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米 NOA 要为事故担责,那么恭喜雷布斯了,中国第一个 L3 智驾车企!
一直有说法 L2 L3 区别就是智驾是否要为事故担责,那么这次车祸里,智驾可以分种情况讨论:
- 智驾担责,它就是 L3 。谁还敢说小米智驾不是第一梯队?别人纯视觉都能 L3
- 如果事故它无责,那你们喷小米干啥?
呃,似乎没毛病? 🤣🤣🤣
一直有说法 L2 L3 区别就是智驾是否要为事故担责,那么这次车祸里,智驾可以分种情况讨论:
呃,似乎没毛病? 🤣🤣🤣
锂/钠/钾着火,用什么灭火?
看了 SU7 的事故有一种感觉,现在天天吹的所谓智能驾驶,如果为了避免严重事故,需要司机随时集中精力关注路况,全程不能分散注意力,有任何紧急情况随时接管,那么请问大家为什么要开所谓智驾功能?全程自己开不好吗?是因为方向盘自己动可以防止手酸吗?
现阶段开 L2 智能辅助驾驶,司机得到的好处在哪里?得到这些好处的代价是不是总体更低的安全性?毕竟有紧急情况还有个接管的过程,可能就是差那么 1 秒钟,本来全程人类司机驾驶可以处理的情况,换到接管智驾的情况却无法正确处理?
这两天刷到好多人发小米汽车事故这个事情,感觉有点奇怪 以前基本上很少刷到汽车事故的信息
以为是没有事故发生吗?
我还去搜索了一下 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高达 6w
每天都有几十上百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
看来小米真的火了
刚看到*米**7 这起事故,三个年轻人的生命,智驾,碰撞引发爆燃,家属网络发声,官方各种删帖和控评...
由此,对于电动车和智能驾驶技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任何“顾忌”,比如:
这样的新技术有没有经过充足的检验 ? 是如何检验的? 检验的方法自身是否有被广泛的认可? 检验过程中是否是 有意趋向于使新技术通过验证 ? ...
我有这样的顾虑是因为汽车底层技术,包括电池驱动和智能驾驶这种核心技术需要很高的可靠性,我也知道有些国家为了所谓“国家利益”会将 “新技术的推广与快速占据全球市场份额” 置于远高于 “安全性,可靠性,客观的检验过程” 之上。
但一旦出现小概率的安全事故,这些国家习惯于使用各种 “信息封锁”, “私了” 等手段压制问题的传播,而不是倾向于对话和解决问题。
刚看到小米高速的事故想到:照理说检测到碰撞的可能性,至少应该降级成传统主动刹车之类的机制才对?为什么是这样的逻辑?真的是为了撇清责任?还是技术上/逻辑上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