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批地方官僚主义 吁推进社会宽松自由
中国前媒体人胡锡进批评,部分地方政府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社会的精神繁荣形成羁绊效应,并呼吁在宪法秩序下推进社会的宽松和自由。
胡锡进星期一(10月6日)发布题为“我们宪法秩序下的宽松和自由,如何不断推进?”的文章,并在文中说,“中国发展得这么好,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释放了社会活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创造出来的。”
他说,中国如今空前自信,但社会的宽松与自由发育仍显不足,真正的问题在于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胡锡进批评,一些地方出事时,政府基本不敢召开记者会;互联网上出现质疑后,涉事地方的官方和舆论机构便高度紧张。他指出,这背后的逻辑是:只要不担责,效果无所谓,“这不正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吗?”
他还说,部分地方政府还会“使出大力气对付小问题”,对一些小问题兴师动众,反而破坏基层生态,让群众有意见。他认为,这类举措对社会几乎没有好处,但能成为领导写成绩汇报、展示“超额完成任务”的素材,结果使群众成为受害者,基层的宽松与自由遭到无形侵蚀。
胡锡进认为,不少地方在处理问题时,把“不出事”当作最高信条,由此损害基层的正常生态,也阻碍宪法秩序下宽松与自由的同步发展。
自今年9月中国网信办展开网络“清朗”行动以来,张雪峰、户晨风等多名知名网红的账号被封禁。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旗下公众号“捞舆工作室”发文质疑处置程序透明度缺失,认为平台管理应遵循法治精神,被封原因不能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