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的赵大胖|希望宋真宗的这段话,能给今天围攻维权者的人一点启发
作者:龅牙赵
发表日期:2025.10.31
来源:微信公众号“读宋史的赵大胖”
主题归类:残障者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众所周知,我的主业是读宋史,一般来说,我用这样的话作为开头,就是要单纯地讲一个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北宋真宗年间,开封有百姓跟人争夺财产,纠缠不清,于是就给开封府写状纸,要求官府来定夺。
百姓可能在争夺财产的时候受了一些委屈和不公,所以情绪很激动,写状纸的时候既不讲规矩,也不讲政治,在文字里面把宋真宗比作桀纣这样的暴君。开封府接到状纸以后,吓了一跳,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纠纷的案子,该怎么判就怎么判,结果因为状纸上的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件“大不敬”的政治案件。
开封府不敢隐匿,只能上报给宋真宗,请他亲自来定夺。
宋真宗也是当过开封府尹的人,处理这种案子也算是得心应手,拿到之后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让宫人把这起案件的核心诉求部分抄录下来交给相关部门判决,然后将百姓的原始状纸给藏了起来。
别人问他为什么,宋真宗解释说:“百姓的目的是争财产,并没有其他要造反、要指斥乘舆的意思在里面,这么写状纸,无非就是一时气愤情绪失控而已。我要是把这个状纸交给相关部门,不但他想要申诉的事情不会得到办理,相关部门反而还要去追查他大不敬的罪过。”【百姓意在争财,其实无他,若并其状付有司,非惟所诉之事不得而直,必先案其指斥乘舆之罪。——宋·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卷一】
这段话的闪光点在哪里呢?
就是宋真宗作为一个权力最大的人,他在自己遭受到最底层百姓责备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分得清什么是诉求,什么是情绪。
同时,他以皇帝的身份,选择收起情绪,为百姓解决最直接的诉求。
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我发现最近几年来,但凡遇到有维权的人,不管是郑智化这样的明星也好,还是其他一些普通人也罢,只要他们一维权,就有人在他们的措辞和行为里面挑刺,寻找那种可以“一击制胜”的大漏洞。
你哪个词用得不准确,你哪句话有夸张,统统给你找出来,然后集中火力攻击这个问题,直把你说得千疮百孔、不知道先回答哪个问题,最后只能以道歉来认输。
想解决的问题没解决,反而落得一身的指责。
还有一些深谙其道的人,更是知道怎么引火力,人家一个“指斥乘舆”的字都没说过,想方设法也要给人添上一个政治背景,然后硬生生把一个维权的事情搞成一个政治阴谋。
明明是一个改善无障碍通行的契机,硬生生地搞成了一个“不良艺人”批斗大会。
我公众号后台还有人给我分析,说郑智化这人看到了前几天的决议之后,故意要搞事的。朋友,你岁数小,很少听他的歌,你觉得能够写出这样歌词的人,会是要在这种时候搞事的人吗:
一九九七要解放香港
日不落帝国向中国投降
有人搞台独 没人来帮忙
放眼看大陆 遍地是台商
……
伟大的祖国挥挥手
中国中国一定强
我之所以会想起宋真宗说的这段话,就是觉得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在要求一个维权者做到百分百完美,但凡有一点小问题,都要对维权者发起攻击,质疑他们的行为,质疑他们的动机,甚至给人贴上一些万劫不复的标签。
维权的人,也就是受了委屈的人,情绪激动是难免的。我们身边绝大多数受了委屈的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百分百情绪稳定、处理事务能够百分百标准,口不择言的情况比比皆是。
前不久那个被逆行者撞了,反而遭受对方网暴的男生,你们还记得吗?他在面对对方一个接一个陷阱提问的时候,一直面无表情地重复“我听交警的”,被很多人视为最标准的处理方式。
他为什么能够获得那么多赞,还不是因为他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绝大部分人在面对这些刁难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掉进对方的陷阱。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些“绝大部分人”,何必非要在人家的语句里面去挑刺、从而全盘否定对方的维权行为呢?
而且人家就是一个维权而已。
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以你我的身份地位,今后是我们去维权的机会大,还是别人在我们身上维权的机会大。你把维权者的渠道给堵死了,对你自己的好处在哪里呢?
宋真宗作为一个皇帝,在自己面对百姓“污蔑”的时候,尚且能够如此淡定地直击问题核心,我们身边有些人啊,明明不是宋真宗,皇帝都不急的时候他急得火烧火燎的。
火苗子烧得老高,高得都可以点阉了。
———————————
各位客官,兄弟我的三本书《宋朝阐史官》《南渡之君》《靖康之败》都在下面的俩可爱小链接里,欢迎各位客官精准扶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