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凤凰WEEKLY|月薪三万,躲不过「垃圾站外卖」

By: elijah
9 September 2024 at 22:30
CDT 档案卡
标题:月薪三万,躲不过「垃圾站外卖
作者:王动
发表日期:2024.9.8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北京的打工人,前阵子都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央视新闻的一期曝光节目,意外炸出了黑外卖窝点:

高分外卖店和废品回收站开在一起,加工环境惨不忍睹……

img

我本来准备狠狠批判这种行为,结果打开视频,顿时眼前一黑

——视频出现的密密麻麻的名字,一多半都是自己常点的:

img

根据央视新闻的披露,这些黑外卖的窝点之一,就在传媒大学附近:

编辑部至少有一半人都住在这一带。

传媒大学毕业的同事三三说,除了校庆,已经很久没在朋友圈看到过这么多和母校有关的消息了。

刚刚通关《黑神话·悟空》的凯斯沉默了半晌,放下了正在刷外卖的手机:今天中午,不想吃了。

小心提防,精心选择的外卖,最终还是背刺了打工人一刀。

也许这才是我们身边真正的“黑神话”。

01 外卖刺客,防不胜防

分享自己的外卖经,是办公室最重要的日常社交之一。

老G点外卖,最在意健康和卫生。

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避雷纯外卖店,优先点有门店照片的外卖,尤其是那种看起来门脸不大、只有几张桌子但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店。

按他的说法,这样的店,在放心的前提下,最便宜。

老G最爱点的是某家,照片干净又卫生,也没有“外卖避雷指南”常见的国风包装、液体勺子。

处处小心、步步谨慎的凯斯,还是着了道:他最常吃的那家店,明晃晃地出现在了曝光黑外卖的截图里面。

窗明几净的照片,是用来糊弄平台和用户的。实际的现场情况,可能惨不忍睹。

甚至不少有实体门店的品牌,也有自己的纯外卖店铺。

img

这些窝点(这已经不能叫店铺了)内部的实际情况,机器人看了都要吐出机油来。

纱窗上的油污灰尘比三年没洗过的抽油烟机和吸尘器滤网还多:

img

门帘子好似陈年老抹布:

img

光膀子的小伙一边搓泥一边“做饭”(实际是复热各种僵尸肉和料理包),也不知道加了多少料:

img

照片上的干净又卫生,实际上可能是“杆菌又微生”。

门脸长得像废品站,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废品站:

记者走进去发现这里是一个废品回收站,各种废品垃圾堆砌有两层楼高,空气里有一股呛人的味道。那家挂着“实况厨房”牌子的餐厅就在距离废品堆五六米远的地方。

img

现场运送垃圾的工人和骑电动车送餐的外卖小哥穿梭在同一片“园区”,有时候还会合二为一:

img

也许在这里,外卖和垃圾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

网上学到的那点避坑攻略,在这里完全失效:不仅照片可以作假,连营业执照都不一定靠得住。

没有执照可以找人租,有掮客专门做这种生意。

img

租不到也没关系,一张“美食城”的执照,够几十家店铺用。

记者采访了穿梭于此的外卖小哥,他们表示:

有良心的外卖小哥有时会忍不住提醒顾客:

img

吃了暗亏的消费者总结了不少外卖避雷的招数,可惜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黑心商家面前,这些技巧一两个版本之后就会退环境。

img

也许,只有骑手知道城市里的所有秘密:

img

于是有人灵机一动,何不借助外卖小哥之力,找出那些真正的放心外卖?

随后便有博主发起了挑战,掏出100元子,让小哥带自己吃附近最干净的店。

img

抖音@孙谚磊(干净小馆)

这项挑战后来终于流传到了北京,博主如法炮制,找到了自家楼下的骑手兄弟,小哥也是个厚道人,思考了半晌回答:这附近没有。

img

博主的探店之路出师未捷,首战即决战:

img

寻找干净的外卖,已经成为一场探险。

《赌上厨师职业生涯的炒饭》,原来赌上的是食客的职业生涯;

《翻滚吧蛋炒饭》,可能是在消费者的肚子里翻滚;

《这一世我重生了开了家外卖店做米粉》,重生是因为上一家店刚刚被查封;

……

吃个饭,还要过五关斩六将。

难道这外卖,就非吃不可?

02 外卖,进入高价时代

对打工人来说,外卖,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2022年有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是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工薪阶层中,这个问题还要更严重。

对打工人来说,从容地吃早餐是一种奢侈。

房租会劝退小本经营的早点铺,漫长的通勤时间,也让打工人没有多余的时间安排早餐。

每个人家里都有吃灰的早餐机和蒸蛋器,比起一顿全餐,多半个小时的睡眠更划算。

早上唯一的能量摄入,是瑞幸9.9咖啡外卖多点的一块司康。

晚餐则随时可能变成加班餐,即使能够幸运地准点下班,班味太重的打工人也懒得自己做饭。

午餐外卖,是打工人一天为数不多的、能自己做主的选择。在美团和饿了么上面精挑细选,怎么不算是一种翻牌子呢?

只是这选择和自由意志本身一样虚幻——我仿佛听到“美食城”老板在耳边说:点吧,满屏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斗?

img

黑外卖能打动消费者,最大的杀手锏还是价格——现在的外卖,越来越贵了。

以前20元钱挑花眼,如今一份像样的外卖,均价普遍来到了30+:

img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价格的调整,实际上可能分量也变小了。

在这方面,紫燕百味鸡的忠实顾客李周最有发言权。

作为一个卤味爱好者,紫燕百味鸡曾经是李周的白月光,在不断涨价的周黑鸭和绝味面前,眉清目秀的紫燕简直是良心企业。

最近当了好几年“紫门”信徒的李周,发现紫燕百味鸡越来越高攀不起了。

首先是分量变小:包装盒像洗过的 H\&M T恤,吃一次缩水一次。

img

小红书@金毛杜鹃

再薄下去,紫燕的包装要变成平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对咱的外卖发动了降维打击。

好在碗底精心设计的鼓包会提醒你,这仍然是个3D 的世界。

img

小红书@yioooooo

鸡贼的还有计量方式,你以为外卖平台上标记的重量是裸重,其实是连盒带盖的总重量:

img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也没有

紫燕只是一个缩影。对打工人来说,外卖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健康、味道与价格。

K 记与麦门,大概是不可能三角中兼顾的最好的。

如今就连它们,也在悄悄改变。

去年年底,麦当劳中国宣布全线提价,助力产品普涨0.5~1元。

被戏称为“穷鬼套餐”的随心配1+1,则在此之前就已经涨了两轮,从最开始的12元涨到了13.9元。

一些闪转腾挪的小心思,也让所谓的随心配看起来并不那么随心:

img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缩水,还有一些口口相传的“暗改”,也成了麦当劳鸡贼的证据:巨无霸和巨字已经没什么关系 ,那么大鸡排应该改名没那么大鸡排。

更不用说9块钱的配送费,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打工人一步一步掉进低价黑外卖挖的坑里,也就不奇怪了。

价格敏感型用户,可能是近几年中国消费领域增长最快的东西。

03 月薪几万,才能吃上放心饭?

被“外卖刺客”频频中伤的年轻人,开始拥抱堂食。

和外卖悄悄涨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餐饮的价格大战。

麦当劳的“随心配”缩水不久,就有人明牌偷家了。

老对手汉堡王中国宣布,从8月5日起推出“9.9元时代”,每周提供一款仅售9.9元的汉堡,小皇堡、果木鸡腿这样的王牌单品,也被打到了10块钱以内。

众所周知肯德基做得最好的就是鸡,所以当他们把原味鸡汉堡、香辣鸡腿堡都放到9.9套餐,肯定就是要整狠活了。

华莱士的4.8汉堡,德克士的1元鸡腿……为了吸引打工人进店,快餐店已经卷成了红海。

img

有博主根据各家的“穷鬼套餐”制成了日历:

周一可以光顾麦当劳的会员专享日;周二则是塔斯汀的会员“买一赠一”福利日;周三可享必胜客和达美乐披萨的七折优惠;周四则属于神秘代码 KFCV50……

线下餐饮还从来没有这么卷过。就像麦当劳 CEO 说的一样:“无论是在我们这一行业,还是在广泛的消费品行业,消费者非常非常想要寻求优惠。”

连以高端自居的品牌,如今也不得不放低身价。

连海底捞,都打起了“性价比”的主意。

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平价副牌“嗨捞”火锅,走起了人均80元的亲民路线。今年价格更是下探到了50~60元,直接攻入呷哺呷哺腹地,最近还上线了39.8元的工作日午餐。

img

连海底捞自己的客单价都跌破了百元,一夜回到解放前,降到了2017年的水平。

怂火锅、楠火锅、凑凑、呷哺呷哺……有名有姓的火锅品牌都在降价,回转小火锅也凭借19.9的地板价秽土转生。

人均40+的高端养生面和府捞面,一波降价把自己打到了30元以内,必胜客,也推出了评价品牌必胜客 WOW。

img

从菜单中歪歪斜斜看见了几个字:萨莉亚

快餐档口也成了好生意,从物美到盒马,纷纷化身打工人食堂,明厨亮灶、30元四菜一汤,让超市重新伟大。

这两年新晋的网红餐厅小放牛和费大厨,干脆直接拒绝了外卖:

img

图源:费大厨微信公众号

外卖越来越贵的同时,堂食们反而依靠低价攻城略地。

堂食虽然好,但却有一个最大的隐性成本:时间。

对上厕所可能都要掐表的打工人来说,堂食虽好,却没有什么可行性。

至于食堂,更是只有体制内单位和部分大厂才有的待遇。

你说自己带饭?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天的时间被工作、通勤占据得差不多了,回到家再折腾洗切配,炒菜5分钟,忙活一小时。

img

偶尔调剂一下还可以,天天带饭,好比多打了一份工。

兜兜转转,到最后外卖还是打工人无可奈何的选择。

预制菜,我们忍了;高油高盐,大家也心知肚明。口味什么的,将就将就,也不是不行。

偏偏这些黑外卖,挑战的是大家的心理底线,食品安全。

自从黑外卖事件之后,办公室已经开始集体带饭。

但外卖不可能永远不点。只希望以后,那些垃圾都到他们该在的地方去,不要跑到我们的饭盒里来。

剑客写字的地方|底层互害,越来越魔幻了

7 September 2024 at 17:57
CDT 档案卡
标题:底层互害,越来越魔幻了
作者:送青人
发表日期:2024.9.7
来源: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
主题归类:互害社会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古人白居易说的,放我们这会儿,改成这样会更合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煎何太急?

据媒体消息,四川广元一名病患喝了网红推荐的“俄罗斯进口奶粉”之后,血糖直接飙升。经当地警方调查,别说进口了,这玩意儿,假的离谱到连说它是奶粉都寒碜。

蛋白质含量低到可以完全忽略不计。

file

所谓“俄罗斯进口奶粉”,其实就是一个郑州人在安置房里面用洗澡盆把植脂末和麦芽糊精混合到一起搅拌搅拌的成果。靠着这种“产品”,这位郑州人日进斗金,买了新房豪车,娶了美女媳妇。

成本几块钱的东西,卖你三四十,全国各地发货,他能不发吗。

关键是你以为捣掉这一个小伙,吃的东西就健康了?太天真。

之前大家声讨“预制菜”的时候我提过,欧美现在都生产预制菜,也吃预制菜。真正懂这东西的人“怕”,怕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凭我们对食品的监督,预制菜这种极容易钻空子的东西,能被某些黑心的商家,钻出宇宙级别的黑洞来。

而且,不说现在点外卖10家里面8家都是预制菜加热一下就给你送来了,一些“新鲜食材”的真相,咱也只是不知道罢了。

某短视频平台上,其实我不说你们看这个格式也知道是哪个短视频平台,外卖骑手良心顶不住,爆料医院里的病人常点的“滋补鸡”,被老板堆在厕所的地板上“处理”。

file
filev

我已经帮各位把图片缩小,你只要不是好奇心太重自己点看“细看”,应该不至于被恶心到。可问题是,照片的恶心只是纯恶心,吃到嘴里、肚子里去的,才特么是要命。

说实话,那几张图片看的我严重怀疑老板是不是把厕所堵了在里面洗鸡。

这新鲜的食材真就比预制菜干净吗?千万不要小看厕所里的细菌。当然咱也不能否认,预制菜现在还不多,等一旦多了起来,竞争一旦激烈起来,厂家为了缩小成本,也没什么一定的事。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在商家、厂家,而在某些部门。他们的作用,还不如国足。至少0比7是上了场踢出来的,这些人,连上场都不上,直接认输。我严重怀疑他们是不是收了钱。

前几天,央视记者深夜钻进青海某地大型的枸杞生产村,撕开帐篷一角,当即被熏的冒出眼泪来。原来每个帐篷里,都是当地商户为了让枸杞看上去鲜艳亮丽,在用硫磺熏制。

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干脆直接用“工业硫磺”来熏制。先给枸杞加不能加的“焦亚硫酸钠”,再用不能用的硫磺熏。以毒攻毒的效果只有一个,不是解毒,而是更毒。

file

最让我震惊的是商户这样一句话:市里每年都查,但后来发现不加会亏钱,干脆也开始放“焦亚硫酸钠”了。

硫磺嘛,大家更不陌生,这东西有毒,含有大量的砷,吃多了致癌,极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并损害神经、肝脏等。

不知道那些吃枸杞补肾的大聪明,这会儿有没有一句ctm不受控制的脱口而出。

至于焦亚硫酸钠,我也就不多说了,大家只需要知道这玩意儿以前常被用来作为防腐剂和漂白剂。

你见过有人在苹果上面涂防腐剂和漂白剂吗?在枸杞上用这玩意儿也是类似的,它虽然没有熏硫磺那么离谱和危害性大,但同样存在一系列健康风险,包括“增加细胞突变的风险”,俗称致癌。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就比较兴奋,巧了,我从不信枸杞能补肾,所以也从来不吃。

但你以为不吃枸杞就没事了?咱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除非你吃特供食品,要不,大家大哥不要笑二哥。因为乌鸦笑猪黑,底层互害,笑者皆属不自知。

9月2日,财经网发布了一片报道,说南宁高峰市场上充斥着“硫磺八角”,二氧化硫超过原国标16倍。

file

你八角也不吃,那硫磺熏的红辣椒呢?也不吃,那红枣呢。好吧,都不吃,可难道你所有的干货全都不吃吗。

就算都不吃,还有油。油已经整治好了,可商家捞地沟油呢?

地沟油不是几十年前的事,我只能这么提醒各位,而不必把一些阴诡角落里的视频贴上来恶心各位。

360款,款款有问题。说句难听点的话,就算你我看得见,那也避不开。

刀刃向内,贫贱相欺。尔虞我诈,兄弟阋墙。

互害的模式一旦出现,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与其期待大家各自都有点良心,还不如期待监管部门多上上心。对这种无视老百姓健康的行为,惩戒力度加大点。

某地商报不知道是不是哪里不对头,提出要对男足“请予以重典”,一时间让我手足无措,好像比赛比输了犯法一样。骂完了不得劲,还得让他们去坐牢。

何不对那些真正犯法的问题,予以重典呢?那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相反,那是为了保护而惩罚。

四环青年|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

By: elijah
2 September 2024 at 22:35

img

食品安全大于天,每次靠舆论才严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CDT 档案卡
标题:商户用工业硫磺熏枸杞,别总等媒体曝光才严查
作者:宗和
发表日期:2024.9.2
来源:微信公众号“四环青年”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又见媒体曝光“硫超标”枸杞。

据央视财经报道,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等优势,在全国广受欢迎。但在光鲜的外表下,部分厂家和商户在生产枸杞过程中,使用焦亚硫酸钠以及工业硫磺进行“提色增艳”,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9月2日,被曝光地之一的甘肃靖远县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尽管靖远县表态会严查,但回顾央视曝光的种种触目惊心的内情,网友们仍愤怒不已。

在枸杞重要产地之一的青海格尔木市,当地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出去,用焦亚硫酸钠兑水将枸杞浸泡后,使其外观变得更加艳丽,全然不顾一个基本事实:

焦亚硫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食物的漂白和防腐等,但过量食用会产生中毒症状,包括全身缺氧和器官衰竭,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img

这些商户是不知道过量使用焦亚硫酸钠的危害吗?并不是。

格尔木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发布了《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其中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有格尔木商户坦言,他们都知道不让用焦亚硫酸钠,市里边每年都查,但后来发现不加会亏钱,干脆昧着良心加了。

在靖远县的一个“枸杞小镇”,某些商户更加肆无忌惮,用工业硫磺熏枸杞。比起焦亚硫酸钠,工业硫磺是明确禁止用作食品加工的。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食用后很容易造成肾衰竭、肝功能损害等症状。

从记者暗访拍摄到的视频看,下午搭棚深夜熏制,天凉后再拆掉棚子的情况,在当地某些村庄普遍存在,且整个过程操作娴熟。记者挑开其中一个熏制棚的小口,瞬间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呼吸困难、泪流不止。

而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过的枸杞,最终流入了市场,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伤害着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如此使用焦亚硫酸钠、工业硫磺“加工”枸杞,地方怎么就后知后觉?

img

必须要承认,枸杞种植主要集中于西北农村地区,地域较广且种植分散,存在一定监管难度。可从央视曝光的视频看,很多商户使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时,似乎丝毫不担心被查。

有人在农场水渠边使用焦亚硫酸钠浸泡枸杞,有的村庄遍地是熏制棚,大袋的工业硫磺,非常显眼地摆放在院子里。

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难道当地的村干部完全没有察觉?难道有关部门平时不会下到农村去检查?难道当地抽检的枸杞都质量合格?

其实,稍微检索下新闻就能发现,西北地区枸杞产地部分黑心商户用焦亚硫酸钠和工业硫磺为枸杞“提色增艳”,十多年前就被曝光过了。

之前每次被曝光,当地都发通报说严查严惩。可十多年过去,这种现象并没有停止。

这说明,在“硫超标”枸杞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各个环节,监管都出现了大大的漏洞。甚至不排除某些人或某些部门,明明知情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这种作恶。

央视曝光后,甘肃省靖远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在对涉事地枸杞的生产、销售全流域展开调查,对涉事地田间地头、农户家和商铺的枸杞进行了抽样送检,“从田间地头到流入市场,进行全过程监管。昨晚,工作组已经下到市场去核查了。”

如果这些动作做在前面,又何来央视的曝光呢,地方的枸杞产业也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打击。

img

这次的事件,让很多人想起前几年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个片段,村民争论要不要给枸杞熏硫磺,作为扶贫工作最大“刺头”的李大有说了一段话:

“不熏!……良心是啥?良心就是人心,那是一杆秤,咱的枸杞可以不红,但咱金滩村的人心,不能黑!那亏心的钱咱不挣!”

这段话让观众心头一热,但现实中,要让消费者买到合格的枸杞,不能寄希望于商户的良心,或者消费者的自行甄别。

关键还是要严格监管,从源头上打击“硫超标”枸杞的生产和流通,让不法商贩付出经济和法律上的巨大代价。食品安全大于天,每次靠舆论才严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404文库】建设性意见|全国就2辆罐车混运化工食用油,被记者精准发现了?

By: unknown
26 August 2024 at 03:09
CDT 档案卡
标题:全国就2辆罐车混运化工食用油,被记者精准发现了?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8.25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罐车乱象调查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想象一下:

中国道路运输市场现有各类罐车超过18万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22年数据),其中有且只有2辆罐车存在不经清洗就混运化工油和食用油的情况。

image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在18万辆罐车中精准地找到了这2辆车,并且拍到了它们违规混装化工原料和食用油的视频。这肯定无法用逆天的运气来解释,只能用惊天的新闻调查实力来解释。

image

之前都有知情人士出来说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了,我凭什么说只有这2辆车违规混运呢?

因为,由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链条清理排查,未发现其他同类问题。(据新华社报道)

image

公安部,可以查全国任何人,交通运输部,可以查全国任何车与司机,市场监管总局,可以查全国所有企业,他们加在一起,查了一个月,没有发现第3辆违法混运化工油和食用油的罐车。这权威性够不够高?这公信力够不够强?这结论够不够扎实。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敢质疑的。

联合调查组的通报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

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性质极其恶劣,违反基本常识,践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

那什么是基本常识呢?作为基本常识公众号的博主,我应该还是略有一点发言权的:

当屋子里发现第一只蟑螂的时候,还是存在理论上的微小可能,它只是凑巧从外面跑进来的。但是当你于不同时间在屋子里不同位置打死第二只蟑螂的时候,你非要说这只是极少数情况,非要说这只打死就清零了……

我觉得,这有点违反基本常识。

再有,记者里面当然有很厉害的人,自吹自擂一下,我当年做记者的时候业务能力也还不错。但是,记者再厉害,其调查能力、调查手段也是不可能比得上公安部与市监总局的,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你非要说某个违法犯罪现象只有记者能调查出来,公安部联合市监总局却查不出来……

我觉得,这有点违反基本常识。

你觉得呢?

一点建设性意见:

讳疾忌医的下场是病入膏肓,建议直面现实,刮骨疗毒,不要自欺欺人,害人害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