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如何快速崛起?|端闻 Podcast

「除了“极右翼”力量快速崛起,就连传统的“中右翼”政党为了留住选票也正快速向右转」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沈宇东 ,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6月24日,波兰华沙,街道上挂有欧洲议会即将选举投票的海报,上面挂住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肖像。摄:Jaap Arrien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6月24日,波兰华沙,街道上挂有欧洲议会即将选举投票的海报,上面挂住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肖像。摄:Jaap Arrien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于6月6日正式展开,为期4天,投票将持续到6月9日。

这次选举中,欧盟27个成员国约有3亿7300万名公民符合投票资格,是欧盟框架内唯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机构。因此,这场选举被认为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民主选举活动,将选出720个议席。

从国际观察的角度来看,五年一度的欧洲议会选举正逐渐成为观察欧洲政治风向的重要指标。今年选举有一个显著变化:欧洲右翼势力的明显崛起。

尽管近年来欧洲右转的趋势早已成为热议话题,但在今年选举中,极右翼议题的重点依然出现变化。

自2019年上一次欧洲议会选举以来,这五年间,欧洲经历俄乌战争和Covid-19全球大流行,安全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近几年,欧洲经济持续低迷,连过往被视为“火车头”的德国经济也陷入负增长。

因此,反对绿色能源政策等议题,以及其他一些民生问题,已成为极右翼势力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爆发的欧洲农民抗议,就是这类议题集中爆发的典型案例。传统上,极右翼所坚持的一些“疑欧”主张有所削弱,但移民问题依然是十年来的核心议题。

本期“端闻”,端传媒兼职编辑沈宇东将解读这场选举,探究近年来欧洲右翼势力崛起的原因,移民问题如何主导各国政治议程,以及这场选举是否会改写欧洲的政治版图。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六四”35年:林培瑞的六四记忆|端闻 Podcast

「若从“短六四”和“长六四”两个纬度来看待六四,林培瑞刚好跟这两个纬度,有很多的交集」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何流 ,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1989年6月1日,清晨一名年轻女子带著吉他穿过天安门广场。
1989年6月1日,清晨一名年轻女子带著吉他穿过天安门广场。摄:Peter Charlesworth/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1989年6月4日,已经过去35年了。对于这场运动的记忆,以及“六四”对于当下的意义,今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节点。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何流,近期拜访了美国学者林培瑞(Perry Link),一位“六四”的亲历者。

林培瑞是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荣休教授,现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较文学讲席教授。除了专注于汉语文学,他这几十年来主要支持中国的民主人权运动。林培瑞在“六四”事件前后成为了新闻人物。当时,他是美国科学院的驻华代表,住在人民大学隔壁的友谊宾馆,结交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80年代的民主偶像、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物理学家方励之。日后的《方励之传》也是由他编辑和翻译的。在六四事件发生后,他帮助方励之逃进美国大使馆,并最终成功保护方励之一家免于抓捕、流亡美国。

多年来,林培瑞一直参与海外的人权组织,经常翻译海外知识分子的文章,帮助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另一种声音。他曾说:“我们记住六四,是因为最坏的中国在那儿,最好的中国,也在那儿。”

本期"端闻",何流与林培瑞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呈现80年代以及六四前后的经历,探讨如何以“短六四”和“长六四”两个纬度看待80年代社会的思想解放,以及六四之后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持续影响。


关于端传媒过往关于六四事件纪念的报导和评论,请参阅六四事件35周年特别页面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最后的民主选举?”印度大选面临的威胁|端闻 Podcast

「许多人担心这次大选会不会是印度的“最后一次民主选举”」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阿齐 ,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5月13日,印度瓦拉纳西,总理莫迪于路演期间向支持者挥手致意。摄:Ritesh Shukla/Getty Images
2024年5月13日,印度瓦拉纳西,总理莫迪于路演期间向支持者挥手致意。摄:Ritesh Shukla/Getty Images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6月1日,“全球最大的民主选举”——2024年印度大选将结束投票。印度全国超过9亿的选民将选出下议院的543个席位,获得最多席次的政党将优先组阁。如果没有意外,已经执政十年的印度总理莫迪将和他领导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一起连任。

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14亿人口。他们信仰各种宗教,使用多种语言,并分属上百个民族或族群。将这些多元的人群统一在一个民选的中央政府之下,现在只有印度能做到。

然而,许多人担心这次大选会不会是印度的“最后一次民主选举”。自2014年莫迪执政以来,他所属的印度人民党代表着一种被称为“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简而言之,这种意识形态旨在将印度转变为一个以古印度文明为蓝本,印度教为国教,印度教徒为统治者的国家。

在这样一个将印度从“多元国家”变成近似“印度教国家”的过程中,印度的民主制度陷入危机。印度人民党也开始呈现出一党独大的特征,尤其是在此次选举期间,莫迪政府大力打击反对党,使得“一党独大”的趋势更加明显。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阿齐将分析在莫迪时代印度如何走向民族主义、威权政治和政教合一。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妮妃雅如何重新定义源于西方的变装文化|端闻 Podcast

「妮妃雅让我们看到,亚洲变装皇后不必复制西方的 “diva” ,可以成为一种风格。」

端传媒台湾组记者章凯闳,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5月25日,台北,妮妃雅在第二届台北国际变装艺术节上表演。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5月25日,台北,妮妃雅在第二届台北国际变装艺术节上表演。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5月15日,前台湾总统蔡英文在卸任前于总统府接见了《鲁保罗变装皇后秀》第十六季冠军得主妮妃雅。

台湾的“变装皇后”妮妃雅是该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在亚洲养成并夺冠的变装皇后。

为什么在众多Drag Queen,尤其是众多亚裔Drag Queen中,妮妃雅能成为冠军?一位受访者形容她:“她把这道亚洲菜炒得最香。”

《鲁保罗变装皇后秀》本身就是随着LGBT和族群平权的浪潮而起的节目。过去几季,节目组也不断回应时下的平权议题,族群议题一直是节目的重要部分,但接连几季一直缺乏一位诞生于亚洲的皇后。

妮妃雅非常聪明地意识到自己的亚裔身份,比赛初期,她就很有策略地将亚洲元素融入自己的服装和表演,明确地向观众展示:“我就是在亚洲养成的皇后,我能创造你们无法达到的造型。”即便她的表达和个性并不讨喜,但她的作品太独特,很难被淘汰。

实际上,变装皇后并非源于亚洲文化,它源自于1980年代纽约的舞厅文化,与黑人和美国拉丁裔LGBTQ族群的平权运动有关。亚洲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历史,所以过去在台湾谈论变装文化时,会有种文化断裂的感觉,仿佛把美国的变装文化空运到亚洲。更不用说,早期的变装皇后通常非常华丽且女性化,一定要有大胸部和臀部,表演风格和审美非常贴近西方的 “diva” 文化,大家都要模仿碧昂丝或 Lady Gaga。

但妮妃雅完全不做这件事,她平胸,造型大量使用亚洲传统艺术以及当代普普艺术,表达了变装皇后作为基于性别平权的表演艺术,绝对不只有一种审美。妮妃雅让我们看到,属于亚洲的变装皇后不必复制西方的 “diva” ,可以自己成为一种风格。

本期“端闻”,端传媒台湾记者章凯闳追踪了妮妃雅的封后之路。从他接获参赛通知,到比赛过程的幕后纪录,带你了解这位亚洲皇后,如何驾驭从西方源起的变装文化,收服全球观众的心。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赖清德就职之际,台湾面临国会改革争议|端闻 Podcast

「新政府面临“朝小野大”的情况,也许未来四年,会经常面临这样的混乱」

端传媒台湾组编辑许伯崧,端传媒音频制作人陈莉雅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2024年5月21日,台北,立法院继续处理蓝白国会改革提案,场外上万民众聚集抗议。摄:陈焯煇/端传媒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自5月17日开始,台湾立法院因“国会改革法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表决大战。

“国会改革法案”涉及一系列现行法律的修正,包括《立法院职权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组织法》《立法委员行为法》以及《立法委员互选院长副院长办法》。其中,引起热议的条款包括藐视国会罪、听证调查权,以及总统国情报告。

由于立法院会议(简称院会)在每周二和每周五举行,表决期间因程序问题引发不同党派立委之间的肢体冲突,导致表决进度延宕。

除此之外,议场外也聚集不少关心国会改革法案的民众进行抗议,甚至有些人将场外的抗争视为“太阳花学运”2.0。

而就在院会爆发冲突期间,正是台湾新总统赖清德正式就职的日子。这是否也预示着赖清德在其四年任期内将面临严峻挑战。

尽管民进党继续执政,但本届立法院,民进党仅有51席,国民党则拥有52席,再加上泛蓝阵营的2席,共计54席,以及民众党的8席,形成了“朝小野大”的局面。

“朝小野大”的局面过往也曾出现在陈水扁执政时期,当时国会就经常陷入混乱。这种情况对行政一致性和稳定性都不利,陈水扁执政时期,八年间就更换六任行政院院长。

本期“端闻”,端传媒台湾组编辑许伯崧将为我们说明“国会改革法案”为何引发的争议,以及未来赖清德将面临到的挑战。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什么是“Tradwife”,她们是怎么流行起来的?|端闻 Podcast

「她们宣称要“像 1959 年一样,服从并溺爱自己的丈夫”」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桃吐,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1950年代,妇女的传统形象。图:Gettyimages
1950年代,妇女的传统形象。图:Gettyimages

感谢你支持“端闻”,我们希望更多地了解你对“端闻”的想法 >>>立即填写问卷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过去五年中,一种新的“叙事”在社交媒体平台,特别是 TikTok 和 Instagram 上迅速走红。

这种叙事强调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倡导女性回归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男性负责工作和养家,女性则专注于家务,烹饪、打扫和照顾孩子,同时为自己作为家庭主妇的身份感到骄傲。

这些女性在 TikTok 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她们被称为 Tradwife,这名称来自于 "traditional" 和 "wife" 的结合,意指“传统妻子”。

Tradwives 相信“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是最正确的,女性天生应该成为妻子和母亲,甚至声称“服从”是女性的自然愿望,但被女权主义者压抑了天性。

有趣的是,这些 Tradwives 在家中也精心打扮,尤其喜欢模仿1950年代美国社会的家庭主妇形象,仿佛从好莱坞老电影中走出来的一样。她们穿着考究的妆发和碎花围裙,一边烘焙着精美的食物。

究竟 Tradwives 是谁?她们为何选择成为家庭主妇,并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们如何举起“回归传统”的大旗,宣称要“像1959年一样,服从并溺爱自己的丈夫”?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桃吐将带我们认识这群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Tradwife”。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学潮席卷全美,哥大抗争的这一个月|端闻 Podcast

「这是近数十年来,以巴问题在美国公共讨论中最深刻且具争议的一次。」

端传媒国际组编辑陈婉容、特约撰稿人Tiffany,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4年4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支持巴勒斯坦人而扎营抗议。摄:Caitlin Ochs/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4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支持巴勒斯坦人而扎营抗议。摄:Caitlin Ochs/Reuters/达志影像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自4月17日起,大规模学潮席卷全美,甚至蔓延至全球各地的高校。对峙、冲突、扎营、罢工,以及停职、休学、拘留和逮捕,成为校园的日常景象。学生、校方、警方和政界人士在各大校园中展开立场各异、行动不同的争论。

这场学潮罕见地将以巴问题推上了美国当下最重要的公共议程。

大规模学潮开始至今已经一个月。不少人会将此场抗争与1968年因反越战而印发的学潮相提并论。两场的学潮起始点都是哥伦比亚大学。

事实上,自去年10月7日,以巴冲突爆发后,美国学生的抗议便未停歇,尽管当时的抗议多半是和平的。然而,今年4月17日,当哥大校长莎菲克(Minouche Shafik) 在一次听证会上出现,保证对公开批评以色列政策的哥大教授进行调查并终止其职位时,引发学生们的不满。

当部分哥大学生和教职员见到莎菲克在国会中为讨好共和党议员而出卖学校成员时、,随即在校园里展开大规模占领行动。这些行动不仅是要求学校撤资以色列,还包括反对哥大在纽约哈林区的征地计划,该计划迫使许多黑人低收入家庭搬迁。这些与1968年哥大学生反对在哈林区建设体育馆并设立“后门”供黑人居民使用的情况非常相似,当时这种做法被广泛批评为种族隔离。

这些相似之处并非巧合,是大学左翼学生有意传承抗争传统的结果;这场学潮并非突然出现,尽管平时不起眼,但学生组织一直存在。在许多自由派大学,比如哥大、伯克利和威斯康辛,抗争传统是有意识地被承继下来的,这才使得在关键时刻能出现如此规模的学生运动。

本期端闻,由端传媒国际组编辑为你深入探讨这场学潮背后的原因,以及我们将采访一位身处哥大的新闻学院学生 Tiffany,听听她在现场的观察。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李白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李显龙交棒,20年的总理生涯给新加坡留下什么?|端闻 Podcast

「新加坡华人已经从对“落叶归根”的渴求,转变成了“落地生根”」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苦叻、即时组编辑 Eric,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4年5月1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李显龙总理(中)与工会会员、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起立鼓掌。摄:Singapore Press via AP Images/达志影像
2024年5月1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李显龙总理(中)与工会会员、商界领袖和政府官员起立鼓掌。摄:Singapore Press via AP Images/达志影像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透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日(15日)正式卸任,由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人黄循财接任,结束了他20年的总理生涯。

据新加坡政府实际控股的亚洲新闻台(CNA)报导,黄循财于4月16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李显龙将会在离任后继续担任国务资政(Senior Minister),而他就任后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内阁改组。黄循财指,新加坡的政治建立在连续性和渐进变革的基础上。领导层换届时,之前的领导人“继续以不同的方式做出贡献,同时为年轻人腾出空间。所以当我接任时,我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

在人民行动党执政之前,新加坡常被形容为“资源匮乏的小岛”或“小红点”,内部存在的社会、种族、殖民等各类矛盾十分突出,甚至一度被认为具备一切革命条件。然而,过去六、七十年间,李显龙的父亲李光耀作为建国总理,与一众党友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发达国家。新加坡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拥有更大的外交影响力,成为极具典范意义的“亚洲神话”。

李光耀从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独特的“国族叙事”——新加坡不是台北,也不是北京,更不是第三个“中国”,而是一个多元、和谐、主权独立的国家。另一方面,李显龙强化新加坡本土叙事时,展现出来的华语能力、亲和感和对方言的熟悉,与他的父亲李光耀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李显龙与黄循财之间的权力交接,首先源于人民行动党的稳固基础。人民行动党的领导层更迭也意味着新加坡政府的迭代。

本期“端闻”由即时组编辑 Eric 说明这场权力交接对新加坡意味着什么?李显龙时代为新加坡带来了什么?给被称作“4G团队”的新领导层留下了怎样的政治遗产?在新加坡,“李氏家族”的影响力是否就此终结?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All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期节目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苦叻亦有贡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欧洲“中国间谍案”为何连续发生?|端闻 Podcast

「就在习近平到访欧洲的同时,欧洲上空“谍影重重”」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胡同,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德国柏林的一个车站。 摄:Steffi Loos/Getty Images
德国柏林的一个车站。 摄:Steffi Loos/Getty Images

端闻 podcast 的报导和制作都依赖端传媒会员的订阅付费支持。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播客报导,请成为端传媒会员,支持我们持续产出,也让更多人通过音频获取深度报导和多元观点。

立即订阅,可享端闻听众特别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5折尊享年费会员8折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今年5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欧洲,这是他睽违五年的一次欧洲之行。

习近平在访问法国期间,与欧盟理事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会谈。会谈中,双方明确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

冯德莱恩在致词中表示,欧盟和中国希望保持良好关系。鉴于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欧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以确保能相互尊重,避免误解,共同寻找解决全球挑战的方案。

然而,就在习近平到访法国的同时,欧洲上空“谍影重重”。短短三天内,欧洲连续爆出三起涉及中国的间谍案件。

近期曝光的一系列“中国间谍”案件中,包括两名英国人因违反英国的《官方保密法》被起诉,他们被控于2021年至2023年间为北京提供对英国不利的情报。在德国,另有三名德国人因涉嫌向中国转移可能用于军事的创新技术而被捕。

此外,德国极右翼另类选择党(AfD)欧洲议会议员兼2024年大选首席候选人马克西米利安·克拉(Maximilian Krah)的华裔德籍助理郭建,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捕,他被控向中国泄露有关欧洲议会的资讯及监视在德国的中国异见人士。

欧洲连续爆出的中国间谍案件揭示出中欧关系的真实状态,以及俄乌战争如何迫使欧洲重新思考对华战略。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胡同将深入解析这几起间谍案件的背后含义,并探讨中国对欧洲的政治影响。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拜登 vs. 纽约时报|端闻 Podcast

「拜登当选总统后,主流媒体与拜登之间的“盟友”关系,就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小华,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4年1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东厅接受记者采访。摄:Anna Rose Layden/Reuters/达志影像
2024年1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东厅接受记者采访。摄:Anna Rose Layden/Reuters/达志影像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今年四月,美国政治媒体《Politico》发表了一篇关于拜登政府与《纽约时报》日益紧张关系的报导。报导指出,拜登政府认为《纽约时报》的报导上存在偏见,特别是涉及拜登年龄等敏感议题上更为明显。

《纽约时报》则认为,拜登政府对于主流媒体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很少安排拜登与媒体进行专访,尤其是对《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CNN等主流媒体。据报导,拜登团队在任内未曾安排任何一对一的专访。《纽约时报》指责拜登团队似乎在迫使媒体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间“选边站”。

此外,《Politico》引用《纽约时报》内部的消息,暗示这场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纽约时报》出版人AG Sulzberger的个人恩怨。

这场矛盾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23年3月,《纽约时报》报导了联邦航空管理局局长人选的提名撤回事件。该报导的记者没有按照惯例匿名处理白宫官员的评论,这导致双方沟通的恶化,最终促使白宫决定将《纽约时报》记者从例行新闻通报的邮件名单中删除。

本期“端闻”中,端传媒特约撰稿人、播客“美轮美换”主播小华将深入探讨这场矛盾是否标志着所谓的“自由派”内部裂痕,以及在美国大选年是否会引发更广泛的影响。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李白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让光照进黑盒,伊藤诗织笑着回来了|端闻 Podcast

「“我不是政治家,不能改变世界,但我希望,能鼓励别人,展示一名幸存者生活的现实。”」

端传媒评论组编辑符雨欣,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纪录片导演伊藤诗织。摄:Ryan Lai/端传媒
纪录片导演伊藤诗织。摄:Ryan Lai/端传媒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在2024年1月,独立记者伊藤诗织发布了她的最新纪录片《Black Box Diaries》(港译:黑箱日志),该片于4月在香港电影节公映。

这部纪录片中,伊藤诗织从记者的角度出发,调查了自己遭遇的性侵事件并寻求对加害者的起诉。此案件同时暴露了日本司法及社会制度的问题。

九年前,伊藤在职场遭遇性侵,其后的九年间她经历了起诉、证据收集、长期拉锯战及审理过程,被称为“日本MeToo运动的第一人”。

2017年,伊藤出版了《黑箱》一书,描述她的案件。该书发布的同月,美国媒体揭露了好莱坞大亨哈维·韦恩斯坦的性骚扰丑闻,引发全球范围内的#MeToo运动。

《黑箱》在美国引起了广泛讨论,但在日本却被忽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MeToo运动在日本面临的困境。

此后,伊藤继续进行民事诉讼。直到2022年,案件在二审中被定谳。东京高院维持了原判,认定山口的行为非合意,并对他的赔偿金额作出微调,从一审的330万日圆增加到332万日圆。然而,法院同时认为伊藤指控山口使用迷奸药的说法不成立,并要求伊藤向山口支付赔偿。

本期《端闻》,端传媒评论组编辑符雨欣在香港与伊藤诗织聊了聊,聊她的纪录片、生活与思考。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Waven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中国“走线人”为何葬身墨西哥海岸?|端闻 Podcast

「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何会铤而走险走“水路”?」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傅蓓梦、冯兆音,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3年4月6日,美国德州弗龙顿,一艘载有中国移民的船只从墨西哥穿越格兰德河进入美国。图:Reuters/达志影像
2023年4月6日,美国德州弗龙顿,一艘载有中国移民的船只从墨西哥穿越格兰德河进入美国。图:Reuters/达志影像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3月29日,在墨西哥瓦哈卡州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了一起事故,八名来自中国的“走线”移民不幸丧生。这些遗体至今未被认领,这是公众所知、首宗中国走线人在墨西哥的海难事故。

这些人是谁?他们为何会铤而走险走“水路”?

一般来说,中国“非法移民”的走线,在美洲部分的路线会从南美的厄瓜多尔开始,因为厄瓜多尔对中国免签。一些走线客会从其他国家飞到厄瓜多尔,接着一路往北,穿越哥伦比亚、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国,最终目的是,进入美国申请庇护。

在这条横贯多国的“走线”路径中,最为人所知的一段是连接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的“达连峡谷”,一段长达97公里的雨林。然而,整个路程一路充满凶险,除了险峻的达连峡谷外,还有黑帮抢劫、中介诈骗、突发疾病和性虐待等人为危险。

在墨西哥境内,从边境绕过恰帕斯州诸多检查站的这段“水路”,其实也是凶险万分,被不少走线客称作“死亡飞艇”,却鲜少被人提及。

本期“端闻”由端传媒特约撰稿人傅蓓梦和冯兆音独家报导,深入揭露这场事故背后错综复杂的人口贩运网络,以及华人在其中的深度参与。此外,还有一位“走线”水路的幸存者,亲述自己在“死亡飞艇”上,九死一生的经历。他是如何踏上这个旅程,在风高浪急的夜晚经历了什么。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李白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美国国会通过TikTok禁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端闻 Podcast

「TikTok是如何从风靡欧美,变成美国国家安全威胁?」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陈采薇,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4年4月23日,美国华盛顿,一名 TikTok 创作者坐在国会大厦外请愿。摄:Mariam Zuhaib/AP/达志影像
2024年4月23日,美国华盛顿,一名 TikTok 创作者坐在国会大厦外请愿。摄:Mariam Zuhaib/AP/达志影像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4月2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系列捆绑法案,不仅涵盖953亿美元的援外法案,支持乌克兰、以色列以及包括台湾在内的印太地区的军事援助,还包括了一项禁止 TikTok 的法案。

该法案以79比18的票数通过,要求短视频分享平台 TikTok 在限期内从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中剥离,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否则将在美国面临全国性禁令,限制其在美国应用商店的上架权限。

根据法案内容,如果字节跳动在270天内(约九个月)出售 TikTok,TikTok 可以继续在美国运营,而此限期总统得以延长至一年。假设拜登本周签署该法案,字节跳动出售的期限为2025年1月。

3月13日,TikTok 法案已在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停滞不前。作为一项策略性举措,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将修改后的 TikTok 法案附加到援外法案中,迫使参议院对 TikTok 法案进行投票,加速 TikTok 法案的进程。

此前,TikTok 的北美公共政策负责人 Michael Beckerman 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幸运的是,这个国家有宪法,人们的第一修正案权利非常重要。我们将继续为您和TikTok上的所有其他用户奋斗。” 今年3月,TikTok 的首席执行长周受资也公开发文表示要继续抗争,行使其合法权利。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陈采薇将为你解释,这项法案的通过将对 TikTok 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同时深入解析,脱胎于中国市场成功经验的 TikTok,如何在短短几年间风靡欧美?又如何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王建峰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微信和人际关系,美国选举如何争取华裔选票?|端闻 Podcast

「为了深入华裔社区,美国候选人正在改变选举策略」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郑怡嫣、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苏奥齐、纽约州长、市长、以及各级民选官员参加农历新年活动。摄影:郑怡嫣
苏奥齐、纽约州长、市长、以及各级民选官员参加农历新年活动。摄影:郑怡嫣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今年美国再度迎来选举年,而“亚裔选民”的影响力日渐凸显,尤其在二月份举行的纽约州第三国会选区的补选中更是如此,成为两党的一次关键性民意测试。

这场补选共有57万登记选民,其中约有20%是亚裔,其中又以约4万4千名华裔选民最为引人注目,显示了华裔选民在该选区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华裔选民的政治倾向较为游移,使得他们成为两党候选人争夺的“关键力量”。

在这次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苏奥齐(Thomas Suozzi)聘请来自台湾的“华人社区特聘顾问”纪炫宇,他的工作是协助苏奥齐与当地华人社区建立紧密联系。

为了赢得华人社区的支持,纪炫宇除了担任“引路人”的角色,帮助识别出地方上真正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同时还积极将华人文化融入美国选举,例如在中餐馆吃点心时进行拉票,或参加人数众多的同乡会,甚至利用中国社交软件“微信”来打选战。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郑怡嫣将分享美国候选人具体是如何在华裔社区,进行选举、造势。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甯卉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李白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谁在为中国经济下行买单?|端闻 Podcast

「买房者、投资者、打工者,以及体制人士,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在中国经济中“高位站岗”的人。」

端传媒特约撰稿人 Franck、端传媒音频制作人 陈莉雅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旁,人们在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旁,人们在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摄: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现在订阅端传媒会员,立享春季限时优惠:畅读月费会员9折畅读年费会员8折尊享年费会员7折。在端,打开一扇观察社会的窗。

收听并关注“端闻”YouTube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或使用节目的 RSS Feed,在任意播客应用订阅收听。


在2024年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不过,更详细的数据透露了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仍旧表现不佳。

自2022年初以来,中国的新房销售持续下滑,新建项目少。2024年第一季度,居民住宅销售额下降了超过30%,而房地产投资同比锐减9.5%。

房地产向来是中国最受欢迎且投资规模最大的领域之一,这造成全民负债买房的奇观。

这些经济数字背后,是数以百万计具体生活着的人们,他们有着自己的挣扎与困境。

无论是被房贷困住的买房者、被债务困住的投资者、或是为了基本温饱套牢的打工者,以及被虚幻的稳定所束缚的体制人士。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在经济中“高位站岗”的人,为中国经济下行“买单”。

本期“端闻”,端传媒特约撰稿人 Franck 带我们去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实况。


期待你跟我们分享想法,邮箱地址:podcast@theinitium.com


【制作团队】
出品:端传媒音频
监制:甯卉
主持:杨静
编辑:HY
制作人:陈莉雅
剪辑、声音设计:“缰河媒体工作室”王伯维、孙圣峰、李白
主题音乐:Axel Kacoutié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 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