命。

而董女士能够这样子跨行,所折射出来的是彻头彻尾的对患者生命持无所谓的态度。谁去看病到了她手上,谁自认倒霉。

可那又如何呢?他们才不在意。

董女士的父亲是央企老总,母亲是高校领导。哪怕她在北京高考考的一塌糊涂,也注定了她是个天才,国内最好的医院之一,想进就能进。花钱到美国一所野鸡高校待几年,回国后就可以去协和读4+4项目,规培生一年变成医学博士。

CDT 档案卡
标题:荒诞到极致的事,不是出轨,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人命!
作者:有竹不倒
发表日期:2025.4.28
来源:微信公众号“竹不倒”
主题归类:红色特权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门阀的意义,正在让普通人的规则彻底失去意义。

普通人努力十年,摸到门槛,董女士打个响指,直接开门进了大厅,还顺便踢了两脚门槛,告诉你这门槛是给你们这些蠢货踩的——那些高考赢了她的“蠢货”。

你可能会感到震惊,仿佛又发现了新的门路:那还高考干什么呀,所有人都通过这种便捷的方法操作不就行了?

打住,便捷是便捷,但路子跟你我无关。去美国3年本科的钱你掏得出来吗?就算你掏出来了,读了3年回来了,又有什么用呢?人家说没名额了你咋办,不给你还能抢不成。

这就是现实,普通家庭的子女穷尽半辈子努力,也不如有些人背后动动手指。

再者,就算普通人凭本事和努力进了这样的医院,和董女士也没有半点可比性。前者只配接受规培生所有的痛苦,董女士那样的,才叫众星拱月。

第二点,这位肖主任,明知董女士是个外行,也毫不在意,反正自己说了算,就把她留下来。专不专业的不打紧,患者不患者也无所谓。这和他能把患者晾在手术台上40分钟,自己去快乐的行为,简直是标配。

这次事件传出后,或许大家也知道肖飞主任虽然能量不小,但这次多半没法只手遮天了,于是纷纷爆料,其中不乏大量碎片化内容。

比如规培董女士手术台上乱序操作,正规门路进来的同事连续提醒了3遍,董女士却只顾嗨聊,不为所动。结果再多提醒一遍,肖主任直接发飙:要不要我把病人的胸引瓶摘下来,你重新再接一遍?

行为自不必多说,仅仅这话,是人能说出来的?躺在床上的病人要是听到,冷汗都得吓出来。你们把病人当人了吗?

再比如同事说了一句“胸外科没有其他医生了吗”,肖主任直接跑到手术间门口咆哮:手术室没有其他护士了吗?我的手术以后不准排她。

还真是爱三心切,人形兽亦有逆鳞,你们不准嫌弃这个啥也不会的女人,因为她是肖主任弄进来的。

img

第三,热搜虽然已经被压下去了,医院也已经回应“对肖飞副主任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了,但症状的可怕,已令人相顾无言:我们的身边,或者说在这个环境里,绝对不止一个“董女士”,通过她这种方法走学阀的路子,多不胜数。而此次的董女士,无非是因为肖副主任的出轨,被顺带到了聚光灯之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随意一撇就是王炸,你猜那手牌里,有多少大小王?牌是他生产的,牌是他先挑选的,你怎么跟他玩?

权力的扑克牌桌上,大小王都印着家族的姓,至于你我——可能连副牌都买不起。

这些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东西,从来不是偶发的丑闻,而是那盘根错节、早已浸透骨髓和血液的东西。桃色只是一层遮羞布,撕开之后,露出的永远是无边无际的特权与冷血。

当学阀加裙带的组合成为默认的登天梯,当专业和生命都可以在权力和关系面前随意践踏,那么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对未来感到一些迷茫与害怕。

新闻哥|寒窗苦读不敌她弯道超车,本科学经济也能给你做手术

By: elijah
28 April 2025 at 21:28

CDT编者按:如果您或者您认识的人有轻生的念头,请联系干预机构为自己和他们寻求帮助。

CDT 档案卡
标题:寒窗苦读不敌她弯道超车,本科学经济也能给你做手术
作者:新闻妹
发表日期:2025.4.28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哥”
主题归类:红色特权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我把麻醉后的病人晾在手术台40分钟,但我医德没问题。”

这是中日友好医院宣布开除肖医生后,肖医生对媒体发表的“异议”。

妻子实名举报他婚内出轨,1号护士长、2号行政员、3号小护士、4号规培生……

图文并茂的ppt传了好几天,相关医院一直没有回应,4月27日白天新闻哥聊这事的时候,都只敢说是“北京某知名医院”。

当晚,中日友好医院终于发文,肖某确实违反生活纪律和医德医风,开除党籍并解聘。

img

在举报材料里,肖某对4号规培生、也就是今天文章的主角“董同学”过于袒护。

以至于她因操作问题被手术室一护士斥责,肖某就对该护士大吼大叫,丢下手术台上已被麻醉的病人不顾,带她一起离开手术室。

病人:hello?

整个手术室等了40分钟才重新开始,排在后面的手术病人也只能被迫延误。

而在肖某的辩解中,是他跟那个护士积怨已久,多次在手术室发生争执,那天他被气到“头晕、手抖得厉害”,离开是去跟领导协商能不能换掉护士。

不是大哥,都手抖了难道不是换掉你吗?

img

这不是肖某唯一一次冲冠一怒为红颜。

大伙儿应该有所耳闻,规培生需要在医院的各科室轮转,但董同学不用。

她在肖某所在的胸外科呆了一段时间后,本来该去脊柱外科,她不愿意。

先是肖某跟那边的教学秘书打招呼,被拒绝。

(一个彩蛋,这位教学秘书麻昊宁是盘尼西林乐队的键盘手。)

她又通过自己的关系找了医院大佬,成功留在胸外科,导致脊柱外科只有一个独苗苗使唤。

麻大夫替独苗苗主持公道。

肖某:还敢有意见?等他轮转到胸外科,有他好果子吃。

img

尽管私生活上所托非人,需要先上车后补票。

但医学牛马代入董同学会发现,真的很爽。

家里有背景有人脉,高中就出国,随意申请个大学,大二转到哥大下属的巴纳德女子学院读经济学。

2019年本科毕业后,再被北京协和的“4+4”项目录取——专门招收非医专业学生,4年本科后再接受4年医学教育就有博士学位。

于是董同学第一年因疫情影响还在上网课,第二年就能参与癌症手术,或许真的是天才。

虽然博士论文只有30页,但实力斐然,毕业典礼上还有幸被校长提及。

img

妹的本科论文都不止30页……

普通医学生规培3年,而她只需要1年。

不过肖某的瓜盖棺定论后,协和医学院校长对23届毕业生的寄语里又没有董同学了。

img

再往深了扒,很难说协和的4+4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在理论上,这是参照美国医学生培养模式、在八年制本博连读基础上的学制改革。

要求也非常严格,本科要么是国内985,要么是国外知名高校,还需要有一些必修课程。

目前国内只有协和、上交、浙大三所顶级大学开设该项目。

信息差肯定有,但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没那么容易出幺蛾子。

img

去年有个新闻。

北大光华的尖子生陈如月,为学医,毕业三年后再次高考进入上交。

她也申请过协和4+4,但“竞争激烈”未被录取。

img

北大光华懂的都懂,掉块招牌能砸到一堆高考状元,想必录取的董同学更为优秀吧。

但要知道,这都是“理论上”,国内这种抄作业抄一半的情况咱也不是没见过。

国外的4+4在读了4年医学院后,通常还要做3年住院医培训、3年专科培训,再考核。

国内的4+4说是要求本科要有一些必修课程,但妹抠破脑袋也想不通。

经济学、西班牙语、传媒学这种专业有什么课程会跟医学专业重合。

——而22级协和4+4项目就录取了这几个专业的本科生。

img

更离谱的是双标的规培时间。

规培生的现状我们讨论过很多次:苦学八九十年医,活得不如拉磨的驴。

在新闻哥公众号里一搜,光是2024年就写过四五个因压力过大自杀的规培生:

26岁的曹某某,心率150+、咳嗽胸痛却还不能休息,拿起手术刀扎向自己的颈动脉;

img

27岁的林某某,毕业想跳槽去其它医院却被卡住规培证,在洗手间割颈自杀;

还有两个被发现在出租屋烧炭自杀的。

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拿着一个月600块的国家补贴和20块一晚的夜班补助,挣扎在温饱线上,唯恐哪天被退培。

而有的同学却可以绕开高考、申请4+4,考取医师证,在顶好的医院进行短了很多的规培,毕业要求也远低于传统医学博士。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凭什么”。

img

张雪峰那段“家境一般的不要学医”的建议,含金量还在上升。

那么问题又要抛给协和了。

董同学的录取和毕业有经过严格审核吗?

4+4项目从2018年开始到2023年6月录取的148人,录取名单和就业去向可以公开吗?

不摊开说清楚,真的很怕以后千辛万苦挂上号,却要在手术台上喊救命。

img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临时的「灯」

By: Steven
21 December 2023 at 22:23

刚才宿舍里突然黑了,隐约听到「呲」的一声,我意识到:停电了!

很久没有停电的体验了,我拿起手机打开手电筒,走出房门。空了有一阵的对门里走出来一个女生,手里举着开着灯的手机,嘴里念着「停电了么」,看见我这样一不认识的男的站面前,穿着睡衣的她立刻后退一步,赶紧关上门回了屋。隔壁屋的门也开了,另一个女生也打着手机的手电筒,问我,是停电了么?正好这楼的管家回了我微信,说是总闸跳了正在处理。我说,是的,总闸跳了。她也就回屋了。

等到我自己回屋时,觉得这种漆黑的体验太陌生了,于是想把手机放在台子边儿上,照亮局部空间,打算借着光换鞋出门走走。正好就是放台边这一下,瞥见了饮水的玻璃杯。

这不是个绝妙的灯罩么?

我顺势把手机放在了高处的玻璃杯上,让闪光灯对准低处的杯子:

这照明效果可以啊!

我心里一边感叹,一边琢磨:这个组合放摆在屋中间,不就是个很好的灯了么?一边这么想着,我就一边把杯子和手机都转移到屋中间的茶几上。

这设计啊,就不是说非得要用什么材料,找什么工厂,制造点什么东西出来,任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之下,都可以发生「设计」这个行为。

两个不同高度的玻璃杯,其中较矮的那个刚好具有凹凸不平的水波型表面,正好我有不止一台手机在身边,这就可以成为「设计」的素材。它们以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盏经过设计的照明灯具。它很粗躁,但它展示了「灯」的本质。

存在不在场的时候,本质就会显现。

电和灯缺席时,照明的本质就出现了。

正好前几天跟家人在外面吃饭时,碰到一家用花生做筷子架的饭馆。虽然他们家的菜做得很难吃,但是这个小心思,我是欣赏的:

这就是 Affordance 啊

设计不应该成为一种造物的特权,它是我们面对生存与生活的一种思想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