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 14000 人背后真相:AI 干不了你的活,却先砸了你的饭碗
![]()
180 亿美元的利润,换来 14000 封解雇信。
这是亚马逊正在上演的修罗场。这家科技巨头的股价逼近历史高点,裁员的大刀却悄无声息地落下了。
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始——最终被裁人数可能高达 30000 人,占员工总数的近 10%。
![]()
▲ 亚马逊游戏工作室圣地亚哥分部,99% 的员工被裁
有人还在毛里求斯的海滩上晒太阳,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通知:你被解雇了。
被裁的当事人意外,看客更意外。
最近一个季度,亚马逊公司运营表现良好,为什么突然要进行如此残酷的裁员?
![]()
▲ 最近在裁员的企业,包括微软、宝洁、雀巢、英特尔等
官方给出的理由,和过去这段时间以来裁员的公司一样,因为 AI。
亚马逊的人力资源主管 Beth Galetti,在给全体员工的备忘录中写着,「AI 是自互联网以来,我们所见过的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她解释说,正因为 AI 能让公司更快地创新,所以亚马逊需要「更精简的组织、更少的层级」。
听着又是熟悉的话术,用 AI 能降本增效,更少的层级。可亚马逊这次裁员,背后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因为 AI 能替代这些员工。
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创公司一样运营
过去十几年来,一个大公司的标志,大概就是人很多,产出也很多,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自己的产品。
但 AI 时代的逻辑,直接变成了,更多算力、更少人。像 OpenAI 一样,估值快要来到万亿美元,公司总人数才从 2023 年的几百人,到现在大约四千人。
在亚马逊,这种转变更是从上到下、明码标价。CEO 安迪.贾西(Andy Jassy)就在系统性地构建一个「AI 改变一切」的叙事。
Jassy 的核心理念是,他希望「亚马逊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创公司一样运营」。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地精简、减少官僚主义和消除层级;在官方的裁员公告里,也完美的呼应了这一点。
![]()
这套「AI 精简叙事」并非空穴来风,它甚至精准地打击了特定的人群:中层管理者。
根据商业内幕获取的内部数据,在第一批美国裁员中,超过 78% 的被裁员工是 L5 到 L7 级别的经理。涉及的部门包括 HR(People Experience & Technology)约 15% 的职位;设备与服务部门(Echo、Fire、Kindle团队);Audible 音频部门;以及部分 AWS 企业支持团队。
![]()
▲ 根据 Levels.fyi 的数据,2025 年一个 L5 的总薪酬约为 12 万美元,L6 约为 21 万美元,而 L7 约为 28 万美元
这些中层管理者,他们的日常工作,概括性地说,大部分是协调跨部门沟通、汇总信息、撰写状态报告、起草备忘录。
听起来,这不就是当前生成式 AI 最擅长的任务。亚马逊似乎在用行动证明,AI 正在掏空企业的中间层。
裁员重灾区之一的设备部门(负责 Kindle、Echo 等产品),其副总裁 Tapas Roy 在裁员后的内部信中,直白地要求留下的员工要拥抱 AI(lean in on AI)来提高效率。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AI 提升生产力,导致人类白领失业」的标准故事。但这个剧本,亚马逊自己人可能都不全信。
AI 是真凶,还是背锅侠
这场裁员最大的疑点在于:AI 真的已经强大到,可以立刻取代 3 万名白领了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根据 CNN 的报道,一位亚马逊发言人私下承认,AI 并不是周二宣布的 14000 名裁员中「绝大多数」的原因。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多位管理学专家的支持。他们提到,整个科技行业目前都存在一种「AI 漂洗」(AI-washing)的趋势,大概意思就是把任何东西,都要包装成 AI。
![]()
▲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6 月,人工智能相关职位招聘信息中最常用的 15 个关键词,AI 占主要地位,而不是某项具体 AI 技能,如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很少有公司现在真的在用 AI 取代人」高管咨询公司 Culture Partners 的首席战略官 Jessica Kriegel 告诉 CNN。她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像是一种「预防性裁员」(preemptive layoffs)。
换言之,亚马逊裁员,不是因为 AI 已经准备好接管人类的工作,而是因为高管们希望腾出「财务跑道」去探索 AI 的可能性。
毕竟,就目前而言,AI 带来的除了效率,还有大量的「workslop」,workslop 指的是那些由聊天机器人产生的、看似像回事但实则毫无价值、甚至充满错误的「工作垃圾」。
![]()
▲AI 生成的工作废料,像是幻灯片、摘要、代码等,需要人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有调查发现,AI 参与后有 40% 都是工作垃圾,每一份垃圾要浪费员工两个小时,186 美元。
前段时间,MIT 也发布了一项研究,提到 95% 的企业 AI 投资目前回报为零。
![]()
▲ 从试点到实际应用,对于具体任务的 AI(浅蓝色)引入下降明显,成功实施仅有 5%
虽然 AI 有能力处理简单的记录任务,但对于工作中一些细节性、准确性要求比较的内容,AI 还是没有办法。
亚马逊自己也承认,公司还在继续招聘,并且会为大多数受影响的员工提供 90 天的时间,在公司内部寻找新职位。
如果 AI 真的已经能系统性地取代这些岗位,为什么还要费力进行内部转岗。显然,AI「取代」人类的故事,说服力还不够。那么,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AI 军备竞赛,太烧钱了
如果 AI 不是直接凶手,那它很可能就是动机。这场裁员的第一个真正原因,可能和 AI 有关,但不是因为用 AI 更便宜,而是因为 AI 太贵。
亚马逊正处在一场耗资万亿、赢家通吃的 AI 战争中。在这场战争中,它必须要拼命地追赶对手。
![]()
▲2025 年,亚马逊云服务 AWS 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
亚马逊的核心利润来源,AWS(云服务),其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微软的 Azure 和谷歌云。亚马逊需要快速释放大量现金,来招聘昂贵的 AI 专家和建造数据中心。
这笔开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2024年,他们在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建设上的支出,就已经突破 850 亿美元。2025 年预计将再增加 40%,达到 1200 亿。
每削掉 1% 的白领薪酬预算,就意味着公司能多买几千块 H100 GPU。
分析师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亚马逊短期内面临着压力,需要抵消在建设 AI 基础设施方面的长期投资」。
![]()
▲我们使用的 ChatGPT、Claude 都强烈依赖于这些云服务;Claude 主要依赖 AWS,Gemini 则是自家的 Google Claude,OpenAI 则主要有微软 Azure 提供支持。不过 anthropic 在前几天也宣布和 Google 达成合作,使用他们的 TPU;OpenAI 也有使用 AWS 的云服务。
现在,裁员的逻辑清晰了,亚马逊正在砍掉成熟业务(如零售)中的臃肿管理层,以及 HR 、设备 等非核心盈利部门的员工,将他们数以亿计的工资,转化成支持 AI 军备竞赛的「弹药」。
这些被裁的 L5-L7 经理们,他们不是被 AI 取代了,他们是被 AI 的成本给「挤兑」了。
这是一个残酷,但大势所趋的商业决策:用今天的人,换明天的算力。
能被挤兑,只怪疫情期间招了太多
如果说为 AI 凑钱是面向未来的战略考量,那么这场裁员还有另一个更尴尬、更着眼于过去的真实原因,就是纠正疫情期间,亚马逊的过度招聘。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 Ernie Tedeschi 直接说,「我认为这主要是对疫情期间动态的纠正,而不是像 AI 这样的新事物在冲击这些公司。」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疫情电商热潮中,亚马逊过度招聘,雇佣了数十万员工 。其全球员工总数(包括仓库和企业员工)从 2017 年到 2024 年几乎翻了三倍 ,一度超过 160 万。
现在,电商需求增长放缓 ,经济进入不确定期,亚马逊发现自己养了太多「多余」的企业员工。这家公司开始要为当年的疯狂买单,进行成本优化了。
![]()
毕竟,它一边裁掉的是疫情期间膨胀最快的白领和经理职位,同时又在大规模招聘 25 万名季节性仓库工人。刚刚还投资 10 亿美元,将仓库工人的平均时薪提高到 30 美元以上。
一边是给蓝领加薪招人,一边是裁掉白领经理。AI 所引发的生产力替代浪潮,并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快,但它的潜在影响,已经开始让这些大型企业如履薄冰,不能再走错一步路。
把裁员归咎于 AI,对公司来说是一举多得。它把过去这些走错的路(一个传统的、因管理不善、过度招聘导致的成本削减行为),包装成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面向未来的技术转型。
![]()
▲图片来源:https://x.com/KobeissiLetter/status/1983209896721236139
虽然和传统叙事里面那套,因为 AI 的高效率,所以要裁员不同,但其实他们讨论的都是一件事情。
亚马逊、微软 、Meta 和 Google 为首的这些科技巨头,正处在一场关乎生死的 AI 军备竞赛中。竞赛的入场券,就是构建数据中心、采购天价的 GPU、研发基础模型。
而亚马逊的裁员,也正是因为,他需要腾出这 3 万人的薪资预算,去支付建设 AI 基础设施的巨额账单。
![]()
▲Meta 要建一个和曼哈顿岛一样大的数据中心
另一批也在裁员的公司,UPS(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塔吉特 (Target,美国零售业巨头) 、乃至汉莎航空 (Lufthansa) ,它们裁员,恰恰是因为 AI 已经在起作用了。
这些公司不需要自己承担天价的研发成本,它们只需要从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这样的平台,租用成熟的 AI 解决方案,像是自动化客服、供应链优化 、精简管理层级。
![]()
这两种裁员动机,一个为未来买 AI,一个因现在用 AI,它们都在喂养同一只经济巨兽——算力。
很明显,AI 正在创造财富,这些财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向了算力,而不是劳动力。
半导体公司,像是英伟达就坐在这条价值链的顶端,向所有人收租。
![]()
▲ 全球首个市值突破 5 万亿美元的公司,英伟达,7 月份才刚刚突破 4 万亿
对于被裁的员工来说,无论理由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