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浣花溪杜甫|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By: elijah
6 October 2025 at 22:10

没想到,绿捷校园餐一事还真的有后续。

前段时间闹得那么大,绿捷还能继续中标,本以为绿捷无法撼动,但没想到最近爆出光明集团将接手绿捷的校园餐。

img

要知道,在上海封城期间,绿捷可是因为卖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而在上海校园餐中,绿捷也是做了好多年,而且数十年如一日的难吃。不只是普通市民的孩子在吃,很多普通公务员的孩子也在吃。

不知道有多少投诉都能安然度过,而这次真的民怨沸腾了,不然怎么会把这么大块肥肉吐出来。

那么多学校的校园餐,二十左右的餐标,就给学生吃这些东西?而且吃了很多年。

img

img

img

做过饭的人都能看出这背后有多大的利润。一勺陈米饭,加上一点预制肉菜,水煮素菜,这成本估计就两块钱左右吧。我估计监狱的水平跟这也差不了多少吧。

学生吃不下,大量倒掉,学生吃不饱,如何学习?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大的猫腻。

而且,就这水平,还能不断地参加招投标中标。也可以看出招投标的水也挺深。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为了能收到学生的午餐钱,强制学生吃,不准带饭,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

这吃相真的太难看,难怪这次上海家长会那么愤怒。

如今,绿捷校园餐的业务由光明集团接手,我想校园餐肯定会好一点了。

CDT 档案卡
标题:绿捷出局,光明接手,上海校园餐会有所改善吗?
作者:徐鹏1
发表日期:2025.10.6
来源:微信公众号“浣花溪杜甫”
主题归类:食品安全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说起光明集团,前几年他还有一个广告词“请给我光明”被批评。

当时对这家老国企还刮目相看。

现在接手了绿捷的校园餐,国庆之后,校园餐应该会有改观。

而绿捷用如此劣质的校园餐对待沪爷的孩子,我想应该会对它进行问责。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中央厨房配餐,一个中央厨房能辐射整个区域的学校。

而这种模式,就是一种集权的模式,原本分散到每个学校校长决定的事,现在由主要领导拍板就能决定。

这种模式真的还不如校长小舅子承包制,做得差了,学生的骂声,老师的吐槽,校长是听得到的。甚至家长还可以向教育局反映。所以一般不会做得太绝。

而现在这种模式,学生骂绿捷,它也听不到,老师吐槽,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家长投诉,都不知道向谁投诉。所以才会做得这么绝。也只有闹上热搜,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或许才能改观。

在不受制约的权力游戏中,贪婪、有恃无恐将让校园餐做到极致,极致的低成本,极致的高利润。

于是就出现上海校园餐的荒诞一幕。堂堂国际大都市的校园餐甚至都比不过西部偏远山区的学校的食堂。

所以现在绿捷校园餐由光明接手,本质上还是集采模式,但底层逻辑还是有点不同,绿捷这种资本,追求的是利润,为了实在利益最大化无所不用其极。

而光明是国企,底线可能会高一点,毕竟国企领导可以不追求高利润,但绝不能出问题影响领导位置。

如果要彻底解决校园餐的问题,关键还是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校园餐不能只是一家送,让多家配送,让学生自由选择,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而不是领导。

我出钱还没有选择权,这本来就不合理。

选择权在领导手里,资本就会去巴结领导,而选择权在学生手上,资本就会去讨好学生。自然饭菜的质量就好起来了。

希望这次光明能改变校园餐的顽疾,还学生一顿正常的午餐。

包邮区|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24 September 2025 at 19:04

file

1

绿捷对于上海的影响,已经非常恶劣了。

很多人没想到,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家长们最大的心愿是孩子们吃上西贝的预制菜——因为相比之下,很多学校的食堂供应商绿捷实在太不靠谱了。

但是,在不靠谱这方面,绿捷终于靠谱了一次。在上海家长最群情激奋的那天,绿捷供应的虾仁出了问题。很多孩子反映,虾仁是臭的。

绿捷紧急撤回了虾仁,并对外宣称:

都是泥沙。

很快,上海成立了调查组,并在昨晚公布了调查结果。这个调查很有意思,蚝腩给大家解读一下。

首先,调查公告称,绿捷存在瞒报行为。总经理张国华指示下属对外宣称是虾肠子破裂,泥沙漏出来了。而后又销毁了这批虾仁。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虾生产于今年3月,保质期:

CDT 档案卡
标题:张家兄妹,掌管上海学生餐的神
作者:包邮区
发表日期:2025.9.24
来源:微信公众号“包邮区”
主题归类:营养餐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2年。

难怪上海家长们强烈呼吁西贝进场。

然而让蚝腩第一个疑惑的地方出现了。根据上海方面的调查,这批虾,各种包括沙门氏细菌在内的检查,合格。没有违规使用添加剂,也没有腐败变质,肉眼检查也没有发现杂质、霉变和虫蛀。

说白了就是:

啥问题没有。

这就很奇怪了。既然这批虾啥问题没有,绿捷的有关人员,为什么会被警方控制?

为什么张国华要急急忙忙下架并指示手下就地销毁,甚至不惜担上刑事责任呢?

这里面只剩下两个可能了。

第一,这批虾仁有问题,只是没有被检测出来,或者有问题的已经被销毁了;

第二,这批虾仁是从其他供应商那里采购的,绿捷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所以先销毁为妙。

无论从哪个原因讲,都说不过去。蚝腩上周写过,绿捷可是号称食材可溯源,有摄像头和专人监控。

通报里更让人疑惑的细节是,最开始发现这批虾有问题的,还是绿捷自己派驻的经理。这位姓孙的经理发现,虾仁里面:

有虫。

这和官方通报出现了矛盾。按照官方说法,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虫啊?

2

不过乃悟还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绿捷曾经投资过一家叫做上海品测的检测公司。股东一个叫张美华、一个叫苟凤姊。明确证据表明,张美华是张国华的:

胞妹。

兄妹俩也是生意伙伴,都曾投资过上海悦双和上海协双两家公司。

这个品测和绿捷一样,表面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背地里,他们还负责上海多家学校的校服检测、饮用水检测。甚至就连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市面上卖的食品是不是有问题,也是靠他们。

今年给上海市重点食品流通经营企业做第三方评估的,还是他们。

image

image

也就是说,张国华、张美华兄妹俩,一个给学校供着餐食,一个负责检查食品是否合格。属于是运动员和裁判一肩双挑,扛起了上海孩子午餐的重担。

蚝腩现在就想知道,这次给绿捷虾仁做检测的,是不是也是品测啊?毕竟本次调查组的成员之一——上海市卫健委,检查水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服务商正是:

品测。

image

绿捷这种神仙企业,难怪新希望花了整整12亿收购它。

当然,收购以后得回报也很丰厚。根据绿捷母公司——Kilocy global foods(厚生投资持股的公司)在2020年1月向港股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全年,绿捷愣是从学生十几块钱的餐费里,抠出了1330万美元的利润。

就连Kilocy都称赞说,收购绿捷之后:

毛利率都增加了。

image

作为一家神仙公司,绿捷甚至有时候连敷衍都不愿意。

比如上文提到的张家兄妹的生意伙伴苟凤姊,还控制一家叫做捷飨的餐饮公司,曾经共同和绿捷出现在长宁区为下属学校食堂招标的名单里。

招标这事我不是很懂,我记得招标方面是不是有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叫:

围标?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国华毫无疑问也是一位神仙人物。张国华是上海海星集团的董事,这家公司是上海闵行供销社旗下的企业,成立于1993年。

张国华还全资拥有上海饮料食品厂,上海市供销社曾和上海饮料食品厂合作过,一起卖过矿泉水。但后来关闭了。

计划经济年代干供销社,市场经济时代卖水,这属于顶配人生了把。

根据招标信息,尽管挂着饮料食品的名号,但上海饮料食品厂似乎更喜欢干房东的活。连闵行区组织部党建中心的办公用房,都是他们供应,而且是单一来源招标。

前几天,教育部说,他们采取了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了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但领导还说,尽管采取了专项行动,但:

任务依旧艰巨。

上海方面的调查公布后,绿捷发布了史上最简短的一则公告。至于股东新希望,还是什么都没说。

绿捷的公告一共两行字——对家长和学校感到抱歉,会就此次事件继续改进。

蚝腩的好友包叔说,他们其实可以写得更简短一点,直接用超级巨星吴先生的那句名言:

我的很大,你忍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