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郭珍明新疆艺术采风遭重罚 个人创作触犯“电影法”全国首例

中国艺术家郭珍明因在新疆进行音乐采风拍摄,被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认定“擅自摄制电影”,拟罚款七万五千元并没收全部设备与素材。该案已成为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施行以来,中国首例因“个人拍摄”触法被处罚的案例,引发法律界与文化界的广泛争议。

上周五(11日),乌鲁木齐市文旅局召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行政处罚听证会,被处罚人是知名艺术家郭珍明。此前,他因在新疆进行音乐采风拍摄,被认定违反《电影产业促进法》第13条,属于“未备案擅自摄制电影”,文旅局拟对其处以人民币七万五千元罚款,并没收拍摄设备和存储素材。

郭珍明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间,跟随音乐人王啸展开为期数周的南北疆旅行,拍摄音乐采风素材。他本周三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他的拍摄并无商业用途,仅是记录当代音乐人创作旅程与新疆风光的个人艺术项目:“乌鲁木齐市文旅局的人上门对我进行执法检查,查扣了我的设备和素材、硬盘。3月25日,这时候我回到了北京,我收到了乌市文旅局发过来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在告知书里边告诉我,要罚我七万五,没收我所有设备和素材。”

郭珍明在与记者的通话中还说,他并无拍摄电影,而是一次个人创作的尝试:“我这个拍摄行为属于个人创作,也就是个人行为,现在在新疆的拍摄只是一个艺术采风的一个记录,我自己也没说要拍成电影,既没有片厂也没有片花,只有一些拍摄素材。在我一个拍摄的视频上有一个维吾尔族女孩子在弹奏,这是文旅局对我指控的证据之一。说我这个拍摄行为构成触犯《电影产业促进法》第13条。我的个人行为在《电影产业促进法》中没有作出规定,所以他们使用法律不当。”

郭珍明认为,他并未触犯有关规定:“法律没禁止的,公民就可以做。我是以个人名义拍摄,不属于法条中规定需要备案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首例引发“是否触法”热议

代理郭珍明的律师黎雄兵在律师函中表示,该案系《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七年来,首次针对“个人拍摄行为”展开的行政执法。“电影法调整的是有组织的电影制片活动,不是个人拍点素材。

黎雄兵上周五(11日)在有关此案听证会上说,该案的法律适用存在严重问题,且乌鲁木齐文旅局并非本案执法主体。

根据中国《电影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即便认定为非法摄制电影,执法主体也应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而非广电系统。律师团队在致乌鲁木齐市文旅局的律师函中指出,执法已明显超越法定职权,建议立即返还郭珍明的设备与素材,撤销处罚决定。

本台就此致电乌鲁木齐市文旅局办公室,但始终无人接听。

据郭珍明介绍,其设备中的素材包括新疆自然风光、音乐人旅途记录及少量民俗演奏画面。郭珍明说:“他们查扣我的素材有很多,但是提交的证据就这一段(维吾尔族女子弹奏),他们找到了素材中演奏乐器的女孩子,至于我硬盘中的其它素材,他们没有理会。其实那些素材都是采风的视频,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在采访中,郭珍明多次强调自己并无明确将拍摄内容制作成电影的计划,目前所有素材尚未剪辑成片,甚至没有制作剧本。他认为,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13条所要求备案的“剧本梗概”,本身也未适用于普通公民的个人艺术实践。

创作自由还是非法摄制?

郭珍明因曾关注“铁链女事件”及“白纸运动”而多次遭当局压制,并在2023年11月被警方行政拘留15日。他这次被新疆文化部门处罚,引发文化界的不满。中国艺术家何三坡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他看到郭珍明因为拍摄音乐视频被重罚,就想起前些天三河市官员一夜之间将全市墙面刷绿的命令:“刚看到郭珍明拍摄的一段被新疆文旅局罚款的音乐视频,我联想到这几天三河市领导下令让全市一夜之间街道房屋墙面全部变成绿色的新闻。它们同前苏联的政治笑话一样荒诞不经。公权力一旦凌驾於法律之上,就是猛虎上街,随时随地可以伤人。任何荒谬绝伦的惊悚事件都可能发生。”

本台曾报道,早在2023年12月,户籍地在湖南邵阳的郭珍明计划赴新加坡出席个人作品《混乱与细雨》的首映式,却被以“可能危害国家政治安全”为由限制出境。目前,郭珍明案已成为讨论“电影法治边界”与“公民创作权利”的典型案例。但该案的走向尚未明朗。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受访者提供

在郭珍明所拍摄视频中,一位新疆维吾尔族女子在弹奏。

当中共重拳整治体育“饭圈” 意味着什麽?

今年初开始,中国当局开始“整肃体育饭圈”的行动。官方所谓的“乱象”所指为何?又有什么社会效应?为何官方认为需要出手掌控?

4月2日,网信办公布打击体育“饭圈”的初步成果,报导显示,截至目前已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关闭账号3767个,并称:“为运动员积极备战和体育赛事顺利举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许多媒体与网友也跟着拍手叫好,认为此举是在整治网路舆论乱象,比如不少人指“大快人心!官媒出手,清理恶炒CP账号”、“让运动员们在纯净的环境中追逐梦想,带来更多精彩和感动。”

到底整治的体育饭圈乱象是什麽?

所谓“饭圈”来自英文”fans”音译,指围绕偶像的粉丝们。近年饭圈文化蓬勃发展,除演艺明星外,由于中国累积了越来越多明星运动员,自然培养出粉丝社群。自发组织后援会、製作应援物品、留言累积声量。由于饭圈参与者年龄广泛,素质差异大,多少衍伸乱象——比如互掐CP、粉黑大战、甚至影响运动员隐私。

台湾资深球评石明谨受本台採访时表示:“中国的运动员一直以来就像是国家财产,长期都非常非常低调。但是最近十年左右开始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不少运动员)的网路自媒体或是微博账号,都受到很多关注。尤其是知名运动员。”

他指出,最明显的体育饭圈热潮,约2024年巴黎奥运开始。当年乒乓球女单冠军赛,由两位同样来自中国的选手孙颖莎陈梦对决,然因孙颖莎人气更高,中国网民替孙颖莎一面倒加油,还有人气愤给陈梦“竖中指”喝倒采。

粉丝社群高度情感投入、有强烈组织动员的特色,很快便被中共视为需要整肃的对象。

今年1月14日,中国体育总局“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和“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在北京举行。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要把饭圈乱象治理作为当前紧迫任务抓紧抓实,加强队伍管理、宣传引导,强化风险防控,聚焦重点群体。要提升风险预判、风险化解、风险防范等斗争本领。

央视相关报导则列出这些“乱象”的具体特徵,包括:“饭圈中的一些群体,将竞技场变成“粉黑大战”的擂台,将运动员的隐私当成可以买卖的商品”、“某些网络账号频繁侮辱谩骂运动员、教练员”、“虚构拼接低俗图文信息炒作运动员CP”、“无底线博取流量”等等。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新宇和张志珍的中国球迷在金牌争夺赛前合影。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新宇和张志珍的中国球迷在金牌争夺赛前合影。
(Amber Searls/USA TODAY Sports via Reuters Con)

是真欲整肃乱象?还是掌握官方诠释权?

中共当局整肃文化圈早不是第一次。2021年9月,中国广播电视总局颁布“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人员管理通知”,明令严整艺人违法失德、饭圈乱象。针对演艺圈人员,包括赵薇、郑爽、范冰冰、吴奕凡、霍尊等被点名的“劣迹艺人”遭整肃消息不断冲上热搜,许多粉丝社群、追星大V也都遭到删号。

而这次深入体育圈的行动,许多专家认为,与其说是整肃运动产业,不如说是官方试图透过打压粉丝社群,重新掌握官方诠释权。

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教授魏玓接受本台採访时指出:“比较特殊的地方是说运动员的身份,跟一般的影视明星或是歌星这些不一样,在于他们确实跟国家运作有比较密切关联。当然,体育国际运动赛事这些,从宣传的角度或者是外交等等这些,本来就是(对国家而言)非常重要的。”

魏玓认为,“谩骂本身不一定会真的是大问题,可能就是比较不理性的各种行为。但只要他们认为有一点点好像会失控、好像会有一些不可预期的一些言论,或是聚集的状况的话,他们就会处理。”

相关报道

中国整治饭圈“野蛮生长” 吴亦凡、赵丽颖粉丝团遭关闭禁言

中央网信办下令春节整治网络 严防“饭圈”及网络暴力

从变调的五四精神到“饭圈文化”

石明谨补充:“中国非常害怕粉丝文化去分化他们的体育圈里面,由国家主控的代表性。(他们认为)你对于运动的价值,诠释权,应该要掌握在国家手上。”

随着整治风潮,今年3月,许多国家级运动队伍纷纷解散了各自的粉丝群,包括羽毛球队王昶、梁伟铿、郑钦文;新浪微博也公告,解散王楚钦、孙颖莎、张雨霏等运动员的超话。

儘管相关报导下方,不少网民都留言支持:“饭圈文化还是不要带到体育运动中来,会影响运动员。”但运动产业终究仍由国家、运动员、粉丝三者合作才能够打造完善环境,也势必难以避免网路社群与商业原则的运作逻辑。

比如,2022年,中美混血的滑雪选手谷爱凌在冬季奥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参赛,一时蔚为社群媒体宠儿,更是接满中国品牌代言,许多女性粉丝将她视为楷模标竿。但当冬奥结束、热情褪去后,她作为爱国运动员的英雄叙事却立刻遭到反转,更遭中国网友嘲讽其双重国籍争议为“早C晚A”。

魏玓分析,中国当前运动产业中“国家”、“粉丝”、“运动员”间,牵涉的民族主义与商业逻辑仍不断在角力。当局一方面打压粉丝社群,但一方面却也多少得服膺于市场逻辑,矛盾凸显的是尚未找到平衡点:“哪一个原则比较重要就会跑出来。目前看起来,国家控制的原则还是高于其他的所有的事情。商业原则然后英雄的原则,因为所谓英雄原则要成立其实还是要有粉丝。如果没有粉丝就没有英雄。”

只是问题在于什麽特定的时间点,三者角力会出现新的变数。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 AP

图为2024年巴黎奥运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争夺赛,观众们正在等待中国选手陈梦和孙颖莎之间的比赛。

💾

美国网红“甲亢哥”的中国行:展现真实中国,还是另一种疯狂外宣?

有3,830万粉丝的美国实况主“iShowSpeed” 三月于中国展开直播之旅。过去几周,他在上海、北京、成都、重庆、香港、深圳等地旅行,也参观华为、比亚迪、众擎等中国企业。他的直播被中国官方当成样板,认为是”没有滤镜“下的真实中国,但他的行程真的没有中国官方的介入安排吗?

在美中官方对抗加剧之际,Speed的旅行成了“说好中国故事” 的新样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Speed:“展现了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4月3日,央视也特别替他製作短视频“真实滤镜打动人心!美国网红甲亢哥中国之行,让谁破了防?”

本名小戴伦·杰森·沃特金斯(英语:Darren Jason Watkins Jr.)的Speed,2005年出生,是美国俄亥俄州的游戏直播主,拥有千万粉丝,TikTok也有4130万追踪。因为情绪激动、反应夸张,被中国网民昵称“甲亢哥”。

全程便衣警跟随 参观大厂企业 四处扫国产货

仔细检视“甲亢哥”本次行程规划,不仅全程都有便衣警察跟随,也不乏为中国近年推销的国产品牌曝光的桥段。

譬如,在北京,“甲亢哥”穿花袄逛故宫、参观华为旗舰店,并当场买下三支折叠式手机Mate XT,高喊怎可能只要“3000美金”。在深圳,他则被邀请与众擎机器人热舞、试乘比亚迪新能源越野车“仰望U8”。当驾驶把车开入水中行驶以展示性能,“甲亢哥”一边直播,一边高喊“老兄这真是太疯了”、“中国太狂了!”

“甲亢哥”至今发布的中国行,每集平均浏览数都超过500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也顺应热潮,于26日发推文盛赞其网红效应表示,“20岁的美国热门 YouTuber #IShowSpeed 在中国的旅程引起了全球关注,这证明了网红们正在弥合文化差距,也为外国观众创造了机会,了解充满活力的中国,这将成为未来的趋势。”该则贴文并加注“240小时免签证”、“中国旅行”等hashtag。

该文下方,中国驻美大使馆附上一张38国免签证入境名单:“中国已经对38个国家实施单边免签入境政策,并提供54个国家延长过境免签期限至240个小时。”

美国网红“甲亢哥” 在中国乘船游览。
美国网红“甲亢哥” 在中国乘船游览。
(Tyrone Siu/REUTERS)

网红展现“真实中国”?中国网友自嗨、背后流量乱象

在中美角力加剧、中国人对西方媒体反感的背景下,这波难得的正面曝光,让许多网民开始自嗨,#甲亢哥相关词条快速盘据了微博热搜,例如#甲亢哥一句句OMG击碎老外偏见、#甲亢哥住过最好的酒店在中国。

4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表示:“海外博主们通过一镜到底的直播,展现一个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再次掀起了全网的中国热。这表明中外人文交流有着深厚的民意基础,是剪不断隔不开的。”

然而,甲亢哥的热烧也带出不少乱象。有民众为蹭流量大喊N-word、也有女coser拦车直播尖叫自己是种族歧视者、讨厌黑人。随后该名女性被网友指称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相关报道

千万粉丝爱国网红被封号 疑因涉仇日言论惹关注

部分台湾人的大中国情怀被中共操作成打击台湾政府工具

中共加强外宣 靠“洋五毛”输出意识形态

中国网民反省:只展示中国最繁荣的一面

尽管直播引发热潮,但不少网民对此现象有不同的反省。有网友指,“他展示的是中国最繁荣的一面,这就是新闻学魅力时刻,展示中国就只展示最繁荣的城市,展示美国就只展示枪击,流浪汉,毒品。”

有网友表示,“没去新疆,没去西藏,没去看守所,没去“救助站“,没去内蒙古,没见铁链女,没见709律师,没去鹤岗,没去桥洞,没去凌晨的劳动力市场,没去996的写字楼,没去997的工厂,没去华强北买二手苹果,没去街边的烧烤,没点预制菜外卖,没看到天安门广场肃杀的氛围......”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刘姝廷接受本台採访时指出,中共经常抱怨西方主流媒体“妖魔化中国”,因此透过外国平民视角“说好中国故事”,是近年常见的宣传策略 。

“尤其,这位网红来自美国,作为先进国家公民,透过他的嘴巴来给予中国科技发达的保证。”不只对外国观光客具有说服力,还可以同时说服自己国内的民众,成为一种“出口转内销”的自我宣传策略。

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戴瑜慧分析,这些行程呈现三个面向,第一个是文化中国:“长城、故宫、少林寺、中医,代表悠久文化。”第二个是科技中国:“有电动车、高科技手机、机器人”,第三个则是友好中国,旅游、美食。

“当网友不断剪接这些短影音,大量传播淹没其他讯息,最终会形成一种中国形象的记忆政治。毕竟大家到最后,只会记得这种狂欢记忆。”她说。

香港作者“冯睎干十三维度”总结:“那个所谓没有剪辑和滤镜的真实中国,谁都知道是按照官方剧本呈现的,否则中国政府怎可能容许一大群民众追着一个美国人做直播呢?”

责编:许书婷 陈美华

© iShowSpeed影片截图/RFA制图。

“甲亢哥”穿花袄逛故宫、参观华为旗舰店,试乘比亚迪,行程充满官宣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