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建设性意见|北邮成功研发“卫星互联网防火墙”,SpaceX的星链都没有!

By: unknown
22 September 2025 at 12:33
CDT 档案卡
标题:北邮成功研发“卫星互联网防火墙”,SpaceX的星链都没有!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5.9.1
来源:建设性意见
主题归类:GFW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众所周知,北京邮电大学在网络防火墙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前校长方滨兴更是被业界尊称为“防火墙之父”。为了中国网民的上网安全,北邮历代师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近日,北邮再立新功,成功自主研发国际首个聚焦物理层与网络层协同安全防护的多维一体化“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并通过谷神星一号火箭发射成功。

image

image

句子太长,名词太多不好理解对不对?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卫星互联网大家都知道对吧?就是类似马斯克Space X 公司星链卫星那种网络,以卫星作为信号中转,让人们在天涯海角雪山沙漠都能上网冲浪。

但是卫星互联网你也跟我一样从来没用过对吧?其实不止美国有这些卫星,中国公司也发射了不少可以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卫星,事实上具备了提供卫星网络服务的能力。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用上呢?答案说来也简单,因为“不够安全”。国家担心我们在卫星上网时受到来源不明的伤害,所以,在确保足够安全之前,就暂时没有全面放开卫星互联网服务,但相关准备工作一直在开展的。

image

“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装星图,来源:北邮官网

这不,北邮师生的这项国际首创的成果就是确保卫星互联网服务安全性的关键一环。感谢北邮师生的贡献,中国用户距离用上卫星局域网,啊不,距离用上卫星互联网服务又迈进了一大步。

而且你看北邮多厉害啊,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是全球首创!SpaceX被远远甩在身后,耶鲁剑桥MIT也都望尘莫及,在互联网防火墙方面,北邮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当然,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世界唯一,这个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值此大喜之日,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称不上建设性意见哈:

鉴于方滨兴教授和他的徒子徒孙们为中国的互联网防火墙事业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如今又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再立新功,我认为除了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之外,还应该给他们一些特别的荣誉。

比如,将方教授与卫星互联网防火墙的安全载荷一起送上天去。

【404文库】布鲁斯出海日志|尼泊尔“Z世代革命”:政府封禁社交媒体引燃年轻人的怒火

10 September 2025 at 19:13

今天上午,我和区域内唯一的一位尼泊尔工程师进行了一次线上交流。这是尼泊尔业务并入印度区域半年以来,我们第一次正式的员工谈话。交流中我意识到,过去因为业务体量有限,尼泊尔一直处于某种“隐形”状态,当地员工自然也缺乏应有的关注。

谈话结束后,我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文与社会背景,偶然读到了一篇关于尼泊尔“Z世代”抗议的报道——内容令人震撼。

CDT 档案卡
标题:尼泊尔“Z世代革命”:政府封禁社交媒体引燃年轻人的怒火
作者:化雨
发表日期:2025.9.10
来源:微信公众号“布鲁斯出海日志”
主题归类:Z世代革命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导火索:社交媒体封禁

8月底,尼泊尔政府要求所有社交媒体平台在七天内完成注册,否则将被屏蔽。期限一过,Meta(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YouTube、X(前Twitter)、Reddit、LinkedIn等全球巨头均未提交申请。9月初(上周四),政府正式下令全面封禁这些未完成注册的平台。

分析人士指出:“超过700万尼泊尔青年在海外求学或工作。”此举直接切断了这数百万尼泊尔海外劳工、留学生与家乡的联系,也重创依赖社交媒体宣传的旅游业。

对年轻人来说,这更是剥夺了他们的主要沟通和表达渠道。愤怒之下,成千上万的青年转向TikTok等尚可使用的平台组织抗议,迅速走上加德满都街头。

file

抗议升级:9月8日的大规模示威,成千上万年轻人冲破加德满都的警戒区,推倒路障,抗议政府,警方则使用催泪瓦斯、水炮甚至实弹。冲突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80 余人受伤,政府宣布宵禁,军队进驻首都加得满都。

file

“Nepokid”浪潮:权贵与草根的强烈对比

如果说封禁是导火索,那么“Nepokid”浪潮则是运动的燃料。早在此之前,#NepoKids、#NepoBaby的话题已在TikTok、Reddit上刷屏,年轻人揭露并嘲讽政客子女的奢靡生活。

抗议者的口号直击人心:“领导人的孩子带着Gucci包回国,人民的孩子却躺在棺材里。” 这不仅指向了高达19.2%的青年失业率,也揭示了大量尼泊尔青年因生计被迫出国务工,甚至作为雇佣兵死在俄乌战场。

与此同时,普通家庭靠微薄收入和海外汇款(占GDP的三分之一)维持生活,而政客子女却在海外享受名牌与特权。这种鲜明对比,让“腐败与不平等”这一老话题,被Z世代以更加直观、尖锐的方式重新呈现。

没有领袖的“最后一代”抗争

社会学者Dipesh Ghimire称,这是一代年轻人的“创造性重击”。在他们手中,社交媒体既是沟通工具,也是揭露特权、动员抗议的武器。

这场运动没有明确的领导者,却带着强烈的世代烙印。大学生、中学生成为主力,他们喊出的口号是:“我们这一代要终结腐败。” 在他们看来,政府所谓“维护国家尊严”的封禁,不过是为了压制揭露腐败的声音。

抗议逐渐获得社会支持。加德满都市长Balen Shah、知名演员Madan Krishna Shrestha与Hari Bansha Acharya等纷纷声援,部分公众人物甚至捐款支持示威。

抗议之外:一次世代觉醒

总理奥利则为禁令辩护,强调“国家独立高于少数人的利益”。但批评者指出,这不过是为腐败精英保驾护航。事实上,尼泊尔政府早已多次出手打击社交媒体:2023年曾短暂封禁TikTok,2018年还颁布过色情网站禁令。

然而,这一次的抗议已不再是单一的“网络自由”之争,而是一次更深层的世代觉醒。年轻人不满足于恢复社交媒体,而是要求透明、问责与真正的政治改革。

有人称这场运动为“最后的革命”(The Final Revolution)。它未必能立刻改变政局,但无论如何,它标志着尼泊尔政治的一个重要拐点:Z世代正在以数字时代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我们经常看到网络上调侃Z世代整顿职场,现在尼泊尔的Z世代走上街头要整顿尼泊尔政坛。随着公众和名人支持不断增强,这场由Z世代引领的”革命”,正在撼动尼泊尔后君主制时代的既有秩序。

THE END

今天的两件微妙的感受

By: fivestone
11 June 2025 at 22:54

1.

《重启人生》看到第八集,很好看。——呃,我看剧超级滞后的。不过,滞后到这种程度,剧透也就没关系了吧?(还是先剧透警告一下)之前一直被女孩们遥望的学霸,毕业后传说去做了飞行员的宇野真里,原来也是重生者,为了拯救首轮人生中空难去世的朋友们,才去做飞行员。

虽然是非常精彩感人的剧情,然而,对比最初听说女孩去做飞行员时,酷酷的感觉;实际上她做飞行员是出于沉重的责任,就,有些失落。毕竟日剧里很难出现一个,单纯因为喜欢,就无缘无故去做飞行员的路人女性。


2.

最近的「海棠文学城」案件,黄文作者们被跨省捕捞,在新浪贴出自己的遭遇,让人觉得难受和不公,组织各种方式的声援和捐助。

然而,今天突然传出消息,某位作者涉嫌诈捐,混在大家整理的打赏名单里,已经得到了八万元捐助。具体情况还不确定,但初步判断,当事人大概也是被警方调查的海棠作者,只是家境相对优越,混在其他生计艰难的作者中,蹭捐款蹭关注。

这件事并不会让我原本的援助心态,有什么影响。只是想起,之前看到的作者们的叙述中,这位作者给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其他作者描述的胆颤心惊和生计艰难的状态,这位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述对自己笔下角色们的不舍:

后来,有读者问我,“他们都会有美好的结局吗?”
“是的,他们会永远幸福快乐。”我说。
是的,他们会幸福。就算我的结局如此凄寒落魄,就算我跌跌撞撞独自苟且,就算我即将为自已的错误支付高昂的罚金。
我依旧是如此希望他们能够在他们各自的小世界里替我幸福。
……

我的捡狗,是我在🌸的第一本书,我真的很愧对你,你在判决书中替我承担了大头。不过没关系,这次在晋江,你就不是老大了,前面会有两个哥哥,到时候你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待到明年三月,春光正好时,我会在晋江大呼熹妃回宫。
如今,在你30万字的时候我草草结局,将来我会在晋江加倍奉还。我不会被打倒,我的孩子们也不会。我会如荒野上野火烧不尽的乱草,春风吹又生。

当时我心想,这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心态啊,难得有人在此刻还有着对创作的眷恋。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因为人家不差钱……

以后,我可能会更留意这种言辞心态上的微妙差别,面对那些与众不同的乐观心态时,会想到这件事,对这种心态背后有哪些因素,有更多的警觉乃至预设。也算是增长了人生经验吧。

我讨厌这样的经验,讨厌用这样的方式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觉醒的节拍

By: fivestone
4 February 2025 at 03:43

讨论《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朋友说,前面那些冗长的,十年前的回顾,是有意义的,是把当年那些美好的日子,和如今(片中的 2020 年)相对照;就像片尾曲,用了邵夷贝李志的《黄昏》,同样是让人回想曾经美好的时光。

笑。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十几年前,并不是什么美好的过去,那时的我,已经确定这个体系无可救药,所谓「历史的垃圾时间」,早在那之前,就已经开始。然而,更年轻的人,或者「觉醒」的时间更后面一些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认知中的「过去的美好时光」。十几年前,或者几年前,对他们来说,和更后面的日子相比,可能仍然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

而当对「美好时光」的时间点,有着相似的认知的人,彼此相遇,或者很多相似的人成为主流,他们之间的共鸣会更强一些。譬如导演认为 2010 年美好,而安排了这样的情节,那些同样认为 2010 年美好的人,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这样的时间错乱的例子还有很多。

譬如,有人认为,新浪微博刚开始的氛围,也是很美好的。但对我而言,新浪微博出现的背景,是民间各种自建 twitter 网站被审查、夭折,然后大鳄们在尸横遍野中进场,之后的明星进驻,和原本的互联网风格相比,也很走偏。而且审查一直存在(限流和 shadow ban 大概是后来的新发明了……)。所以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譬如,有《好东西》的粉丝,根据小孩的年龄,推算铁梅放弃做记者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算出来是在 2014~15 年,「中国调查报导从初冬转向严寒」。——但那个时间点,真的没什么特别显著的事,中国新闻在那之前很多年,之后很多年,一直是严寒。

譬如,朋友说厌恶春节,因为当年武汉疫情时,万家宴的歌舞升平,给了他很大冲击。我想了想,类似的反差感里,让我冲击最强的,还是 2008 年汶川地震后,山东作协主席王兆山的诗,之后就大多是麻木了。


说这些,不是在倚老卖老,也不是在为自己的麻木做辩解;而是说,如果大家只是因为在觉醒的时间节拍上不搭,或者觉醒的姿势不大一样,而无法深切共情,是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要因此而影响彼此的同温关系。

经常有人,很认真地问我: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让你的性别意识、或者反贼意识,觉醒的?问话的人,眼里闪着光芒,大概期待着我说出一些事件,然后说「呀,我也是」或者「我知道那个」,在共鸣中进一步增进友情。然而对我来说,确实不存在某个明确的觉醒时刻,就是从一开始就怀着最朴素的正义感,在各种事件熏陶中,一点点加深认识。但这样的说法,似乎经常让对方不满意?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处理这些。

寻找适合的自建聊天工具

By: fivestone
3 July 2024 at 22:07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目前最靠谱的是 Nextcloud Talk 和 Voce Chat)。先把过程中考虑到的一些因素,记录下来,作为借鉴。

我的目的,是如何更便捷地,和墙内小范围的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在对话中不受信息审查。现有的聊天软件,能够不翻墙使用的,几乎没有了,即使有,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最靠谱的方式,大概只有通过一台海外的 vps,自建服务,供小范围的人使用。如果传播范围不大,除非 gfw 变成白名单,否则应该都可以长期使用。

下面是选择各种自建聊天工具时,会考虑到的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些是互相冲突的。对不同需求的人,在这些因素之间考虑的权重,也不一样。对于我上述的需求来说,

  • 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用黑色显示;
  • 希望能有,但没有也无所谓的因素,用蓝色显示;
  • 非常希望能满足的因素,用绿色显示。

首先,我希望这是一个可以挂机的聊天工具,可以在收到信息时,从手机接收到通知;而不仅仅是个网页聊天室,只能在专门打开网站时,才能聊天:

  • 可以持续挂机,通过 app 或者「Chrome 把网站添加到桌面」的功能,实时接收来信通知
  • 除了手机外,也能在 pc 的浏览器里使用

要联系的人,并不擅长电脑技术和操作,因此

  • 不需要翻墙使用
  • 操作简便
  • 有中文界面

这些人,可能并不属于同一个群体。所以,需要为不同的人群,架设不同的服务地址,互相分开。

  • 在一台 vps 上,同时部署多个聊天服务。一些功能更加完善的聊天服务如 xmpp,因为需要独占端口,并不能满足这一点;

安全性方面:

  • 信息加密
  • 开源
  • 不和中央服务器连接,一些 self-host 的服务,会经常连接开发者的服务器,虽然只是检查升级或校验程序完整性,但还是看着心虚;
  • 完全通过域名交互,不向其它服务器暴露 ip 地址
  • 用户之间的私信,对管理员也不可见,否则,其实开个 fediverse 实例,可以满足这里很多条要求;
  • 用户之间不会互相暴露信息,譬如很多协同工作平台,可以互相看到所有用户的名单、email……

架设系统的便利程度:

  • 支持 docker + nginx 部署,或者直接放进 php 目录就能运行
  • 系统开销小,内存上 G 的那种就算了吧;
  • 不需要 mysql 等专门数据库,因为规模不大,sqlite 就足够了;
  • 能部署在网站的子目录下,不需要独占一个子域名;

对聊天功能的需求:

  • 是否要加入去中心化网络,和其它服务器的用户交流?对我来说,这不是必须的。而且这在部署的便利性、轻量级、安全性、同时部署多个服务……等方面,都会造成冲突;
  • 可以群聊,也可以一对一私聊
  • 可以传输文件;
  • 支持语音
  • 支持视频;
  • 注册过程简洁,可以由管理员直接生成账户;
  • 可以关闭对外注册

……………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已经考察过的工具

其实最理想的,应该是一个 php 的聊天室……能通过 chrome 在手机桌面接收消息通知就可以。轻量化、可以塞到任何目录下、没有中文我自己汉化也可以。但是,真的没找到靠谱的…………求推荐!!!

ps,如果联系人有一定电脑常识,也懂英文的话,用 mycryptochat 做临时沟通,蛮好用的。

目前最合适的,是 Nextcloud Talk,用 docker + sqlite + nginx,是可以做到快速部署的;占用内存不到 300MB,勉强可以接受(所以开销更高的方案,基本不考虑了);而 nextcloud 作为一个庞大的办公平台,其 web 界面对于非技术人士,未免有些眼花缭乱。

xmpp 和 matrix 服务器,可以做到开销更小,但也在 100MB 以上,还涉及独占端口的调整,部署起来繁琐很多。似乎也可以把跨实例通信的功能关掉,做成封闭社区,配置和开销会简单一些。但还没仔细研究。

各种协同平台类,如 Mattermost、Rocket.Chat,系统开销过大,就算了。

这两年有个国人开发的 VoceChat 工具,评价很不错。可以 docker + nginx 部署,内存 30MB,有 web 界面和自己的 app。推荐大家可以试试。目前发现的一些问题:

  • 免费 license 有 20 个用户的限制。 问题不大;
  • nginx 不能反代到子目录,只能独占域名的根目录;
  • 可以看到其它用户的 email,但用邀请码注册的话,可以填假的,不用验证;
  • 最大的问题:VoceChat 的语音聊天模块,是外挂的 agora.io,——是著名的大陆运营商,当年 clubhouse 因此遭受很大质疑。所以,不要用它的语音功能谈关键的信息。进而,这个软件的文字聊天的安全性,虽然是开源,但使用官方 docker 时,也让人有些嘀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