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Yesterday — 8 October 2025Main stream

胡锡进批地方官僚主义 吁推进社会宽松自由

8 October 2025 at 13:34

中国前媒体人胡锡进批评,部分地方政府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社会的精神繁荣形成羁绊效应,并呼吁在宪法秩序下推进社会的宽松和自由。

胡锡进星期一(10月6日)发布题为“我们宪法秩序下的宽松和自由,如何不断推进?”的文章,并在文中说,“中国发展得这么好,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释放了社会活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创造出来的。”

他说,中国如今空前自信,但社会的宽松与自由发育仍显不足,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胡锡进批评,一些地方出事时,政府基本不敢召开记者会;互联网上出现质疑后,涉事地方的官方和舆论机构便高度紧张。他指出,这背后的逻辑是:只要不担责,效果无所谓,“这不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吗?”

他还说,部分地方政府还会“使出大力气对付小问题”,对一些小问题兴师动众,反而破坏基层生态,让群众有意见。他认为,这类举措对社会几乎没有好处,但能成为领导写成绩汇报、展示“超额完成任务”的素材,结果使群众成为受害者,基层的宽松与自由遭到无形侵蚀。

胡锡进认为,不少地方在处理问题时,把“不出事”当作最高信条,由此损害基层的正常生态,也阻碍宪法秩序下宽松与自由的同步发展。

自今年9月中国网信办展开网络“清朗”行动以来,张雪峰、户晨风等多名知名网红的账号被封禁。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旗下公众号“捞舆工作室”发文质疑处置程序透明度缺失,认为平台管理应遵循法治精神,被封原因不能成谜。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胡锡进:若特朗普和平奖落选 或会忌恨得主

7 October 2025 at 19:08

今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星期五(10月10日)揭晓,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认为,无论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得不得诺奖,都将引发泼天议论,并称如果特朗普落选,和平奖得主可能会被特朗普忌恨。

胡锡进星期一(6日)在微信公众号写道,特朗普表现出获得诺贝和平奖的强烈意愿,并称:“尽管挪威强调,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是个‘独立的委员会’,但所有人都在关注挪威目前从政治上对颁发今年和平奖所做的艰难权衡,他们显然怕特朗普。”

他认为,虽然挪威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相对较小,美国市场仅占挪威出口的3%,但任何关税的增加或制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胡锡进预测,如果是特朗普得奖,全世界的舆论一定会引爆,批评和嘲讽的声音会潮水般涌起。但如果不是他,“那个获奖的人可就惨了,他会被置于特朗普落选大规模讨论的阴影之下,还可能被特朗普忌恨,得了那个奖不如不得”。

胡锡进说,如果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也许会对他形成牵制,阻止他在接下来的任期发动战争,并且让他在气候变化和多边主义的问题上态度缓和些,打贸易战也别那么毫无顾及。

不过,他也写道:“只是不知道,诺贝尔和平奖会成为对他来说的紧箍咒吗?如果不会,西方世界等于是白拿这个奖项哄他了,而且如果特朗普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诺委会和挪威了。”

特朗普多次声称自己已结束至少六场战争,以巩固作为国际和平缔造者的美名,为竞逐诺贝尔和平奖造势。不过,批评者曾指特朗普有夸大之嫌,他在结束这些冲突方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特朗普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声称,自己结束了七场“无法结束的战争”,并指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过,他自己并不在乎奖项,而志在拯救生命。“对我来说,真正的奖励是看到子女在父母陪伴下成长,因为不会有数百万的人死于无休止的所谓光荣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