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苹果的下一个「Apple Watch」,将戴在你的耳朵上

By: 苏伟鸿
18 February 2025 at 18:00

爱范儿关注「明日产品」,硬哲学栏目试图剥离技术和参数的外衣,探求产品设计中人性的本源。

时隔 6 年,Beats 终于发布了第二代 PowerBeats Pro 2 耳机。但比起它的设计、音质、续航等等传统要素,大家讨论的重心,是一个和耳机甚少交集的全新特色功能:心率监测。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心率监测?在耳机上?然后开始质疑这个功能是不是又一个科技品牌没活硬整的噱头。

这个看着有点不搭调的组合,其实背后有一个非常坚实的逻辑在支撑。

耳机和心率传感器更相配

在 PowerBeats Pro 2 耳塞一旁,胶囊形状的黑色模组,就是耳机的心率传感器。

传感器由四个组件构成:

  • LED 传感器,每秒超过 100 脉冲的速度射出绿色 LED 光,穿过皮肤击中血液的红细胞
  • 光电二极管,接收由红细胞反射的经过血流调幅的光线
  • 光学透镜,用于引导和分离发射光和反射光
  • 加速感应器,消除运动伪影,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eats 表示,这个心率传感器技术,很大一部份来自于其母公司苹果在 Apple Watch 上的成果。

如果仔细将两者进行比对,就会发现 PowerBeats Pro 2 这个心率传感器就像是从 Apple Watch 的背面拿下的精简缩小版,二者在运作时都会发出绿光。

和 iPhone 完成配对之后,PowerBeats Pro 2 心率检测器默认打开,只要戴在耳朵上,不需要像 Apple Watch 那样打开运动模式,就能进行实时的心率监测,每 5 秒在「健康」应用输出一次数字。

Apple Watch 在打开「心脏」应用后,也能进入 5 秒一次的实时测量模式,我将这个数字与 PowerBeats Pro 2 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两者的数字极其接近,差距不超过 2。

要把心率测准,找对位置非常重要。虽然市面上大部分健康可穿戴设备都是手表或手环形态,但手腕其实并非最理想的测量部位。

生物识别技术公司 Valencell 曾经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了测试,发现可穿戴设备能够在耳朵上收集最准确的心率

比起手腕,耳朵要更加稳定,即使身体在运动,也能保持相对的静止。

耳朵的生理结构也很适合心率监测:以软骨为主,还拥有理想的动脉群,并直接连接到颈动脉系统,血液特征能够更准确反映心脏的真实情况。

外网最近在流行一个有点匪夷所思的趋势,让我看到像 PowerBeats Pro 2 这种产品成立,甚至成功的关键因素:不少人选择把 Apple Watch 戴在脚踝上,看起来有点像欧美国家的「电子脚铐」。

▲ 图源:New York Times

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背后都有一些很无奈的理由:有些人的手臂太细,市面上很难找到能用的表带;有些医护人员因为职业原因不能戴手表;也有的人只是单纯不习惯手上绑一块这么重的东西。

这恰恰说明,对于用户来说,测量的准确性,其实还没有设备使用的便利程度重要。

心率检测对运动很重要

但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对比几乎可以 24 小时佩戴的手表,耳机无法长时间佩戴,所以不能提供健康风险预警和睡眠检测这些功能,更适合的场景是运动。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保持日常锻炼的习惯,我粗暴地区分成两拨人:用和不用智能手表的。

用智能手表的理由很简单,都是为了记录锻炼数据;不用的理由则千奇百怪,有的人可能是上文提到的无法或者不爱用手表,或者干脆没有这个意识。

可能不少人都觉得,我平时就简单跑跑步,有必要额外买个设备吗?

公司有个小伙伴是 Apple Watch 用户,去年有段时间感觉心脏不太舒服,但手表上的数据都还算正常。最后他还是选择去医院检查,常规的心电图后,医生让他贴着仪器上一下跑步机,发现他存在心脏早搏问题,在运动时更加明显。

所以看到 PowerBeats Pro 2 时,他虽然现在不常运动,还是站在一个从业者的角度,点赞了这个产品。

心率可以说是人体状态最直接的反馈,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很多人或许都没意识到,自己的运动量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负荷,不仅长期以来容易造成心血管等疾病,还很有可能直接急性发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威表示,常见的运动性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大部分由于潜在的心脏疾病导致

特别是不少想要锻炼减重的小伙伴,会更倾向于给自己加运动强度,同时又可能会因为体型原因,心血管功能不是特别好,更需要心率检测。

而有一些在前期比较隐性的心血管问题,比如上文小伙伴的早搏,在运动时更容易被检测出,从而及时获得帮助。

耳机还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它是一个绝佳的运动搭子。

锻炼时听个音乐找节奏,或者放播客缓解无聊,顺便隔绝健身房想给你卖课的教练…..总之去健身,我会忘记带水壶,但很少忘记带耳机。

锻炼时你可能不会主动选择在手上戴一个设备,但头上基本上都会有一副耳机,如果耳机能测心率,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

不过,目前 PowerBeats Pro 2 在锻炼中的体验明显还没完善,给人感觉只是给用户上了一个功能,而不是一种体验,使用起来非常的「不苹果」。

和抬起手腕就能看数据的手表不同,耳机的数据都反馈在手机应用当中,所以实际上在佩戴 PowerBeats Pro 2 做运动时,用户根本没法实时查看自己的心率如何,也没有高心率或低心率通知,只能通过询问 Siri 的方式来曲线救国。

一副能测心率的耳机,其实很重要

能测心率的耳机其实并不新鲜,国外品牌捷波朗,国产大牌如华为、OPPO、荣耀等等都推出过,但这些产品都反响平平。

只是这没有停住苹果前进的脚步,PowerBeats Pro 2 只是一次试水,关于 AirPods Pro 3 的爆料,基本上都提到它将会突破传统耳机的形式,通过全新的传感器来收集用户的身体数据,甚至还可能带有一个微型摄像头。

▲ AirPods Pro 2

其实关于 AirPods 搭载健康监测功能的可能性,在五六年前就已经进行过不少讨论。对于钻研 Apple Watch 长达十年的苹果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那些手腕上的传感器塞进迷你的耳机里。

而 PowerBeats Pro 2 那颗酷似 Apple Watch 等比缩小版的传感器,证明苹果已经跨过了技术的难关。

既然苹果选择只在子公司的一款产品上首发这项技术,说明苹果可能为 AirPods Pro 3 准备了更多大招。

有消息称,AirPods 未来不仅只能监测心率,体温等其他身体参数也已经在计划当中。

或许 PowerBeats Pro 2 锻炼时这种还不尽如人意的心率检测体验,还需要等亲儿子 AirPods Pro 3 推出后,苹果才会进行适配和优化。

AirPods 这个离大脑更近的佩戴位置,也意味着它的潜力不仅成为一个 Apple Watch 的代替。

一份专利披露,苹果正在探索一套用于 AirPods 的传感器系统,在耳塞上放置大量的触点和电极,可以捕捉生物信号和大脑的电活动,从而测量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等数据。

▲ 图源:Patently Apple

对苹果来说,AirPods 已经不是一个单纯谈音质、降噪的普通耳机,而是一个覆盖更多人的健康管理系统。

毕竟戴智能手表的用户不算特别多,但基本上人人都会有一副无线蓝牙耳机。根据 IDC 的数据,可穿戴设备中,蓝牙耳机的出货量已经接近智能手表的两倍。

▲ 耳机的出货量未来几年还会不断增长,图源:IDC

买一副能检测心率的耳机,其实用户还是主要冲着耳机本身好不好听降不降噪去的,健康功能只是添头。这更像是苹果借助畅销的耳机产品,将自家的健康管理系统介绍给更多用户,或许还能拉动 Apple Watch 的销量。

虽然耳机做不到像手表那样持续性的身体数据监控,但长期的数据收集,也能或多或少检测出身体的变化。而上文提到的运动锻炼,那就是和耳机更加契合的落地场景。

不管是全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心血管疾病都是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头号杀手。而根据世卫组织《2023 世界心脏报告》,超过 80% 的过早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都可以被预防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不能代替正规医疗程序,但是它是一种更普遍的个人监测工具,可以捕捉那些不太显眼的身体信号,让用户能及时去获得需要的健康援助。

这有点像 AirPods Pro 2 已经实装的「听力检测」和「助听器」功能,并非代替正规医疗,只是帮助更多大量潜在听力损伤用户发现健康问题,并获得帮助。

如果想要避免重蹈友商的覆辙,苹果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引导消费者和用户接受、习惯,最终爱上耳机上的心率传感器,就像他们对 Apple Watch 做得那样——从不被看好,到成为公司仅次于 iPhone、iPad、AirPods 的畅销产品,成为一种被更多人接纳的生活方式。

作为头部厂商的苹果的带动作用,也会推动整个行业跟进相关领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厂商将耳机纳入自己的健康可穿戴生态体系,也会有更多用户去在意自己的耳机能不能测心率、体温,从而挽救更多生命。

这就是心率检测登陆耳机产品的价值:一次范围更广的健康平权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创新 vs 混乱:iPhone 在 AI 时代下的牙膏和迷茫_10.ylog

By: Steven
1 October 2024 at 08:01

这是一期 荒野楼阁 WildloG 和 皮蛋漫游记 的串台节目,由我和零号、初号一起,聊聊今年 Apple 发布的新产品以及一些周边的信息,作为 设以观复x两颗皮蛋 合作的那期视频内容的一些补充。

今年 iPhone 16 系列着实挺闹心的,一方面是 Apple Intelligence 的大饼迟迟未能落地,另一方面 Camera Control 独立按键加得有点莫名其妙。但我们还是决定在深入体验和使用 iPhone 16系列之后,能够匹配我们的深度测评内容一起,跟大家聊聊今年库克又挤出来了多少牙膏?

2:03 关键词:初号「过山车」苏志斌「意料之中」零号「Ridiculous」

8:10 AirPods 4 代很值得购买,刀法也足够精准

11:01 AirPods 助听器功能的背后

17:32 中文字体字重的调整

20:11 Siri 物理意义上变快了

22:31 相机控制按键:理想很丰满,现实…….

31:53 Mac 预览和 shownotes 支持 HDR 视频的延伸和补充

36:55 色彩风格+魔改 RAW

40:44 App Intents:让系统 应用互相直接能联动

45:57 Apple Watch:9 代到 10 代减薄的背后,11 代可预期的更大显示尺寸

54:55 相机按键如果是 AI 的视觉按键成立吗?

1:00:40 加了这个按键之后到处都是混乱和矛盾

1:06:25 手机为啥(暂时)不能 edge(显示)to edge(中框)

1:12:19 什么是产品的核心体验?

1:23:34 苹果会做折叠屏吗?

1:34:00 Meta Orion 是否是比 Apple Vision Pro 更正确的验证路线

1:41:54 为什么最好的虚拟现实 AI 设备一定是眼镜?

|登场人物|

苏志斌:从业 15 年的工业设计师,车联网智能硬件企业联合创始人及产品经理

零号:两颗皮蛋的零号,前手机行业产品经理,主管运营和项目管理

初号:两颗皮蛋的初号,前手机行业产品经理,主管内容创作和出镜

|更多皮蛋|

B站@两颗皮蛋 微博@两颗皮蛋 小红书@两颗皮蛋

|拓展阅读|

录这期播客时遗漏的话,聊一聊苹果的设计团队「怎么了」

视频:设以观复 x 两颗皮蛋 联合深度解析 iPhone 16 系列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预言在应验:五年前所讨论的未来人机交互的新范式_6.ylog

By: Steven
16 June 2024 at 22:58

从 2024 年的今天,回望 2019 年的 Apple 和 Ive 团队,我们会发现有些变化和趋势似乎是早已注定的。在过往的观察和分析中,我们所预言的事情正在成为现实和主流。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再看当时的 Apple 和 Ive 团队,关于产品的演进思路和设计策略的变化都早有端倪,也能预见在 AI 席卷的浪潮下,Apple 将会如何应对。

在这一期,你会听到:

—- 二十年前的专利文件:通体透光的 iPhone

—- 国产厂商和 Apple 在设计上的差异

—- 成功的设计:AirPods 只是剪掉线的 EarPods

—- 塑料手机的设计巅峰:iPhone 5c

—- 刘海与机器视觉:早早布局的 AI 伏笔

—- 未来十年的人机交互:人和人之间怎么交互?

—- 设计策略上的「S型曲线」体现在哪里?

—- 产品路径上迷路的 iPad

—- 光洁的划痕:是矫情还是哲学?

—- 史上最佳手机壳:iPhone 5c 的多彩硅胶壳

—- 拟物化的残党,现在理解扁平化的先进性了吗?

|相关图片|

首款 Unibody 设计于 2008 年 10 月发布
截图来自: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查看更多图片和设计讨论:Mac Pro 2019

|拓展阅读|

如何评价 iPhone X 的工业设计?

交互的王,时代的狂!万字详解灵动岛的今生来世!

十年轮回?经典进化!工业设计师深入解读 iPhone12!

从技术寿命 S 曲线,看阳极氧化铝的设计

抽象的产品,用户「界面」的设计

如何看待 Evans Hankey 从 Apple 设计团队离职?

注定会离职的 Jonathan Ive 和科技产品的设计趋势

|登场人物|

苏志斌:工业设计师,车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经理 / 联创,《设以观复》作者

王汉洋:AI 行业从业者,多档播客主播,《拯救东北1910》《山有虎》作者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