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铛向钱走|如果体验过以前从银行取一万块有多快,那就知道现在取一万块钱有多慢
![]()
前几天,我陪爸爸去银行取一万块钱,发现这张银行卡一个月只能取5000块,限额上限就是5000块,如果要提高额度,那就要证明一系列的信用状况,银行还要根据你的用途,平时消费,再决定能不能提额。
此刻,银行经理又说了:“这也是为了账户安全,我们也是没办法,现在管控都很严。”
我们刚准备放弃时,银行经理又说:“要不你们在我这存点钱,帮我完成一下这个月的任务,我帮你提一下额度。”
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以前,好像很少听见“限额”两个字,取钱也比较方便,没有人会问你“取款用途”,也不会有人问你要“相关证明”。
从进银行大门到取完钱有时候快的连10分钟都用不了。
作者:阿哩睡不醒
发表日期:2025.11.19
来源:微信公众号-叮铛向钱走
主题归类:电信诈骗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可是现在呢?
科技是越来越进步了,一进银行各种自助的机子,一会要人脸识别,一会又要设置指纹,就连排队抽号都需要扫码……
尤其是老年人要是想进去取点钱真的是太难了。
先不说各种机器会不会用,就说那一堆的表格和手续,就够折腾半天了。
上次在银行,我就亲眼看到一位70来岁的大爷,在柜台前站了快一个小时。银行工作人员一遍遍地问:"您取这笔钱是干什么用的?"
大爷说:“给孙子交学费,孙子上的私立学校。”结果银行柜员不依不饶的问:“有没有学校的证明?比如说学生证什么的。”
大爷直接说:“没有,我就取点自己的钱,用得着问这么详细吗?”因为提供不了相关证明,大爷气得当场拍桌子,和银行柜员争论,全银行都是大爷的声音。
其实,这种场景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取钱变得这么麻烦?
银行的说法就是:这几年电信诈骗案发生的太频繁了,很多老年人被骗子忽悠着去银行取了大额现金,或者转账。
所以,国家就出台了反洗钱法,反电信诈骗的各种规定,银行也是执行的部门,也没办法,就要层层把关。
但是,让我觉得讽刺的是,银行一边把控你取现金,一边又会给你推各种理财,让你帮忙完成点任务,而且还有忽悠你办信用卡的,让你消费攒积分的。
在这种时候就风险好像大大降低了。
科技提升的同时,对老年人的便利就少了。
现在几乎干什么都看不见现金,手机转账支付,几秒钟就搞定了,对年轻人确实方便了。
但老年人呢?转账对他们来说很难,他们甚至没有手机银行,而且对于经常干活的老人,指纹验证是很困难的,手指脱皮,磨损,根本识别不出来。
前一阵看了个新闻,说有个老人为了取3万块钱,跑了三趟银行,填了五六张表格,最后还是没取出来。
这到底是在干嘛呢?
银行到底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还是增加麻烦的?
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是应该理解他们,但是应该想一想,怎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保证客户的便利。
能不能对于一些明显合理的取款需求简化一下流程?对老年人群体多一点人性化的服务。
不要动不动就用“账户安全”当挡箭牌。
毕竟,银行卡里是老百姓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而不是银行的钱。
取自己的钱,不应该比借别人的钱还难。
关于我:
我是叮铛,23年从大厂裸辞后
就专注写文章
这期间也实现了单月过万
也看透了太多的人情世故
现在喜欢分享关于职场现状,存钱方法
理财小知识,同时也会写一些社会现象
愿我们
不上班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