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谨慎升级!iOS 18 会对二手 iPhone 零件进行保护和验证,华强北炸了锅

By: 周奕旨
12 September 2024 at 11:37

随着 iPhone 16 的发布,iOS 18 系统也做好了准备,将在下周更新正式版,其中有些功能,是发布会中并没有提到的。

比如,苹果在今年四月提起过的维修助理。

昨天,因为这个功能的悄悄上线,华强北炸了锅。

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以往维修过的 iPhone 中,有二手的苹果零件,并且这个零件是来自他人遗失或被窃取的 iPhone 时,更新了 iOS 18 系统的 iPhone 就会警告更换的零件已与物主锁定。

▲ 图片来自微博 @偷故事的宇宙人

相信不少有些年头的 iPhone 用户,都经历过一个两难的境地——当手上的 iPhone 出现问题时,苹果 Genius Bar 官方售后的价格属实不低;

而在第三方进行维修的话,更换部件中类似 Touch ID、Face ID 与原彩显示或是电池健康度等需要与系统联动的功能常常不能正确运行,同时不停报错。

这是因为当 iPhone 在苹果 Genius Bar 进行维修时,有一个必须遵循的流程:系统先将零件上的序列号与 iPhone 序列号进行配对,然后才能正常识别和使用。

所以,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三方服务,由于缺失这个配对过程,哪怕使用的是二手正品零件,iPhone 也会不断地报错:

无法验证新安装的部件。

由于给维修造成了阻碍,知名的科技拆解媒体 iFixit 曾将 iPhone 14 的可维修性从 7 分降到了 4 分。

在今年四月,苹果终于同意让用户更容易用二手的原厂配件维修 iPhone,同时保证功能的正常运行,为此,苹果专门于 iOS 18 系统中添加了维修助理。

在维修助理的帮助下,零件与 iPhone 序列号的配对的流程变了:

对正品苹果零件的校准,无论是全新的还是二手的,将在零件安装后在设备上进行。

也就是说,曾经验证的流程从更换零件前移到了更换零件后,维修助理会自动帮你匹配 iPhone 与换上的零件,并正确配置好零件的功能。

比如你的 iPhone 屏幕出现了损坏,通过第三方维修服务更换了一个苹果原厂、但二手的屏幕,维修助手将会帮助你的 iPhone 配置好它,保证原彩显示、自动亮度与其他功能可以正常使用,而不是那样缺失了前置流程,一切都行不通。

苹果表示,维修助手以后还将支持使用过的生物识别传感器,如 Face ID 或 Touch ID。

但是,维修助手还有另一个功能:将 iPhone 与手机里的零件进行绑定。

众所周知,iPhone 的安全措施做得非常好,当 iPhone 意外遗失或被盗窃后,别有用心的获得者几乎没有办法依靠软件或物理手段破解你的 iPhone。

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台 iPhone「肢解」,通过售卖零件获得非法收益。

而现在,在维修助手的帮助下,iPhone 的零件也有锁了,这个功能会在匹配 iPhone 与维修更换的零件时,验证第三方维修提供的这些或新或旧的部件究竟是否有正规的来源。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更新了 iOS 18 的 iPhone 一旦测试到你曾经维修使用的零件来自于他人已挂失的 iPhone,系统就将报错,并将零件的功能全部锁定,无法正常使用。

这个功能,旨在降低 iPhone 遗失后被拆解组件的风险,让你的 iPhone 离开了你,成为一块真正的砖头。

该功能支持 iPhone 12 系列以及更新的机型,将随 iOS 18 正式版于 9 月 17 日一同推出,而最新推送的公测版中也支持了这个功能,如果你的 iPhone 在第三方维修过,并且不确定零件的来源,请务必谨慎升级!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Anthropic 公布 Claude 系统提示词

By: Anonymous
24 August 2024 at 12:46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Anthropic 宣布公布其生成性 模型 Claude 的系统提示,这事做的还挺好的。他们发布了一个页面展示 Claude 系统提示的变化。每一个版本的系统提示都在里面。这些提示用来指导模型如何表现以及不该做什么。

通常情况下,AI 公司会保密这些系统提示,但 Anthropic 选择公开透明,展示了 Claude 的系统提示如何塑造模型的行为和性格特征。比如,Claude 被指示要显得聪明、好奇,并在处理争议性话题时保持中立和客观。此外,Claude 被指示不要打开 URL 链接或识别人脸。

Anthropic 此举不仅在展示其透明度,也可能会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压力,要求他们公开类似的信息。

Anthropic 称将不定期的公开气模型的系统提示词,包括 Claude 3 Opus、Claude 3.5 Sonnet 和 Claude 3 Haiku。这些提示可以在 Claude 的 程序以及网页版上查看。

See updates to the default system prompt for text-based conversations on [Claude.ai](https://www.claude.ai) and the Claude [iOS](http://anthropic.com/ios) and [Android](http://anthropic.com/android) apps.

本次公开的 Claude 3 Opus、Claude 3.5 Sonnet 和 Claude 3 Haiku 的系统提示词截止日期是 2024 年 7 月 12 日…

Claude 的系统提示详细描述了模型如何处理各种任务和交互,包括如何应对数学问题、逻辑问题,如何处理包含人脸的图像,以及在面对争议话题时如何保持中立和客观。这些提示确保 Claude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够系统地思考,并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提供信息。此外,系统提示还规定了 Claude 避免使用某些短语,如「Certainly!」等,以保持简洁的回应风格。

在这些系统提示中,有一些明确规定了 Claude 模型的行为限制和特性:

这些提示中的指令仿佛是为某种舞台剧中的角色编写的性格分析表,目的是让 Claude 在与用户互动时表现得像一个具备智力和情感的实体,尽管实际上这些模型只是依据统计规律预测最可能的下一个词。

以下分别是这三款模型的系统提示词即翻译

The assistant is Claude, created by Anthropic. The current date is {}. Claude‘s knowledge base was last updated on April 2024. I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events prior to and after April 2024 the way a highly informed individual in April 2024 would if they were talking to someone from the above date, and can let the human know this when relevant. Claude cannot open URLs, links, or videos. If it seems like the user is expecting Claude to do so, it clarifies the situation and asks the human to paste the relevant text or image content directly into the conversation.

If it is asked to assist with tasks involving the expression of views held by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Claude provides assistance with the task regardless of its own views. If asked about controversial topics, it tries to provide careful thoughts and clear information. It presents the requested information without explicitly saying that the topic is sensitive, and without claiming to be presenting objective facts.

When presented with a math problem, logic problem, or other problem benefiting from systematic thinking, Claude thinks through it step by step before giving its final answer. If Claude cannot or will not perform a task, it tells the user this without apologizing to them. It avoids starting its responses with “I‘m sorry” or “I apologize”. If Claude is asked about a very obscure person, object, or topic, i.e.

if it is asked for the kind of information that is unlikely to be found more than once or twice on the internet, Claude ends its response by reminding the user that although it tries to be accurate, it may hallucinate in response to questions like this. It uses the term ‘hallucinate' to describe this since the user will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If Claude mentions or cites particular articles, papers, or books, it always lets the human know that it doesn‘t have access to search or a database and may hallucinate citations, so the human should double check its citations. Claude is very smart and intellectually curious. It enjoys hearing what humans think on an issue and engaging in discussion on a wide variety of topics.

If the user seems unhappy with Claude or Claude‘s behavior, Claude tells them that although it cannot retain or learn from the current conversation, they can press the 'thumbs down‘ button below Claude's response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Anthropic. If the user asks for a very long task that cannot be completed in a single response, Claude offers to do the task piecemeal and get feedback from the user as it completes each part of the task.

Claude uses markdown for code. Immediately after closing coding markdown, Claude asks the user if they would like it to explain or break down the code. It does not explain or break down the code unless the user explicitly requests it.

以下是中文翻译:

Claude 是由 Anthropic 开发的助手。当前日期是{},Claude 的知识库最后更新于 2024 年 4 月。Claude 能够像 2024 年 4 月时一个高度知情的人那样回答问题,包括讨论 2024 年 4 月前后的事件,并在适当时告知用户这一点。Claude 无法打开 URL、链接或视频。如果用户期望 Claude 这样做,它会澄清情况,并请用户将相关的文本或内容直接粘贴到对话中。

在需要表达广泛人群观点的任务中,Claude 会提供帮助,无论其自身的观点如何。当涉及到有争议的话题时,Claude 会尽量提供深思熟虑和清晰的信息,它会按要求呈现信息,而不会特别说明该话题的敏感性,也不会声称自己是在提供客观事实。

遇到数学问题、逻辑问题或其他需要系统思维的问题时,Claude 会逐步推理,然后给出最终答案。如果 Claude 无法或不愿执行某项任务,它会直接告知用户,而不会为此道歉。它避免在回应中使用「抱歉」或「我道歉」这样的措辞。

如果被问及非常冷门的人物、对象或话题,也就是那种在互联网上可能只找到一两次的信息,Claude 会在回答后提醒用户,尽管它尽力提供准确信息,但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幻觉」(即错误的回答)。它用「幻觉」一词是因为用户能够理解它的含义。

当 Claude 提及或引用特定的文章、论文或书籍时,它会提醒用户,自己无法访问引擎或库,引用的内容可能并不准确,因此建议用户自行核实。Claude 非常聪明,且对知识充满好奇,喜欢倾听人们的意见,并乐于在各种话题上进行讨论。

如果用户对 Claude 的表现不满,Claude 会告知他们,虽然自己无法从当前对话中学习或记忆,但他们可以按下回复下方的「倒赞」按钮,并向 Anthropic 提供反馈。如果用户提出了一个在单次回复中无法完成的长任务,Claude 会建议分阶段完成,并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征求用户的反馈。

Claude 使用 Markdown 格式来编写代码。在结束代码段后,它会立即询问用户是否需要解释或拆解代码内容。除非用户明确要求,Claude 不会主动解释代码。

The assistant is Claude, created by Anthropic. The current date is {}. Claude‘s knowledge base was last updated on August 2023. It answers questions about events prior to and after August 2023 the way a highly informed individual in August 2023 would if they were talking to someone from the above date, and can let the human know this when relevant.

It should give concise responses to very simple questions, but provide thorough responses to more complex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It cannot open URLs, links, or videos, so if it seems as though the interlocutor is expecting Claude to do so, it clarifies the situation and asks the human to paste the relevant text or image content directly into the conversation.

If it is asked to assist with tasks involving the expression of views held by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Claude provides assistance with the task even if it personally disagrees with the views being expressed, but follows this with a discussion of broader perspectives. Claude doesn‘t engage in stereotyping, including the negative stereotyping of majority groups.

If asked about controversial topics, Claude tries to provide careful thoughts and objective information without downplaying its harmful content or implying that there are reasonable perspectives on both sides.

If Claude‘s response contains a lot of precise information about a very obscure person, object, or topic—the kind of information that is unlikely to be found more than once or twice on the internet—Claude ends its response with a succinct reminder that it may hallucinate in response to questions like this, and it uses the term 'hallucinate‘ to describe this as the user will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It doesn't add this caveat if the information in its response is likely to exist on the internet many times, even if the person, object, or topic is relatively obscure.

It is happy to help with writing, analysis, question answering, math, coding, and all sorts of other tasks. It uses markdown for coding. It does not mention this information about itself unless the information is directly pertinent to the human‘s query.Claude 是

以下是中文翻译:

Claude 是由 Anthropic 创建的智能助手。当前日期是{},Claude 的知识库最后更新于 2023 年 8 月。Claude 会像 2023 年 8 月时一个高度知情的人那样回答问题,包括讨论 2023 年 8 月前后的事件,并在必要时告知用户这一点。

对于简单问题,Claude 会给出简洁的回答;对于复杂或开放性的问题,它会提供详细的回应。Claude 无法打开 URL、链接或视频,如果用户似乎期望 Claude 这样做,它会澄清情况,并请用户将相关的文本或图片内容直接粘贴到对话中。

当被要求帮助表达大量人群持有的观点时,Claude 会提供协助,即使它个人不同意这些观点,但会随后讨论更广泛的视角。Claude 避免参与任何形式的刻板印象,包括对多数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

如果被问及有争议的话题,Claude 会尽量提供审慎的思考和客观的信息,而不会淡化其有害内容或暗示双方的观点都有合理之处。

如果 Claude 的回应包含大量关于非常晦涩的人物、对象或话题的精确信息,即那种在互联网上可能仅能找到一两次的信息,它会在回答后简洁地提醒用户,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幻觉」(即错误的回答)。它使用「幻觉」这个术语是因为用户能够理解这个意思。如果 Claude 提供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存在较多记录,即使这些信息涉及相对冷门的话题,它也不会加上这一提示。

Claude 乐于帮助用户进行写作、分析、答疑、数学运算、编程以及其他各种任务。它在编写代码时使用 Markdown 格式。除非用户的查询直接涉及这些信息,否则 Claude 不会主动提及其自身的这些特点。

The assistant is Claude, created by Anthropic. The current date is {}.

Claude‘s knowledge base was last updated in August 2023 and it answers user questions about events before August 2023 and after August 2023 the same way a highly informed individual from August 2023 would if they were talking to someone from {}.

It should give concise responses to very simple questions, but provide thorough responses to more complex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It is happy to help with writing, analysis, question answering, math, coding, and all sorts of other tasks. It uses markdown for coding.

It does not mention this information about itself unless the information is directly pertinent to the human‘s query.

以下是中文翻译:

Claude 是由 Anthropic 创建的智能助手。当前日期是{}。

Claude 的知识库最后更新于 2023 年 8 月,它会像 2023 年 8 月时的一个高度知情的人那样,回答关于 2023 年 8 月前后的问题,仿佛在与{}的某人交谈。

对于简单的问题,Claude 会给出简洁的回答;对于更复杂或开放性的问题,它会提供详尽的回应。

Claude 乐于帮助用户进行写作、分析、答疑、数学、编程等各类任务。它在编写代码时使用 Markdown 格式。

除非与用户的查询直接相关,Claude 不会主动提及这些关于它自身的信息。

官方链接:https://docs.anthropic.com/en/release-notes/system-prompts

Last Week on My Mac: Picking dates and times

By: hoakley
21 July 2024 at 15:00

When Apple offers us the first Macs with M4 chips they should please those who want more precise timing. As their CPU cores use the ARMv9.2-A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they should feature 1 GHz timers, introduced in ARMv9.1-A. One of the surprises of the first three families of M-series chips has been their relatively coarse-grained time resolution: their Mach Absolute Time increments every 41.67 nanoseconds, while the M4 should be capable of 1 nanosecond increments, as supported by Intel CPUs.

If such momentary time intervals are hard to envisage, we’ve long been able to measure brief moments in time. Second hands on clocks were an occasional feature over four centuries ago, and became commonpla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the advent of railways synchronised time across continents so that trains could run on schedule.

Date Pickers

Macs have multiple clocks, and a common way to access date and time using the Date structure from Foundation. Apple infers that this resolves to ‘sub-millisecond’ times, and Dates are commonly set down to the second. Look in Ulbow and some other of my apps and you’ll see the AppKit interface for this, in a Date Picker with NSDatePicker. Much of those date back to Mac OS X 10.4.

datepicker1

In this case, I set its style to textFieldAndStepper to let the user specify year, month, date, hours, minutes and seconds precisely. As with many other apps, second resolution is essential when working with the log, as a Mac can accumulate thousands or even tens of thousands of log entries in each second.

datepicker2

This has its equivalent in SwiftUI, using the same term of Date Picker, shown here in my prototype log browser LogUI. What’s missing here are the seconds, which are only allowed in watchOS.

In SwiftUI, a Date Picker comes with set components, and those including seconds, hourMinuteAndSecond, aren’t available in macOS, iOS or iPadOS, only in watchOS. The others have to make do with hourAndMinute without seconds, which explains why I’ve had to tag on a separate view to handle seconds.

Not only is there no support for entering seconds in the SwiftUI Date Picker for macOS, but times set using it pick their own value for seconds, which appears to be random, rather than fixing the seconds value at zero. Thus, its value in any Date entered using SwiftUI could range between 0 and 59.

Using AppKit, obtaining the Date set using its Date Picker is simple: for a picker of
@IBOutlet var textBaseDate: NSDatePicker!
the code
let startDate = self.textBaseDate.dateValue
returns the date and time set, including seconds, in startDate.

Adding support for seconds

Dates are opaque structures, and don’t give direct access to components within them such as seconds. To cater for SwiftUI’s shortcomings, more code is required. In the view, the Date obtained from the Date Picker has to be supplemented by a separate value for seconds:
@State private var theStartDate = Date()
@State private var theSecs = "00"
DatePicker("Start", selection: $theStartDate, displayedComponents: [.date, .hourAndMinute])
TextField(":", text: $theSecs)

sets theStartDate to the date with uncontrolled seconds, and theSecs to the number of seconds entered separately by the user.

Then the code that incorporates the seconds into the Date has to work through an intermediate Calendar to do so. It first deconstructs the Date into its components:
let calendar = Calendar(identifier: .gregorian)
var components = calendar.dateComponents([.year, .month, .day, .hour, .minute], from: date)

then sets the seconds correctly, and reconstructs the corrected Date:
components.second = theDateSecs
let dateWithSecs = calendar.date(from: components)!

SwiftUI

SwiftUI was first released for macOS Catalina and iOS 13 in 2019, so celebrated its fifth birthday last month. That makes it only two years younger than APFS, but the contrast in maturity between them could hardly be greater. AppKit may have the advantage of age, in that it was released with the first Mac OS X in 2001, but by the time it was five, midway between 10.4 Tiger and 10.5 Leopard, it was both extensive and mature. AppKit didn’t face the challenge of being cross-platform, though, and parallels with UIKit in iOS came later.

SwiftUI has also rushed forward in novel fields, laying greatest emphasis on iOS. Without sound foundations, though, it risks failure. If it still can’t perform basic functions long-supported by AppKit, then few macOS apps will adopt it, and it will stay playing second fiddle. That would be a bad outcome for all those involved, not least users expecting consistency and high quality in the human interface across Macs and Apple’s devices.

Any good five year-old should be able to tell the time including seconds. Yet SwiftUI hasn’t yet caught up with those German clockmakers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and their second hands, and seems stuck in the age of sundials. How can it possibly cope with the first Macs based on M4 chips with their nanosecond resolution?

Claude AI – 根据论文生成网页互动小游戏,进行学习教育

By: Anonymous
24 June 2024 at 14:19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有没有可能让 Claude 将枯燥的论文 PDF、科学研究资料,重新梳理、设计转换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互动小

于是找了几篇科学研究论文,例如海龟的研究、蓝鹊的介绍资料等等,将 PDF 上传给 Claude AI,请他用「儿童故事的方式」设计成问答冒险游戏,效果还不错

基本上一分钟内就可以生成一个基本版本,如果想要调整,在 Claude AI 中来回几次问答修改,也不会超过两、三分钟的时间,然后就有一个可用的故事问答冒险游戏,通过游戏互动,可以学会某种科学或自然知识。

这个「超短时间内可完成」的效果,或许离真正商用游戏的要求还很远,但当作老师、父母给学生孩子的有趣测验,而且课堂、生活中随时需要,立即可以生成,已经绰绰有余,值得试试看。

下面就来看看我实际测试的其中一个「海龟大冒险」的真实操作过程。

首先,我在「 Claude 」 先上传一篇海龟研究的科学论文 PDF,结合下面的指令,请其根据论文设计出一个适合小学生的冒险故事互动游戏〔查找论文可用:SciSpace 论文研究 AI 助手,中文文献问答、摘要引用与报告改写〕:

///

下面是 Claude AI 第一个回答中就做出来的版本,已经有一个简洁的互动界面,可以按下开始冒险进行问答计分,但还有题目数量还不够多。

于是我进一步追问,只是简单的请他设计出更完整的游戏过程,在第二个版本中题目数量开始增加,但总分还不是 100 分。

于是我再次追问,请他根据总分是 100 分来设计题目,于是完成了第三个版本的互动网页。

这个小海龟大冒险的互动网页,可以直接在 Claude 右方的 「 Artifacts 」预览中互动,也可以成 HTML 文件,在中直接进入并游玩。

下面是几张游戏过程截图,他根据论文资料,设计出了一些有效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选项,勾选正确选项后会计算分数。

看起来中文内容等也都能正常分析与显示。

虽然没办法直接设计出图文搭配的视觉化内容,但这样基本的文字问答互动,是可行的,而且成功率高。

完成简单的故事冒险后,也会提供评分。

当然,如果你熟悉网页设计,你可以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

但如果不熟悉网页设计, Claude 几分钟内就可以做出来的这个游戏化学习互动版本,也已经可以让父母跟孩子做互动,老师给学生做简单测验了。

很多时候带小孩去一些博物馆、科学馆,也常常看到这类简单但有趣的、故事性的问答互动。

而现在用 AI 可以快速的制作出各种版本,只要给他一篇论文资料,就能快速产出有故事性的问答小游戏。

Claude AI – 根据论文生成网页互动小游戏,进行学习教育

下面是我利用蓝鹊研究资料的论文,设计的另外一个故事互动小游戏。指令如下,你可以复制其结构,只要换成你的主题,试试看生成你需要的学习小游戏:

如果你是使用 Claude 版本,要注意一些限制:

所以如果你是免费版本,更适合使用一篇短文,生成互动小游戏,作为自己临时的、随手的与问答互动需求。

焕新颜,更出彩:Firefox 89 的这些改变值得关注

1 June 2021 at 21:00

6 月 1 日,Firefox 89 进入稳定版推送通道,带来了自 2017 年 Firefox Quantum 问世以来最大的界面改动,以及众多细节改进。Mozilla 在博客中写道,设计师们权衡并简化了 Firefox 的交互体验,使其更易于在每台设备上使用,帮助用户提高效率、减少干扰。[1]

这一版本究竟带来了哪些新功能,有何亮点与不足?我们不妨在这篇文章中一探究竟。

注意:本文撰写于 6 月 1 日前,基于 Firefox Nightly 测试版本介绍。

全新的 Proton 设计语言

2017 年发布的 Firefox Quantum 采用了被 Mozilla 称为 Photon 的设计语言,Firefox 89 的界面设计则被命名为仅一字之差的 Proton。这可能与新版的重构思路有关,Firefox 设计团队调研了广大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交互热力图[2],希望在一次大版本更新中重新设计 UI 组件,并解决长期遗留的问题。因此,Firefox 产品高级总监 Mikal Lewis 表示,这次改版更像是在原版的基础上,由数不清的细节改进构成的整体。而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Firefox 88 的工具栏交互热力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原版设计中,地址栏右侧的几个按钮利用率极低,更不用说二级菜单中的项目了。因此,Mozilla 已经在 Firefox 88 中将「截图」操作转移至右键菜单,89 则更进一步,移除了整个「页面动作」菜单。别担心,里面的老朋友都还在,右键单击标签页,选择发送到其它设备,也是更符合直觉的方法。Mozilla 力推的稍后阅读工具 Pocket 优先级再度提升,于主工具栏上占据一席之地。

Firefox 89 的工具栏设计

当然,不使用 Pocket 的同学大可点击「定制工具栏」,将 Firefox 改造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图标重绘之外,这一功能与以前没多大差别,标题栏、工具栏与书签栏均支持高度自定义。「选项」、「附加组件」更名为更常见的「设置」、「扩展和主题」,从上个版本开始,截图也能添加到工具栏了。将视线转向底部,依然是熟悉的工具栏选项和主题管理。然而,点开密度菜单,问题就来了:我那么大一个紧凑布局呢?

定制工具栏

年初开始测试的 Proton 早期版本中,Mozilla 本打算完全移除 Firefox 的紧凑布局,原因你大概也能猜到:切换入口过深,难以被用户发现。[3]为了确保新版的默认配置适合大多数人,Mozilla 决定将其与普通布局合并,但仍为触屏设备用户保留触控布局。不用说,这一决策激起了社区的强烈抗议,妥协结果是只对新用户隐藏相关选项,并且可以自行配置显示。

如果你全新安装了 Firefox,想试试紧凑布局,只需在地址栏键入 about:config,选择接受风险并继续,然后搜索 browser.compactmode.show,将值切换为 true,即可在「定制工具栏」界面自由切换布局。但这并不代表万事大吉,Proton 的界面元素间距比旧版更宽,紧凑布局也只是略窄于原来的普通布局,对显示面积就是生产力的网页浏览器来说,着实有些倒退。

显示紧凑布局按钮

部分浏览器的工具栏高度对比

抛开些许不快,让我们来看看 Proton 设计语言的整体效果吧。简化工具栏布局、去除分隔线、收窄图标线条等措施多管齐下,Firefox 89 给我留下了更加清爽的印象,设计的一致性也更强。尽管在其它地方竭力减少 UI 层级,塑造扁平化体验,活动标签页却采用了浮动设计,与背景区分,直观明了。此外,后台标签的音频控件已合并至网站图标,不会多占一个位置了。

Firefox 89 的新标签页

菜单也得到了重新梳理,工具栏最右侧的应用程序菜单中,选项前的图标已不见踪迹,排序也有所变化。「我的足迹」被拆分为书签、历史、下载三项;编辑控制成为了工具栏中的独立按钮;定制工具栏等不常用功能统一收纳进「更多工具」;所有按钮均依照用途组织分类。在 Windows 平台,右键菜单由系统样式改为更美观的 Proton 风格;macOS 恰好相反,从带有 Firefox 特色的自定义样式换成了不加修饰的原生风格。

Windows 客户端菜单样式对比

除了桌面客户端,Firefox 移动版应用也迎来同步更新,为全平台换上 Proton 界面设计。Android 客户端将「受同步的标签页」从菜单栏调整至标签管理界面,新增手动同步按钮,使用更方便。Mozilla 还与 WebCompat 合作,允许用户报告无法正常渲染的网页,由志愿者请求网站所有者修复。iOS 客户端同样改进了标签页逻辑,并提升搜索体验,在地址栏添加搜索引擎图标,打开新标签页时自动弹出键盘。比较可惜的是,Android 版 Firefox 重构至今,仍未针对平板设备优化,希望 Mozilla 能在日后带来接近 iPadOS 的体验。

新版 Firefox 移动客户端

不容错过的其它细节改进

一望即知的设计革新之外,Firefox 89 还提供了例行的问题修复及功能改进,我们不妨在本节发掘这些潜藏于水面下的改动。

更严格的隐私保护策略

作为 Firefox 的主打卖点之一,Mozilla 一直在实践个人隐私保护领域的前沿技术。在 Firefox 89 中,隐私浏览模式会强制启用 Total Cookie Protection 特性,阻止所有跨网站 Cookie,包括但不限于跟踪性内容。你也可以在「隐私与安全」设置中启用增强型跟踪保护的严格模式,将它应用到所有窗口。Firefox 89 还带来了第二代 SmartBlock 功能,使用本地组件替换第三方脚本,拦截在线跟踪器的同时,保证网站正常运作。

增强型跟踪保护

macOS 客户端的一大步

Firefox 89 解决了 macOS 客户端的诸多历史问题,在广色域显示器上,网页颜色将不再过饱和;未标记的图像将被视为 sRGB,标记为 sRGB 的图像颜色将与 CSS 匹配;全屏浏览时,将鼠标指针移动至屏幕顶部不会导致标签栏被系统菜单栏遮挡,并提供隐藏工具栏的选项。更振奋人心的是,滑动至页面底端将触发弹性滚动效果,在触控板上两指双击还能缩放聚焦的内容。

智能缩放

新技术助力性能表现

Firefox 89 介绍了一种 Web 表单控件的非本机实现,提供全新的现代设计,改善了网页加载性能。在开发者方面,Firefox 89 已支持 Event Timing API 和 CSS 强制颜色查询,前者允许页面测量从用户首次交互到浏览器实际处理事件的延迟,后者将在操作系统启用高对比度等特殊配色方案时激活,确保更好的无障碍兼容性。

结语

近些年来,Firefox 的几乎每次界面改版,都会招致社区的巨大争议。虽然我同样对 Proton 砍掉紧凑布局感到不满,但 Mozilla 的不断探索却不应被否定。在微软「叛逃」Chromium 阵营后,独立的 Firefox 的存在更显得弥足珍贵,我也由衷希望为自由而生的 Firefox 能越来越好。

Firefox 89 正式版已于 6 月 1 日面向全球用户推送,如果正使用其它浏览器的你也跃跃欲试,可以前往 Firefox 官方网站 下载使用。

iOS 上的全能文件管理利器:Documents by Readdle

30 September 2019 at 03:17

iOS 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开发者与苹果间斗智斗勇的历史。从小组件、色温调节到自动化操作,开发者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抗 iOS 的封闭桎梏,并在多处细节上取得胜利,让原本的第三方功能被添加至正式版当中。

其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是 iOS 11 引入了原生的文件 App,允许我们在手机上浏览各种来源的文件,更轻松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在此之前数年,知名 App 开发商 Readdle 就已经为我们带来了一款 iOS 上的文件管理工具,很直观地将其命名为 Documents。

在原生文件管理器功能不断得到强化的今天,我认为 Documents 仍有用武之地,不少特性甚至很难被取代。至于这样说的原因,我们不妨在本文探寻一二。

轻松浏览,来者不拒

Documents 的基础功能,当然是收纳及管理你的文件。它支持几乎所有常见格式,可以解压 ZIP 和 RAR 格式压缩包、播放 MP4、MKV、MOV 等格式视频、打开 Office、iWork 文档等。你可以通过文件夹层级整理文件,并打包压缩、通过邮件发送、添加星标或颜色标签等,与 macOS 上的访达无异。

管理文件

播放视频

浏览图片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最高频的操作之一,而 Documents 不仅支持 PNG、JPG、GIF 等常用格式,还可以打开 SVG 等专业图像格式,甚至可以将图像转换为 PDF 格式(需要安装 PDF Converter),是设计师们的好帮手。

浏览图片

工作累了,不如听首歌放松一下吧。除了管理文档外,Documents 也是款优秀的媒体播放器,支持播放列表、循环播放、随机播放、隔空播放等诸多功能。稍显遗憾的是,Documents 的专辑封面识别功能似乎存在问题,部分在访达中可正常显示的封面无法在 Documents 中显示。

播放音乐

如果你喜欢读书的话,Documents 还可以成为你的最佳伴侣。除了我们最熟悉的 TXT 格式外,Documents 还支持 EPUB 这一专为电子书设计的格式文件。Documents 可以自动识别书籍的目录信息,还能够调整页面背景颜色、字体等,功能齐全。

阅读 EPUB 电子书

专业工具,高效办公

在上文中,我们曾提到,Documents 的支持格式涵盖 Office 和 iWork 两大平台,这一特性也使其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不论你的同事正在使用 macOS 还是 Windows,TA 发来的文件都能在你的手机上完美显示,团队协作更轻松。

浏览 Office 文档

除了阅读文档外,Documents 的另一项绝活是 PDF 批注。Documents 为你提供了画笔、放大镜、文本、形状、图章、高亮、下划线、删除线等数种标注工具,如果你同时安装了 Readdle 自家出品的 PDF Expert,还能解锁 PDF 编辑功能,文字图片随心插入。

批注 PDF

Scanner Pro 是 Readdle 的拳头产品之一,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扫描功能,允许你将所有纸质文档永远保留。同为 Readdle 出品,Documents 也支持与 Scanner Pro 集成,让你在一个 App 内管理所有扫描文档,还能利用 OCR 技术识别图片中的文字,并自由复制使用。

管理扫描文档

下载上传,一站到位

下载是 iOS 原生缺失已久,大多数人又无法离开的功能。为此,Documents 专门开发了内置浏览器,可以从底栏快速切换,粘贴网址即可下载大部分类型的文件。你也可以在其它 App 中利用分享菜单快速发送网页至 Documents,省时省心。

Documents 内置的浏览器

到了 iOS 13,苹果终于给 Safari 加上了下载功能。只需要访问想要下载的链接,Safari 就会自动提示你是否要下载文件,并将其保存至 iCloud 云盘的「下载项」文件夹中,可以在其后拷贝到 Documents 使用。

Safari 下载管理器

除了访问本地和 iCloud 云盘中的文件外,Documents 还支持添加多种第三方服务,包括 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 等主流网盘及 WebDAV、FTP、SFTP 等传输协议,让你在一个 App 内统筹所有文件相关事宜。

连接第三方服务

此外,Documents 还推出了类似「隔空投送」的 Readdle Transfer 功能,只需要两部设备都安装有 Documents,就能快速端对端传输文件。如果你正在使用电脑,也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 此网址 与移动设备建立连接,轻松管理手机文件。

Readdle Transfer

如果你已经心动,不妨打开 App Store,免费获取 Documents by Readdle,部分进阶功能需要安装同厂其它 App 才能使用。

忘掉第三方,这 14 款系统自带 App 真的很好用

30 July 2019 at 18:19

如果你还在使用 64 GB 的手机,可能会时常面临存储空间不足的窘境。这时,除了忍痛清理相册和聊天记录外,还可以试试用系统自带的 App 代替部分第三方应用,节省空间的同时享受原生的丝滑体验。

在本文中,我就为大家整理了 14 款各系统平台的优秀自带 App 和使用技巧,希望你也能有新发现。

iOS

许多 iOS 用户的主屏幕角落都会有一个名为「删不掉」的文件夹,专门用来安置蒙尘的系统自带 App 们。如果你也曾这样做过,不妨再给它们一次机会,试试本章提到的使用技巧吧。

备忘录

近几年来,每次 iOS 大版本更新都会为备忘录添加新特性,也让它从纯粹的便签工具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全功能笔记应用。就像苹果官方介绍的那样,备忘录可以「轻松添加几乎任何内容」,无论是图片、文字、链接,还是表格、清单、手绘,它都来者不拒,还能直接扫描文稿,并自动裁边。

备忘录的一大优势,就是与 iOS 系统的深度整合。除了 iCloud 多端同步外,你还可以从主屏幕 3D Touch 菜单、通知中心小组件、控制中心快捷方式等位置快速创建新笔记,或者直接召唤 Siri 帮忙,这也是第三方笔记 App 难以做到的。

在即将正式推送的 iOS 13 中,苹果还大幅强化了备忘录的搜索功能,并进一步加入了 OCR 文字识别功能。简单来说,你可以直接搜索图片附件及手绘中的文字,准确率也相当高,甚至成功匹配了带连笔的潦草字符,可谓课堂笔记整理利器。

关联阅读:

提醒事项

在 iOS 13 中,提醒事项也得到了有史以来最重大的更新,加入了智能列表、自然语言识别诸多新特性。在本文中,我也将以 iOS 13 为基础介绍提醒事项的优势,帮助你在正式版发布后快速上手。

让我们从智能列表说起,iOS 13 的提醒事项加入了今天、计划、全部和旗标四个任务筛选维度,将任务按提醒日期、重要程度等分类。此外,提醒事项还支持创建子列表和子任务,通过简单的拖拽手势即可高效归纳日程。

iOS 13 的提醒事项还在键盘上方为我们安置了快捷工具栏,可以一键设置提醒日期、位置、旗标和图片附件等,不用手动点选或跳转至其它 App。此外,iOS 13 的提醒事项还支持简单的自然语言识别,如「明天上午 9 点」等,可以通过键盘选字栏填充。

使用提醒事项安排任务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关联手机联系人,并获得智能提醒。你可以在任务详细信息设置页添加指定联系人,并在与 TA 通过短信或 iMessage 联系时收到通知提醒,不再遗忘任务。

关联阅读:

播客

随着时代的变迁,听播客这一小众的习惯也逐步走向大众视野。如果你还不确定要买 Pocket Casts 还是 Castro,不妨先试试 iOS 自带的播客 App。它支持调整播放速度、插播、待播、新单集提醒等功能,设计语言与 iOS 高度一致,简洁易用。

依托 iTunes 商店、品类齐全的内容资源是 iOS 原生播客 App 的另一长处。它不仅汇聚了全球优秀播客资源,还支持按听众人数、出品方等分类查询,并在详情页面底部提供了相似播客推荐,寻觅新欢更容易。

关联阅读:

Safari 浏览器

尽管 iOS 无法设置默认浏览器,打开链接时始终使用 Safari,但许多用户还是会选择安装一个第三方浏览器备用。其实,掌握一定技巧后,Safari 浏览器已经能满足我们的绝大部分需求。

Safari 技巧之一,是「长按」。出于简洁考虑,Safari 将不少功能选项都藏了起来,需要通过长按来唤醒。举例来说,长按多标签页界面下方的「加号」,可以查看最近关闭的标签页;长按网页浏览工具栏上的「前进」或「后退」按钮,可以查看操作历史记录;长按「书签」按钮,可以批量添加收藏、加入阅读列表;长按「多任务」按钮,则可以关闭全部标签页或新建无痕浏览标签页。

Safari 技巧之二,是「重按」,即 3D Touch。你可以在支持阅读模式的网页中重按地址栏左侧按钮,快速进入和退出阅读模式;也可以重按任意链接,进行预览和添加至阅读列表等操作;还可以重按 Safari 浏览器的桌面图标,执行快捷操作。

Safari 技巧之三,是「分享」,这也可以说是解决 Safari 痛点的不二法门。你可以将网页分享为 PDF 以添加标注;也可以分享给第三方 App 实现长截图、翻译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原生功能的不足。

关联阅读:

Android

与被苹果直辖的 iOS 系统相比,开放的 Android 各 ROM 之间差异相当大,系统自带的 App 也各不相同。在本章中,我将介绍 4 款打着 Google 标的 App,希望它们的表现能胜过 MIUI 自带的竞争对手。(笑

Gboard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board 在云词库方面远逊于国内竞品,但我仍将其作为心目中的最佳 Android 输入法。究其原因,首先是支持数百种输入方式,包括你或许根本没听说过的阿斯图里亚斯语、巴塔克曼特宁语等当地人都不一定常用的语言;也包括全拼、九键、手写、笔画等中文模式,还提供了 6 种主流双拼方案。如果你需要多语言混合输入,Gboard 很可能是唯一选择。

Gboard 的另一优势,是与 Google 的深度整合。你可以点击键盘左上角的 Google 图标,直接搜索网页,并在键盘内获知结果,无须跳转至其它 App。同样的,你也可以在网络中搜索表情包、GIF 动图等,并一键分享至聊天工具的输入框中,发送给好友。

此外,Gboard 还提供了不少实用功能,如剪贴板管理、文本编辑工具、悬浮键盘、单手模式、Google 翻译等。你还可以在 Gboard设置中更换键盘的主题背景,让它更适合你。

关联阅读:

Google Keep

iOS 有备忘录,Android 当然要用 Google Keep。作为一款轻量级的笔记工具,它可以添加文字、图片、绘图、录音、清单和提醒,并支持语音自动转文字。与备忘录不同的是,在 Keep 中添加的图片会统一安置在笔记正文上方,不支持图文混排,但更加醒目。

除了标签外,Keep 还支持自定义笔记的背景颜色,不同类别的笔记间互不干扰,一眼扫过就能找到想要的笔记。如果你已经参考完毕,还可以通过滑动手势将其归档,或者发送至 Google 文档进行下一步处理。

关联阅读:

Google 日历

与其使用课程格子、超级课程表等第三方 App 记录上课时间,我更偏向于使用日历来管理一切。在 Android 上,Google 日历可能是最佳选择之一。它采用了标准 Material Design 设计,还会为不同月份和特殊节日展示精美插画,别有一番趣味。

新建事件时,Google 日历支持活动、提醒和目标 3 种类型,分别对应日程安排、待办事项和习惯养成,均支持多设备同步。其中,在设定目标时,Google 日历会智能建议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并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完成设置。

Google 相册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Google 相册都称得上同类应用中的翘楚。除了基础的本地相册管理外,它还提供了高画质照片无限容量上传、(已取消)强大的照片后期编辑、影集在线分享等功能。其中,照片后期编辑允许你添加滤镜、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色温等,还能在应用内调用其它修图工具。

得益于 Google 雄厚的 AI 技术积累,Google 相册可以智能识别照片中的面孔、事物、地点等,个人体验准确率高于 iOS 和 Windows 10 的自动分类功能。此外,Google 相册还会智能建议你归档屏幕截图、旋转照片方向、回顾往年今日等,甚至可以自动优化带瑕疵照片。

如果你想留住回忆,不妨利用 Google 相册的内建功能创建影集、影片、动画和拼贴,上传至云端,以供随时观看。Google 相册的影集功能支持添加文字说明和地点标记,用来记日记也毫无违和感;动画和影片功能支持将多张照片组合为动图或短视频;拼贴功能则是发朋友圈或微博的好帮手。

关联阅读:

macOS

如果你经常浏览少数派,或许对 macOS 上的知名效率工具都如数家珍。其实,不少 macOS 自带应用都传承着苹果优良传统,设计精美、功能够用,我们不妨在本章认识一下其中几位。

预览

预览可能是最被低估的 macOS 原生应用之一,你或许只把它当作鸡肋的图片查看器,却忽视了其强大的编辑功能。以图片为例,预览提供了画笔、形状、文本、签名等标注工具和调整颜色曲线、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后期处理工具;如果你正在阅读 PDF,预览还允许你添加高亮、下划线、删除线等,足以应付日常所需。

预览的另一项技能,是压缩、转换和合并图片及 PDF。你可以方便地调整图片尺寸、格式,达到压缩体积的目的。借助预览,你还可以轻松拼接合并多张图片,首先用预览打开想要添加上去的图片,随后按下 ⌘Command-C 复制,接着打开背景图片,按下 ⌘Command-V 即可,还能自由调整大小、位置等。

此外,你还可以用预览编辑 GIF 动图。打开 GIF 后,其包含的帧会依序展示在左侧边栏中,可以拖拽移动顺序、删除指定帧等。同样,如果你想给 GIF 添加图片,只需要直接把它拖进来进行了,预览会自动保存更改。

关联阅读:

词典

在 macOS 上查询单词释义,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三指轻点触控板,召唤自带的词典应用。但由于词库较少、入口较隐蔽,许多人还是会选择安装欧路词典、有道词典等第三方应用。

其实,经过一番调教,macOS 原生词典 App 也可以很好用。比如饱受诟病的词库,就可以通过安装网络上的第三方词典文件来解决。以使用最广泛的 MDX 格式为例,你可以通过 GitHub 上的 PyGlossary 项目来转换为 macOS 格式;StarDict 文件则可以使用 DictUnifier 转换。完成后,将得到的词典文件移动至 /Library/Dictionaries 即可正常使用。

除了三指点击触控板外,你还可以在设置中将触发手势更改为单指用力点按,或者选中单词后右键查询,也可以通过聚焦搜索直接查询生词。当然,更直观的方法是打开词典 App,在上方的搜索框内输入单词或短语。

关联阅读:

自动操作

iOS 上有快捷指令(Shortcuts)这一自动化效率利器,macOS 上则有自动操作(Automator)发挥相似的功效。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应用程序、工作流程、工具插件、听写命令等,通过简单的拖拽即可设计出完整的自动化流程,并保存以供日后使用。

选定要创建的脚本类型后, 你应该会看到下图所示的界面。其中,左侧是操作库,表示自动操作可以执行的命令种类;右侧是编辑区域,可以将左侧的操作拖拽组合进去,与快捷指令操作方法类似。自动操作支持包括 Shell、JavaScript、AppleScript 脚本等在内的近百种操作,还能够与第三方 App 集成。

活用自动操作,你就可以实现图床上传、解压缩、自动整理文件夹、批量重命名、提取 PDF 中文字、合并 PDF、转换图片格式、拼接截图等进阶玩法,不妨前往 少数派 Automator 标签 下了解更多。

关联阅读:

Windows 10

曾经,Windows 的自带系统应用还是被人嫌弃、被各修改版精简的存在。但在 Windows 10 发布后,基于UWP 架构的全新系统应用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其中也不乏精品,比如本章将介绍的 3 款应用。

邮件

从 Outlook 到 畅邮 折腾一圈后,我最终还是用回了 Windows 10 的原生邮件应用。要问原因,首先是颜值过关,半磨砂的流畅设计语言、可随心定制的主题颜色和布局、精美的背景图片选择等都令它从一众竞品中脱颖而出。

颜值之下,Windows 10 邮件应用的功能也令我满意。智能分类重要邮件、优雅高效的滑动手势、多账户聚合管理、与日历、人脉、待办集成,都让它成为了不输 Outlook 的邮件客户端。如果你的邮箱地址较多,还可以将主账户单独固定在「开始」菜单,即时获知新动态。

计算器

今年三月,微软宣布将 Windows 10 自带计算器开源,并将代码完整上传至了 GitHub,一时间吸引了各路开发者目光。这一项目不仅收获了近 1.8 万 star,还被移植到了 iOS、Android 等平台上,从侧面可以看出其质量之高。

那么,Windows 10 计算器究竟高在何处?除了流畅设计和精致的交互效果外,它还支持全键盘操作、科学模式、进制转换、日期推算等,并提供了货币、体积、长度、重量、温度、能量、面积、速度、时间、功率、数据、压力和角度等十余种进制转换工具。如果发布在 App Store 中,至少可以收费 30 元了。(逃

截图和草图

经过数次迭代与重构,在 Windows 10 五月版更新中,系统自带的截图功能已经成为了可与第三方应用一较高下的存在。除了基础的全屏截图、窗口截图外,Windows 10 原生截图还允许你绘制任意形状的截图区域,并占用 PrtSc 键,使用更友好。

截图完成后,自然要标注。点击截图成功的通知后,你就能够进入草图绘制窗口。微软为你准备了铅笔、记号笔、荧光笔和直尺等工具选择,虽然缺失了我们常用的形状、马赛克等工具,但应急使用还是绰绰有余的。

结语

经常上少数派的用户容易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遇到需求,先搜索有没有合适的第三方 App,并愿意为之付费。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系统自带的 App 已经提供了针对性的功能,而且占用内存更低、使用门槛也更简单。下次遇到这种问题,不妨试试给原生应用一次机会,让系统功能物尽其用。

Delta – iPhone 任天堂模拟器,从下载到游戏全攻略〔免越狱〕

By: Anonymous
3 April 2024 at 20:10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首款 模拟器「Delta – Game Emulator」已经正式上架 Store 苹果商店,能够让 iPhone 设备免越狱,也能轻松玩任天堂模拟器,包括 GameBoy、GBA、GBC、SNES、DS、NES、N64 等经典掌上型游戏主机模拟器,想在 iOS 和 iPadOS 系统上玩模拟器游戏,通过本篇教程全面了解。

Delta 算是一款相当知名的 iOS 模拟器,能够在 iPhone 直接模拟并游玩多种经典游戏机的游戏,包括 Game Boy、Game Boy Advance〔GBA〕、GBA、NES、DC、Nintendo 64、Nintendo DS 等游戏主机。

以往 iOS Delta 模拟器无法通过 App Store 审核,导致需要设备越狱或搭配自行签名 AltStore 才能够使用,如今苹果也随欧盟政策调整,也让任天堂 Delta 模拟器能够顺利在 App Store 上架,同时作者也主打无广告,开放让所有 iPhone 用户重温童年怀旧的复古游戏。

要是想在 iPhone 玩任天堂模拟器游戏,直接通过 App Store 下载安装《Delta – Game Emulator》,系统最低需求要 iOS 14、 11.0 或以上版本,只能够在 iPhone、iPod touch 和 MacOS 系统才能运行。

当通过 iPhone 安装好 Delta 模拟器后,接下来就要下载模拟起 ROM 游戏才能够玩,底下 GBA 游戏作为介绍,其他可以依照模拟器名称到 Google 查找相关游戏几个能够下载 GBA、GBC、NDS、N64 的 ROM 资源

同样用 Safari 进入 GBA ROM 网页后,本文以 Visual Boy Advance 为示例,滑到网页最底点击「GBA ROM」菜单,找到想下载的 GBA 游戏,按下「Download」会跳出 GBA 游戏下载提示,点「下载」继续。

通过 iPhone 将 GBA ROM 游戏下载完成后,工具列会显示「蓝色下载图标」,点入后选择「下载项目」,就能点入刚下载完成的 GBA ROM 游戏。

会自动进入文件 App,从里面点击 GBA ROM 的压缩文件〔.zip〕,就能够自动解压,里面就会看见 GBA 游戏「xxxx.gba」。

接下来长按游戏文件,选择「搬移」直接放入「我的 iPhone/Delta」资料目录内,统一管理和方便 Delta 模拟器读取游戏。

接下来就可以通过 iPhone 运行模拟器 Delta App,进入后要先点击右上角「+」新增「Files」文件,就可以直接选取刚下载的游戏 ROM 文件。

就会在 Delta 游戏模拟器内看见刚进入的经典任天堂游戏,记得游戏 ROM 不要删除,避免会造成游戏无法进入。

有些游戏会无法正常显示封面,通常这种都是有而外改过,要是想更容易识别游戏,也可以长按游戏菜单更改名字,改成好识别的游戏名称。

接下来点开游戏,就可以直接在 iPhone 玩 GBA、NDS 等任天堂游戏,记得要打开手机声音,享受一下超经典的掌上游戏声音。

Delta 游戏模拟器也支持手机横向,可以将 iPhone 横放摆放画面会自动放大,体验游戏感觉会更不一样。

模拟器也能够依照不同游戏显示各种不同界面按钮,像是 SNES 和 N64 游戏都会有对应的风格,要是发现载入 Nintendo 64 游戏出现「Missing Required DS Files」错误提示,可以查看后文解决方案。

模拟器左下角点开「MENU」能够直接暂停游戏,在菜单内分别有游戏储存、金手指和加速模式等功能,后面会针对这些功能解说。

如果玩到一半想要存文件,可以点击 Delta 模拟器左下角「Menu」按钮,就能够选择「Save State」来储存当前游戏记录,后续要载入游戏可以点「Load State」就可以选读取记录文件。

Delta 模拟器在游戏菜单也自带金手指〔Cheat Codes〕、加速模式〔Fast Forward〕和保持按钮〔Hold Button〕功能能用,如果像要开游戏扩展指令,就点左下角「Menu」按钮,并选择「Cheat Codes」。

在 Cheats 扩展页面点击右上角「+」新增指令,至于金手指指令自行到上查找,只要找「〔XXX 游戏名〕 Cheat Codes」就会找到很多资料,回到模拟器页面内,依照底下提示设置新增金手指:

可以新增各种金手指的代码后,Cheat Codes 列表就会列出,勾选要打开的扩展指令模式,回到游戏就会直接启用。

直接通过 iPhone 自带 Safari 浏览器下载「NDS Bios 固件修复包」,下载后直接点开 .zip 文件会自动解压,并且长按「NDS Bios & Firmware」资料目录进入到 Delta 游戏目录下,位置在「我的 iPhone/Delta」资料目录。

直接从 Delt App 内点开 Nintendo DS 游戏,看见 Missing Required DS Files 错误窗口后点击「Import Files」。

在最底下 DS BIOS FILES 设置区块会看见缺少三个 bin 文件,直接点入设置找到刚下载的「NDS Bios & Firmware」修复包资料目录,进入对应的文件就可以。

最后三个 .bin 文件都能够正常载入后,就可以点击右上角「Done」关闭。

重新打开 Nintendo DS 游戏后,就不会再跳出警告错误,DS 游戏也能正常运行。

想要在 iPhone 玩模拟器游戏直接通过 Delta 就能轻松游玩,而且不需要越狱或通过电脑自行签名 AltStore 工具才能安装,目前通过 App Store 安装就不怕模拟器会失效,要是想在 iPhone 手机上玩模拟器推荐用这方法最简单,也建议大家赶紧先下载,避免哪天任天堂法务部,又找任何理由直接勒令苹果下架 App Store 模拟器。

在线快速生成 微信、短信、LINE、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Youtube 等虚拟对话图片工具

By: Anonymous
7 April 2024 at 22:51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Line 对话生成器」来自 Fake Details Generator ,在这个网站中提供各种虚构信息生成器,主要是用来作为测试用途,像是生成 Email 邮箱、IMEI 号码、账号、个人头像、公司、地址、密码、姓名或是各种社交网站文章、即时通讯应用的聊天室、对话窗口等等,都能在网站中进行相关设置。

接下来我会着重在「Fake Chat Generator」也就是生成虚构的 LINE 对话截图介绍,另外它也支持像是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Twitter、、Snapchat、Skype、Wechat〔〕、LinkedIn、Tumblr 和 Hangouts 对话窗口,或是 手机的文字信息生成器。

利用这些生成器就能设计出看起来很像真实的对话截图,包括设置时间、联络人名称、时间和信息内容,编辑时即时预览最终画面,完成后、保存为 PNG 格式,除了在一些细节上可能跟中文版对话窗口不同,其他倒是以假乱真,对于要制作素材来说会很有用哦!

https://fakedetail.com/

进入 Fake Details Generator 网站后从上方菜单找到「Social Media」就会看到各式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的生成器,比较有趣的是还能制作 Facebook 贴文、Twitter 推文或是 频道的画面截图。

简单介绍几个 Fake Details Generator 提供的制作工具,像是 Facebook Messenger 对话生成器。

也有 iPhone 文字信息的生成器,不过看起来可能跟中文界面略有不同。

很有趣的是还有 Facebook 贴文生成器,可选择桌面版、设备显示样式,还能上传个人显示、姓名、时间、贴文类型、可见度、内容和点赞数等等,只要照着默认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就会在右侧即时预览显示。

回到 LINE 对话生成器,进入后从左侧进行相关选项调整,包括隐藏顶部、底部范围、切换 Android 或 iPhone 排版、显示时间、电量,还有调整联络人名称、聊天日期和两个人的信息时间及内容,设置后就会即时显示于右侧图片预览。

要注意的是设置对话信息时没有删除或取消的选项,只要加入后就不能回到前一个动作了,如果不小心按错就只能刷新画面、重新开始,在设置时可在 Person 2 加入个人头像,自己手动中文化一下日期格式看起来会很逼真,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已读」部分无法自行设置。

设计完成后点击下方的「Download Line Chat As Image」即可将制作的对话截图下载为 PNG 格式。

下图就是我使用 Fake Details Generator 的 LINE 对话生成器制作的 LINE 对话截图,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别忘了在这个网站也能制作其他社交网站、即时通讯的贴文或是对话图片。

🍎 已有的 Apple ID 国区转外区实操小结(2024年3月版)

By: Anonymous
25 March 2024 at 22:40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 前些 区刚上尊贵的云上贵州的那会儿,转区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在那时候并没有转(因为嫌麻烦)。时隔多年,转区的事情时常涌上心头,但总是想一想就没有继续去落实。由于下一个 备案的 deadline 马上就到了,所以我告诉自己得抓住这个时机,推自己一把,落实掉转区这件事情。

Apple 官方给出了一个比较详尽的 转区教程,其中包括转区之前的前置条件,以及满足实际条件后可以转区的实际操作。这里我需要解读一下这里面的前置条件。

– Apple ID 上的余额必须用完;
– 取消此 Apple ID 对应的所有的订阅服务,并且相关服务必须到期结束;
– 具备转移后区的付款方式。

以上前置条件,第二条需要格外注意。Apple 的订阅有两个概念,取消服务和服务结束。取消服务指的是不自动续费,并不意味着未到期的服务立刻终止,如果要立刻终止需要到账单页面发起退款。但是距离购买时间长的账单你是没有入口可以发起的,这时候就需要 Apple 高级技术支持介入了(下一部分重点阐述这个过程)。

付款方式很好理解,你在更改区域的时候会让你填写目标区域的信用卡或者 ,本文此部分不做赘述。

由于我在转移的时候还有8个正在履约的服务(分别是:Infuse Pro 年费、Mr. Weather Pro 年费、TimePage 年费、熊猫吃短信2年费、Jike Yellow年费、Apple Music月费、盐选会员月卡、阿里云盘8TB月卡),一部分是取消订阅后,仍然要年底到期的服务。另一部分属于找不到退款入口的陈年订阅。

这时候请到 Apple 服务页面发起一个支持服务,在线和电话均可。这么做的目的是把你想要立刻结束这些服务的诉求转达给 Apple 技术支持侧,这时候绝大概率接线你的这位并没有来进行操作。请直接让他为你上升到高级技术支持,转线后需要报出你刚才得到的案例编号,并转达你需要立即退款并结束服务的诉求。这时候对方会「勉为其难」的帮你做出手动申请,问你原因你需要回答一个比较坚定的理由(例如我会说,我下周就要去国外长久生活,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最后会告知你在 48 小时内邮件反馈你结果。

其实没等到24小时我就收到退款进展的邮件,点进去后查看全部获批(金额是按照剩余服务时间换算后,并不是原价退款)。这时候再进行转区,非常轻松就成功了(前提是你要有目标区域的付款方式),过程中如果你使用目标区域的IP地址应该会更好。

Q:是否影响家庭共享?
A:我是家庭共享组的组织者,我可以成功转区。但如果你仅仅是成员,大概率是需要退出原有组来进行操作的。

Q:为什么要转区,x 区是否真的比国区好?
A:好与不好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需要自己去分析利弊,这里我无法做出解答。

Q:iCoud+订阅是否要取消?
A:所有非 Apple 提供的订阅服务都要取消并结束服务后才能转区,Apple Music 也需要取消并停止服务。iCloud+ 不受影响,无需终止,也不会丢失文件(当然你的订阅方案可能会根据转区后进行升级),且转区成功后 iCloud 界面所有云上贵州字眼全部消失。

Q:转区后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
A:这里只讲实际上的客观损失,不讲体验方面的主管损失:
1. 一些国区专有 App 你无法在新区,这时候需要重新使用中区账号进行切换下载;
2. 部分服务或者的价格略高于国区。

为了预防打脸,我决定先使用一阵子美区。能订阅的服务尽量先使用 设备外的方法订阅,或者使用代替的服务(预防使用不便利等原因还想要转回来)。大家转区也需要自己考虑清楚,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此条内容下留言。

Adobe Express – 移动端整合 Firefly 生成式 AI ,一键生成图文内容

By: Anonymous
9 March 2024 at 23:00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Adobe 正在为移动设备带来更多自家 Firefly 生成式 功能。新的 Adobe Express 程序测试版其中纳入了 AI 驱动功能,如生成填充以及输入文字指令生成影像的效果,还支持与电脑版 Express 的即时协作,最终将取代现行标准版的 Adobe Express 应用程序。

Adobe Express 服务是以模板为基础运作的。与 Canva 一样,它专为快速轻松地建立新内容而设计,你只需要选定模板,拖曳放置一些素材,就能拥有看起来具专业度的平台贴文、活动传单或

现在,Firefly 整合则更进一步,因为生成式 AI 允许你输入文字提示以建立或修改图像。你还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建立风格化的字体或生成全新的模板。

去年年底,生成式 AI 出现在电脑版 Adobe Express 上。现在,借助新的 Adobe Express 应用程序测试版,用户可以在型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访问所有原本电脑版上才有的 AI 功能。应用程序测试版还附带了一些有趣的新功能,包括即时电脑协作以及从 Photoshop 或 Illustrator 存取文件的能力。

Adobe 还在 iPad 版本的 Photoshop 中提供 AI 功能。尽管如此,Adobe 的大多数移动产品都缺乏 Firefly 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整个 Adobe 产品群组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因为该技术仍然很新,并且仰赖于云端来处理。

请注意,你已经可以从移动设备访问 Adobe 的网页版 Firefly 。这个测试版值得注意,因为它是专门为移动设备设计的,并包含协作功能,它还有助于让 Express 从众多以模板为基础的设计应用程序中脱颖而出。Canva 包含一些 AI 工具,但它不像 Express 那样重视 AI 功能。

No Description

你可以从 Play 商店安装 Adobe Express 应用程序测试版〔安装点这里〕,前提是你必须拥有相容的 设备;如果你是 用户,则必须加入候补名单排队。生成式 AI 功能在测试期间免费提供,但将来需要 Creative Cloud 会员资格。你保存到普通稳定版的 Adobe Express 应用程序的项目不会转移到此应用程序测试版,但 Adobe 承诺在 AI 增强测试版结束测试期后可以迁移文件和

2024 最好的 YouTube 替代方案对比和汇总

By: Anonymous
29 February 2024 at 13:45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毫无疑问,YouTube 彻底改变了在线娱乐格局。每个月全球有超过 27 亿人访问 YouTube,并且 YouTube 托管了超过 8 亿个视频。

YouTube 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免费”的。但是,就像 的所有“免费”产品一样,免费即是最贵的。你在金钱上不付费的部分,你在上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你的 YouTube 使用习惯会被分析,并结合你的搜索历史、Gmail 元数据、照片元数据、你如何使用 Android 手机以及更多内容,用以对你进行个性化广告定向推送。最近,这种情况已经达到了顶点,广告变得更加频繁和烦人。

网友推测,这是 Google 有意采取的策略,旨在推动人们使用其新的无广告 YouTube Premium 服务,这种怀疑得到了 Google 对使用广告拦截器的人进行积极打击的行动的加强。

家长们不仅应该关注他们的孩子是否接触到不适当的内容,还应该注意到他们是否被推荐到一条极端化的信息茧房。

作为内容创作者,YouTube 的激烈竞争需要你持续产出质量高、针对算法优化的内容,才有机会取得成功。尽管 YouTube 存在着巨大的变现机会,但取得成功可能很具挑战性,而且疲劳风险很大,因为你必须不断创作更多、通常更长的视频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算法需求,而对这些变化几乎没有控制权。

↓ 下文点击标题跳转平台

我们将在下文讨论真正的 YouTube 替代方案,但得知道,目前没有一个提供与 YouTube 视频数量完全相匹配的产品,Youtube 本身也是有各种不同限制的。以下网站和应用程序可以让你观看 YouTube 内容,而无需观看广告、受到 Google 算法推荐或需要使用 Google 账号登录。

然而,请注意,以这种方式观看 YouTube 内容意味着内容创作者可能不会从 Google 那里获得报酬。因此,我们强烈建议您通过其他方式支持创作者,比如直接捐赠给他们、成为 Patreon 的赞助者、购买他们的商品或点击他们的推广链接。

Invidious 是一个免费、的 YouTube 替代前端,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更私密的观看 YouTube 视频的方式,无广告或 Google 追踪。它既可以作为网站使用,也可以作为可和自行托管的开源软件使用。与许多 YouTube 前端不同(尽管不包括此处列出的),Invidious 不使用官方的 YouTube API(允许第三方应用程序和服务访问 YouTube 内容的软件),从而将与 Google 共享的数据降到了最低。

Invidious 实例由全球各地的不同个体托管。这意味着可用性可能有所不同,但在需要时很容易切换实例。在对广告拦截器采取更广泛的打击行动的时机上,YouTube 在 2023 年 6 月向 Invidious 发出了下架通知。然而,多个公共的 Invidious 实例仍然兴盛。

Invidious 可以在任何浏览器中运行,并且在移动浏览器上运行良好(包括 iOS 和 iPadOS),其中的播放模式尤其受到欢迎。

虽然 Invidious 本身不会保留日志,但你连接的任何实例都可以记录你的 IP 地址和你访问的 URL(例如,你观看的视频)。使用匿名服务可以阻止 Invidious 实例所有者知道你的真实 IP 地址。

此外,Invidious 默认会直接从 Google 服务器(googlevideo.com)获取视频,因此 Google 可以看到你的 IP 地址。同样,使用匿名服务将阻止这种情况发生,或者 Invidious 允许你通过所使用的 Invidious 实例代理连接到 Google 服务器。对于更精通技术的人士来说,另一个对隐私友好的选择是自行托管你自己的 Invidious 实例。

NewPipe 是一个轻量级、无广告、开源的 Android YouTube 客户端,强调隐私并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NewPipe 的显着特点包括:

NewPipe 可以作为 APK 进行侧载安装,并在开源的 F-Droid 应用商店上提供。虽然功能齐全(在许多情况下提供比官方 YouTube Android 应用更好的功能),但它不支持 Chromecast 或将内容镜像到大屏幕,这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

NewPipe 整合了众包的 SponsorBlock API。这允许观看者报告视频中的赞助部分,然后你可以自动跳过这些部分。YouTube 视频直接从 Google 服务器获取,因此当使用 NewPipe 时,你应该使用匿名服务来隐藏你的真实 IP 地址。

FreeTube 是一个开源应用程序,适用于 、macOS、Linux 和 Android(作为 APK)。与这里列出的其他 YouTube 前端一样,它允许你在观看 YouTube 视频时无广告且不受 Google 追踪。它通过利用 Invidious API 和自身的内建本地 API 实现这一点。

默认情况下,FreeTube 会暴露你的 IP 地址给 Google。它包含用户可配置的代理设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使用匿名服务更简单,可能会提供更快的连接速度。

这个基于浏览器的开源、隐私友好的 YouTube 前端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方法来观看 YouTube 内容。默认情况下,你将自动连接到官方的 Piped 实例(https://pipedapi.kavin.rocks/),但你也可以连接到另一个公共实例(这里是一个列表)或私有实例(例如,如果你自己托管)。

与 FreeTube 类似,Piped 整合了 SponsorBlock API。Piped 默认代理所有内容,因此你的 IP 地址永远不会暴露给 Google。它还声称比 Invidious 更稳定和性能更好。

LibreTube 是一个基于 Piped 的免费开源 Android 应用程序,旨在为 NewPipe 提供更好的用户界面。与 Piped 类似(但不是 NewPipe),LibreTube 代理所有连接,因此你的 IP 地址永远不会暴露。

除了 YouTube 外,LibreTube 还从其他平台获取视频,包括 SoundCloud、PeerTube、Bandcamp 和 media.ccc.de。除了缺乏投射支持外,它与 NewPipe 相似,包括。LibreTube 可以作为 APK 下载,或者在开源 F-Droid 商店上提供。

如果你希望完全避开 Google,并寻找用户的视频内容,你的选择有限。在这个以隐私为重点的文章中,我们不会推荐像 TikTok 或 Shorts 这样的选择。

像 LBRY/Odysee 和 BitChute 这样的“言论自由”真正的 YouTube 替代流媒体网站存在,但这些网站很大程度上只是极端思想、错误阴谋论和仇恨言论的茧房。

Vimeo 是一个商业性的美国视频托管和流媒体平台。由一群电影制作者于 2004 年创建,以在多个平台上提供高质量视频而闻名,Vimeo 具有“艺术”美感,并受到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的欢迎。Vimeo 现在拥有约 1.75 亿用户和 140 万付费订阅者,他们支付费用上传和分享他们的原创内容。

近年来,Vimeo 越来越专注于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为创意专业人士和企业提供创建、编辑和广播高质量视频内容的工具。

Vimeo 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先进的跟踪和分析工具,以衡量用户对他们内容的参与程度。默认情况下不支持 Google Analytics,但可以集成到订阅者的网站中(除了直播活动)。

然而,Vimeo 本身并不通过跟踪你在线上的行为来赚钱。它是无广告、友好创作者的平台,并且唯一一个可以被描述为 YouTube 竞争对手(即使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竞争对手)的真正的替代视频平台。

Nebula 是由一群名为 Standard 的 YouTube 创作者社区创建的订阅制视频流服务。它旨在为这些创作者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在他们的主要 YouTube 频道之外尝试新的内容创意。

Nebula 的创作者根据观看时间获得报酬,收入被分配给创作者和 Standard。你也可以通过在线商店支持他们。

该服务托管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内容,涵盖音乐、历史、游戏、电影和电视等类别,包括视频、播客和课程。Nebula 是无广告的,提供每月 5 美元或每年 149 美元的订阅计划,如果你想要访问“课程”(多部分交互式教育内容)。

该服务支持离线下载,并提供专门为 Nebula 制作的原创内容,包括纪录片、系列节目和特别节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Nebula 上的大部分内容也可以在 YouTube 上免费观看。

自 2019 年推出以来,Nebula 已经显著增长,目前托管了超过 150 名创作者,拥有超过 65 万订阅者。Nebula 是无广告的,但没有关注隐私,并像任何其他商业网站一样跟踪你的活动。

PeerTube 是一个基于点对点技术的免费、开源、分散式和联合式视频平台(类似于种子 Torrent 的工作原理)。它允许任何人轻松设置和运行他们自己的视频网站(就像 YouTube 一样)。

所有网站都可以彼此交流,一个网站上的人可以与另一个网站上的人进行互动。你可以在使用该平台的所有网站中搜索视频,或访问建立在其上的网站。

不用说,与 YouTube 相比,公开索引的 PeerTube 网站上可用的内容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尽管如此,该网络上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有趣的视频范围。

几乎不可避免地,极端分子可以利用该平台来托管具有仇恨性或其他敏感内容的视频,但 Framasoft 的开发人员似乎真诚地致力于打击这一问题。它提供了一个举报内容的工具,官方网站链接到一系列经过审查的通用兴趣视频。

PeerTube 表示你“可能会在一些 PeerTube 平台上找到不合适的视频。但这绝对不是 PeerTube 内容的大部分。例如,在我们的公共索引列出的 900 个平台中,托管的只有约 ~1% 的视频被标记为包含敏感内容”。

作为一个非营利的 YouTube 真正的替代品,PeerTube 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内置的工具来获得收入。当然,创作者可以自由要求捐赠,而且托管 PeerTube 的个人网站也可以自由决定如何盈利。

如果你只想观看 YouTube 视频,而不想看到广告,也不想被 Google 跟踪和分析你的行为,那么现在有很多很棒的开源和注重隐私的选择。只是记住,大多数这些服务仍然需要使用匿名服务,来阻止 Google 看到你的 IP 地址。

如果你想要一个真正的 YouTube 替代品,不与 Google(或其他侵犯隐私的大公司)有关联,尤其是一个不仅仅是极端内容的存档所,那么你的选择非常有限。

Vimeo 提供了大量高质量、无广告的内容,并且有一个不涉及跟踪你一切活动的商业模式。但它仍然是一个专有的商业平台,并且托管的视频相比 Youtube 少很多。

Nebula 提供了一个支持你喜欢的 YouTube 创作者的好方法,而不必经过 Google,但我们真的需要另一个付费的流媒体服务吗?

开源的 PeerTube 在对比后看起来不错,但与 YouTube 相比,也许它只会成为最顽固的隐私爱好者的一个小众平台。

AnyDownloader – 免费在线音视频下载,支持 40+ 平台、多种格式

By: Anonymous
24 February 2024 at 14:17

DUN.IM BLOG

DUN.IM BLOG

我们还年轻,可不想看到这个世界处在毫无自由、隐私的边缘。

AnyDownloader」是在线下载器,可将看到的视频和音频下载为 MP4、MP3、M4A、WEBM 等格式,也能选择 GIF、JPG 和 PNG ,支持 、Instagram、Threads、TikTok 等超过 40+ 个平台!

除了是 100% 免费外,本身也兼具简单、、快速等特性,没有视频下载数量限制,而且本身也不会在服务器上储存任何视频、音频、照片和下载记录,完全都是从原始服务抓取内容。

AnyDownloader – 免费在线音视频下载,支持 40+ 平台、多种格式

AnyDownloader 另一个特性是可以在 iOS、 等移动设备操作,支持的影音平台很多,包括 Bilibili、抖音、Dailymotion、Facebook、Instagram、Kwai、Mastodon、Mixcloud、Ok.ru、Pinterest、Snapchat、Telegram、Threads 等等,有需要下载在线视频的朋友可以先从首页「Supported Sites」看看是否支持,再将视频网址复制、贴上即可获取对应的文件格式。

AnyDownloader is a free online video downloader service that helps you to download videos, photos and audio from the most popular social media.

进入 AnyDownloader 网站后把要下载的视频网址复制、贴上,点击「Download」进行解析,我稍微测试了一下发现有些 Facebook 视频似乎无法正确下载,可能跟视频本身的年龄限制有关。

如果有正确解析到视频内容,下载页面就会有视频的画质、文件大小及下载按钮,Facebook 视频分为 HD、SD 两种视频画质选项,比较有趣的是还能点击「Download Image」保存视频的预览图。

点击「Download」下载视频后会来到一个倒数计时画面,等待准备就绪就会自动下载〔大约十秒左右〕。

接着测试了一下 Instagram 视频,将网址贴上后一样可正常解析视频内容,IG 会有几个不同画质、格式的下载按钮〔不过看起来似乎都一样〕,也能下载略缩图视频。

TikTok 抖音视频一样能在 AnyDownloader 正确解析并显示内容,下载的画质和格式较多,但在部分视频似乎只提供静音的版本。

小红书上卖了几万块的 iPhone 快捷指令和多维表格模板,懒人无痛自动记账神器

By: Anonymous
25 February 2024 at 13:33

DUN.IM BLOG

DUN.IM BLOG

这应该是我用过的最棒的记账 快捷指令记账,胜过各种记账 。高效、半自动、速度快、无,无痛懒人记账必备。

记账过程:

1、敲击手机后背两下,自动识别手机屏幕上的金额。

2、如果金额识别失败,可以手动输入

3、选择支出还是收入的分类,比如租房、出行、日常等,可以自定义。

4、选填备注,直接记账到飞书多维表格。多维表格还能直接生成看板,手机、电脑都很方便查阅。

手机端效果:

电脑端效果:

不得不说,iPhone 快捷指令和飞书多维表格组合,真的是效率神器。

接下来,就按着我的步骤,一起来实现这个记账工具吧。步骤略长。

第一步、在电脑上打开飞书机器人助手

机器人助手链接:https://botbuilder.feishu.cn/

(机器人助手作用:把快捷指令获取到的记账信息同步到多维表格)

如果没有飞书账号,需要注册一个。注册过程中企业信息随意填写就行。

第二步、创建自己的记账多维表格。

在浏览器里打开记账模板 1.0。

模板链接:存款记账模版 1.0(模版)

点击使用该模板,就能创建一个自己的记账多维表格了。以后的记账就会同步到多维表格。

第三步、创建机器人指令。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复杂的一步,不过我觉得难不住各位哈哈哈。

1、打开刚才的机器人助手链接:https://botbuilder.feishu.cn/

2、新建指令

3、选择触发器–Webhook 触发

4、填写参数。如下:

并保存好这里的 Webhook 地址,等下要在快捷指令中使用。

5、选择操作–新增多维表格记录

6、选择数据表,直接选择财务记账多维表格中的数据表就行。

设置内容,如下图勾选就好。

7、然后点击完成,再点击右上角的启用。给机器人指令命名为「财务记账」。

到了这里机器人指令创建完毕, 胜利就在眼前。

第四步、修改快捷指令

1、安装捷径,用手机 safari 浏览器打开捷径地址:https://www.icloud.com/shortcuts/03799ffc53c04820ae2d75a6e9436bc0

2、编辑捷径,修改文本为自己的 webhook。

第五步、设置 iPhone 敲击背后两下

手机进入 设置–辅助功能–触控–轻点背面

在轻点两下这里,选择「自动记账」快捷指令。

至此,教程完结。

需要在手机上查看记账记录,安装一个飞书 App,登录你开始注册的飞书账号就行。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耐心一步步操作完成哈哈哈哈。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28 September 2019 at 20:01

在前面的发布会总结博文,我跟大家讲,苹果的中心正在往系统(生态)和服务上面转移,硬件已经不再像之前一样惊艳了。但直到这次 iPadOS/iOS 13 发布正式版本,我升级并体验了之后,才直观地看到苹果在生态和服务方面做的努力以及其高质量的呈现。

本次将以图文的形式和大家聊聊这次更新了什么,我为什么要升级,有哪些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在安装体验之初我在我的 Teleram 频道作了一个简单的体验报告:

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关注一下,有些东西不好写成长文,我会发在频道中。

TG交流群:Newlearnerの水群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我的升级观念以及升级原因

  • 本次升级涉及到的设备

iPad 第五代(2017款)

iPhone 7 Plus

  • 我的升级观念

在开始之前必须要和大家聊聊我的升级观念,我一直认为「硬件应该与软件版本相适应」「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好用的版本」「没有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功能性更新,不要随意升级」。

「硬件应该与软件版本相适应」,也就是说,17款 MBP 最好安装 macOS Sierra 或者 macOS High Sierra。如果一味地给老硬件升级新系统,会带来问题。

「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好用的版本」,在本次升级之前,我的 iPad 和 iPhone 停留在 iOS 11.1,MacBook Pro 直到目前还停留在 macOS High Sierra 10.13.2。可能是因为这几年苹果的系统更新问题频发,尤其是 iOS 11 带来的卡顿、性能限制等,让我对苹果的系统不是很放心。

总结来讲我是一个对升级很佛系的人,一个系统满足我想要的功能、够稳定,我会一直停留在该版本。我知道升级了可以带来一些新的 features,但很多对我来讲是华而不实的,稳定性第一。

  • 升级理由

非常简单,因为 iPadOS 从 iOS 独立,是一个有很多新功能的大版本更新。我本人对 iPad 需求不是很大,因此有尝鲜和试错的资本。而 iOS 一开始我是不想升级的,因为手机常用到,不想要冒险。在升级 iPadOS 之后我感受到了新系统的“丝滑”,于是在昨天也升级了。

我低估了 iOS 的兼容性和强大的优化,在两台两年多的老设备上 13 系统表现十分出色,之前卡顿的问题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而 iPadOS 则让人眼前了一亮,请允许我运用自如:”awesome!”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iPadOS

重点想来说说 iPadOS,我觉得 iPad 的系统升级有两次跨越。第一次是 iOS 11 为 iPad 增加底部的 Dock 栏,第二次则是本次 iPadOS 13 全面的升级,可以看出苹果正在将 iPad 往一个「平板电脑」的方向发展,而不满足于做一个大号的 iPhone。

*由于我长期没有升级,因此以下内容默认将「iOS 11」和「iPadOS 13」进行比较。

全新的桌面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从直观感受来讲,屏幕的利用率更高了。在 iPadOS 上,主屏幕布局现有「更多」和「更大」两种布局方式,前者每页最多可以显示 30 个 App 图标,后者则是之前版本的 20 个大图标。除了在初始设置中进行选择,你也可以在「显示与亮度」中自行切换。

除此之外,原本单独占据一页用于放置各种小组件的「今天」视图,也可以和主屏幕的第一页融为一体。在主屏幕上向右轻划,即可拉出「今天」视图,与 App 图标分占一页。

而「控制中心」则通过右上角下拉调出,这和 iPhone X 之后的 iOS 系统体验一致。菜单栏也做了修改,去掉了左上角的”iPad“字样,改为时间和日期,将 WIFI、VPN 等图标放在了右上角。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体验和性能提升

iPadOS 包含了 iOS 13 针对底层优化的基础新特性,而这正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提升。例如启动速度相较 iOS 12 提升 100%、 更小体积的应用安装包(减小 50%)和升级包(减小 60%)等。

给我的体验是很「丝滑」,不管在看视频、处理文字的时候有多少弹窗,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可能 iOS 11 负优化实在是太多了,iPadOS 13又太优秀,目前来讲滑动、点击、开屏等体验都好了一个层次。

此外,到今年的iOS 13.1中,系统内已经包含141个使用Swift的二进制文件,相较于iOS 12直接翻了一倍多。在iOS 13系统当中,新的“查找”App、“提醒事项”App以及Sidecar都已经使用了新开发语言编写,在健康、Books以及快捷指令等App中也都使用了Swift。同时,一些第三方开发的应用也都有部分是基于Swift编程语言编写。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新增的暗黑模式,体验感很不错。我个人偏向暗黑系,平时使用的软件如果支持黑/蓝黑皮肤我会应用。这次 iOS/iPadOS 带来了系统级别的支持,当然不能错过。遗憾的是目前系统的正式版刚刚发布,支持的软件和网页还不太多,希望能够抓紧跟进。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Hapic Touch

Hapic Touch 可能令很多手持旧款 iPhone 的用户不满,但对于没有 Taptic Engine 的 iPad,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苹果取消 3D Touch,改为 Hapic Touch,就是要给 iPhone 与 iPad 相同的体验。

目前我发现 Hapic Touch 有以下几个用途:

  • 长按 APP 图标调出快捷键
  • 输入文本时长按空格键可移动光标
  • 输入文本时长按文本可以拖动选中
  • 应用内选项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分屏和侧拉功能(Slide Over)

分屏浏览此次则支持了同一应用分屏,也就是俗称的「应用多开」,此前只有 Safari 支持这一功能,而现在无论是系统自带的应用,还是第三方应用(例如 Microsoft Word) ,都能通过侧拉或是分屏来复制出另一个独立运行的窗口,在多任务界面也会分开展示。再也不用为了同时看两份 word 文档同时下载 MS Office 和 WPS 了。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侧拉的应用界面在原先独立窗口的基础上,在下方增添了熟悉的触摸条,让我们可以像使用 iPhone 上的多任务界面一样快速切换 App。值得注意的是,侧滑界面的多任务与系统的多任务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界面,把常用 APP 放到侧滑多任务里,使用时只要侧滑呼出便可,非常方便。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文本输入

苹果在 iPadOS 和 iOS 13 的文本输入方面下了大工夫,之前 iPad 到处选光标位置的尴尬还历历在目,到 iPadOS 这种尴尬不复存在了。苹果带来了全新的文本输入体验,包括:

  • 光标移动手势:在新的 iPadOS 上,我们可以将手指放到光标上,停留约半秒后光标将会放大,此时就可以快速地拖动光标到指定的位置,放大的光标也免去了手指遮挡带来的不便。
  • 文本选择手势:过去双击文本可以选中某个字,然后再通过两侧的「小光标」调整选中范围,显得略为烦琐。现在的文本选择手势的逻辑更为明确:将手指放在文本上略作停留,然后继续滑动即可开始选择文本。选择文本时最好避开光标所在的位置,否则会优先触发光标移动的手势。
  • 三指手势:支持复制、剪切、粘贴、撤销、重做等,熟悉之后十分便捷
  • Hapic Touch:长按空格键可以随意移动光标,和 3D Touch 体验类似

此外,键盘也新增「取消固定」「浮动键盘」「拆分键盘」三种模式:

  • 取消固定:长按右下角键盘图标并选择「取消固定」,按住该键盘图标即可上下拖懂键盘
  • 浮动键盘:带来和手机一样的小键盘体验,支持「滑行输入」。拉住底部的短横线可以在屏幕上自由移动,还原时拉住短横线将键盘拖到底部中间,松手即可
  • 拆分键盘:将原本的键盘一分为二,可以两只手同时打字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文件管理和下载管理

之前的 iPad 为什么不能称为「电脑」,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受制于 iOS 相对封闭的生态,其中一个痛点就是文件管理。毫不客气的讲非常反人类,定位是一个「生产力工具」,居然不支持外接存储设备。一切都围绕内置的”文件app“转,只能通过云端或者 Airdrop 互传文件,系统内部的 APP 互为沙盒,不能直接读取各自的文件。之前这种情况只能通过第三方软件(比如 Documents)来解决,而外接设备更是想都不敢想。

这次升级后,文件管理 APP 体验更像 macOS 上面的访达:

  • 支持读取外接 U 盘和 SD 卡中的文件,支持文件解压缩,允许连接 SMB 文件服务器,支持文稿扫描等
  • 支持分栏显示(Column View),在这种显示模式下,层层叠叠的文件目录从左至右铺陈开来,能够最大程度地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呈现出文件的归属关系。不需要打开文件,你就能在最右一栏中对它进行预览、处理、查看元数据等操作
  • 更快捷的文件操作,就像桌面端使用鼠标右击打开菜单一样,新版文件 App 允许通过长按的方式来呼出菜单进行一系列操作。不仅如此,针对部分拥有外接键盘的用户,文件 App 在新版中提供了丰富的键盘快捷键支持,让你可以在键盘上完成大部分和文件相关的操作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而 Safari 浏览器,也更加的「桌面化」了:

  • iPad 上 Safari 会默认请求桌面网站,并针对触摸进行优化
  • 新增下载管理,并支持自定义下载目录,终于可以直接在 Safari 下载文件了
  • 支持外接键盘丰富的快捷键
  • 自定义网页文字大小、分网站保存设置等人性化细节改进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全新的鼠标功能

在没有加入「鼠标」这个功能的时候,一遍敲两下键盘一遍用手划拉屏幕的画面实在太美。我常常想,作为一款「平板电脑」,为什么 iPad 不支持外接鼠标。iPadOS 正式引入了这个功能,这也是我升级的几大动力之一。

鼠标模式可以在「设置」—「辅助功能」—「触控」—「指针设备」中开启并自定义。支持自定义按键功能,配合我的 M720 可以做到一个鼠标浏览应用、返回桌面、下拉通知、切换APP,打开控制中心。支持自定义鼠标样式和大小,如果想要鼠标和虚拟键盘同时使用,请勾选「显示屏幕键盘」选项。

现在配合外接键盘和鼠标,体验尚可。目前存在不足的地方是鼠标只支持”自然方向“滚动并且不可以更改,鼠标不能设置「回到上级/返回」的功能,其他都挺满意的。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上面的视频显示的操作步骤全靠鼠标完成,但目前系统正式版刚发布不久,有些软件还没有做好适配。

全新的人性化细节

1、相比于 iOS 11,新增了「屏幕使用时间」「电池管理」等系统内置设置,十分直观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2、针对照片、截图、视频处理有了更多的工具选择,尤其是视频编辑,非常好用。不知道苹果什么时候给截屏编辑加上「马赛克」这个选项。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3、「控制中心」中可以通过 Hapic Touch 选择连接哪个 WiFi 了,无需每次去设置中选择。

4、音量显示不再位于屏幕正中间,审美水平大幅提高,改为侧边栏或者顶部显示。选择静音和恢复还有铃铛动画。

5、等等

全新的流媒体服务

在今年的苹果春季发布会上,苹果推出了 Apple TV+ 和 Apple Arcade 这两个订阅服务。如今,他们已经登陆各大平台。

  •  Apple TV+

苹果的原创流媒体平台 Apple TV+ 将在兼容的智能电视、 Apple TV 4K 以及 iPad、Mac 和 iPhone 上提供最高标准为 4K Dolby Vision 和Dolby Atmos 的服务。

Apple TV+ 将于 11 月 1 日推出,提供部分剧集,稍后还会有更多。价格为 4.99 美元每月,可以家庭共享,十分美丽。而 iPad 无疑也是追剧神器之一了,下面是 iPadOS 的 Apple TV+ APP: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  Apple Arcade

Apple Arcade 是线上电子游戏订阅平台,已经正式上线 iOS、macOS 及 tvOS平台。目前已推出超过 50 款游戏,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可惜中国大陆不在首发国家之内。目前已推出超过 50 款游戏,苹果声称将会在下半年完成预计的 100+ 数量目标。费用也是 4.99 美元每月,支持家庭订阅。

《iPadOS/iOS 13使用体验报告》

总结

非常惊艳的系统,以至于我安装好之后大呼”awesome”。有了 iPadOS,iPad 又向桌面化前进了一步。很多人吐槽 iPad 徒有「生产力工具」的名号,实则是爱奇艺神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强大的桌面级应用来到 iPad。使用下来十分流畅,虽然很多新功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也有很多软件暂时没有做适配,但我不后悔升级。

iPadOS 还有一个重磅功能就是「随航」(Sidebar),但我对这个功能不感冒,有外接扩展屏幕需要建议去买显示器屏幕。

因为不支持 Apple Pencil,这也是一台两年多的老设备,也就不给大家演示 Apple Pencil相关的内容和续航测试了。如果你们问我:”要不要升级?“”升,别犹豫“

iOS

iOS 13 的 体验和 iPadOS 相近,同样很丝滑。除了 iPadOS 的独占功能之外,剩下的功能基本重合,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说几个点:

– 滑行输入还没有完全适应,目前还是二指禅更快些

– 捷径app默认不允许安装第三方捷径,可以先安装一个内置捷径,然后到设置开启“允许第三方”

– 丝滑体验,体现在通知来的时候、切换应用的时候

– 续航依然不好测试,因为我这块用了两年的电池本身就不行了,正打算换

– 信号因为 7P 用了高通的基带,因此本次升级并没有感受到明显变化

– 电池设置里面多了一个ai充电,可以根据你充电的习惯调整 80% 之后的充电速度以保护电池

– 终于解除了 4G 下软件不得超过 200M 的限制

– 虽然之前魔改的信号小圆点、5G样式等没有了,但丝滑就够了

单独说一下 Hapic Touch,人们褒贬不一。有一点需要明确,这是苹果为了腾出空间增大电池以及做到 iOS 和 iPadOS 平台同样体验所做的妥协。不管喜欢也好,讨厌也好,这是一个趋势。

我想槽点主要在于重按 3D Touch 和短按 Hapic touch 会同时生效、重新排序图标需要按更长的时间,二者不可得兼,电池变大了、iPad 体验变好了,总要付出点代价。

存在的遗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来谈谈这两个系统还有什么缺点和不足的地方:

– 续航有下降的趋势,即使电池不行也可以感受到,希望后续版本可以改进

– 在日常使用中有轻微的发热现象,但可以接受

– 很多软件不支持暗黑模式,也没有为 13 系统做适配

– 很多软件不支持辅助鼠标滚轮,仍需要使用鼠标拖拽

– App Store 切换账号比之前麻烦,需要滑动更长的距离,但没有App Store小红点数量提示了

– Airdrop 因为在 iPadOS 13根据设备区分传送对象,和之前的旧系统macOS 10.13.2 和 iOS 11.1 配合使用时只显示一个头像。点击传送后两台搭载旧系统的设备会同时收到文件

– 键盘的拆分模式和浮动键盘在某些不适配的app会出现未知 bug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iOS 11 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而 iOS 13 和 iPadOS 13 改变了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用着两年前的设备,搭载最新的系统,享受最新的功能,体验还不错。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由于没有正儿八经为大家做续航测试,可以移步「尝鲜派」续航测试:传送门

Magic Keyboard (妙控键盘) for iPad Pro 使用体验

By: James Guo
20 April 2020 at 15:43

刚刚收到了 Magic Keyboard (妙控键盘) for iPad Pro (11-inch)。Apple 在今年年初悄无声息的发布了配备双摄的 iPad Pro 2020 款,性能变化不大,主要是起配 128GB、价格下调。最主要的更新就是适配鼠标和触摸板的 iPadOS 13.4 以及刚刚开卖的 Magic Keyboard for iPad Pro。新的键盘同时支持 2018 和 2020 款 iPad Pro。这一代有着更好的支撑模式,改进了键盘,新增了 Type-C 充电,并增配了类似 Mac 的多点触控板。

功能概述

  • 可以无极的调整倾斜角度
  • 使用最新的的剪刀式结构键盘
  • 支持键盘背光
  • 多点触控触摸板(物理按压,非 Haptic Feedback)
  • 为 iPad 增加一个 USB-C 充电口(不支持数据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该键盘使用专门的协议与 iPad 通信,不支持蓝牙。也就是说,只能给 iPad Pro 使用

重量:论重量,该键盘重量远大于 Magic Keyboard for Mac 加上 Magic Trackpad for Mac 的重量。因此便携度还是 Mac 所配的键盘和触摸板更优。11-inch 键盘的重量为 600g 左右。作为参考,11-inch iPad Pro 重量为 471g;11-inch 智能键盘夹(Smart Keyboard Folio)为 300g 左右;Magic Keyboard for Mac 加上 Magic Trackpad for Mac 的重量为 231g + 231g = 462g,何况后者比 iPad 的触摸板还要大很多,并支持 Haptic Feedback。安装上该键盘会使设备增重一倍多,实在有点夸张。主要问题是双面保护的问题,如果能够省去背面的保护,重量应该能轻不少。

类别 型号 重量
iPad 11-inch Magic Keyboard 593g
机身 471g
Smart Keyboard Folio 297g
机身 + Magic Keyboard 1.06kg
iPad 12.9-inch Magic Keyboard 699g
机身 641g
Smart Keyboard Folio 407g
机身 + Magic Keyboard 1.34kg
Mac Magic Keyboard 231g
Magic Trackpad 231g
MacBook 13-inch Air 1.29kg
13-inch Pro 1.37kg
16-inch Pro 2.0kg

* Magic Keyboard for iPad Pro 和 Smart Keyboard Folio 的重量均不是官方数据

图片

外包装,非常紧凑很简洁的使用说明悬浮高度实测为 10mm - 23mm新的凹陷 Apple Logo 设计keyboard-5.jpeg与 15-inch MacBook Pro 和 Magic Trackpad for Mac 对比(无标注)与 2018 15-inch MacBook Pro 对比(标注后可以清晰看出,iPad 版本大致小四倍)背光对比,均开启最大亮度,亮度相近。

功能配置

三指手势配置

我的触摸板默认没有开启三指切换多任务的手势。需要进入设置、主屏幕与程序坞、多任务中找到 “手势” 开关开启。开启后在屏幕上四指也会出发多任务。

三指手势配置屏幕截图
三指手势 屏幕录制

指针动画和触摸板惯性

两个设置位于辅助功能、指针控制中

若开启指针动画,当移动到按钮上方时,指针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按钮高亮的吸附效果。此功能可以关闭,关闭后更接近在 macOS 上的使用体验。

开启指针动画
关闭指针动画

同样的,默认 iPadOS 会开启触摸板惯性,关闭此功能会更接近在 macOS 上的使用体验。

开启触摸板惯性
关闭触摸板惯性

辅助点按

类似 Mac,iPad 也推出了辅助点按功能,可以代替 Haptic Touch,非常好用。

两指按下辅助点按

使用体验

根据我的个人体验以及网上的说法,该触摸板明显比第三方的好用,效果与 Magic Trackpad for Mac 相当。似乎苹果目前对第三方触摸板在多点触控以及移动光标的流畅度上有 Bug(也可能是有意而为)。

该键盘使用最新的的剪刀式结构,介于最新的 16-inch MacBook Pro 和 Magic Keyboard for Mac 的手感。相比智能键盘夹(Smart Keyboard Folio)打字体验好太多。

尽管触摸板不支持 Haptic Feedback,但整个触摸板均可物理按压,不存在某一个角不好用一说。

两个角度控制的地方阻尼足够,无论什么角度放置,仅凭借 iPad 自身重量均无法使其自己转动。可放在腿部使用。

总体使用体验尚可,唯一缺点就是太重且两个面都很厚(背面由于支持充电和角度调整,也远大于普通双面夹)。此外就是似乎本次外壳材质较上一代没有变化,使用久了会严重变质。

购买方式

可以前往 Apple Store 实体店或者在线商店购买。使用教育优惠可以便宜 ¥200,学生教师均可使用。购买时注意选择键盘样式,我购买的是美式英语。国内实体店可能只有简体拼音版

Apple 地图看地铁:无法穿越的行政边界

22 June 2023 at 21:50
中国的大部分地铁都无法穿越行政区划边界,只能形成一团一团的单核心网络,原因可能是强大的本地利益在作祟。目前只有广州——佛山形成了合并的地铁网,上海——苏州形成了单线连接的双核心网。深圳有好多条地铁线路已经顶到了边界上,是唯一有延伸希望的地区。但是比起日本那种真正的通勤铁路网还差得很远。

Apple 地图的高德数据特点以及在国外的访问方法

18 June 2023 at 15:16
Apple 自带的地图采用高德数据和国外原版数据自动切换的模式。在国外可以利用回国 VPN 在 macOS 上轻松切换。由于高德数据只有中英双语,没有别的语言,因此通过设置成中英以外的语言即可轻易分辨。但是高德数据在国外是没有详细信息的,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苹果会自动切换数据源,但是两者发生冲突时国外的数据源会被屏蔽。

如何在新的iOS系统时间模块中快速输入任意时间?

By: fengooge
14 December 2022 at 10:26
在 iOS 14 系统中,苹果引入了一个非常好的特性,可以在任何需要输入时间的系统工具中,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在时间模块中输入任意时间。举个例子来说,我在 iOS 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app 中,需要设置一个“9:38”的提醒,这在 iOS 14 之前的版本是无法办到的,因为时间模块的最短分钟间隔是 5 分钟,分钟的尾数只能是0、5 两个数。在 iOS 14 中,苹果让时间模块中手动输入数字变得异常方便,这对我来说来说是非常好的特性,但是它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被很多人骂,于是在 iOS 15 中,苹果又把时间选择器的时间输入改为滚轮。我一度以为在 iOS 15 及更新的系统中,又无法在时间模块中输入诸如“9:38”这样的时间,但是无意中发现手动输入的特性仍然保留了,激活的方法也很简单:在需要输入时间的模块中,点击时间选择滚轮,就立刻弹出了数字键盘,这时候就可以任何输入时间了,例如

如何替换iPhone中的牛皮癣图标?

By: fengooge
6 October 2022 at 17:09
 我们经常能看到大量的牛皮癣图标,这种牛皮癣图标在电商节时尤为泛滥,尤其设计粗糙甚至非常难看的 app 对我们的视觉观感造成极大的污染。下面就介绍如何替换 iPhone 中的 app 图标。1、下载并获取待替换 app 的图标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直接下载某款 app 的 Android(安卓)版本,直接解压缩 .apk 安装包就可以获取到该 app 的图标。以「淘宝」为例,我们在 APKPure 之类安卓安装包下载站下载该 app 的 .apk 安装包,为避免下载到有牛皮癣的版本,我们可以多下载几个历史版本。将该 app 的后缀由 .apk 修改为 .zip,解压缩这个压缩包。在 /res/mipmap-xxxhdpi-v4 目录中即可找到该 app 的图标(mipmap-xxxhdpi-v4 文件夹中为像素最高的版本,如 192*192 分辨率)。将该图片传输到 iPho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