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广东近一周增178例基孔肯雅热本土病例

7 September 2025 at 15:49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星期天(9月7日)通报,8月31日零时至9月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178例基孔肯雅热本土病例,未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据中新社报道,上述病例分布在佛山(85例),广州(40例),深圳(21例),珠海(五例),江门(四例)、湛江(四例)、清远(三例)、东莞(三例)、云浮(三例),汕头(两例)、河源(两例)、中山(两例)、潮州(两例、韶关(一例)、惠州(一例)。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全省近期疫情态势总体平稳。由于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大部分地区处于蚊媒活跃期,叠加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松劲。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广东省气象局星期五(5日)联合发布广东蚊子活跃度气象指数,指出近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多发,预计未来一周(9月6日至12日),珠三角中南部和粤西市县以及韶关北部、云浮南部、梅州、潮州等地人口密集区蚊子非常活跃。

当局呼吁注意做好基础的防蚊准备,驱蚊手环、驱蚊液可随身携带。

原点original|“蚊子战”告一段落,人与蚊子将如何共存?

By: unknown
1 September 2025 at 15:46
CDT 档案卡
标题:“蚊子战”告一段落,人与蚊子将如何共存?
作者:郑子愚 甘煜敏
发表日期:2025.8.31
来源:原点original
主题归类:过度防疫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当看到“终止Ⅲ级响应”的新闻时,被下派到街道的佛山当地机关工作人员刘睿感叹,“终于告一段落了!”

8月26日下午,广东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称,佛山市政府决定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疫情防控策略将由应急处置转为常态化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场对抗基孔肯雅热主要传播者——白纹伊蚊的战斗中,人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然而一些居民在防控过程中察觉,蚊子比以前少了,却也更难消灭了。8月中旬,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广东的蚊子对菊酯类杀虫剂几乎都已产生抗药性。

抗药性意味着什么?人类又该如何应对?暂时的胜利让人们回归日常,也带来新的思考:或许,人与自然之间并非谁控制谁,而是需要在不断调整中找到动态的平衡点。

蚊子少了,也更难杀了

8月24日,台风“剑鱼”来了。“台风前后,蚊子会多一些。”回到家门口的中山居民夏琪看到纱门上停了三四只蚊子,这是她近一个月来见到蚊子最多的一次。

25日中午,消杀人员金勇刚结束佛山一所中学的消杀任务。一周后就要开学了,他所在的消杀公司收到了不少学校的订单。这段时间,公司业务量翻番,许多企业、机构都找他们消杀,反馈也都不错。

image

工作人员正在消杀。郑子愚摄

image

工作人员使用的消杀药剂。他携带的篮筐里放着控制药量的量杯、手套、鞋套等工具。郑子愚摄

佛山某城中村,菜市场里摊贩叫卖,老人聚着聊天纳凉。一位餐饮店主称,村里现在没什么蚊子。

23日下午,一位研究者在珠海高新区一栋办公楼傍晚捕蚊。吸蚊器和蚊笼是他行李箱中的常备工具。一小时后,蚊笼中捉到十多只蚊子。对方解释,作为专业人士,在蚊子多的地方,一小时能抓上百只。这次捉到的几只,还多是来自下水道附近的“卫生黑点”。蚊笼中的蚊子数量间接反映出防控成效——

7月初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后,佛山当地街道将居住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由居委会、派出所、卫生站人员组成团队,负责张贴提示、登记住户信息、排查发热及积水情况、派发灭蚊片、清理杂草杂物等。发现发热或积水,须及时通知户主并跟进。清理消杀中还动用了无人机,准确定位杂物堆积和积水黑点,立即处理。

与之相关的布雷图指数,此时已降至5以下。郑爱华解释,该指数通过检查积水容器及伊蚊幼虫孳生情况计算得出,是评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重要指标。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相对安全范围;介于5到10之间,提示该地区存在低度风险;介于10到20之间,提示该地区存在登革热流行中度风险;高于20,提示该地区属高风险地区,有暴发风险。

不过,也有人感到蚊子似乎更难杀了。

佛山某区级机关单位的杨珊在近期一次消杀后注意到一个细节:烟雾中,一只斑鸠从楼顶坠落,无力再飞,而不远处,两三只蚊子仍在盘旋。

她还发现,蚊子似乎总在消杀后不久再次出现。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如今被蚊子叮咬后,包肿得更大,且四五天不消,挠破后容易留印,蚊子不但难杀,好像也更“毒”了。

很难说这些细节指向蚊子的抗药性提升。不过,“如果你在点着蚊香的半夜,还起来打蚊子,那你就感受到抗药性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爱华说。

杨珊看到一份数据,是佛山三水区相关单位近期得出的监测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对残杀威的抗药性指数为4.53(低抗),对双硫磷为16.86(中抗),对氯菊酯为41.43(高抗)。白纹伊蚊成蚊对马拉硫磷的死亡率为81.67%,属“可能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的死亡率为25%,属“抗性种群”;对噁虫威的死亡率为98.33%,仍属“敏感种群”。

日前,顺德区也测定了白纹伊蚊成蚊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与三水区基本一致。

被打破的平衡

蚊子出现抗药性是一个老问题,郑爱华说。

郑爱华介绍,早在2.26亿年前的三叠纪就出现了最早的蚊子。而当时人类的祖先仍是水陆两栖动物。能历经数亿年演化而不被淘汰,蚊子自有其生存之道,人类难以彻底消灭。

19世纪,人类合成化学杀虫剂并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公共卫生领域,如农业害虫一样,蚊虫抗药性问题也逐渐显现。

简单来说,抗药性就是连续使用某类杀虫药剂后,蚊子发展出对这类杀虫剂一定剂量的耐受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够遗传到下一代。只要持续使用杀虫剂、驱避剂,蚊子就必然产生抗药性。

郑爱华担忧的是,短时间内,大规模、高频次的消杀会加速蚊子抗药性的变化,打破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

一个周末,小雨淅沥,中山水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王颖被派往某村协助工作。“那个地方的布雷图指数达到20了”,村干部告诉她。

指数“爆表”的是一片工厂区。王颖被派往的厂区面积近3000平方米,积水点多集中在电动车棚周围——因水泥地面浇筑不平,墙角低洼处容易积水。她看到不少积水混杂泥土、垃圾、青苔,明显属于卫生“黑点”。厂区周围还有多处水洼。村干部称这些都是隐患,要求他们立即清理。

王颖说,大多数工作人员并不太了解生态平衡和抗药性方面的知识。她注意到药剂包装上明确标识了每平方米3克的用量标准,但实际操作中,几乎没人带秤,往往直接倾倒。

村里一位连续多年参与防蚊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类药“没有这么严格的讲究”。在蚊虫孳生地附近多倒才有效果。对方边说边抖抖包装袋,将药物倒入窨井。“如果杀不死,那就多倒点。”至于抗药性,他们相信,多点剂量总能见效。

image

工作人员直接倾倒药物。受访者供图

以往的雨前,蜻蜓——蚊子的天敌低空盘旋。最近几个月,王颖感到,蜻蜓比往年更少了。她住的小区外有条水沟,夏夜总能听到蛙鸣。如今,蛙鸣消失了。

因消杀人力紧张,刘睿被要求工作日每天半天下沉社区防疫。十个工作人员一组,每组在一个社区轮值两周,再转往下一处。消杀防控后,他发现周边蚊子少了,病例增速也放缓,“即便穿短裤上街,也不太被叮了”。但他注意到,路边的灌木丛被铲平。他感到难过:消杀一种昆虫也可能导致其他物种死亡。刘睿说,我们不能放任不管,但也不能过度干预。若其中一环遭到破坏,势必影响整个生态链。

郑爱华担忧的是,短时间内,大规模、高频次的消杀会加速蚊子抗药性的变化,蚊子因此更难被杀死。“对长期防控而言,今年的用药终点就是明年的起点。”人类不得不持续增加剂量和频次,投入更多成本——这不是可持续的防控方式。

他进一步解释,事实上,蚊子传染病毒有“窗口期”,正式名称是“外潜伏期”。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需在蚊子体内“潜伏”约1周多,才能通过再次叮咬人传播病毒,而成蚊的寿命仅1至2个月,其所携带的基孔肯雅热病毒不会传给下一代。此外,蚊媒病传染传播有几个决定因素,包括:蚊子密度、人口密度、人蚊接触强度。因此,清除蚊子孳生地、消灭成蚊和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学会共存了吗?

佛山禅城区居民梁刚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是在8月中旬,佛山受台风“杨柳”时。当时,暴雨导致佛山部分区域内涝,他所在小区有车辆被淹,他的车因停在高处而幸免。

台风过后,梁刚发现内涝与防蚊措施有关:街道在下水道铺装纱网,却被落叶垃圾堵塞,导致排水效率骤减。他把人们生活的城市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装纱网是必要的,”他说,“但任何措施都可能带来新问题,我们应该提前研判、系统解决,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城市治理如此,面对自然亦然。

郑爱华表示,我们也无需对蚊子的抗药性过于担忧。具有抗药性的蚊子,其环境适应能力相对于敏感的蚊子往往更差。在不用杀虫剂的时候,蚊子的抗药性种群会发生可逆的变化,但是前提是环境中还有敏感的蚊子种群。但是如果蚊子全部都产生了抗药性,那这种可逆性变化就很难发生了。

此外,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在消杀用药的时候可以采用“鸡尾酒”的方式,有点像艾滋病药物的使用方式。即次消杀过程中,混合两种不同靶点或者不同杀伤方式的药物,能延缓抗药性的形成;也可使用“生物控制”方式,如通过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雄蚊,使其与野生蚊交配后产生不育后代,从而降低总体蚊子密度;还可研发新型的蚊虫驱避剂、杀虫剂等,也能有效地规避蚊子对现有杀虫剂的抗药性的问题。

这个夏天,佛山在全市范围内多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全面清除蚊媒孳生地,筑牢基孔肯雅热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宝贵经验,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均展现出强大效能。本次疫情防控实践再次证明,做实做细爱国卫生运动,能快速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切断疾病传播链条。

8月26日,佛山市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佛山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曹俊烨指出,在蚊媒传染病防控中,爱国卫生运动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二是培养公众健康的卫生习惯,三是推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系统性、群众性防控方式,不仅着眼于当前应急,更致力于长效健康治理。

郑爱华出生于1979年,他依稀记得童年时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的经历。他了解到,爱国卫生运动不只是一时的清扫整治,更在城市着重环境卫生、在农村管好水与粪污,标本兼治,为降低传染病发生率、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而当前的蚊媒疫情为爱国卫生运动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国家以前应对的虫媒传染病,如疟疾、血吸虫病和乙型脑炎等主要发生在农村。而现在流行的基孔肯雅热的发病规律显示,人口密度是关键指标。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该病更像一种“城市病”。面对佛山这类有高密度城中村的地区来说,它介乎城市和农村之间,其路面、管网系统有所欠缺,产生的卫生死角也与以往不同。他呼吁,在实践中,我们需在过去有效方法基础上,优化出一套适应未来复杂城市环境的防控策略。

image

城中村内不免出现一些卫生“黑点”。甘煜敏摄

image

城中村内不免出现一些卫生“黑点”。甘煜敏摄

人与环境、政策与执行、集体与个人——每一种关系,都在重新寻找平衡。

“我住在一楼,有些潮,蚊子也多。”早在多年前,住在中山一小区一楼的夏琪就给家里装上了纱窗、纱门。她学会通过观察纱门纱窗上停落的蚊子数量,来判断是否点蚊香或涂抹“蚊怕水”。

夏琪觉得,防蚊已成为生活常态。常态化防控加上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是有效措施。

每天回家,她都先拍打纱门惊走蚊子,再开门侧身进屋。白天室外点蚊香,夜晚室内用温和的蚊香液,床上加装吊顶蚊帐……她逐渐学会了与蚊子共存。

王颖仍被要求参与下到村里宣传基孔肯雅热的工作中。她发现,某些村民家中积水多是有原因的。这些村民家农田在地势较高处,缺少水系灌溉,当地早早禁止打井。而用自来水灌溉成本高,村民们还担心氯气影响作物生长。于是,村民们用水缸、桶收集雨水。作为一名水务工作人员,王颖觉得应看到居民需求,尽力为他们解决困难。

就读社工专业的彭雅在佛山某街道实习。“大家并不焦虑,只是每日做好该做的防护。尽管目前仍有病例,但期待生活一步步回归正轨。”彭雅说。

8月26日,“终止Ⅲ级响应”的消息传出。彭雅感叹道,这一切离不开政府各部门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杨珊期盼能有个正常双休,好好休息一下。

佛山乐从镇南区公园内,设了五个消杀网格,每个网格间隔六七十米。一个喇叭播报着公园每天上午7点至9点、下午5点至7点开展灭蚊消杀。

image

公园的消杀网格指示牌和喇叭。甘煜敏摄

当天下午5点,不少老人、年轻的夫妻带着孩子在南区公园玩耍。一对老人来公园散步,志愿者拎着驱蚊水,喷在老人的手臂、脚踝处。公园内,一位老人举着麦克风唱起了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给桥底的草喷完药后,一位消杀人员拎起管子走向下一个消杀网格。消杀声时响时停,直到完全消失。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除郑爱华以外均为化名)

【404文库】“不管有没有行人经过,反正朝你脸上头顶狂撒药水”(外二篇)

By: elijah
30 August 2025 at 06:39

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不管有没有行人经过,反正朝你脸上头顶狂撒药水”(外二篇)
来源:七使2022路边有片海劳东燕

主题归类:过度防疫郑州公园围殴同性恋事件政治抑郁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七使2022|到处喷洒毒农药,是在灭人还是灭蚊?

广东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已经延续了一个多月。各地的运动式“防疫”,愈演愈烈。

什么给小孩子抽血,什么破门换锁,什么全城砍树冠,全城清理私人绿植,什么全市大扫除,什么给下水道装防蚊纱网,什么拆除冷巷,什么出动吊机搬走天台杂物,什么入户排查积水……比新冠疫情时期生猛百倍。

新冠防疫的要点是封控,不让你们动。基孔肯雅防疫的要点是动你们。

上面所说那些还不算“防疫”狠招。真正的狠招是:全省各城都在疯狂喷药水消杀。

上述文字来自微信公众号“七使2022”。在这篇被删除的文章中,作者质疑过去一个多月以来广东各地为防治基孔肯雅热而采取的各类过度措施。

文中接着写道:

坐标广州,天河、越秀。

随便出门逛逛,不管哪条路,总能看到“消杀队员”们拿着喷枪在路边喷洒药水。

file

城中村更甚。穿环卫工制服的人三五成群,背着设备,举起喷枪,向两边墙壁和空中到处乱喷,不管有没有行人经过,反正朝你脸上头顶狂撒药水。

image

我回小屋子喂猫就遭遇了两三次这种“生化危机”,窄巷里白雾腾腾,怪啸连声,即使以百米冲刺速度屏住呼吸快步逃离,每次都鼻子堵塞、眼睛剧痛。

小区里当然也是这样。一早醒来,就听到远处喷枪的呜呜怪啸,然后就开始到处仙雾缭绕了。

image

image

我住在小区里。早几天晚上十点多,刚吃完饭在喝茶,听得窗外露台上忽然响起像冲击钻一样的厉啸声,以为什么鸟人居然胆敢深夜装修,开门出去一看,竟然是一个黑衣人带着一个穿环卫工服装的家伙,背着装备,拿着喷枪,沿着人行楼梯一直走上来,边走边到处乱喷。整个露台顿时毒雾弥漫,一股恶臭味扑面而来。这俩杂碎喷完露台喷走廊,沿着住户通道乱喷,再一层层往上走,每层楼都喷一遍。

问候完这俩杂碎的家人,我马上打电话报警。当然是没用的,警察例行嘻嘻哈哈,话术策应。次日,街道志愿者来检查卫生,我问那是你们街道安排的吗,回复说“会跟居委会反映的”,理由是附近出现一个病例,需要安排相关人员进入周边的居民楼消杀。

所以,现在不光每天早午晚在路边、街巷和小区空地消杀,还要随时进入居民楼消杀。

消杀喷的杀虫水,那是含毒农药。

[…]行人走在街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当头喷洒。上述我在城中村小巷子的遭遇就是典型案例。随着呜呜喷枪怪啸,低层住户随时随地就会从窗户外吹进来各种各样的农药,毒性颗粒会粘附在餐具、桌椅、床铺、饭菜、茶水上。沿街食店更是这样,锅碗瓢盘和食材,都会被肆无忌惮喷洒的农药污染。人吃进去喝进去,会否慢性中毒?这,难道还需要问吗?

所以,这一场场的灭蚊运动,究竟是在灭蚊,还是在灭人?

二、路边有片海|拉拉女孩卧底、曝光郑州围殴同性恋团伙,却被拘留至今,亟待平反

2025年7月,郑州人民公园社会青年围殴同性恋事件在网络发酵后,郑州公安机关抓获涉案嫌疑人17名,依法刑事拘留11人,行政拘留6人。

遭到刑事拘留的11人中,有一名同性恋女孩韩梦,是打入该团伙的“卧底”,也正是她拿到相关证据发布在网上。而她至今仍被拘留关押。

img

为此,微信公众号“流放地”作者“路边有片海”发布韩梦形婚男友、郑州人民公园打人事件受害人之一小凯的讲述,呼吁释放韩梦。但该文在微信平台遭到删除。

文中写道:

韩梦是今年过年时我妈让我相亲过的一个女生。很凑巧,她是一个拉拉,25岁,原来在部队当过兵,是国家储备军。韩梦人挺好的,性格大大咧咧,但有时候显得冒冒失失的,性格有点莽撞。她是那种别人打了她,她是一定会反击回去的性格。我们性格挺互补,很谈得来。

得知了我在人民公园被打之后,她感到很气愤。看到我两次被打得那么惨,激起了她的正义感。她家离人民公园很近,所以从6月份开始,她就在夜里时不时到公园去看看,想找到这群人。

但连着去了好几天都没有碰见。

6月23日夜,韩梦又去了人民公园,终于碰到了其中一个小混混团体。韩梦利用自身性格优势和小混混套近乎。为了确认是否是打我那个团伙,她还故意聊到了男同这个话题,和他们聊得很火热。那帮人说,他们是因为痛恨男同,才埋伏在公园西北角(即同志据点)打人的。并邀请韩梦待会观看打人过程。

韩梦假意与小混混们交好,跟他们说自己也痛恨男同,想跟着他们一起找乐子——实则为了偷拍视频获取证据,只有拍到他们打人的视频,他们才无法抵赖。

随即他们抓了一位男同,口头训诫了这个男同,韩梦还配合他们诬陷这个人对一位女性性骚扰,将这名男同扭送到派出所,从此获取了小混混的信任,与小混混们"义结金兰",并合拍了一张合影(有两个小混混没上镜)。她发给我分辨,看看是否是打我的人。

她还加了打我那几个小混混的微信,把他们拉到了一个微信聊天群里。韩梦建立这个微信群有两个目的:

img

撺掇小混混们在群里发他们打人的视频,坐实其罪证;

聚拢所有曾在人民公园随机打人的小混混同伙加入群聊,帮助警方最终一网打尽。

[…]7月7日前后,派出所拿到了韩梦搜到的证据,抓获了小混混们。结果没想到,就因为韩梦还击了6月27号那个拿铁锤砸她的男的,韩梦也以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了。从7月7号到现在,韩梦都关押在“三看”(郑州市第三看守所)。

img

打人的小混混中有5个未成年,被当场释放,没有被拘留。

她一个小女生,在与犯罪分子周旋的这几天里,未曾有过一丝胆怯,我真的很佩服她。跟随拍摄期间,偶尔还劝阻他们凶残的暴力行为(比如没收小混混的辣椒水对着空气喷空;小混混打起人来,她会说,这里有监控不能打)。

img

近几年,类似我被打的案件有很多起,这次能很快一网打尽这群小混混,多亏韩梦以身入局,卧底其中拿到的证据。我认为韩梦不应该受到惩罚,反而应该嘉奖这位为民除害的巾帼英雄。

三、劳东燕2004|这些年来,明显感觉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

8月19日,劳东燕教授发布了一条微博,以十分温和的语言诉说对近年来社会发展的感受。即便全篇未提及任何敏感话题,该帖仍被审查,目前已是不可见状态。

她写道:

这些年来,明显感觉社会中一直有股力量拖拽着几乎所有人向下坠落,并且这股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很多美好的东西被无情地打碎与摧毁,公然地表现粗鄙被认为是真性情,这样的粗鄙在网络中连成一片彼此遥相呼应,声势还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愿意一起坠落的人,只因为想要保持在原来的位置,都会被认为有罪。

也因此,一个有正常认知与共情能力的人,有强烈的无力感,由此而觉得痛苦与压抑是正常的。我认识的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情绪,有的甚至需要借助酒精,才能勉强地平息愤怒与缓解痛苦。在当下的环境下,如果有人不觉得痛苦,不觉得压抑与有压力,还一味地岁月静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而有更大的问题:看上去快乐平静,其实病得很重。退一步说,即便不是病得厉害,也是迟钝得可以。

很多人会将自身感受到的压力与痛苦转化成戾气,转移到自己欺负得起的个人身上,颇有那种要烂就大家一起烂的势头。这样的情绪我能理解,它是人性的弱点与本能使然,但这种摆烂的心态与举止我不赞成。因为这只会造成更大的雪崩,而真到那一天,自己也绝不无辜。网络公共领域的这种氛围,不能说对我毫无影响,有时不免也有厌倦之感,好在自从较少走心之后,很难再实质性地伤害到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历恶劣的环境,也许反而有助于个人的成长,焕发自身内在的生命力,就像《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那样。如果不是经历南北战争,恐怕郝思嘉到老仍是一位浅薄而幼稚的庄园主小姐。大浪淘沙之下,谁能真正经受得住冲刷,也是对自身的一场重大考验。我绝不是要为恶劣的环境做辩护,只是既然没法改变环境,就只能选择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待与处理糟糕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与此同时,面对那股一直拖拽我们向下的力量,必须有意识地施加反作用力,不然一定会被那股坠落的力量所征服。就像一个人站在激流之中,只是单纯地站在那里,或早或晚会被激流冲走。所以,首先要学会在激流中站稳,保持稳定的内核,在站稳的前提下,记得寻找同道中人,一起为筑坝做出努力。不是使用蛮力,而是学会有策略的努力;水滴石穿的努力重要,战略与策略也很重要。不置一时之气,不被对方拉低而共同摆烂,更不为被打败几次而心生绝望,因为我们要在意的,不是一次战役的胜利与否,而是整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

浣花溪杜甫|倒积水,平菜地,清天台,拆房子,灭蚊变味了

By: elijah
18 August 2025 at 22:10
CDT 档案卡
标题:倒积水,平菜地,清天台,拆房子,灭蚊变味了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8.13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过度防疫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近日,广东为了防基孔肯雅热,开展了很多灭蚊行动。

因为我就在这里,刷短视频也能刷到当地人发的信息,所以对现在的防疫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前几天,湛江有防疫人员趁家长上夜班去人家家里给小孩子抽血已经上了新闻。

最近又看到一件事情上了媒体。

佛山为了防疫把菜地都挖了,动用挖掘机平地,为了灭蚊也是兴师动众。

img

重型机械来灭蚊,真有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既视感。

img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在楼顶的花园都被清理了。

img

img

img

img

天台的花园,把积水清理了就可以了,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吗?动用这些大型机械不需要用钱吗?

感觉又回到之前防疫层层加码的老路上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看广州的消息,有很多机构防蚊不力还被处罚了。

img

为了不被处罚,只能不断加码。我做到极致,还有蚊子,只能怪蚊子太狡猾。

于是我看到有很多人入户检查消杀。

img

没有人在家怎么办?

那就破门而入。

没想到为了追杀蚊子,能做到这个份上。

img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为了防蚊居然把别人的房子拆了。

这些房子虽然是危房,但是如果要拆迁,那还是要赔人家钱的。

就这样以防蚊的理由把房子就拆了,不知道赔偿到位了没有。

img

img

还有大量喷杀虫剂杀蚊子。

img

甚至有的地方还搞出来红标和绿标来,入户检查合格了发绿标。没有检查发红标。这场面有没有似曾相识啊。

img

几十年前灭四害的经验又有了发挥的空间。

我知道这些防疫人员也很辛苦,但如果方法不对效果就不会很好。

我们看这些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思路都集中在两点。

一是清除家中积水,不要给蚊子留下产卵的地方。为此不惜把菜地毁了,花园毁了,房子拆了。

二是大面积消杀。

我住的这个小区前几天就进行了一次大面积消杀。所有绿化带里面都喷了农药,我看地上很多昆虫的尸体,甚至蟑螂都躺在路上了。

确实有一两天的效果,但今天我就明显感觉到蚊子比以前更多了。

我坐在凳子上,被一群蚊子追着咬,我儿子也被咬得满腿包。这在消杀之前可没有这么多蚊子啊。

img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跟大面积消杀破坏了生态系统有关。

因为整个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除非你把珠江给盖得严丝合缝,否则蚊子始终都能找到繁殖场所。

老百姓家的那点积水,和珠江水系里的蚊虫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只盯着老百姓家里的积水,花草菜地,而对珠江水系无能为力,这就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我在的这个小区,就在一条河旁边,前两天的大面积消杀的确杀了蚊子,但同时也把蚊子的天敌也给消杀了,蜻蜓,蜘蛛等蚊子天敌一起被消灭了,破坏了生物防治的基础。

而蚊子的繁殖周期是很短的,但其天敌的繁殖周期却很长。人为的干预只会让脆弱的生态系统崩溃。

这就造成了这一轮新的蚊子飞出来,没有天敌,消杀也不可能天天搞,所以蚊子比以前还要多。

你以为大面积消杀是在灭蚊,其实是在帮助蚊子,灭了蚊子天敌后,新的蚊子就更加疯狂了。

而现在疯狂查家中积水的方法,我感觉也是有问题的,蚊子不在家里产卵,它总不可能憋着不产,无非就是飞远一点,找到珠江水系,在那里产卵也能孵化大量蚊子。

所以,一味的堵并不能消灭蚊子。

有人说我光是批评,不提解决方法。

面对这个问题我就提出一个解决方法:堵不如疏。

不要清除积水,而是人为给蚊子制造很多适合产卵的容器,容器中加水,然后再加入洗衣粉。洗衣粉溶于水后会在水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会堵塞蚊子幼虫的呼吸管。导致它们无法正常呼吸,最终死亡。

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设置这样的陷阱,就让蚊子就近产卵,然后被消灭。总好过让这些蚊子飞到珠江水系里去大量繁殖。

我在我住的很多地方都这样操作过,在蚊子多的地方,放半桶洗衣粉水,隔一段时间去看,桶底有密密麻麻一片的蚊子尸体。

试想想。如果佛山那边每家每户都布置这样的陷阱,蚊子就近产卵,而不用集中到珠江水系里,这样做的效果会不会比堵住蚊子的繁殖点要好。

现在的防蚊方法,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无法杀灭珠江的蚊子,放点鱼也是杯水车薪。

有这样一个主基地在,蚊子永远无法消灭。而且广东经常下雨,一下雨就有无数水坑,那也是蚊子的天然繁殖地。防疫人员能挖了菜地,能硬化所有土地吗?

而如果再人为大面积消杀杀灭了蚊子的天敌,那蚊子就会越来越多。

现在动用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这些花费可是很大的。这些费用又是谁在买单呢?

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灭蚊高招吗?欢迎留言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