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DENON AH-C840NCW 体验:全能稳定,老派音响厂商的水桶型真无线耳机

By: 梁梦麟
27 March 2025 at 16:48

3 月 26 日,DENON 天龙推出两款真无线耳机,分别是 AH-C500W 和 AH-C840NCW。

在分享这两款产品之前,有必要回溯耳机技术的历史脉络。耳机的发展始于1881年电话接线员使用的肩扛式通讯设备‌,经过几代产品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个人影音娱乐中重要的硬件组成。

作为音频行业的百年品牌,DENON 天龙自 1910 年创立以来‌,始终保持着声学领域的创新活力。在众多历史悠久的音频厂商中,天龙是少数持续投入声学专利研发的厂牌‌,其产品线涵盖家庭影院系统、Hi-Fi 音响及黑胶唱机。从黑胶唱机时代到数字音频时代,DENON 天龙始终代表着声音还原技术的领先水准‌。如今我们说到 DENON 天龙品牌,不仅仅是家庭音乐、音箱系统这些传统发烧设备,高端耳机路线让 DENON 天龙品牌的受众扩充的更加广泛。

DENON 天龙在音频领域的技术沉淀带到了自己的耳机产品线上,从传奇般的 1966 年的头戴式耳机 SH31,到今年推出的 AH-C500W 和 AH-C840NCW,近 60 年的产品历史,这是很多音频厂商无法达到的沉淀。2018 年,高端的 AH-D9200 让 DENON 天龙将殿堂级木碗耳机的精密声学结构融入现代极简设计,通过精密的工艺突破听觉感知极限。为追求纯粹原音的用户缔造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声学体验‌,于是便诞生了今天我们体验的这款 AH-C840NCW。

AH-C500W 和 AH-C840NCW 均采用附带耳柄的真无线设计模式,AH-C500W 是常规的真无线耳机,而我们手上这款 AH-C840NCW,是 WH-C830NCW 的升级版,定位更高、自带主动降噪的版本。

包装设计是一直以来的天龙风格,白色外盒印有耳机造型图片和 LOGO,侧面有机身重点参数。

内盒分两层,顶部放 AH-C840NCW 本体,下层有个小盒子装上了替换用的大小号耳帽以及一条 USB-C to C 的充电短线。

外观方面,AH-C840NCW 充电盒改用了全新设计,从前代 AH-C830NCW 椭圆形圆通的直立设计变成了现在更大众的鹅卵石造型,里面的耳机从立式收纳变成了平躺收纳。和上一代都是 43g 重,这一代设计更加圆润,耳机平躺之后盒子能做得更薄,能够更轻易地塞进窄口袋里面。

产品配色依旧有黑白可选,黑色版的充电盒表面加入磨砂哑光处理,并用不同的亮面黑处理顶部的「DENON」字样。上手感觉顺滑,会有那么一点点磨砂效果来丰富触感。

充电盒的接口和实体按键都放到转轴的下侧,保证了机身外观的一体性。实体按键方便用户快速启动配对模式,同时也是最直观的操控设计。

AH-C840NCW 新增了无线充电支持,盒子底部很平整,方便平稳地放在各种形态的无线充电盒上面。放好等响应完成后,正面状态灯亮起就正式开始充电。

耳机设计变化并不大,AH-C840NCW 还是那个 5.3g 的耳柄机身。外侧做了光滑的亮面处理,耳柄顶部有一个斜向下的光滑斜面做触控板,用户将手递到耳机的时候就能刚好放到触控板一样,操控更自然。

哪怕在走动的时候要快速操控耳机,用户也不需要花时间摸耳机在哪里,抬手就能够盲操作。

耳机佩戴起来还算舒服,5.3g 的重量和支持主动降噪的 AirPods 4 差不多,两款同时上耳的重量感差异不大。

AH-C840NCW 外壳做得足够饱满圆润,佩戴时刚好放入耳甲腔的位置,并完全嵌入耳屏和对耳屏之间中间的空隙。透过这两结构的包裹和入耳结构相结合,耳机能够安全固定在耳朵上,实现贴合佩戴。

耳机用了传统长度的耳柄,佩戴完成后耳柄向内贴合,进一步提升佩戴稳定性。这样的设计不像穿透「豆式」设计会把佩戴压力集中在耳朵内,时间长了也会比完全塞进耳朵的豆式深入耳耳机要舒服些。

耳帽的部分,DENON 选用的是较为宽和扁平的款式。材质柔软,戴上就能够紧贴耳朵。在只有空调风机等噪声相对简单的环境里,戴上耳机就能够感受到物理隔音的变化,效果很明显。

耳帽内侧加了滤声网,除了为声学服务还起到阻隔耳垢的作用,对佩戴深入的入耳降噪来说还是很必要的。

配置方面,AH-C840NCW 从上一代的蓝牙 5.0 升级到蓝牙 5.3,支持 SBC、AAC 和 通过后续更新支持 LC3 这三款传输编码,在未来可以通过升级支持 LE Audio。

升级到蓝牙 5.3 后,耳机稳定性没有问题。在无线环境复杂的办公室、咖啡厅,AH-C840NCW 没有出现明显的断连情况,只要不是在射击游戏中追求超低延迟,用它来看视频和玩王者荣耀、原神、明日方舟这种对声音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游戏都没有问题。

同时,对于白领办公人群而言,耳机是连手机还是连电脑是一个微妙的问题,比如说,连电脑利好办公场景,操作都在大屏幕上,切歌快进都方便,但有时候想用耳机接手机进行语音通话就不那么方便了。反之,连手机的话,进行手机端的音乐操作就得从电脑切换设备了。

天龙 AH-C840NCW 支持 Windows Swift Pair,耳机与电脑的连接会变得更主动,打开耳机的蓝牙配对之后,不必在电脑的蓝牙发现列表里找耳机,因为电脑会自动发现设备,弹出通知进行连接。

另外在连接上的重大改进就是它支持蓝牙同时连接两个设备源,也就是说,在办公场景下,我们可以用它同时连接电脑和手机,电脑端管播放音乐,手机端管电话接听,这样不必因为手机来电话了,还得先断耳机和电脑的连接,再让耳机连手机接听电话,这个过程很可能就漏接电话了。这个场景下,我们只需要暂停电脑上的音乐,然后接听手机上的电话就行,接完电话,又可以继续在电脑上听音乐。

降噪的部分,AH-C840NCW 表现在这个价位段上属于舒适的取向。

具体效果而言,第一感受不算强势,不是那种戴久了很容易累的类型。配合隔音耳帽,耳机能在人多并自带 BGM 的周末咖啡店中给你创作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不容易被周围的交谈声、环境音乐打扰。这个时候听歌和看剧,沉浸感会更强。

续航的话,AH-C840NCW 单机身播放时间为开启降噪 7 小时和关闭降噪 10 小时,配合充电盒能实现开启降噪 24 小时和关闭降噪 35 小时播放,是旗舰真无线降噪的续航水平。

有线模式下,充电盒 0-100 完全充满大概要 2 小时,同时附带了「充电五分钟播放一小时」的快充模式,方便用户出门快速补电。平时充电,放在无线充上完成即可。

最后,来说说 AH-C840NCW 最重要的部分——声音。

AH-C840NCW 搭载一颗 12mm FreeEdge Hi-Fi 动圈单元,FreeEdge Hi-Fi 动圈单元可以说是 DENON 的招牌,其材质使用的是源自木碗头戴旗舰 AH-D9200单元中使用的生物纤维材质制作而成的振膜。这种材质具备质量轻、刚性高、内损小的特点,完美符合了振膜所需要的特性,能够跟好的使其做出正确的声音表达。

而 FreeEdge 自由边则是基于传统动圈单元常见的分割震动失真现象做出的调整。根据 DENON 天龙的技术介绍来看,传统的动圈单元振膜通常是使用的是简单粗暴的边缘固定,这样就会导致声波能量传递到单元振膜边缘上所产生的反射和干涉,从而影响音质的纯净度。而 FreeEdge 自由边技术就是针对这一现象做出来的优化,使其拥有更低的失真和更高的声音还原度。

AH-C840NCW 的调声也很舒服,声音速度不快不赶,质感入口顺滑,各频段的衔接流畅不断层,整体听起来是一种传统丰满的动圈味道。

低频的表现优秀,AH-C840NCW 的鼓点饱满细致,处理鼓点敲击回弹的时候,你能够清晰听到鼓面回弹的细节。音效清晰分明,而不会太刺激,听着舒服不容易累。

耳机很容易驱动,低音量播放时声音扎实,日常开着降噪和小音量播放 BGM 工作和学习也很合适。

总的来说,DENON AH-C840NCW 是一款很平实很全能的真无线入耳式降噪耳机,也可以说 DENON 真无线耳机里面的水桶机新标杆。

规矩的耳机设计搭配轻量化机身和耳柄结构,AH-C840NCW 能给人一种能佩戴很久的舒适感。贴合度高的耳帽给降噪表现输出提供了辅助,加上机身有 IPX4 防护,日常通勤和办公环境都能满足。

耳机的功能应有尽有,像是主要的降噪、无线充电、双设备连接和未来会更新的 LE Audio 和 LC3 编码,耳机连接的稳定性也不错,是做好做全的类型。

声音有自身特点,DENON 历史悠久的音频技术投入是这款水桶机的核心竞争力。新单元的加入让它的声音有一点辨识度,听起来更有味道,比起更大更全但也更平淡的 AirPods 4 系列更具吸引力。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款佩戴舒服,各方面表现都平实稳定的真无线耳机,希望在声音方面不那么像白开水一样沉闷,那听感方面更有特色、声音质感上也更有优势的 DENON AH-C840NCW 也很值得尝试。

当然,对于白领办公人群来说,Windows Swift Pair 和同时连接多个设备的功能,可能是甜点功能,也可以是刚需功能,毕竟在降噪和音质两个基础层面它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剩下的加分项,自然是越多越好。

「买吧,不贵。」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女性视角下的江湖:夫妻对谈《九龙城寨》武侠美学_2.ylog

By: Steven
7 May 2024 at 07:35

这个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太太一起进电影院看了《九龙城寨》。我们对这部电影有很多想分享的东西,因为平时看电影都会一起聊很多,所以这次就索性录一期对谈的电影节目。这是我们第一次录这种对话,期待听到你的反馈。

在这一期,你会听到:

—- 女性视角下,看男性动作电影的观感;

—- 九龙城寨的生存法则,江湖故事的熟悉感;

—- 风云雄霸天下之古惑仔大战九龙城寨;

—- 不同角色的动作与分镜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差异;

—- 八零后熟悉的武侠、英雄、江湖是什么样的?

—- 服化道的设计,在不同的人物、帮派关系中的呈现有什么区别?

—- 黑道电影中的道与义,在漫画式表达中的特殊感受;

—- 唯一记住的女性角色:鱼蛋妹!

—- 成为父母之后,看电影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陈洛军:一个重要的名字;

—- 林峯的演技太好了!居然可以把古天乐的儿子辈演得那么好!

—- 兄弟情谊 VS 帮派立场,新老两代人处理的差异;

—- 传统武侠片的「留白」和意境之美;

—- 八零后小时候的集体记忆:电视机和街坊关系;

—- 张国荣的《Monica》和王九的「我的地位」;

—- 角色造型的设计,在人物与剧情塑造上的细节;

—- 四人打渣男 VS 四兄弟对决王九;

—- 兄弟情,是老套和无聊吗?

—- 兄弟之间无言的细节,电影镜头设计的美妙;

—- 古天乐的眼神戏 VS 任贤齐的眼神戏;

—- 如何通过住所的场景设计,呈现不同人物的个性与命运?

—- 牢笼 VS 命运 VS 心结;

—- 武侠电影的留白美学 VS 短视频的审美破坏;

—- 新旧交替:只要持续出作品,总会有希望的。

|登场人物|

苏志斌:广东人,工业设计师,《设以观复》作者

筱烨:服装设计师,占星师,动物园园长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

十二生肖 · Midjourney · 戏剧角色设计

By: Steven
4 February 2024 at 20:37

在网上看过很多人用 AI 画十二生肖主题的系列画,但大多数我都觉得太套路了,要么只是生成一只动物,要么是套上一些所谓的古风服装,强行「国风」一把。我觉得,既然工具本身已经有很强的生成能力了,那么,创作者就应该更多地表达观念。没有观念的全自动生成出来的东西,再好看,也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这种现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些长着网红脸的 AI 美女图。好看,但无味,因为缺少人味儿。

人味儿来自什么?最重要的两个点是:有缺陷,有观念

缺陷是因为人的不完美,不能样样都要,那么就得有取舍,而取舍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观念。观念和审美,本质上是我们经年累月的经历中,所积累下来的看待世界的偏见。这里说的「偏见」不是贬义词,而是在说,人无法客观,而观念与审美就是在主观中沉淀下来一系列判断依据。我们就是用这样的依据来取舍,这些选择就形成了创作的结果。

即便是回溯到人类此前的所有历史中,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是基于自己的「偏见」来选择创作的工具、技艺、载体和题材的。没有偏见,就没有作品。

因此,我想尝试创作一套有「戏剧感」的十二生肖。

戏剧感,一方面来自这些生肖不能只是动物,或者套了动物头套的人,而是得有个性与故事的角色,角色的人物小传可以从它们的神情、服饰、妆容等呈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冲突感,这里说的不是观念不同的冲突,而是来自文化和故事背景中,衍生出来的角色的生命力,它会把你带入到某种场景里,它们的妆容和服饰或许不是那么常规、习以为常的文化惯性中的表达,但它们在场景和故事中,是合理的。

以下就是我的创作尝试:

如果你喜欢,可以自行下载原图。

如果你要转载,或者二次创作,请附上这篇 blog 的链接:suithink.me/?p=11457

我大致分享一下,这十二个角色的构思吧。

【鼠牛虎】这一组,是想把【生肖】与【西服】做一个融合,但我希望它们有更多的变化和区别,就分别在色彩、气质上做一些差异化描述。最后出来的三个角色,能感觉到是来自同一出剧的人物,饱受欺凌的鼠,正直优雅的牛、权势凌人的虎,故事就由此可以展开了。

【兔】通常是软弱和被欺负的对象。我希望创作一只勇敢、独立的兔小姐,于是让她走在一个昏暗的街道里,身着红色皮夹克,眼神坚定地朝着镜头。在很多文化意象中,兔子、皮衣和地下文化的组合,是谄媚的,是挑逗的,或者是色情和暴力的。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想她可以是地下世界的英雄。她是这个系列中的第一位女性角色。

【龙】在中国的文化里,高高在上的霸权。于是我想,首先在颜色上我就不要那种红黄黑的东西,我不要皇权和武力的表达,我要它是个君子。作为君子的龙,需要同时具备威严和素雅。威严在于其妆容造型和气质眼神,素雅在于整体的色彩倾向和服饰风格。所以,这头金龙虽然相貌霸气,但眼神柔和坚定,白发之下是金线白袍,不怒自威。

【蛇】是邪恶的,多数文化中,它们都是这样的形象。这是第二位女性,我希望赋予她高雅的气质,和中立的角色身份。她在诸国纷争中,不倾向任何一方。但保持中立,需要的不仅仅是态度,也需要武力和经济。所以,她应该是一位既有贵气又有智慧的女性领主。在她紫色的服饰之中,使用了羽毛的元素,与蛇类那种光滑、阴暗的视觉元素做一点调和。

【马羊猴】这一组是相对现代的角色。【马】通常是黑色或褐色的,虽然也有白马,但在印象中,说起马就是黑色的动物。所以我想给她穿一身干练的白色风衣,即符合马这种动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形象,又能在色彩搭配上突出她的质感。值得一提的是,我选择了一个侧面的视角,因为马的轮廓,侧面是最美的;并且,我在 prompt 中加入了长辫的描述,黑色布料的造型很妙,因此这个角色是目前没在网上出现过的全新的马人形象。她也是这组当中的第三位女性。【羊】的种类实在是多,不同种类的羊,出来的气质也都不太一样。经过不同的组合尝试,我最终选择了 Goat 这种羊。我想要一个有点脾气和痞气的大叔,他平时就坐在街道头的店铺门外,跟老板聊天,街上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他一定会出手。因此,他的皮衣和眼镜都是有点讲究的。不过你看得出来,他并不是那种有钱人,他的讲究是一种对待自我的态度。

【猴】很特别,一方面是猴的种类也很多,另一方面是,猴子在绝大多数文化中都是活泼闹腾的男性形象。我非要她是女性,但她不会是个乖训的家伙。最后我之所以觉得,滇金丝猴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在于它的毛色和毛发的形态,橙色到白色的过度让角色有一种温和的基调,但向外肆意张开的样子又很有流浪不羁的气质。服饰上我选了裙子和围巾。但在色彩上我动了一点心思,暖色系的猴和皮衣加长裙,得有一些色彩上的对冲,来建立她的个性和态度。因此,围巾是绿色的,也有相当的体量感。

【鸡狗猪】中的【鸡】是在【骄傲大公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表达。首先,鸡的种类很多,但白色羽毛的,通常是 white Plymouth Rock。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我希望他穿着镶满了珠宝的绿色三件套西装。神气,就是要神气!【狗】就更多种类了,我最开始也尝试了不同的品种,因为拿不准什么样的形象是更合适的。后来我意识到,不同的狗,它们自身的气质差别就很大,所以不存在一种狗能表达狗这件事。于是,重点就变成了,我想要表达什么,那就选择什么狗。我希望这是第五位女性。恰好,筱烨以前的 Daisy 就是一只金毛,一个可爱热情受街坊邻里欢迎的小女孩。那就金毛寻回犬吧!在这个设定的基础上,我增加了双麻花辫和白色校服的描述,最后就有了这个金毛小女孩。

最后的【猪】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十二生肖中男女比例对半开,所以我希望她是女生;另一个是,我想她可以非现实一些。前面的十一位都是比较写实的感觉,但写实的猪,和女性结合,在观感上,很容易让人产品某些厌女、性别对立的联想。我不希望这位可爱的女性角色被贬损。于是,我给她增加了金色皮毛质感的设定,穿上温暖的粉红色外套,带着白围巾站在雪地里。这是一位温柔的女性,但她的防风镜会告诉你,她可不是傻白甜,在雪天的山里行走,缺少她的交通工具,哪怕是楼上的虎先生,也寸步难行。温柔也是有力量的。

下载高清原图:                      

更好的问题,总是在交流之后才出现的

By: Steven
14 December 2023 at 11:40

前两天,我收到 AAAny 的 Wenbo 发来的邮件,问我是否有兴趣注册他们的 APP 体验。我一看就乐了,立马截图发给汉洋和轶轩,开玩笑地问道:「我是不是应该告诉他,我早就注册了?」

这个叫做 AAAny 的新问答社区是汉洋他们团队,从 redit 等社区平台的使用中,萌生的对于「Ask Anyone Anything」的重新思考,所做出的产品。我其实几个月前,就在一次和他俩吃饭之后就注册好了。但是一直因为忙,我担心不能及时回复别人的提问,就一直没好意思发起一场主题活动。中途有看到可达和 JT 发起的问答,很感兴趣,也想试试看,但也因为对时间的担心就止住了念头。正好借着这次 Wenbo 的邮件,跟汉洋他俩聊了一会儿后,我就趁着夜色正浓,冲动还在,就立马编辑了两段自我介绍,发起了分别以「工业设计师」和「设计类视频创作者」为主题的两场活动。

点击进入「工业设计师 SUiTHiNK AmA~

点击进入「设计类视频博主 苏志斌 AmA!

当天也是高效,一连开了三个会。中途用各种碎片时间,一一回答了 AAAny 上的提问。晚上赶回家陪筱烨过生日的路上,我一看已经回复过的内容,好家伙,累计的输出量都赶上我平时写两三篇文章了。

碎片化地高密度输出,也是可以产生一些好内容的。

在使用了一天后,当晚,我和汉洋、轶轩聊了聊感受。汉洋问我感觉 AAAny 和知乎之间有什么区别?我打了一个比方:

知乎的问答是一种广场上的广播。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完整的回答,虽然我可以不断修改回答,但是你修改后的内容很难再被之前看过的人再次看到。评论区就是一些人在外围窃窃私语,它们和主回答之间很难形成交流互动。它是有层级的、单向的信息传播。

但是 AAAny 给我的感觉,是老城区的街头沙龙。任何对话都是水平方向的,没有任何层级关系,就和大家在街头聊天一样。你看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直接加入;别人对你们正在谈论的感兴趣,也可以随时参与进来。它不是广播的形式,是集会和交流的空间。

有意思的事情在于,我们往往需要遇到好问题,才能写出一个好的回答。

然而,好的问题通常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你会在持续的提问和持续的回复之间渐渐发现,那些更本质和更有趣的问题。这是知乎解决不了的。好的问题如果都由运营和编辑来提出,那么知乎的运营压力会爆炸;如果都由用户提出,那么一定伴随着海量毫无意义的垃圾问题,这对真正的好问题是一种掩盖。

因此,持续的对话和前后文关系的保留,就很重要。同时也得确保,来自对话后段出现的好问题/好回答,能够被之前关心这个话题的人看到,也能被后来的观众发现。

运营这样的社区,需要真正会采访的记者。

点击进入「工业设计师 SUiTHiNK AmA~

点击进入「设计类视频博主 苏志斌 Am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