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体验 iMac M4 后,我发现了苹果的小心思和乔布斯的影子

By: 周奕旨
8 November 2024 at 12:00

2001 年,《老友记》第七季正在美国播出,斩获了约 2000 万平均收视人数,位列当年全美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前五名。

这部从上世纪走来的经典美剧,虽然热度有些下降,但漫长的播出生命线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彩蛋——剧中的产品伴随时代更迭而变迁。无论是 Nokia 手机、PlayStation 还是 Windows 系统,都有着浓烈的时代属性,寻找这些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标志物」,一度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这一季,有个新家伙登场。

独特的半透明外壳、以浓厚的红色为主色调、屏幕边缘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质,以及透过外壳可以隐约看到内部的构造,放在精心设计的片场中也能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

iMac G3,这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发布的首批重要作品之一。

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对这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备定位极其清晰:

iMac 让电脑使用变得更简单。

那是千禧年前后,互联网还是个新鲜玩意,电脑则没那么友好,设计呆板无趣、界面晦涩复杂,没有吸引力的同时学习成本也相当地高。

苹果想让 iMac 成为人们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门户,所以它技术理念先进、它使用直观易懂、它设计优雅好看,苹果甚至专门推出了一条宣传片,就为了表明 iMac 简单又有趣,连小孩子都能轻松使用。

最终目的很简单——要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跃跃欲试。

▲ iMac G3 活跃在各大影视作品中

不负众望,以这个角度切入市场的 iMac G3 大获成功,被视为苹果复兴的标志。

二十六年后,iMac M4 发布。

门面担当,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过去,iMac M4 最显眼的就是同样多的配色,甚至连官网的宣传标题都将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整体配色遵循了 iMac M3 的方案:搭配相同颜色的不同饱和度,形成 iMac 的色彩美学。

高饱和度的颜色覆盖了 iMac 的整个背部面板,使其在任何角度下都能呈现出浓郁的视觉冲击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与背面的浓烈形成对比,以便在任何环境中,人们都可以一眼看见这个协调又亮眼的家伙。

清淡的颜色还填补了剩下的细节:正面底部面板与支架都选择用较低饱和度的同色系颜色示人,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效果,让用户在使用屏幕时不易分散注意力,这倒是与苹果一贯的注意力理论相匹配。

清淡的颜色与 iMac M3 一样,保留在更换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键盘与妙控鼠标上,虽然键鼠与 iMac 不是一个整体,但依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辨认它们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的电源线也拥有了与 iMac 本体匹配的清淡颜色,而不是标配白色了。

与配色相符合的就是它的产品定位——看到这样颜色鲜艳讨喜,设计简约的 iMac,你只会想做些愉快轻松的事情,而不会想把它带到枯燥又烦闷的专业环境中。

就像全球著名设计咨询公司 IDEO 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蒂姆·布朗说的:

性能决定了你的产品能做什么,而设计决定了用户如何去做。

在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变化是它的大脑——M4 芯片登场。

爱范儿拿到手的是一台顶配 iMac,搭载满血 M4 芯片,32GB 内存与 2T 固态硬盘,我们先按照惯例,对它进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获得了单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绩,作为对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单核成绩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获得了约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升。

今年的 WWDC,苹果宣布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场,AI 正式成为苹果产品必须具备的功能,AI 性能成为躲不开的话题。

同样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测试中通过 CPU 获得了单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数 6268 的成绩,作为对比,iMac M3 的得分为 4103 和 5615。

单精度分数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细致计算任务(如复杂图像识别)中的能力,而量化分数则展示了它在快速、省电任务(如实时语音助手)中的效率。

不过,我们始终认为纸面参数仅供参考,只有当这些参数化作这台 iMac 的实际体验时,才赋予其真正的意义。

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与一名摄影师,正好模拟日常大部分的使用场景,试试这台设计与性能并驾齐驱的 iMac M4。

写作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常常需要依赖浏览器查询资料,让我能「博古通今」。

由于资料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我常常需要同时打开许多网页进行翻阅。然而,许多网页包含复杂的脚本、动画或后台任务,一旦开启,CPU、GPU 和 RAM 需要并行处理各种任务,成为电脑性能的隐形杀手。

此时,iMac 能支持我同时浏览多少个网页,很关键。

测试中,我打开了 50 个网页,覆盖视频、小游戏、新闻、带动效的官网等类别,在网页全都加载完成后,我快速切换每个网页,并使用其中的动效和小游戏,iMac M4 依旧丝滑,没有任何卡顿出现。

虽然大家更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头 iMac G3 与台灯电脑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撑起的「白色相框」,为未来的 iMac 设计奠定了基础。

20 年后,同样是一根支架撑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辨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视网膜显示屏。

不过,一台显示屏可不够。

在我日常使用中,稿件、网页、图片处理与微信等交流工具常常同时存在,来回切换十分分散注意力,多台显示屏成为了刚需。

经过测试,这台搭载满血 M4 芯片的 iMac 支持同时连接两台分辨率为 6K(60Hz)的外接显示器,并且同时运行 Safari 浏览器、飞书、微信、剪映等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的应用时没有出现明显卡顿。

一台 iMac 再加两台外置显示屏,每个任务终于都可以优雅地排列在屏幕上,不用从一堆软件的堆叠中找自己需要的界面了。

互联网的发展史,其实也是数码照片的传播史,图片随着网络一起,成为人们最基础的信息媒介之一。

摄影是我的爱好,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从不会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做图片工作——因为太卡。

这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时间。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持下,新 iMac 能否承担一定的图片处理任务,这至关重要。

为了测试 iMac M4 的图片处理功能,我准备了 7 张由富士中画幅相机 GFX 100S 拍摄的图片,通过 iMac 背部的四个雷雳 4 接口传输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进行全景接片。

这七张照片每张 1 亿像素,接片后去掉重叠部分,再进行矫正,像素量达到了 4.7 亿,工程文件大小为 10.7GB。

在合成之后,我打算对这张全景照片进行调色,试试它处理静态图片的极限在哪里。

要知道,在如此庞大的像素压力下,实时处理图片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性能不够的电脑往往不能实时预览调色效果,要等操作结束一两秒后才能看到调整效果。

别小看这一两秒,这一点卡顿就足以让用户拿起手机,转移本来专注的注意力。

在 iMac M4 上,我对这张全景接片先后进行了曝光调整、曲线调整、HSL 调整,并使用了三个蒙版工具,对照片做精细化调整。

在二十分钟的后期过程中,无论是对图片进行接片、畸变矫正,还是后续的曝光、颜色等基本参数进行调整,或是用蒙版精细处理局部细节,iMac 都没有掉链子。

看来,静态影像还难不倒它。

在静态影像测试时,我想到一个梗:

剪辑已经成为一个人必备的基础技能。

这句玩笑话,我听到不止一次了。

虽然有夸张的意思,但随着流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成为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消遣娱乐,还是学习工作,都离不开这种动态媒介。

剪辑视频的能力,的确愈发重要。

普通的剪辑肯定不在话下,但生活中难免遇到偶尔超标的需求,比如调色,iMac M4 能胜任吗?

在这次测试中,我将单条 4K 60 帧,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规格的 Log 视频放进达芬奇,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Lut 还原、白平衡调整、曝光调整、添加胶片光晕、添加胶片颗粒、降噪与锐化等一系列操作。

这对于 iMac 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前面的还原与调色效果中,我可以在预览界面实时查看渲染过的视频,当加入胶片光晕与颗粒效果后,预览帧率下降到每秒 15 帧左右,此时还能勉强对画面进行实时的动态预览。

等降噪效果登场,iMac 才彻底吃力起来——预览界面的帧率下降到每秒 3 帧左右,几乎不可用于动态预览,只能在设置好降噪参数后先关闭节点,等输出前再打开。

这条测试视频总时长为 20 秒,共 1200 帧,输出为 4K 60 帧 H.264 视频所用时间为:

  • 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1 分 59 秒
  • 不带降噪与锐化效果:1 分 42 秒

从实时预览的帧率与输出速度来看,此时,iMac 几乎已经触及了自己的性能边界。

我通常只用达芬奇做粗剪与调色,等到输出以后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做剪辑(更偷懒的话就用剪映),这很容易让输出的片段四处散乱,得益于 iMac M4 上双双突破 3000MB/s 的读写速度,我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些零碎片段的整理工作。

从这一系列测试来看,iMac 在 M4 的加持下,完全可以轻松处理繁琐的基础任务,偶尔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话下,虽然差点没扛住比较基础的降噪处理,但表现足以让我满意。

毕竟,对于一台更偏向于日常工作娱乐使用的电脑,快慢只是时间问题,跨过「能做」这个门槛,才是最重要的。

褪去束缚,回归本质

我们以十年为一期,纵观 iMac 的发展,背后其实隐藏着很有意思的变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诞生。

凭借设计的优越与使用的简单,让 iMac 成为大众喜欢用、乐于用的电脑,由此成为了苹果的常青树之一。

十年过去,随着用户需求逐渐开始细分,专业软件如雨后春笋进入个人电脑。

2009 年,iMac 27 英寸与 21.5 英寸推出。

两种尺寸的屏幕、更强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处理器、更多的 RAM,都是为用户日益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准备的配置。

爱范儿的办公室里就还有一台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iMac,它没有先进的 M 系列芯片,也没有多彩的颜色设计,但得益于当时苹果提供了足够多的定制选择,让它依旧很强大——在同时期的 MacBook Pro 已经相当吃力的今天,这台老 iMac 依旧可以快速响应我的需求。

▲ 搭载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个周期过去,随着科技进一步进展,人们对电脑的专业需求已不再浅尝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发细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之间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由于 iMac 本身一体机的特性,苹果官方提供的配置已经不足以满足所有用户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了。

这才有了现在的 Mac 现状——Mac mini 凭借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逐渐向基础使用收拢。

专业需求的转移,让 iMac 的「高配」之路戛然而止,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各司其职,才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选择。

褪去了「束缚」的 iMac,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诞生时的定位——凭借设计与性能的平衡,让人们乐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颜色再次回归 iMac 时,库克说的那样:

iMac 是让人们感到快乐、充满灵感的设备。

这与 iMac 诞生时,乔布斯的愿景一脉相承。

又何尝不是一种历久弥新呢?

让我有个美满旅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苹果突然发布新 iMac!M4 芯片加持,还有一个惊喜配置

By: 莫崇宇
29 October 2024 at 00:05

就在刚刚,苹果发布了搭载 M4 芯片的新款 iMac。

上代 iMac 搭载 M3 芯片,在去年的 10 月 31 日与 M3 MacBook Pro 一起发布。

现在,新款 iMac 除了处理器升级到 M4,也没有太大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iMac 的基础款搭载的是 8 核 CPU、8 核 GPU 的残血版 M4 芯片,满血版的 M4 芯片需要选择更高的配置才能获得。

不过,为了迎接 Apple Intelligence,iMac 的起步 RAM 升级到 16GB,最高可升级到 32GB 的 RAM,而此前,M3 iMac 的最高 RAM 为 24GB。

据苹果宣称,搭载 M4 的 iMac 与 M1 iMac 相比,在 Microsoft Excel 等办公任务中的性能提升至 M1 iMac 的 1.7 倍。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在 Adobe Photoshop 和 Adobe Premiere Pro 等图片和影像编辑应用中处理复杂效果时,新款 iMac 的处理速度可达到 M1 iMac 的 2.1 倍。

在 iMac 机身规格上,iMac 24 英寸的 4.5K 视网膜显示屏提供了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的新选择,不过这个选项也不支持基础版,需要更高的配置才能选配。

搭载 M4 的 iMac 现在提供最多四个雷雳 4 接口,同时可以连接最多两台分辨率高达 6K 的显示器,同步支持录音棚级麦克风、六扬声器系统,支持播放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

此外,iMac 在配色上也有新鲜——饱和度适中的银、绿、黄、橙、粉、紫和蓝色组成了阵列,供用户根据使用环境选择。

配合 iMac 一起工作的妙控键盘与鼠标则与 iMac 机身颜色匹配,并终于将接口统一为 USB-C,与苹果其他的产品接轨。

价格方面,新款 iMac 售价 10999 元起。

Siri 焕新,苹果牌 AI 终于来了

与新款 iMac 同步亮相的,还有今天即将广泛推送的 Apple Intelligence。

和之前提前上手的爆料别无二致,首批 Apple 智能功能现已面向 iPhone、iPad 和 Mac 用户推出,随 iOS 18.1、iPadOS 18.1 和 macOS Sequoia 15.1 的发布同步上线。

苹果 CEO Tim Cook 表示:

Apple Intelligence 为 iPhone、iPad 和 Mac 引入了一个新时代,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工具,将彻底改变用户的成就可能性。

其中,写作工具(Writing Tools)集成于 iOS、iPadOS、macOS,提升邮件、信息、笔记、Pages 等应用的语言表现。

Apple Intelligence 支持文本重写和语气调整。校对功能检查语法、用词、结构,并提供编辑建议。用户可总结文本为段落、列表、表格或清单。

升级后的 Siri 也更加自然、灵活。

Siri 增强了语言理解能力,能处理停顿和连续请求的上下文。它还扩展了对 Apple 产品功能和设置的知识,能回答相关问题,帮助用户学习操作技巧。

照片应用程序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具备多种新功能。

自然语言搜索让用户可以通过简单描述自己想要的内容来搜索几乎任何事物。此功能也适用于视频,用户可以搜索视频中某个特定片段的事件并直接跳转到该位置。

邮件应用程序新增的「优先消息」板块位于收件箱顶部,显示最紧急的邮件,如当天的午餐邀请或登机牌。

在「备忘录」和「电话」应用中,用户现在可以录音、转录和总结音频内容。

当在电话应用中通话时启动录音,通话参与者会自动收到通知;通话结束后,Apple 智能 会生成一份总结,帮助用户回顾通话中的关键要点。

苹果官方表示,到 12 月,写作工具将变得更强大,比如将晚宴邀请改成一首诗,或在简历中添加更具活力的动词。

12 月还将推出新的视觉智能体验,借助 Apple 智能,帮助用户迅速了解物体和地点。

得益于 iPhone 16 系列的新摄像头控制功能,用户可以立即获取面前餐厅的详细信息并进行互动。此外,摄像头控制还将作为进入第三方工具的入口。

未来几个月,Apple 智能还将引入 ChatGPT 支持、Image Playground 和 Genmoji 以创建自定义表情符号等。

不过,Apple 智能暂时并不适用于大陆,后续我们将会带来一手实测,敬请关注。

实际上,本次 Mac 新品最突出的亮点当属「换芯」。

只是类似于 iPhone,核心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以至于在日常的工作流程和使用习惯中,用户其实不太容易感受到性能提升带来的显著差异。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产品「换芯」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为了提升性能,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 Apple Intelligence。

今年 3 月份,苹果发布了 M3 新款 MacBook Air,当时打出的宣传点正是「全球最适合 AI 的消费级笔记本电脑」,面对 AI PC 的浪潮,即便是苹果也得用 AI 守住市场竞争的主阵地。

不过,对于国行版本的 AI 功能,库克表示仍在「走流程」,其能否为新品带来实质性的提升,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你会为这次的 iMac 新品掏腰包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如果 MacBook 要搭载触摸屏,可能怎么做?

By: Steven
17 January 2023 at 17:32

问题来源:苹果或将在 2025 年推出触摸屏 Mac,此前其一直抵触触摸笔记本设计,如何解读这一改变?

我的观点是:

媒体们捕风捉影的思路错了,克雷格可没有说是什么形态的 MacBook 啊。

我们假设苹果真的要推出触摸屏笔记本,那么:

1、手臂悬空地在屏幕上点点划划,这是人体工学的死穴,体验极差,所以触摸屏的笔记本一定需要搭配外翻折的结构,折过去变成平板电脑才堪可用;

2;苹果自家目前有着全球最好用、市占率最高的平板电脑 iPad,那么一个带触摸屏的外翻折笔记本可以给公司提供什么「价值」呢?有两个,一是冲击平板的销售,二是让 MacBook 变成另一个装了妙控键盘的 iPad Pro。可见,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件事对公司的经营都没有好处。

既然触摸屏 MacBook 不应该是 iPad Pro 的平替,那么如果非要做,可以怎么做呢?一个比较正常的产品思路是,跳出去,成为另一个东西,例如:

《设以观复 vol.14》视频位置 33:31 点击截图播放视频

图中自左向右的白块分别是:Apple Watch、iPhone、iPad 和 iMac

那么,如果苹果需要打造一款搭载触摸屏的 MacBook 的话,更好的做法一定不是直接在笔记本上装一块触摸屏,因为一款既不好用又影响销量和品牌声誉的产品,百无一用。但是,如果跳出笔记本现有形态的固有观念,在 iPad 和 iMac 之间仍然存在一个有待开发的产品形态:

《设以观复 vol.11》视频位置 13:04 点击截图播放视频

也就是说,这块可能存在的触摸屏不是给现在这个形态的 MacBook 使用的,而是为折叠屏形态的 MacBook 去准备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克雷格说的「谁说得准呢?」,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这么理解比较符合商业公司的基础利益逻辑,做一个世人都知道不合理的产品,它图什么?

从近几年的消息和产品更新来看,苹果正在全力打造 AR/VR 产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只是发布时间在何时了;与此同时,各个产品线的更新一方面在性能和芯片上开始疯一般堆料,另一方面开始在交互设计上有各种动作,无论是AOD、台前调度、灵动岛、悬空的笔尖操作,都在指向那个万众瞩目的 AR/VR 产品方案。

一头是打破产业困局的新形态产品,是引领全新交互设计的探索;另一头是早已完整的旧形态的非必要、高争议、不赚钱的更新。但凡是个正常脑回路的产品经理,都不会选后者。

何况现在公司的精力都在 AR/VR 和汽车这两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上,哪还有多余的研发力量折腾这种没钱途的东西?简单算一下投入产出,这项目就当场黄了。

*本篇内容为应 巫冬 邀请所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