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个人记忆库|《环球时报》发起征文,要我们写“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26 December 2024 at 15:19

原标题:《环球时报》发起征文,要我们写「中美友好合作故事」,感觉像是引蛇出洞……


是的,你没看错,反美反日挺俄援伊大报《球报》,竟然举办了一场以「中美友好合作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能让球报如此低眉俯首,自然是是因为大领导的意思变了。

file

而大领导,则是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订了千年之计。目前看来,为了展示中外友好,圣诞还是要过的《我晕了,究竟要不要抵制圣诞?》。

这个征文活动的发起地很有象征意义:鼓岭。

这个地方位于福州晋安区宦溪镇,1886年由西方传教士开辟,是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的避暑胜地。

file
航拍鼓岭。叶民民摄

CDT 档案卡
标题:《环球时报》发起征文,要我们写“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作者:作者名
发表日期:2024.12.26
来源:微信公众号“个人记忆库”
主题归类:中美关系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本来,鼓岭是反对文化侵略的反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1992年,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波的中国,为了彰显改革开放的决心,球报的母报最高党报发了一篇征文《啊,鼓岭!》,讲述了美国加德纳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眷念与向往的故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如今的领导人看到该文后立即邀请加德纳夫人访问鼓岭。

鼓岭一跃而为友谊的象征,2023年以来,领导人先后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和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

遂有人日数字传播公司和球报这几日主办的「2024鼓岭论坛」。

时隔32年,再次发起的征文,要成为中美友好的新起点,主题也定为「跨越文化差异 传承友谊信任」。

最高党报更为此发表评论《书写更多新时期的“鼓岭故事”》!

如此大的阵仗,作为爱国青年,我肯定要参加。虽然故事可能是假的,但情是真的:

杰克·林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青年,70年前,为了活口,他祖父移民美国,至今已有三代,身上的中国印迹已然稀少。

今年暑假,趁着高中毕业旅行,他决定「回趟」中国鼓岭,看看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

他带着一份模糊的地图和一颗充满期待的心,踏上了寻根之旅。飞机降落在福州,杰克换乘汽车,最终抵达了那个被群山环抱的小镇。

在几十年的旧城改造过后,杰克祖父当年住过的小屋和村头树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代之以象征着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但在山间还保留着一些美国传教士留下的避暑别墅,以及他们当年建立的第一代现代化医院和小学。在传教士到来之前,这里没有学校和医院,人均寿命只有30多岁,杰克的祖父就只读过一年小学。

步入村庄深处,小径与家族相册中看到的老照片惊人地相似。青石板路、古朴的木屋、蜿蜒的小河,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

尽管杰克的汉语并不流利,但村民惊奇地发现,这位说着蹩脚普通话的青年,对村庄的地理和历史环境有着惊人的熟悉感,竟能准确地指出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比村里长大的孩子还要熟悉。他知道哪条小巷通向祖先的老宅,哪座山丘曾是家族的风水宝地,哪条河流见证了家族的兴衰。

原来,早在2022年,杰克的父亲就委托家传编辑部写作了林氏家传,那些之前零碎、片断的东方传说,通过历史书写,被还原成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乡音深处,人有归途。

也正是因为这部家传,原本对祖父故事一无所知、也无多大兴趣的克杰,产生了前往中国寻根的念想。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杰克逐渐揭开了家族历史的神秘面纱,这是比书中描写更直切的感受。

他在村头树下,发现了一块风化的石碑,上面刻着家族始迁祖的名字和一些模糊的事迹。这一刻,他仿佛与祖先的灵魂对话,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联系。

以及村民对中美友好的美好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