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view

There are new articles available, click to refresh the page.
Before yesterdayMain stream

波斯语课

By: fivestone
24 February 2025 at 23:51

看《波斯语课》,犹太人阴错阳差,靠着教德国军官波斯语来活命,但他完全不会波斯语,于是硬编了一门语言出来,每天编出一些单词让德国人背,犹太人自己也拼命背,忽悠了两年都没穿帮。

这听起来不太可能,当然电影里也做了很多铺垫,譬如犹太人声称自己也不懂读写,只是单纯教口语。在那个信息不流畅的时代,人们对如何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也和我们如今相差甚远。总之,这只是电影里的设定,借此体验剧情就好。

电影的情节,让我想起萨苏说过一个段子:抗战时期的冀中八路军,冒充日本兵去刺探情报,他们只是跟着亲中的日本人学了一阵子口语,就能练到,让日本人听不出是 “外国人在说日语” 的程度。

你们现代人学不好外语,就是少挣俩钱儿。我们学不好的,都牺牲了。

萨苏《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想象如果换作是我,或者,如果是几个我脑中浮现出的,日常就有压力和情绪状况的朋友,面对这样的情境,这种一旦露馅就会死的巨大压力,能不能蒙混搞定?

大概有人真的会直接选择死亡吧?相比之下,虽然我也焦虑,但默认的思考方向,仍然是先去试试,再大不了一死。虽然自认是语言天赋很糟糕的人,但也存在着微小概率,拼命学外语,然后蒙混过关?——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因为面对压力而焕发了斗志,而是,没有经历过这种必须拿命学外语的样子,作为一种体验,有些好奇?

从文化决定论的角度,这些不同的状态,和环境、和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但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古代和如今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到底差异在哪里?我并不清楚。甚至,这样的人的比例,古今是否真的不同,现在是否变得更多,我也不清楚。也许他们之前只是没有显现。


以及,我第一次意识到「有的人会在面对巨大生存压力时,直接选择去死」这件事,大概是《大逃杀》里,那几个直接跳崖的学生。

《出走的决心》

By: fivestone
10 February 2025 at 23:15

《出走的决心》,8/10

看片一向不及时的我,最近才终于看了《出走的决心》。两周前的大年夜,电影的原型,苏敏阿姨官宣离婚。我原以为,在这个消息的鼓舞下,电影会看得更心旷神怡一些。但,仍然看的很憋气。尤其是一些家务的场景,联想到之前《好东西》里,被大家盛赞的那段,妈妈家务劳动时的各种音效。对比之下,是不一样的感受。

电影最触动我的一个镜头,是阿姨刚买了户外帐篷,在屋里支起来的时候。作为住过上千次帐篷的人,也很多次在屋里给别人搭起,当作有趣的行为或景致。然而,看到电影里的画面,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个场景,在意象上,可以成为「一间只属于女性自己的房间」。


憋气的场景看多了(这里感谢姜武的爹味演绎^^),以至于会觉得,这算不算是电影不足的地方?——电影把生活环境描写得过于极端了,很多典型的生活困境,和典型的油腻男气息,都集中在一起。在我的想象里,这会让一些观影的人,因为自己并没有这么惨,而为自己找一些不出走的理由?譬如,很多家里老公会做饭,会给老婆打伞,多数家庭至少言语和睦,偶尔也能一起出去旅行,躺在床上刷手机的当然也不止是老公,女人也很多……于是,人们把电影和自己的现实一对比,哦,原来我没有那么惨,所以我没有出走,也是 ok 的。

但是,当我和别人说起这个想法时,发现对方的回应是:她老公已经算不错了,没有酗酒、家暴、吸毒、赌博、传销、网贷……虽然我觉得对方大概也是在开玩笑嘲讽,但每个人的认知底线也确实不同吧。我确实不擅长去想象别人的边界感。


现实中,我也会给身边困住庸碌生活中的人,家人、朋友、爱人,提供安慰,或者带他们玩各种有趣的东西。——这当然不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做牛做马;但是这些行为,会不会也为他们的各种意义上的「不出走」,加了一把力呢?我不知道。回想起来,很多次我带他们体验有趣事物的时候,真的在以一种希冀的目光看着他们, 希望他们突然说出, 不, 这样不够, 我还要更嗨。

然而并没有。

然后我发现就这么看电影时把自己看哭了。然后开始反思,我确实容易陷入这种「沉默的羔羊」式的自我感动,从起初想要不顾一切带着羊离开,到后来淡然着,看着羊们一次次地,偶尔露出些不清晰的对离开的憧憬,但很快又缩回去。——也可以理解成,被无形的文化之手抓了回去。而我对自己的淡然状态,是否应该又罪恶感呢?是否只是在享受廉价的自我感动呢?仍然不清楚。

觉醒的节拍

By: fivestone
4 February 2025 at 03:43

讨论《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朋友说,前面那些冗长的,十年前的回顾,是有意义的,是把当年那些美好的日子,和如今(片中的 2020 年)相对照;就像片尾曲,用了邵夷贝李志的《黄昏》,同样是让人回想曾经美好的时光。

笑。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对我来说,十几年前,并不是什么美好的过去,那时的我,已经确定这个体系无可救药,所谓「历史的垃圾时间」,早在那之前,就已经开始。然而,更年轻的人,或者「觉醒」的时间更后面一些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认知中的「过去的美好时光」。十几年前,或者几年前,对他们来说,和更后面的日子相比,可能仍然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

而当对「美好时光」的时间点,有着相似的认知的人,彼此相遇,或者很多相似的人成为主流,他们之间的共鸣会更强一些。譬如导演认为 2010 年美好,而安排了这样的情节,那些同样认为 2010 年美好的人,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这样的时间错乱的例子还有很多。

譬如,有人认为,新浪微博刚开始的氛围,也是很美好的。但对我而言,新浪微博出现的背景,是民间各种自建 twitter 网站被审查、夭折,然后大鳄们在尸横遍野中进场,之后的明星进驻,和原本的互联网风格相比,也很走偏。而且审查一直存在(限流和 shadow ban 大概是后来的新发明了……)。所以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譬如,有《好东西》的粉丝,根据小孩的年龄,推算铁梅放弃做记者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算出来是在 2014~15 年,「中国调查报导从初冬转向严寒」。——但那个时间点,真的没什么特别显著的事,中国新闻在那之前很多年,之后很多年,一直是严寒。

譬如,朋友说厌恶春节,因为当年武汉疫情时,万家宴的歌舞升平,给了他很大冲击。我想了想,类似的反差感里,让我冲击最强的,还是 2008 年汶川地震后,山东作协主席王兆山的诗,之后就大多是麻木了。


说这些,不是在倚老卖老,也不是在为自己的麻木做辩解;而是说,如果大家只是因为在觉醒的时间节拍上不搭,或者觉醒的姿势不大一样,而无法深切共情,是件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要因此而影响彼此的同温关系。

经常有人,很认真地问我: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让你的性别意识、或者反贼意识,觉醒的?问话的人,眼里闪着光芒,大概期待着我说出一些事件,然后说「呀,我也是」或者「我知道那个」,在共鸣中进一步增进友情。然而对我来说,确实不存在某个明确的觉醒时刻,就是从一开始就怀着最朴素的正义感,在各种事件熏陶中,一点点加深认识。但这样的说法,似乎经常让对方不满意?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处理这些。

老娘与海

By: fivestone
13 August 2024 at 21:13

Young Woman and the Sea,9.5/10,很好看!虽然不像 Barbie 那么亮眼,但一切中规中矩,关于那个时代的女性遭遇面面俱到,算是教科书式的女性主义励志电影模板了。

专门加一分给片名。官方的译名好像是《泳者之心》;但本来英文名就是在对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是圈子里把电影翻译成《老娘与海》,实在非常有气势!可惜这个词迅速出圈,如今在各个社交网络搜索,搜出来一堆海滩甜美自拍……

顺便看了一些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资料。考据一下,片中哪些是艺术加工的部分。——这当然不是在指责影片不实;实际上,每一个被巧妙地编织到情节里的,女性的不公遭遇,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以及现在这个时代)的各种真实。


奥运会。Ederle 并没有从 1924 巴黎奥运会完全铩羽而归,她获得了 4x100m 自由泳接力金牌、100m 和 400m 的自由泳铜牌,——这两场个人赛除了一块银牌,其它奖牌全是美国队。美国算是率先开放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第一批国家,以及 1920s 是现代自由泳姿势成型和大放异彩的年代,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赛场上,优势非常大。所以只是 Ederle 自己,相对于她之前的一堆世界记录而言,成绩不太理想。旅途中女性不方便训练,可能确实存在;但以此作为奥运会失败的原因,大概是艺术加工。

女教练,不存在的……Ederle 早期的竞技教练 Louis Handley 是男性,曾多次指导美国女游泳选手获得金牌。在上一条所说的自由泳技术革新和推广方面,贡献也很大。片中几次提到蛙泳和自由泳之间的选择,也与此有关。

反派男教练,是存在的,当然没有下毒那么夸张。Ederle 最初的教练是苏格兰人 Jabez Wolffe,1921 年之前 22 次尝试横渡失败(考虑早年英伦排斥自由泳姿的背景,此人大概确实是蛙泳的鼓吹者),之前也发表过女性无法横渡的言论,在 Ederle 第一次尝试横渡途中休息时,让人把她救起,导致 Ederle 丧失资格,事后 Ederle 对此强烈不满。也有人说这些都是传言,真伪不可考。

Ederle 溜下船迅速进行第二次横渡,是艺术加工。第一次尝试失败发生在 1925.8.18,和最终的成功 1926.8.6 间隔一年,而不是电影中的几天。而且两次的后援、赞助、家庭支持,都很充分。父亲还许诺成功了买辆红色跑车……

以及当时正值无线电技术发展,Ederle 的横渡似乎是第一次「现场直播」,后援船实时用电报传回最新情况,于是听众数量剧增。成功后纽约的盛大游行,也与此有关。

早期的横渡活动,每一次纪录的刷新,和对水文熟悉、路线的创新,关系非常大。前三个横渡成功的男人都是从英国游到法国(蛙泳),1923 年连续两人从法国游到英国,一下子把纪录提高了五小时(从 21:45 到 16:23),难度降低了很多,——后面的第 4~18 名成功者,全是从法国到英国方向。于是挑战横渡再一次成为热潮,一群人都来 Cap Gris-Nez 尝试新的方向,但因为对洋流的不熟悉,都废掉了。三年后女主成为第 6 个成功者(14:39),成绩大幅度提高 2 个小时。教练 Bill Burgess 对路线的选择功不可没。—— Bill 在 1911 年成为第二个横渡成功者,也是第 5 6 14 15 16……名成功者的教练或引航员。

在 Ederle 成功之后一个月,这条线路又立刻被男人们刷出 12:43 11:06 13:57,而女性纪录直到 1950 年才被人打破。

水里吃鸡腿是真的 ^^ 补给船带了鸡腿、橙子、蔬菜鸡汤。之前有的成功者,只是下水前吃了顿火腿大餐,在水里只用糖块补充能量。

浅滩迷路和篝火指路,虽然看的很飙泪,但当然也是艺术加工了。现实中不可能和后援船脱离的。传说第一个迎接 Ederle 上岸的,是英国移民局官员来查护照。这个段子在片中也有体现。

上岸后 Ederle 的样子很惨的。「被水击打的全身青紫,脸像个拳击手,盐水作用导致舌头肿胀严重,几乎不能言语,还被水母刺伤」。——很多横渡者都有被水母蛰伤的经历,但只是海上偶尔遇到的几只。故意穿越水母群,这个太艺术了,土澳群众看着瑟瑟发抖……

分体泳衣是真的。20 世纪初的女性泳衣是…羊毛连衣裙……,也确实有女性因为露腿的泳衣,被警察逮捕过(影片中有展现)。Ederle 第一次尝试时,穿的是一件会磨伤皮肤的连体泳装;而第二次成功时,把那件连体泳装,剪成了两件式。

Gertrude Ederle 并不是最先尝试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这个网站上列出了所有尝试者的名单,上面有很多标着 Miss Mrs 的女性,前赴后继,20 多年才有人成功。而 Ederle 的成功,也激励了更多的女性来尝试,之后的几年,女性横渡成功者的人数,超越了男性。

播客的收听数据似乎很符合我的期待

By: Steven
7 June 2024 at 00:30

其实有点出乎我意料,除了 Apple Vision Pro 那期,最受欢迎的居然是聊《九龙城寨》和《暗恋桃花源》的这两期。而且,刚发的《谈判专家》这期的收听量也在稳定上涨。聊 AI 那期尽管内容很多,但收听量比这些都少得多。

从博客后台数据能看到,最近一周的主要收听量中,三分之二都来自这三期聊戏聊剧的节目。

我原本以为,收听我节目的主要人群,是过去在知乎和 B站看我讲设计的读者和观众。

这么看下来,我有一个猜测:收听我播客的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可能是此前并不认识我的路人,他们对科技类话题的兴趣,没有对娱乐类型的话题高。

挺好的,这也挺符合我最初对播客的预期,这样我就可以不用老聊设计和产品了!

荒野楼阁 WildloG: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小宇宙: https://suithink.podcast.xyz

Spotify:荒野楼阁 WildloG

YouTube:荒野楼阁 WildloG

Apple Podcast 在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只支持通过 URL 订阅:

https://suithink.me/category/podcast/feed/

女性视角下的江湖:夫妻对谈《九龙城寨》武侠美学_2.ylog

By: Steven
7 May 2024 at 07:35

这个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和太太一起进电影院看了《九龙城寨》。我们对这部电影有很多想分享的东西,因为平时看电影都会一起聊很多,所以这次就索性录一期对谈的电影节目。这是我们第一次录这种对话,期待听到你的反馈。

在这一期,你会听到:

—- 女性视角下,看男性动作电影的观感;

—- 九龙城寨的生存法则,江湖故事的熟悉感;

—- 风云雄霸天下之古惑仔大战九龙城寨;

—- 不同角色的动作与分镜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差异;

—- 八零后熟悉的武侠、英雄、江湖是什么样的?

—- 服化道的设计,在不同的人物、帮派关系中的呈现有什么区别?

—- 黑道电影中的道与义,在漫画式表达中的特殊感受;

—- 唯一记住的女性角色:鱼蛋妹!

—- 成为父母之后,看电影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陈洛军:一个重要的名字;

—- 林峯的演技太好了!居然可以把古天乐的儿子辈演得那么好!

—- 兄弟情谊 VS 帮派立场,新老两代人处理的差异;

—- 传统武侠片的「留白」和意境之美;

—- 八零后小时候的集体记忆:电视机和街坊关系;

—- 张国荣的《Monica》和王九的「我的地位」;

—- 角色造型的设计,在人物与剧情塑造上的细节;

—- 四人打渣男 VS 四兄弟对决王九;

—- 兄弟情,是老套和无聊吗?

—- 兄弟之间无言的细节,电影镜头设计的美妙;

—- 古天乐的眼神戏 VS 任贤齐的眼神戏;

—- 如何通过住所的场景设计,呈现不同人物的个性与命运?

—- 牢笼 VS 命运 VS 心结;

—- 武侠电影的留白美学 VS 短视频的审美破坏;

—- 新旧交替:只要持续出作品,总会有希望的。

|登场人物|

苏志斌:广东人,工业设计师,《设以观复》作者

筱烨:服装设计师,占星师,动物园园长

|相关链接|

若你所使用的播客客户端未能完整显示插图,或遇网络问题未能正常播放,请访问:

荒野楼阁 WildloG 的地址:https://suithink.me/zlink/podcast/

阅读设计相关的各类文章:https://suithink.me/zlink/idea/

|其他社交网络媒体|

苏志斌 @ 知乎|SUiTHiNK @ 即刻 / 微博

苏志斌SUiTHiNK @ Bilibili / YouTube / 小红书

|联络邮箱|

suithink.su@gmail.com

欢迎在 小宇宙、Spotify、YouTube、Apple Podcast 收听本节目,期待你的留言。

💾

睡了半年来第一顿好觉

By: Steven
12 April 2024 at 10:30

我好久都没睡好了,值得记录一下。

从半年前手术开始,接连着出差、二次手术、年前的忙、过年的烦、年后的忙,一直到前几天的连续熬夜和通宵工作,我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这么深的睡眠了。

前几天为了最后出方案,熬了两个通宵,公司内部的野心和追求都令我感到很失望,复杂的情绪交融在一起,非常难过。但最后还是用我的方式,引导大家选择了我想要的那个。尽管看上去我在力推另一个方案,但是人呐,对于自己没有概念的事情,靠嘴说是没有用的,对于他们来说,打出高中低来,选中间的,是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更好的那个,谈不上多超前,仅仅只是不值得而已。算了,以后总会有机会。

昨晚九点半,终于把所有设计文件、模型和工艺文件、USDZ 文件分别发送到了各个下一环节手中。接下来,不用我熬夜,轮到我监督他们干活交东西了。算是阶段性的胜利吧。

心情一好,我就看了半部《无间道3》。

前段时间跟筱烨一起看《无限超越班》,心里的戏瘾就痒痒,但是现在没有机会上舞台了,就上 Netflix 找了无间道三部曲开始看。之前分两周陆续看完了前两部,昨晚难得松懈一下,一口气看了半部三。

为了帮我补熬夜的气血,筱烨给我买了两次西洋参。第一盒前几天喝完了,前天又到了一盒,昨晚睡前温热地喝了一杯。

大概是工作的疲惫 + 阶段胜利的松懈 + 看电影的愉悦 + 西洋参补的气,一起让我睡了一顿好觉吧?

2022 看过的片单

By: Lucky
4 January 2023 at 17:20
  1. 韩剧 Netflix 《地狱公使》

    第一集感觉不可理喻,后面逻辑倒还不错,不过其中警察的戏份到后面就断了,没有处理好。

  2. Apple TV+ 《SEE Ⅱ》

    先前第一部就不错,精美的服装设计,宏大的场景镜头,奇特的世界观,第二季的质量也没有下滑。全剧角色演绎最好的无非是凯恩女王。阴谋、冷酷、大权在握的女王风范刻画的淋漓尽致。

  3. 韩国电影《摩加迪沙》

    现实中不太会发生的南北韩联手逃出战乱的片子,意大利是爸爸,比老美还厉害。两个武参赞太过用力,勉强 7 分。

  4. Bob 的《小人物》

    一部黑色幽默、动作片不像动作片,喜剧片不像喜剧片的杂糅,归为爆米花爽片吧,不用过脑子,不用太严肃。7 分及格。

  5. 韩国片《老手》(베테랑 2015)

    两大青龙影帝,黄政民和刘亚仁,一正一邪,剧情挺老套的,黑暗无法无天,伸张正义非常困难,但是最后绳之以法,前面压抑,最后挺爽的。结尾马东锡客串出现了一下。7.5 分。

  6. 德奥剧《异教峰》 Dee Pass

    不错的小众片,场景都是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男主警察亦正亦邪,永远只穿一套衣服,女主开局很活泼开朗,但是随着剧情推进越来越陷入沉默

  7. 《曼达洛人.The.Mandalorian》

    第一季,虽然没看过星球大战系列,但是没关系,也能看的懂。很不错的科幻片!主角全程戴面具,对里面的尤达宝宝很温情

  8. 《双城之战》

    很不错的 IP 衍生剧,但是全程看的有些沉重,适合成人看的动画

  9. 《热血高校 1,2》

    回顾了下几年前看的爽片,骑车时候看

  10. 《被解救的姜戈》

    昆汀果然是鬼才导演,看的他的第二部作品,不烧脑。配乐也很精彩,既有乡村乐也有古典甚至还有 rap,当然还有他成名的风格,血腥暴力,但又不是让人很难受。莱昂纳多.李和他的搭档堪称经典

  11. The Morning Show 2

    上一季的剧情差不多忘了,这一集说实话有点累赘重复的感觉,7.5 分

  12. 《The Last Days of Ptolemy Grey》

    又是 Apple TV+ 出品的剧集,冲着塞缪尔.杰克逊主演去的,还不错,有点老派,7 分吧。

  13. 《无耻混蛋》

  14. 《低俗小说》

  15. 《杀死比尔 1》

  16. 《杀死比尔 2》

  17. 《被解决的姜戈》好片

  18. 《八恶人》好片

    连续看了几部昆汀的片子,越来越喜欢这个导演的作品

  19. 《曼达洛人第二季》

    第二季也很不错,加入了新角色,波巴.费特,甚至是衍生剧的衍生剧的主角,但我还是喜欢上一季

  20. 《最后的决斗》

    两大名演员的交锋对决,中世纪的女人仅仅是男人的附庸

  21. 《人生切割术》

    个人觉得有点恐怖,看的有些压抑和沉闷,很多人推荐的好片,值得一看,但在我这里只能有 6.5 分,不过还是期待第二季的

  22. 《Slow Horses》

    中文名翻译流人,其实就是下等马的意思,本年最佳的 Apple TV+ 剧集,谍战好片 9 分

  23. Apple TV+ 《Told Be Truth
    7.5 分,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24. 韩国片《燃烧》

    一开始看不懂,看了影评才发现有很多隐藏的深意,配乐不错,7 分吧

  25. 连姆·尼森

    《神枪手》烂片一部,4 分吧,踩雷了

  26. 《尖峰时刻》

    重温三部曲,成龙最好的电影吧

  27. 周星驰《情圣》

    还不错,7.5

  28. 《特务迷城》成龙主演

    看了半部有点不想看了,以前看过

  29. 《波巴.费特之书》

    没想到两集是曼达洛人主角哈哈,整体没《曼达洛人》好看,应该也有续订的

  30. 《新警察故事》

    完整的看了一遍,好片,收手吧,彦祖!

  31. 《20岁的差距》20 ans d’écart

    法国片,也算是意淫片吧,还不错,图一乐

  32. 星爷的《国产凌凌漆》

    又看了一遍,袁咏仪很清纯,开始星爷专场

  33. 《大内密探零零发》

    刘嘉玲演的很好,甚至和王祖贤相比还是更喜欢嘉玲姐

  34. 《最佳女婿》

    也是很有笑料的喜剧片

  35. 《整蛊专家》

    星爷和华仔搭档,少见,笑料百出

  36. 《食神》

    网上评价很高,我觉得相比周星驰其他影片来讲一般

  37. 《九品芝麻官》

    不是全程传统戏剧,带现实,黑暗,讽刺。中间被冤枉一段很黑暗。

  38. 《少林足球》

    很无聊啊……不是我的菜

  39. 《鹿鼎记》

    好片啊,有笑料,有剧情,不是纯粹无厘头的才是好片。

  40. 《窃听风云》1,2,

    经典,第三部就不行了,没看

  41. 《新龙门客栈》

    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看,梁家辉,张曼玉,林青霞

  42. 重温《暗战》

    平淡的好片,刘青云和刘德华,下面也是他俩搭档

  43. 《呖咕呖咕新年财》

    喜剧片,麻将爱好者必看的片。“呖咕呖咕”粤语又叫“机哩咕噜”,是麻将中的“七对子”牌型。

  44. 《金色梦乡》

    改编自同名小说,不是特别欣赏得来的电影,日本电影在我看来没有韩国的好看

  45. 昆汀的《危险关系》

    7 分,前半部分有点无聊,后面挺精彩,适合慢慢看。

  46.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第一遍看不懂,看了解析后才发现有多么的细,好片。需要先看看小说, 「Oldman」饰演的 George Smiley 和后来扮演的 Slow Horses 非常的像。

  47. 《非常嫌疑犯》

    也是比较烧脑的悬疑片,感觉《无双》的灵感应该就来自这吧。

  48. 《犬之力》 The Power of the Dog

    节奏缓慢,看的云里雾里的,6.5 分,冲着卷福是主演去的

  49. 《恐袭波士顿》

    主旋律好片,其中枪战场景很写实,毕竟有点像纪录片

  50. 《源代码》

    该类题材的 classic,看来《开端》就是借鉴了这部影片的灵感

  51. 《双瞳》

    并不能算恐怖片,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好看,马马虎虎,6.5 吧

  52. 《武状元苏乞儿》

    星爷的古装片都还可以 7.5 分

  53. 《土拨鼠之日》

    还是个爱情片呢。8 分!同类型片的开山鼻祖,很不错

  54. 《盗火线》

    一般般啦,有点冗长

  55. 《这个杀手不太冷》1995

    确实不错,有深度却也很简单易懂

  56. 《你丫闭嘴》2003

    7 分,法国喜剧片,让.雷诺主演,图哈哈一乐吧。

  57. 《斗士》 The Fighter (2010) 7.5 分

    还不错的片子,不同于传统的拳击热血片里面还有很多亲情元素,而且不知为何甚至看的有些感动

  58. 《黑袍纠察队》第三季

    可以说是亚马逊 Prime 的当家剧集了,前面两季的剧情有些忘了,但是没看过也不打紧。第三季更多描述人性,博弈,爱情抉择,种种因素,而且多线发展,几乎没有尿点。是不错的剧。R 级片。主要的七个超级英雄每个都有阴暗面,每个人都有故事,也都有戏份,一开始以为最不起眼的玄色,没想到后面反而有重头戏,佩服编剧的掌控力

    这片的导演和剪辑特别坏,你以为是高潮的时候突然来点惊吓。里面也有很多金句,勇敢不是无所畏惧,勇敢正是心怀恐惧。「Pain is weakness leaving the body.」

    这个结尾居然也有反转的,每个角色设定都非常棒。看完第三季,发现编剧又埋了更大的伏笔在第四季……,里面的反派不止一个,「客串反派」死了,真的反派还活到了第四季……

  59. 《卢旺达饭店》好片

    全程无尿点

  60. 《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也是初看不太懂的片子,可能需要反刍几遍。片尾出自圣经的句子:Once I was blind but now I can see, see through the truth… 很有感觉

  61. 《变脸》

    吴宇森的经典大作很棒。两大影星对标演技我还是更喜欢 Travolta,这个胖子有一种奇特的魅力,特别是在《低俗小说》里。

  62. 《角斗士》

    Lebron James 最喜欢的片子,让我知道了罗素·克劳这个演员,男主就像跟着一个大老板,后来老板跑路了,跟了一个初创公司的小老板一路打拼到最后实现财务自由,可是累到住进 ICU,剧终

  63. 《洛城机密》1997 L.A. Confidential

    本年度最喜欢的电影,真对我胃口,Spacey(论演员的千幅面孔)和 Crowe 一开始傻傻呼呼分不清,Crowe 扮演的 Bud White 爱上高级应召女,真的是又狗血又真实。人可能常常都是身不由己的

  64. 《记忆碎片》 Memento (2000)

    诺兰的片真看不懂,太复杂了……没看完

  65. 《沙丘》

    去年很火的电影,第一感觉是和《曼达洛人》好像啊,又是香料贸易,飞船,星球,帝国什么的,但是看后一般般,又没有前者的科技感,打戏还不如几十年前的香港水平,太拖沓了。6 分及格吧

  66. 《七宗罪》1995

    卡司阵容很豪华,没有评分中那么好看,不是传统的破案片,更多是讲述人性吧,最后结尾比较仓促,没有太多惊喜,此外要注意吃饭时候不能看,故事前面有点恶心的,血腥和不适镜头有点多

  67. 《禁闭岛》

    评价很高,但是实际观看没有这么好,有点失望吧,也可能是太复杂没看懂吧

  68. 《志明與春嬌》

    老片回顾,很有港味,我喜欢,也真实

  69. 《春嬌與志明》

    第二部,挺虐的,以前觉得不现实,现在想想一切可能发生吧。就是你明 TA 是个渣男/渣女,你还是会奋不顾身的把感情投入

  70. 《阿飞正传》

    也并不觉得唯美,整个故事也没有啥逻辑性吧,除了主演全是大牌。以及年轻时候的刘嘉玲真的太顶了,是梦中情人

  71. 《花样年华》

    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比上一部好看点吧,有唯美的那种感觉了。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再说无辜也是无济于事。第一遍可能没看懂,但是能把出轨拍的这么唯美的也就王家卫了吧

  72. 《2046》

    不好看,三部曲里最差的一部了,没印象

  73. 《惊爆内幕》 The Insider1999

    好片,内容有深度,信息量很大,影片的进展靠观者自己脑补推进。写实,本来就根据真事改编。第一遍有些专业的细节可能会看不懂,两大主演都是名角,跳出类型片来演这种片。不得不说新闻届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不过还是不能对抗烟草公司这种资金雄厚的公司。

    有一种看 The Morning Show 的感觉

  74. 《分手的决心》

    8.5 分,本来也就 7 分的水平吧,但是勾起了我自己的回忆,情绪拉满,所以能给 8.5 分。

    剧透警告⚠️

    结局挺虐,可是宋瑞莱为什么要自杀呢?真的是要成为张海俊的悬案嘛?

    可是真这么爱的话,还要找个有钱诈骗犯结婚呢(毕竟开上玛莎拉蒂了,这就是现实嘛),还是说一个人可以同时爱好多人。看完想法好多😅

    还有张海俊出轨被她妻子发现后,果断找了备胎(刚离婚的主任),真的好现实诶……

    所以这是烧脑的悬疑片还是伦理片诶……

  75.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影视经典,我到现在才看,不管从剧本(真实故事),画面,剪辑,配乐(以前就听过,不会过时的经典),真的是太棒了,好的电影会让人心情很愉悦。所以要多看好的电影

  76. 《子弹列车》

    布拉德皮特还是帅啊,虽然已经是大叔了,整部电影黑色幽默,有很多恶搞的桥段,甚至想让你为不该感动的情节感动的想哭,思路也比较新颖吧,而且剧情居然埋伏着反转,有意思的,可以 7.5 分,略微有点血腥

  77. 港片《男儿本色》 2007

    三主角的设定,很早的片子了,现在看看挺一般的,算是怀念一下港片吧,里面有名气的香港演员还是很多的,可能港片看多了,演员都认识吧,郭富城居然以照片的方式出现啊哈,放在今天真的不算出彩了

  78. 《明日边缘》

    土拨鼠之日的科幻版,只能说没啥新意了,倒腾的次数让我看的有些火大,作战画面和场景也不够宏大,一般

  79. 第六感生死缘 Meet Joe Black (1998)

    就是时长太长了,也是个不切实际的爱情片吧,觉得时间消磨的有些不值得,当然男女主的颜值都没的说,男二父亲也是老演员,除此之外,乏善可陈吧,全剧最有意思的大概就是开头 14 分钟,早餐店搭讪的那一段吧

  80.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 第一季 DAHMER - Monster: The Jeffrey Dahmer Story Season 1

    有点血腥、变态、暴力,看的时候充满了不适,快进的看完的。

  81. 《利刃出鞘2》

    熬夜看完的,感觉悬疑程度不如第一部佳,故事深度性略显不足

  82. 狩猎 2022

    李政宰的处女导演作。信息量太大,而且片源(画质和翻译不是很好),观感一般,第一次没看懂

  83. 《新世界》

    都说是韩版无间道,但是我觉得一般般吧,没有什么深的印象,丁真「电梯战神」,华侨最后统一黑道

总体比去年看的片子多了不少,但是精华程度一般般,还是没躲避掉一些烂片,新的一年里要更加仔细的筛选。

Tom Cruise《借刀杀人Collateral》影评 – 矛盾体

By: jane9309
17 May 2016 at 19:28

发现每回随意挑的Tom Cruise的片子,往往都能惊艳到我。上次挑了《香草天空》,事先没有看任何预告还以为是浪漫爱情片,观影过程中心中疑窦丛生,后来查了豆瓣才发觉原来是烧脑片。这部也不例外,原以为会看到帅气银白发大反派各种惊险刺激场面,结果Tom Cruise给了我一位宛如职场经理般尽职尽责、自持一套道德体系、善于诡辩与交际、随机应变能力强大的职业杀手。

听说,有这么一个人,他独自开始自己的事业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他经常出差,效率极高,一天能完成好几份合约。他对工作十分尽责,执行力强大,每一个项目在着手前都会进行仔细调研,即使项目进行时发生意外,他也能很快给出Plan B并完美执行。他英俊,神秘,不轻易见人。他冷静且善于安抚人心,无论对方的社会地位是高贵还是低贱,都能礼貌相待,能很快取得陌生人的信任。他博学多才,谈吐不凡,有自己的人生哲理与价值体系。他给小费时特别慷慨。
如果我这么描述一位男士,有多少人会对他产生好感?见到真人时,又有多少人会为之倾倒?直到,得知他是职业杀手。

上车时,他说:“I read about this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dies. Six hours he’s riding on the subway before anybody notices his corpse doing laps around L.A., people on and off sitting next to him. Nobody notices. (报道上说有个人在列车上死了。尸体被发现前,他在车上待了足有六个小时,人们上上下下,坐在他旁边。但没有人发现。)”
暗杀前,他说:“Most people, 10 years from now, same job, same place, same routine, everything the same. Just keeping it safe once and over and over. (十年后,很多人,还会过着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一样的地方,永远保持安全的感觉)”

威胁时,他说:“Since when was any of this negotiable?(几时开始你能够跟我讨价还价?)”

临死时,他说:“Hey Max. A guy gets on the MTA here in L.A. and dies. Think anybody will notice? (有一个人在洛杉矶的列车上死了。不知谁会发觉?)”

Vincent是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不知所措。当的士司机Max被逼着去看望躺在医院生病的母亲时(这里Max不是不孝,而是不想让杀手接触母亲),Vincent提醒他该买花,还认真地说,“她怀你怀了九个月”。这一秒,他可以如春风拂面般与Max的母亲交谈,下一秒便能拿她的生命来胁迫Max为他办事。Max阻挠过Vincent好几次,一次是将Vincent装满情报资料的公文包摔毁,如果有谁把我辛辛苦苦做的作业扔下桥,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先把对方的书包扔下去,而Vincent连举着的枪都没有用上,只是轻微发泄将对方拽倒在地,马上便让对方将功赎罪展开补救资料的行动;一次是翻车想要摔死Vincent,这次连生命都被威胁了,Vincent居然只是如小孩般抓起枪托在逼仄的车体内敲打对方泄愤,并没有直接了结对方生命。Vincent在第二次刺杀行动前将Max困在车里,当出租车老板打电话来骗Max赔付车险时Vincent有如律师事务所里的专业人士般厉声斥责对方的欺骗行径,为Max出了口恶气。


在Max鼓起勇气翻车前,Max先质疑并抨击Vincent没有人性非常冷漠(Vincent刚射杀了想要救Max离开的缉毒警察,当然Vincent对此毫不知情,以为自己救了对方好几回),于是Vincent反讽Max与庸庸世人一样只会做梦麻痹自己,到死都没有勇气追梦。如果Vincent真的如Max所说的那样冷漠,对人命毫无感觉,那么他绝对不应该原谅Max那么多次的背叛,乃至最后死在Max拙劣的枪法下。Vincent一边对Max的懦弱嗤之以鼻,一边却有意无意地保护Max,而Max一方面憎恨Vincent的冷酷无情,屡次破坏他的杀人计划,另一方面他渐渐地吸收了Vincent奇怪的哲学理念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其实,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矛盾体,只是我们一直没有能有效地自检。也许,Vincent与Max是在矛盾激化中,产生了类似“惺惺相惜”的磁场,使得他们看似在挣脱对方,实则融合。

洛杉矶的夜还在蔓延,灯红酒绿的光影如一颗颗打磨过的晶石般在窗外略去。Max缓缓踩下车刹,等待两匹狼穿过马路。第一只走得那样快,快得让人看不清背影,而第二只则望向了停下的出租车,在视线对上的那一刻,背景音乐Shadow on the Sun奏响。Vincent呆呆地放空,望着前方……电影里的这个片段,我反复翻看了数十遍,夜色迷离,音乐带着种苍凉的孤寂感,一个奔波的杀手,一个神经疲惫的司机。那种美妙感是无法言说的。


洛杉矶褪下了阑珊夜色,Vincent安静地死在了列车上。与《Collateral》相比,《这个杀手有点冷》也是悲剧收尾,但两部电影让人伤感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让人伤心遗憾,要大哭一场才够释放,而前者,更多的是心疼,他不是好人,他更适合在被人追杀或者在执行任务时被杀死,而不该这样宛如宿命般地静静死去。


这部戏里有不少小细节很有趣:
1. Vincent 经常抻脖子,四处张望查看周围情况。在酒吧里杀老板前尤为明显,听到声响都会扭头查看,有人经过也会查看,以确保刺杀的最佳时机。
2. Vincent 记忆力极佳,杀完老板后他把音乐家的资料默默背了几句。
3. Vincent 应变能力极强,第二次行动后发觉Max不老实,除了警告之外,他还把第三次行动伪装成休闲娱乐来放松Max。Max毁坏公文包后去Felix处取资料,而留在车上的Vincent则拆下车里的显示器来接收USB继续查阅资料。
4. Vincent 是个超级克制的人。他从不喊疼,即使被一枪打中耳朵飙血,也只是闷哼。后面与Max近乎古代决斗时,被击中也一声不吭,默默坐下,说了一句话,便“坐化”了……

======PS:电影其实自带CP感的说,Vincent和Max都是聪明人,学习模仿能力极强,许多对话也特别带感,“I saved your life. Do I get any thanks? No. All you do is to clam up. You wanna talk? You wanna me fuck off?”“…Fuck off.” (“我救了你,你有一句感谢的话么?没有。你只会闭嘴。你想说话么?想叫我滚蛋么?”“滚”)迷之鸡汤话唠X废柴梦想派,真的好想看同人文啊啊啊奈何找不到……

PS:电影其实自带CP感的说,Vincent和Max都是聪明人,学习模仿能力极强,许多对话也特别带感,“I saved your life. Do I get any thanks? No. All you do is to clam up. You wanna talk? You wanna me fuck off?”“…Fuck off.” (“我救了你,你有一句感谢的话么?没有。你只会闭嘴。你想说话么?想叫我滚蛋么?”“滚”)迷之鸡汤话唠X废柴梦想派,真的好想看同人文啊啊啊奈何找不到……

❌
❌